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少帅-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涣系侥枪尤徽娴脑黾恿松涑獭6轿耷缏晕⒊槌鍪奔浒涯前压砹艘幌拢词窃倜挥芯ψ邢秆芯浚纱嘀苯映仕脱嗑囱嗑┒哉舛魇遣皇歉行巳ぃ嗑┤绻行巳ぃ约涸偕钊胙芯坎怀佟

东方无晴这么做,也是个习惯问题,她本身只是喜欢研究这些机械、兵器之类,但却不是领兵的将领,而一样武器好不好,实不实用,还得看战场是不是需要,所以她的很多想法想出来之后,都要先问过燕京,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深入。这样做,利弊皆有,但其实现在没有必要改变。

云铮虽然不是什么专家,对于制造武器,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但作为一个历史迷,和一个伪军迷,某些比较出名的武器,他还是能知道个大概的。这种采用了钢片加固弓臂的新式弓,他知道一定是大有前途的。而且这个弓还不是很担心其他国家仿制,因为这年头出了大魏,估摸别的国家也没有这么先进的冶金水平,要知道这种用来加固弓臂的钢片,那可不是在寻常铁匠铺里锤锤打打就能弄出来的。

“明天的箭阵演习,便是我们鹰扬卫此番大演的最后表演了。前面奔袭我们拿了一甲,阵演我们也拿了甲等,现在剩下一个箭阵……诸君,新弓已经发下去了,弓的质量如何,大家都清楚,可以比起其他诸军的制式步兵弓要强了一半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箭阵这一项上不拿一甲,当真是对不住我们鹰扬卫的名头了。”云铮又开始做“战前动员”。

“都指放心,有此利器在手,明日箭阵一项,我军稳拿一甲。”话的,乃是今天刚刚赶到的军师祭酒李墨。李墨本身算是“搞研究”出身,是个比较稳重的人,他之所以这么,正是因为他看懂了这新式弓里的神奇。

云铮知道他是墨家出身,机械上的造诣相当深,干脆把改造这新式弓的任务交给了他。云铮知道眼下大魏朝的远程兵器还有发展的余地,想当初那个历史中,宋朝还有那神乎其神的神臂弓呢,现在大魏朝来了本少帅这么个有眼光的军事统帅,怎么能不发展得点呢?

想那神臂弓(其实是弩),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其上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射程也可达370多米,且可贯穿重甲,令金军胆寒。恩格斯:14、15世纪英国步兵使用的长弓可射200码远,是当时‘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然而它的射程和贯穿力和中国的床子弩以及神臂弩比起来还差的远。

神臂弓用坚韧的山桑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弩身,麻为弦,轻巧坚劲,史书记神臂弓“实弩也。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射三百步,透重札”。

不过历代学者均对神臂弓的威力表示怀疑,因为从史书记载看神臂弓只是一种踏张弩,如此大的威力难以想象,云铮这个伪军迷曾多方查证后认为神臂弓上装有巧妙的机关,这些机关是神臂弓威力的根本保证。神臂弓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可见神臂弓在370余米的射程上仍具有惊人的穿透力。而历代学者正是对此深表怀疑,其实神臂弓上是装有机关的,只是久已失传,《永乐大典》上就记载着神臂弓的机关图样,后《永乐大典》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神臂弓自此彻底失传。清代学者纪晓澜曾亲自见到了这些图样,曾想依此重新制造神臂弓,但可惜《永乐大典》上的图样只是神臂弓的单个零件图样,没有组合图。

云铮对重现神臂弩的辉煌抱持着极大的信心,他甚至希望让东方无晴和李墨合作去做这件事。

谁都没有料到,海安县最后一场步兵演习快要结束的时候,四川的风波却越来越大了。



卷三 关山雪满北风急 第36章 西川惊雷(一)

万昌十八年夏,川贵总督府发布命令,为配合朝廷新法,川贵两省即日起禁止私贩茶叶茶砖,一应商务由总督府责人全权督导进行。由是西南大哗,西川茶贩黄小波聚众二百反,乱军发展迅速,两日后攻下彭山县,杀死县令齐方振,缴获大量军械,远近贫农赤商皆来相投,十日内发展到大军七万人。实力大涨后,义军出征攻打冷家对抗吐蕃之前哨重镇江源县,在义军头目之一的晁适黎谋划指挥下,于夹鼓山下大败镇守江源县的成渝卫第四卫,该卫副指挥使刘旭鹏阵亡,指挥使张焕之领残部千余溃退,败回江源。义军继续进攻,猛攻江源三天,终于在江源大户钱家的帮助下夜遁入城,成渝卫第四卫全军覆没,监令冷明战死,指挥使张焕之只身而逃,西川第一重镇江源宣告陷落,巨量军械粮草被义军收缴,义军由此实力大增。

