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没有这封信,成安公主也会通过其它渠道知道耶律延禧被女真人杀了的消息,她还是会死。”范直昌面无表情地说道,“迟死也是死,早死也是死,那何不让她死得有点价值?如果她的死可以让汉王攻克兴庆府,让西夏王国崩溃,到了九泉之下她也有脸去见自己的父皇和契丹先祖。”

李虎摇摇头,问道:“你是文正公的曾孙?”

范直昌郑重点头。

“我现在不确定。”李虎说道,“你给我证据,证明你是文正公的曾孙。”

第八十三章 一个惊喜

李虎正在考虑范直昌所献之策。虎烈军此次西征不过是佯攻,李虎并不想深陷于贺兰山战场,而范直昌的身份的确值得怀疑,退一步说,就算范直昌的身份是真的,又凭什么断定范直昌是为大宋做内应?如果范直昌忠诚于西夏,此策的的目就值得怀疑了。

正当他打算放弃的时候,折可求到了。折可求见到李虎,当即劝阻,恳求李虎从大局考虑,固守代北,牵制金夏,确保北疆安全。

“你认识一个叫范直昌的人吗?”李虎突然问道。

折可求愣住了。他说得口干舌燥,结果李虎一个字没听进去,反而冒出一个范直昌来了。

“你怎么知道范直昌?”折可求问道。

“我这里有个人,自称范直昌。”李虎笑道,“你认识他?”

折可求迟疑不语。这是折家的秘密,不能透漏,但李虎怎么会知道范直昌?难道范直昌逃出来了?折家最后一次联系范直昌是在年初,当时范直昌说自己正在努力想办法,难道他逃到李虎这里了?

“你认识他?”李虎又问道。

“他在你这里?”折可求反问。

“这么说你认识他。”李虎笑了起来,“那你告诉我,你知道他的长相吗?”

“我和他还是十几年前见过一面。”折可求指指自己地长髯。“当时我还没有这么一大把胡子。他也是一个十几岁地少年。如果突然见面。未必认得出来。”

“那你如何确认他地身份?”

折可求想了一下。说道:“我和他书信来往每次都是用不同地笔迹不同地暗语。如果要确认他地身份。唯一地办法就是叫他再写封信给我。”折可求可以肯定范直昌逃出来了。但在相认之前。地确需要确认身份。

“任何一次书信内容都可以?”李虎问道。

“去年八月。我们联系过一次。叫他把那封信地内容写出来。”

“你稍等片刻。”李虎起身就走。把折可求一个人搁在帅帐里。时间不长。李虎拿着一封信匆匆而来。信地内容看上去是风花雪月。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折可求草草看了一遍。马上激动地问道:“他在哪?我要见他。”

“我要在场。”李虎笑道,“他是西夏的使者,我不能让你单独见他。”

折可求哈哈一笑,拉着李虎就走,“快走快走,我要给他一个惊喜。”

折可求和范直昌紧紧拥抱。

“你既然出来了,为什么不逃?”

“副使和一帮从属扈从看得很紧,从不给我单独行动的机会,我根本没办法逃。”范直昌苦笑摇头,“这次因为汉王攻打西夏,扣留了西夏使团,我才有机会单独见到汉王。”

“侥幸侥幸,差点错过你了。”折可求拉着范直昌坐下,指着李虎笑道,“你知道他是谁吗?”

范直昌诧异的看看李虎,又看看折可求,不知道他什么意思。难道这不是汉王李虎?

“这位是李清臣的孙子。”折可求压低声音,郑重其事地说道。

什么?这是李清臣的孙子?范直昌两眼蓦然瞪大,难以置信地望着李虎。匪夷所思,名震天下的辽东虎王竟然是李清臣的孙子,这可能吗?这根本不可能。

“我知道你不相信。”折可求伸出一只手在范直昌的眼前晃了两下,示意范直昌把目光转向自己。

“这种玩笑也能开?”范直昌哭笑不得。

“我拿出证据给你。”折可求笑道,“本朝皇帝继位之初,你祖父出任尚书右丞,而汉王祖父则为中书侍郎,主掌中书。你们两家都在汴京,虽然一个是新党,一个是旧党,但私交不错。你当时十几岁了,应该记得汉王的父亲李长浩。”

“什么?他是李长浩的儿子?”范直昌惊呼出身,情不自禁地一跃而起,冲着李虎激动地叫道,“你是李叔父之子?”

