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唐-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之甚少。在这一点上微臣已失先机。如果不是一场急切的营救之战,微臣尚能胜任。但是现在,|:来就不曾到过河陇,对那一带的天文地候一无所知。如今正当隆冬冰封时节,行军在外不识地理就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其三,不知己。左右卫与薛讷唐休璟所部的将军士兵,微臣无一人认识。谁有所长谁有所短全然无知,到了军中也无法做到量才用度指挥若定。综上三叙,微臣不知己不知彼亦不识地理,因此万不敢匆忙之中接掌帅印。”

“连你都不肯接掌,谁还胜任?”武则天既失望又有点生气,忿忿然的瞪向了堂中众人。

张仁愿迟疑了一下,终是没有吱声。他的情况与薛讷相似。虽有能力也得皇帝信任,但无奈名望资历不足。

“陛下!”突然一个声音响起,“现有擎天大柱补天之石在此,为何不用?!”

“怀英!”武则天眼前一亮,“你有何高见?”

狄仁杰走了出来不急不忙拱手一拜,朗声道:“此次出征的大军,乃是左右卫,我大周最精锐的军队。然而,右卫大将军刘冕却因和突厥公主的大婚未能随军出征。微臣竭力举荐刘冕挂帅,重拾战事!他,就是如今的补天之石,定能力挽狂澜!”

“刘冕!……”武则天暗吸一口气缓缓点头,“朕,何尝没想过他?但是君无戏言,朕已然准了他延长假期,又怎能朝令夕改让他回朝,再不近人情的让他抛家弃小离开新婚的妻子,去往边疆征战?”

“陛下多虑了!”狄仁杰一板一眼道,“向来国为大,家是小。刘冕当朝重臣将中之帅,正当用人之际他当仁不让。再者,刘冕向来最重大局一切以国事为先。此前他与慈安郡主的婚礼,不都是在军营里举行的么?因此,陛下也不必顾虑!”

“这……”武则天仍是有些犹豫,心中思虑万千。

如果召刘冕回来,当初的一切打算,都要落空了。而且,自己这个怀有二心的皇帝在刘冕面前,也会有点无地自容颜面尽失啊!……但是,眼前这个万分危急的境况,也唯有他才能收拾残局啊!

“陛下,微臣也同举刘冕!”魏元忠大声道,“方才微臣所言,臣自己有三弊不可掌帅,刘冕却有三利。其一,左右卫与左玉卫,他相当的熟悉,此为知己;对吐蕃,他也并不陌生。几年前在兰州,他就只身进入吐蕃大营说得论弓仁来降,此为知彼;其三,既然是到过兰州在那里带过兵,刘冕对河陇地形天候也是了如指掌。再加上他足智多谋勇冠三军,实是接掌帅印的不二人选!”

“臣附议!”张仁愿重重一抱拳,“微臣还请愿随刘冕一同出征为国效力,请陛下恩准!”

武则天并没急于说话,而是转头看向了武三思:“武三思,你怎么一言不发?”

“臣、臣附议……”武三

抬头拱手拜言,“刘冕,的确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比较合适?”武则天冷哼了一声,“那你可有更加合适、最为合适的人举荐吗?”

武三思胆战心惊惶恐不安:“回陛下,微臣……没有。”

连武三思都不敢多话了,群臣很容易就统一了意见达成共识——非得搬请刘冕出山收拾残局不可!

可是武则天仍有些犹豫。审时度势,她何尝不知道如今刘冕是唯一可用之人?可是……如果再度启用他,自己这张皇帝的老脸往哪儿搁?

就在不久前,她这个皇帝还洋洋自得的派人去刘冕那里炫耀过呢!无非是要向刘冕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别以为你真的很了不起,我大周缺了你就真的不行。看吧,这西征没有你,照样大胜。

这才过了几天,怎么就风云突变成了这副样子?

武则天知道,自己后悔了。平生很少后悔的她,真的后悔了。

她在想,或许从一开始,她就错了。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以攻代守主动出击,这都是刘冕提出来的。这个大胆勇魄又富有创意的战略,同样也不是一般庸碌之辈能够执行的。从一开始,要么就不要采纳这样的军国策略,要么在采纳之后就该让刘冕来担纲。

这是最让她后悔的。

可是当时她这个皇帝的如意算盘,不得不围绕东宫之争这个核心。李武两家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勉强可算势均力敌,可是在军队之中却是严重失衡。以刘冕为首的少壮派将领,手中握有大周大部份的兵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身为皇帝,如何平衡党派势力、方便自己的驾驭乃是第一要务。正因为这个思想,她才苦心孤诣的想出了武懿宗挂帅、黑齿常之从旁辅佐、让刘冕的战略思想与右卫精锐之师一起代做嫁衣的高明之策。

没有想到,这一切全都办砸了!

