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发明-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前线注意协调,九江、湖口、东流、黄石矶掐准时间同时发起进攻,如果发现英国炮舰就改作佯攻,必须在短时间内攻取一座或几座城市,并控制附近江面,尽量避免与英国人发生冲突,如果实在不得已,比如英国人首先开火,那么坚决反击。”叶枫道,虽然他不愿意和英国人打仗,但也不能一味忍让,该有的立场必须要站稳。

“新闻处注意一下,关于英国人派炮舰帮助湘军的事情,可以大肆宣传一下,有几个原则,首先是突出新政实施以后,中英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目前中英之间贸易的情况和正在进行中的合作项目,要让英国的商人感觉到他们在华夏的利益是可以期望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本该保护他们商业利益的英国军队却在帮助华夏的敌人。你们可以这么说,就说军队花着商人纳税的钱,却和他们对着干,要将这个意思突出来。”

所谓纳税人的意识,现在还不如日后那样清晰,叶枫却是要通过舆论,形成对英国军队的压力,对那些政客来说,政治上的制衡是必要的,但是对商人来说。很显然从与华夏的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更多,他们很难接受政府地这种举动。

“英国人看重的是商业利益,你们找些人在这方面深入挖掘一些材料。这个可以让商务部配合。”

“另外就是鼓舞一下民气,将这件事上升到民族的高度,这本来也是民族问题,要让华夏地国民通过这件事意识到洋人的真面目,生意要做,但洋人也不得不防。”

“再有就是宣传落后就要挨打,洋人以前对清朝是怎么做的。对印度是怎么做的,让老百姓、商人和那些读书人都知道,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了,他们的日子才过得安稳,生意才好做。”

虽然说英国人的态度是个潜在的危机,但也未尝不是机会。起码现在英国人为了湘军直接翻脸地可能性还不大。借着这个机会可以将民心民气都调动起来,宣扬民族国家的意识,有利于内部团结,也为未来推翻满清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经过几年的引导和发展,以华夏时报为代表的一批近代报纸在上海、福州等地出现,并且逐步拥有了一定的读者,四省发行量最大的自然是华夏时报社出版发行每日一份地《华夏时报》,其次是冯桂芬强国学会发行地《强学报》,上海发行量最大的则是《申报》、《上海商报》等。

四月十五的《华夏时报》在头版刊登了华夏新军以一个旅击败湘军霆字营并俘虏鲍超的新闻。第二条则是在皖南的第十旅遭到英国人炮船威胁和不礼貌对待的消息,并配发了评论。

这条评论很简单,只是提纲挈领地对此表示疑问,评论指出华夏与英国有着良好的商贸关系,对英国人帮助湘军非常不解。并认为这会破坏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商贸往来。

这样的外交口吻在后世很常见,但是对那些关注中国局势、在中国经商地英国人来说。这个消息却引发了很大反响。

无论从贸易的绝对数字,还是与以往相比,在大力鼓动工商业发展的新政实施以后,英国商人在中国的贸易变得更加方便,规模也愈发变大,尤其是在对比的情况下,商人们无疑更喜欢现在地华夏政府,他们对自己国家地军队举动也十分不解。

《华夏时报》不仅刊发了这则消息和评论,而且还在第二版用整个版面分析了华夏与英国人之间的贸易,并认为在未来华夏地建设中,需要大量从英国进口的机器设备、从印度进口的原材料等各种商品,随着华夏实施新政的地盘越来越大,需要进口的商品会越来越多,中英之间的贸易量会再上几个台阶。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英国商人的保护者,英国的军队居然与华夏为敌,阻止他们扩大新政的范围,挑起双方之间的矛盾,华夏方面觉得很难理解,“难道他们是想和湘军做生意吗?事实证明在实施新政以前,清政府对这种贸易是极度排斥的,那么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

“是啊,我们的军队到底想要干什么?”英国的商人发出和报纸一样的疑问,报纸上的很多说法都得到他们的认同,比如纳税人一说,商人们觉得自己交税,军队靠自己的税养着,就应该保护自己,怎么会跑到敌人那边去了呢?