半月之后,成都府外已经集结成渝卫第一卫、第二卫、第五卫、第六卫四个精锐卫,共计两万两千四百人,川贵总督冷翔以成渝卫第一卫指挥使冷跃为行军总管,向西进讨,兵锋直指江源,大战一触即发!冷翔本人留镇成都,等待汉中卫和钜州卫的援兵抵达。

在攻陷江源之后的这半个月,黄小波起义军已经膨胀似的发展到十二万人,这十二万人跟先前攻下彭山县之后的七万人不同,那七万人里头有不少的水分,老弱之辈占去了三成,而经过攻打江源,黄小波义军战损颇为不轻,暂时无力四处进攻,经过这半个月的休整和吸收,在晁适黎的建议下,去芜存菁,终于剩下这十二万青壮,基本上可以算是能战之兵。

晁适黎这个黑瘦的中年人,因为表现极为突出,对黄小波等人又十分恭顺,被大首领黄小波看重,从原先的第二梯队头目提拔上去,成为整个义军的四首领,仅仅位列黄小波、安明庭(安叔)和黎长顺(黄小波妻弟,顺子)之后,独掌三万大军,显赫一方。

此时黄小波亲掌大军六万,黎长顺和晁适黎各掌三万,安明庭这个老资格负责后勤和内务,以及招兵(其实就是挑选一下来投靠的人)之类的事情。

冷跃的四卫大军兵锋向西之时,义军也没闲着,黄小波的帅帐之内,正在举行四巨头军事会议。

黄小波虽然做了大首领,手下大军十多万,但是架子倒没有跟着见长,很是随和地招呼三人坐下,自己也没什么讲究,随便坐下,挥挥手道:“冷家的人出招了,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来了四个卫,精兵两万多人,现在咱们该怎么办,你们看。”

黎长顺一挥手,豪气干云:“那还能怎么办,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他们两万多点,咱们十二万,每天还在一直增加,这个仗咱们打得过!”

黄小波一皱眉,不满道:“顺子,你娃儿话动动脑子好不好,上回打江源的时候你不是不在,那冷家军只要不是瓜娃儿(傻子)指挥,还是很能打的!江源就那第四卫两千人的底子加上一群新召集的军户就挡了咱们三天,最后还是有人接应才攻了进来的!现在他们来了两万多人,带兵的那个冷跃,宜生(晁适黎,字宜生)兄弟不是也了么,那是冷翔的亲弟弟!十三岁从军,到现在为止,在军中干了二十多年,是个带老了兵的,他可不会像张焕之那瓜娃儿那么好对付!”

安明庭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也对黎长顺道:“顺子,你姐夫得对,那冷跃可不是张焕之,这种带了很多年兵的人,应该不会像上次张焕之那样容易上当,咱们还是要从长计议。”

黎长顺有些不服,嘴角一撇:“再厉害,也只有两万多人,咱们十二万大军一个包围过去,还不淹没了他们?姐夫、安叔,你们太小心了!”

黄小波瞪了他一眼,把黎长顺后面的话给吓了回去,他还是很怕他姐夫的,只好挠了挠头:“好好好,我冲动,我莽撞,我不了还不行么?……那你们,现在怎么办?总不会不打了吧?”

黄小波舒了口气:“不打当然是不可能的,冷家被咱们生生打掉了一个卫,按照他们历来的张狂,不把这个面儿讨回来,那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关键是怎么打……宜生兄弟,你是读过书的,知道得多,你看,咱们现在怎么干比较好?”

晁适黎略微沉吟,忽然问道:“怎么打,好,但在这之前,属下想问大首领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黄小波毫不在意:“咱们自家兄弟,有事情尽管问!”

晁适黎点点头,问道:“请问大首领,我等怒而兴师,所为何事?”

黄小波奇道:“自然是为了反对冷家的压榨,让咱们川民有口饭吃,不会被逼得卖儿鬻女,甚至活生生饿死。”

晁适黎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么,冷家如果不答应,我们就一直跟冷家作对,是吗?”