原本在皇帝的心目之中,西征的政治意义就远大于军事意义。有黑齿常之这样的稳重之人从旁辅佐,西征大军只要稳打稳扎没有大起大落,不求大功但求没有大过,这目的就可以达到了。

可是偏偏出现了这样巨大的篓子,已然无法收拾!

这太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武则天这下真的头疼了,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一时没了言语。

狄仁杰一双老眼仿佛看穿了皇帝的心思,上前半步拱手低声道:“陛下,此事极为重大,不可仓促以下定论。正当午时,微臣建议陛下何不先行用膳略作休息,稍后再议?”

武则天听出了狄仁杰话中之音,点点头道:“如此也好。众卿都辛苦了,午时就都留在宫中吃顿便饭吧。朕也的确是累了,稍事休息一会儿。婉儿,命尚食局安排众卿午膳。”

上官婉儿领过旨来,带领众臣出了书房。

群臣方才退出书房,心急的李昭德就扯住魏元忠与狄仁杰道:“二位,这件大事该如何区处,已是显然易见。皇帝为何还要迟疑不决?难道她心目中还有比刘冕更适合的人选?要不我们一起再去奏请皇帝一番?”

“不要。”狄仁杰与魏元忠异口同声,然后心照不宣的同时笑了一笑。

“你们笑什么?打的什么哑谜?”李昭德急了,“快快告诉老夫。”

狄仁杰正待说话,身后传来上官婉儿的声音:“狄阁老,陛下有请。”

“哦,马上就来。

”狄仁杰意味深长的对着李昭德笑了一笑,转身走了。魏元忠拉着李昭德往尚食局走去:“走吧,没什么可操心的了。刘冕,必能顺利挂帅。”

御书房中,武则天单肘支在御案上,用手指按着额头,一副苦恼郁闷的神情。狄仁杰入见后立下堂下,武则天焦急道:“怀英,方才人多嘴杂,朕知你未尝尽言。给朕说说,朕是不是真的应该启用刘冕挂帅,来收拾这一桌残局?”

“毫无疑问,刘冕就是不二人选。”狄仁杰非常肯定的回答,“陛下,不必有什么顾虑了。”

“可是……”武则天面露难**言又止,长叹了一口气道,“朕,却有难言之隐衷啊!”

狄仁杰也不追问,只是淡然的微笑:“那陛下何不派个说客前往,让刘冕主动请缨来领过个帅印?”

“哦?”武则天愕然一惊显然喜出望外,“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谁可前往?”

狄仁杰面带微笑拱手而拜:“陛下若信得过微臣,微臣倒是愿去那汴州走一遭。”

武则天的脸色顿时阴霾转晴,露出喜色指着狄仁杰快语道:“事不宜迟,你马上动身!”

“微臣遵旨!”狄仁杰领了旨意,转身欲走。

“怀英!”武则天突然出声一唤,还起了身来走到狄仁杰身边,凝视着他缓缓道,“辛苦你了。”

狄仁杰微然一笑拱手长拜:“为君分忧,臣之本份。陛下请放心,微臣定然不辱使命——告辞!”

武则天轻轻点头,眼神变得越加凝重:“天寒地冻路滑难行,你要保重啊!”

走到御书房口门,武则天久久凝视着狄仁杰离去的背影,终于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那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好不容易终于落回了胸腔之中。

这一场大雪,还真是没完没了了。又接连下了两天两夜。官道之上,每天都有专人在清扫路面,但仍免不了有厚重的积雪阻碍通行。

狄仁杰也是拼了一把老骨头,两天两夜没有停歇,艰难的在雪地之中赶路,终于在这天黄昏日落之前来到了老刘家庄前。

下马车的一刻,狄仁杰几乎就要站不稳了,眼眶深陷,整个人都要瘦一圈去。路途本不遥远,可是这样恶劣的天气与颠簸艰难的行程,着实让他有些吃不消了。

刘冕一家人,正紧闭大门围着火堆,准备享用晚膳。突然听到守院的家犬狂吠,刘冕亲自打开了房门朝外张望。

“狄仁杰!”刘冕心中一堵,不禁暗叹一声:不出所料啊!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441章 挥之即去,招之难来

安静的书房中,狄仁杰坐在火堆旁烤热了僵硬的身体,喝下了几杯热汽腾腾的姜汤,一片灰白的脸上才泛起一丝红润色泽,算是缓过了气来。

“天官啊……老朽这把烂骨头,险些就要葬送在冰天雪之中了。”狄仁杰自嘲的呵呵直笑,“老喽,不中用喽!”