商人的嗅觉总是很灵敏,动作也比较快,当天晚上便有人借着酒会说起相关的话题,正好额尔金也在,虽然他看上去很从容,但是华夏媒体的突然发力还是让他措手不及。

额尔金想要以前方的消息还没有收到为由,回避相关的话题,商人们却问起英国的炮船为什么会跑到长江上游去?要知道自从华夏开放市场以后,已经很少有英国人去其他地方做生意了,他们认为英国的炮船应该保护的是海上的航线,因为前不久有商船遭到了海盗的洗劫,英国舰队却不能提供保证,这是失职。

虽然商人们的态度还算谦恭,不会大声责问,但是众人的目光和话里的意思,无疑对这位公使大人很不满意,这给了额尔金很大的压力。

在回到公使馆以后,额尔金又收到国内发过来的电报,原来差不多的新闻稿已经通过电报送到了路透社,并在很多报刊上登出。

虽然英国的决策层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资助湘军以分裂中国的外交路线也是他们制定的,但是国内的商界却不能理解,特别是被倾向性很明显的新闻所引导,已经有议员向内阁发出了质问,质疑军队行动的合法性,要求政府做出解释。

官方虽然发来了质问信,但是暗地里并没有收回原定策略,只是询问中国目前的局势,因为按照路透社的新闻,那么华夏军又取得了一次大捷,将拥有两个新的省份,关键是这次大捷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差不多是以一比五的兵力对比取得全胜,那么英国人就需要重新对湘军和华夏新军的实力作出评价,这是后续政策的必要依据。

“我曾经看过华夏军第二旅的训练,并亲眼看过当初的吴淞码头之战,我认为华夏陆军的训练非常到位,战术也很先进,在码头之战中他们就使用了密集的排枪,他们在训练和战术方面可以和大英帝国的陆军相媲美,但是他们装备的是清一色的来复枪,每个旅配备一个炮连,火力甚至比我们更加强大,”英国远东陆军统领格兰特忧心忡忡地说道。

额尔金瞥了格兰特一眼:“阁下说的是华夏军的主力师,这样的军队他们也只有五个,而且只有一个旅在上海,其它都在安徽、江西的战场上,至于那些警备军,只是一些刚刚接触武器的农民罢了,统领大人似乎不用太多担心。”

“不不不,是六个师,华夏军不久前在上海、杭州、宁波整编了三个旅的主力军队,编成第六师,也就是说现在上海有两个旅的主力军队,超过四千人,我们远东陆军加起来也只有他们一个旅,所以单就陆军来说,华夏军远远强过我们。至于海军……我们的海军也和华夏军的陆军一样,也不在上海啊!”

“海军随时都可以回来,”额尔金傲慢地笑了笑,的确,和陆军比较起来,长江里的英国舰队很快就能回到上海,机动性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

“我想我们是不是说跑题了?”老资格的驻华公使包令摇了摇头:“伦敦要知道的只是湘军与华夏军之间的实力对比,而不是英军,难道两位认为华夏敢于挑战大英帝国的权威?在下认为绝无可能。”

额尔金与格兰特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额尔金道:“这样的可能性确实不大,至于湘军与华夏军之间的比较,我想还是格兰特统领的认识会充分一些。”

“没有可比性,”格兰特伸出手指摇了摇。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93 傲慢

格兰特作为驻华英军的陆军统领,曾经见过淮军中的几个湘军营,在他看来,湘军、淮军的抬枪小枪并没有多少实战价值,而且配备还很少,依然属于冷兵器为主的军队,与强调火力的华夏军相比,相差着一个时代。

“就好像我们在广州打那些团练似的,当初在码头的战斗中,华夏军对淮军简直是在屠杀,”格兰特对淮军的评价非常不屑。

额尔金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你们陆军不是对淮军进行整训了么,情况如何?”