“当然,这还用问吗?”黄小波有些皱眉。

晁适黎却没有慌张,仍然问了下去:“大首领带领我们跟冷家作对,最终的目的冷家,还是要对抗整个大魏皇朝?”

黄小波顿时一愣,四川贵州被冷家统治得太久,人们早已忘记了在冷家头上还有一个大魏朝廷,即便黄小波这个义军首领,从头到尾也只考虑了怎么跟冷家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跟大魏朝廷有什么关系。听了晁适黎的问话,想起大魏天下乃有精兵一百二十万(包括了边镇军,但黄小波这种底层商贩弄不太清楚),纵然最近豪气大涨,也不禁有些犹疑,挠了挠头:“这个,咱们还是只反冷家,不反朝廷吧?朝廷……朝廷没听有什么不好的,对吧?”他话一出口,又觉得太示弱了些,咳了咳,补充道:“再……我听皇帝陛下还是很英明的,那个……大败辽军、大败西夏,嗯,还是不错的。”

他其实也弄不很清楚,为什么大败辽军、大败西夏就“不错”,但是听人起“咱们大魏”打败了谁谁谁,就是很痛快。那么能够领导这些胜利的皇帝陛下,自然也就是个好皇帝了。

晁适黎倒是知道万昌皇帝登基这些年来别的什么都关心到了,就是没关心过这些底层百姓的生计,或许在他看来,天下升平,风调雨顺,这样老百姓还有什么过不下去的?至于大败辽军和大败西夏,后者还可以是有朝廷支援了大批军械粮草的原因在里头,前者却完全是山帅云岚一手完成,那会儿万昌还才刚登基,地位都还不稳呢,哪里有功夫、有能力给云岚什么帮助!倒是因为云岚这一次胜利,才让他的位置坐稳当了,这个功劳怎么也没他什么事。不过这些话,晁适黎倒也懒得跟黄小波他们解释。

晁适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就是,我们的目标,就只是冷家这一个,只要打败冷家就够了,是吗?”

黄小波看了看安明庭,见安明庭也没有意见,便点点头:“不错。”

“那么大首领,你可曾想过,我们没有打算反对朝廷,可朝廷不见得就能够容忍我们,万一朝廷也要剿灭我们,则我等该如何处置?”晁适黎淡淡地问道。

黄小波、安明庭和黎长顺都是面色一变,安明庭年纪最大,进取心最是不足,一听晁适黎的话,立即问道:“朝廷真会这般对待我等?”

黄小波想到朝廷的“一百二十万大军”,也有些紧张,问道:“朝廷若是……只怕我等……宜生兄弟,你素来多智,你……有没有办法让朝廷不管咱们?”黎长顺年纪最轻,胆子最大,虽然也有些担心,但他没心没肺惯了,就算担心也不问出来,反正姐夫和安叔已经问了不是?

晁适黎摇了摇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咱们川贵虽然是冷家总督着,但怎么也是大魏的王土,冷家如果被咱们打败了,朝廷怎么可能坐视?”

“那怎么办?”安明庭有些紧张,站了起来:“朝廷大军一百多万,听其中有好多都比冷家军还厉害,现在冷家这两万多人咱们都……咳,都有些棘手,要是朝廷也……那却如何是好?”

黎长顺忍不住道:“安叔,你怕什么,咱们本来就啥都没有,就一条烂命,就算朝廷真要剿了咱们,那也不是今天明天的事,现在担心这么多干什么呀?我晁大哥,你这人别的都好,又会打仗,又会练兵,还会出主意……就是一点不好,话老是一半一半的,我你就不能一次把话完么?这么掉着咱们的胃口,你吃饭就能香一些了?”

晁适黎哑然失笑,这黎长顺虽然看似鲁莽,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心机,他这番话就是点出了一个道理,他已经知道自己有了办法。

黄小波和安明庭这时也反应过来,黄小波朝晁适黎一抱拳:“宜生兄弟,我黄小波的为人怎么样,你是知道的,我不会拐什么弯弯道道,我就是想带着咱们现在这些弟兄找冷家讨回一个公道,让大家伙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我也知道,朝廷不是咱们对付得了的,可是朝廷如果真要对付咱们,咱们该怎么办才能保全住,这个我是真不知道,宜生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