李虎点了点头。

“这么说,在辽东举旗造反的汉王李弘就是李叔父?”范直昌愈发激动了。

李虎笑笑,摇摇头,莫测高深。范直昌当然明白李虎的意思。这是秘密,永远的秘密,只要李虎不说,任何人都不会知道这个秘密。

“李叔父是个神一般的人,他的才智高,人品高,淡泊名利,当世奇人。我一直以为他会默默地站在李中书的背后,一辈子做个默默无闻的人,谁知道他竟然在辽东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范直昌似乎和李长浩很熟,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情绪有些失控,“他太了不起了,我就知道他要为大宋做点什么,我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竟然留下了你,留下了虎烈军。他太了不起了……”

李虎和折可求面面相觑,被激动的范直昌搞得啼笑皆非。他先说不相信

又比谁都相信。

“你肯定他就是李长浩之子?”折可求连连摇头。

“当然当然。”范直昌说道,“折家人说出来的话,绝不会有假。”接着他忽然想到什么,指着折可求笑道,“我明白了,我知道你当初为什么要把妹妹嫁给汉王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哈哈……”

折可求看看李虎,又看看手舞足蹈的范直昌,无奈苦笑。

“我催你回来,就是想让你辅佐汉王。”折可求等到范直昌平静下来,非常严肃地说道,“你和汉王都是元佑党人的后代,你们两家的先祖虽然政见不一,但私交不错,你们两人在一起,必能干出一番大事。”

李虎也有同感。范直昌是元佑党人,不但被汴京迫害,还被俘藩国饱受凌辱,他的经历和李虎差不多,两个人同病相怜,不但有亲近感,而且在很多事上也会形成一致观点。两个人如果携手合作,前景很好。

“我必须回去。”范直昌考虑良久,断然说道。

折可求脸色一沉,“丢不下你的妻子儿女?”

“不是。”范直昌说道,“我范家后人世代遵从先祖遗训,忠恕做人,忠诚是第一。我忠诚于大宋,时刻想重返故国,但我不能就这样返回故国,我要为大宋做点事,我要完成自己的心愿。”

“收复西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折可求劝道,“虽然我们具备了两路夹击西夏的优势,但你知道现在大宋是什么状况吗?现在对大宋来说,当务之急不是西北,而是汴京,是要更替皇统,铲除奸佞,重修国策,是要让大宋的百姓活下去。”

“那是你的事,是郓王和你们西北人的事。”范直昌很坚决,“我和汉王目前还管不到汴京的事,我们要专注于西北,专注于这次西北大战。”

“我说话你听不懂啊?”折可求的语调不知不觉提高了,“代北现在是天下大势的鼎柱,代北一动,整个天下大势都要随之而动,如果金人乘势南下,河北不保,汴京危急,则生灵涂炭,你知道吗?”

“代北迟早都要动,如其被动迎战,不如主动出击。”范直昌的声音也大了,“西夏现在是它立国以来最为危急的时刻,只要给它以重创,则西夏必定崩溃。西夏一旦败亡,整个北方形势就变了,这种变化对大宋非常有利。”

两个人的立场和出发点完全不一样,根本谈不拢。折可求有心说直白一点,但李虎就在旁边,没办法说。

李虎现在断定范直昌所献之策的确有诚意,而自己的身份又赢得了范直昌的信任,此刻让范直昌返回兴庆府实施离间计必定有效。

“你务必记住,一定要打胜仗。”范直昌决心要回去了,“如果你打败了,让李察哥再建战功,那兴庆府的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范直昌担心自己和李虎独处时间太长,引起使团其他人的警觉,随即和李虎约定了联系方法,接着匆匆告辞而去。

李虎回转大帐,却见折可求背负双手,在帐内来回走动,显得忧心忡忡。

“你真的要听他的话,调集主力打西夏?”折可求迎上李虎,张口就问道。

李虎沉吟不语。根据虎烈府的策略,这一战肯定要打到贺兰山,否则金军不会攻打大同,更不会南下入侵。既然要打到贺兰山,那不妨就赌一把,如果范直昌的计策成功了,虎烈军就有可能攻克兴庆府。

“你要知道,郓王和西北军如果东进勤王,必须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全,所以虎烈军能否确保代北的稳定,至关重要。”折可求极力劝说。

李虎越听越烦,忍不住冷笑道:“你的生存没有危机,所以你可以集中力量争夺皇统,但我不行,我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

“你有什么生存问题?”折可求反驳道,“你有代北,有二十万大军,有几百万人口,你有什么生存问题?”