“有很大进步,但是和华夏军远不能相比,”格兰特道。

“为什么?难道你们不是按照英军的操典对淮军进行训练?”额尔金不解地问道。

“不不不,这根本不可能,淮军只要我们的武器,对于皇家陆军的战术根本就不理解,他们甚至敌视我们,训练的效果很差,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和这样的势力合作,”格兰特大声嚷嚷道。

“这是内阁的决定,”额尔金不满地瞪了格兰特一眼,他也和湘军、淮军的势力打过交道,知道他们中间旧式的文人很多,非常保守。

“各位,作为帝国在远东的官员,我们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不仅是为帝国争取眼前的利益,还要看到长远,统一的华夏固然能带来大量的商机,但是华夏发展的势头和潜力却值得我们重视,如果远东崛起一个新的强国,那么对于大英帝国在这里的势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额尔金郑重地说道。

额尔金现在有些左右为难,从长远来说,扶持别的势力造成中国的分裂对于英国是最有利的,但问题是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极不平衡,华夏军地军力甚至还在英国人之上,领地内的建设发展速度又很快。得到很多支持。

反而是湘军和淮军这边财力有限,经常闹军饷问题,英国人又不想吃亏,所以支持的力度有限,特别是虽然打定主意要支持,但是没得到商人集团的支持,他们对湘军、淮军的支持还是不多。

现在看来,要让湘军和淮军对抗华夏的话,就必须继续加大扶持的力度,供应大量的军火。起码要能够武装一万人以后的火器军队,甚至还要翻倍才行。

额尔金对自己的计划很坚定,他对华夏地戒心很重,所以在整理了自己的思路以后,就回电给伦敦,将湘军与华夏军的实力对比进行分析,同时要求加大对湘军的支持。

显然。在得不到商人支持的情况下,这种扶持必然要政府进行大量的投入,但是对于日不落帝国来说,几万条枪也许并不算什么,而且英军正在考虑换装,将淘汰下来的装备卖到中国是个不错地选择。

伦敦方面担心的还是商业集团的反应,以及与华夏方面的关系。如果真的造成贸易衰减的话。商业集团会施加更大的压力,到时候就有问题了。

但在目前来说,这还只是一种担心而已,额尔金并不认为英军目前地行动会影响到与华夏之间地贸易,他认为华夏购买英国的商品,首先是他们需要,虽然之前华夏与美国的贸易快速发展,但如今美国也陷入了内战,商品出口受到影响。华夏需要的商品很多也只能从英国购买。

额尔金在两天后得到九江传来的消息,海军提督西马縻各里报告了华夏军在皖南和江西的军事行动,以及不久前湘军在休宁遭到的失败,他认为华夏军下一步的目标将是东流、湖口和九江,以及整个江南地区。请示应该作出何种反应。

“海军方面能够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他们能够阻止华夏军渡江支援安庆,却无法阻止华夏军在江南地行动。华夏军如今已经占领了南昌、赣州,江西和皖南的陷落开上去无可阻挡。”格兰特从军事方面分析眼前的态势。

“从休宁之战的情况来看,湘军与华夏军之间的实力相差巨大,同时华夏军还拥有太平军地支持,在人数上也要远远超出湘军,所以我认为至少在江南,湘军是无法和华夏军抗衡地,除非英国陆军直接介入战争。”

“这不可能,”格兰特率先摇了摇头,倒不是说他担心陆军打不过华夏军,实在是英国在远东的陆军本来就不多,还要守卫香港和上海,不可能跑那么远参加中国人地内战,何况他还不想和华夏公开翻脸。

“湘军有没有可能坚守九江和湖口这些城池?如果说攻城的话,虽然华夏军有火炮,但是我们的炮舰可以给予支持,守住城池应该没有问题吧?”包令问道。

“火炮能给予的支持非常有限,”格兰特毫不客气地否决了包令的提议:“别忘了华夏军还拥有太平军的支持,湘军守卫的城池也不是欧洲的城堡,如果华夏军不计伤亡的话,肯定可以拿下这几个城池。”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给华夏军造成麻烦,我知道那位来自欧洲的总督大人很不喜欢士兵出现大量的伤亡,或许我们的大炮可以吓退他们,”包令笑了笑说道。

“英国炮舰能够给予湘军更大的支持这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华夏对此会作出什么反应?”额尔金不悦地看了看自己的两位同僚,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