刘冕也不着急,悠然道:“狄公历尽千辛万苦跑到这穷乡僻壤来,不是为了闲聊吧?”

“好吧,直入正题。”狄仁杰抹了一把胡须,正色道,“西征之事,天官知道多少?”

在狄仁杰的面前,刘冕也不必隐瞒什么,于是说道:“年三十的晚上,魏晃匆忙赶来报过信。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西征大军必然是境况不妙战事失利了。”

“哎,是的……”狄仁杰长叹一声,点头。

刘冕双眼之中精光奕奕:“那是皇帝派你来,唤我回朝听用的了?”

“不!”狄仁杰马上否认,“是老朽自己要来的。”

“来干什么?”

“劝请天官主动请缨接掌帅任,临危受命擎天补缺!”

“不出所料!”——刘冕微然一笑:“如果我拒绝呢?”

狄仁杰始料未及惶然一惊:“天官你说什么?”

“我说。我拒绝。”刘冕一字一顿。

“这!……”狄仁杰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这是刘天官说出来地话?”

“不错!”

“为什么?”

“理由吗?太多了!”刘冕也不着急,悠然道,“狄公对于许多的事情,可能并不知情,今日在下也不妨直言相告。当初皇帝准我假期让我歇息,你以为她真是一番好意体恤下臣吗?还有,在我假期结束之后,我再次申请延长假期,她又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大方的给了我两个月的时间在家陪伴亲人。

如果我愿意,假期还能更长、甚至是永远。”

“老朽知道。”狄仁杰叹了一口气道,“皇帝的用意,无非是为了东宫之事。此次他派武懿宗挂帅,用意就是要收剿你的兵权划分为武氏所有。老朽也承认,皇帝的确是有错在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能有什么错?”刘冕漠然的笑了一笑,“皇帝为了东宫之事左支右绌煞费苦心,也是情理之中。我刘某人不是那么小器的人。”

狄仁杰惊讶道:“如此说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有。”刘冕说道,“太平公主怀有身孕之事,狄公可能还不知道吧?”

“啊?”狄仁杰微然一惊,“这……老朽的确不知!”

刘冕的脸上平添一丝愠色:“在这件事情的做法上,皇帝让我刘某人非常之寒心!”

“她……陛下干了什么?”

刘冕淡然道:“将太平公主斥骂软禁自是不在话下,后又禁止我与她见面,更不准我迎娶公主。最令人寒心的是,皇帝几次三番想要暗中下手,在饮食中下药除去公主腹中之儿。要不是太平公主处处谨惕小心提防,恐怕……”

“有、有这样的事情?”狄仁杰也吓到了,“皇帝,这也的确是有点不近人情了啊!”

刘冕的表情依旧淡定:“这是天底下最辛秘之事了,狄公左耳听入右耳放出,就当没有这回事好了。”

“哎……事关皇族家事,老朽也的确是……爱莫能助啊!”狄仁杰话锋一转,“可是天官,现在是国家危难势如累卵,你且能因一己之私怨而废天下之公,这不是你刘天官的为人啊!”

“一个寒了心的人,还能有什么雄心壮志和忠君报国之心?”刘冕撇了撇嘴,冷笑一声,“剿我兵权赶我出朝,棒打鸳鸯谋杀我儿,这样的皇帝,我刘某人还有心情去伺奉她吗?——天下之大人才济济,我刘冕是个什么人物,反正是‘有我不多无我不少’。狄公还是另请高明去吧。休怪刘某人不近人情,国事重大,狄公速请回朝覆命吧!”说罢刘冕一拂袖,转身欲走。

“呃……这!……”一向从容淡定有如高山之松的狄仁杰,这下可就真是有点慌急了,“天官、天官,你别这样!或许这其中,真有什么误会!”

“误会?”刘冕冷笑一声,“在下倒是想听一听,狄公所说的误会,从何说起?”

狄仁杰长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