“那你告诉我,你什么时候解决皇统?”李虎质问道,“你一日不解决皇统问题,郓王和西北军就受制于汴京,我就处在宋金夏的夹击之中,而西北军则随时可能杀进代北。我有没有说错?”

“西北军不会背信弃义。”

“这话我从来不信。”李虎笑道,“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们解决不了皇统问题,需要我南下帮忙,我马上从西夏撤军。”

折可求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这一趟白跑了,而且无意中还帮了一个倒忙,让李虎在攻打西夏过程中得到了范直昌的帮助。

“需要我帮忙吗?”

既然阻止不了李虎,那就只好确保虎烈军不会大败而回了。

第八十四章 难懂的战场

月中,前套兀剌海城。

毛军火速到达前线。高宝龙和胡家勇等各军主帅拜见了毛军,禀报了最新战况。前套各地的小城、堡寨和蕃帐都已被攻占,现在就剩下一座兀剌海城了。契丹军和先期支援而来的虎烈选锋军都是马军,虽然耶律马哥曾有攻城的打算,但因为缺乏攻城工具,只好等待虎烈步军的支援。

“西夏援军在哪?”毛军听完高宝龙的介绍后,马上问道。

“我们的斥候已经深入到狼山西南一百多里外,但至今没有现党项人的援军。”高宝龙回道,“这期间,我们和党项人的斥候队曾有几次遭遇,但除此以外,没有现任何敌军。”

毛军眉头微皱,目光投到地图上。

西夏在前套置有黑山威福军司,治所兀剌海城。在贺兰山北部置有白马强镇军司,治所娄博贝;右厢朝顺军司,治所克夷门。过了克夷门就进入贺兰山地界,再行四百里就是兴庆府,所以这三个监军司就是西夏东北部的全部防御力量。

黑山威福军司紧邻边境,是第一道防御。红公牛沙漠是天然屏障,属于第二道防御。白马强镇和右厢朝顺属于第三道防御,只要攻克了克夷门,西夏整个东北部的防御就被全部摧毁了。

从前套的兀剌海城到右厢朝顺军司的克夷门,有三条路,一是取道狼山向西进入草原,再折而西南行,先是到达白马强镇军司,然后到达右厢朝顺军司,接下来就进入贺兰山,这条路最好走,但路程最远,至少有一千四五百里;一是取道狼山的西南麓,沿着红公牛沙漠的边缘杀进,这条路基本上都是戈壁荒漠,道路难行,大约一千里左右;还有最近的一条路,大约七百多里,那就是沿着黄河而行,直接穿越红公牛沙漠,这条路太艰险了,大规模攻击因为粮草辎重过于庞大,根本不会考虑这条路。

“毛帅,以我看,党项人的援军不会来了。”高宝龙走到毛军身边,摇头苦笑,“和上次一样,党项人的御敌之策还是诱敌深入。白马强镇和右厢朝顺的援军赶到前套,不但路程远,消耗大,而且急行千里,人马劳顿,相比起来,把我们诱到贺兰山,等于化被动为主动,事实上由我们代替党项人承担了所有的不利条件,所以他们根本没必要支援,在贺兰山陈兵以待就行了。

毛军摇摇头,沉默不语。帐内军帅们神情凝重,也是一言不,气氛显得很压抑。

前年打西夏。虎烈军到了前套就敢动了。也没办法动了。这战太难打了。

从兀剌海城到克夷门。一千多里。大军为了确保粮草辎重地安全。不可能走得太快。至少要二十多天。然后攻打白马强镇。攻打右厢朝顺。这两个地方位于贺兰山地北麓和草原戈壁沙漠之间。地形复杂险要。城池堡寨多。易守难攻。这段距离大概有四百多里。一路打过去。至少又要一两个月地时间。接着就是西夏东北防御最后一道关隘。克夷门。

西夏人会重兵死守。双方肯定要拼消耗。也就是说。不管能不能攻克克夷门。攻击军队仅从兀剌海城杀到克夷门就需要两个多月甚至三个月以上地时间。如果攻打克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