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目前形势而言,虎烈军要在代北作战,要戍守西北,要抢占川蜀、荆湖和京西,李虎没有实力独自对抗金军,他必须把西北军牢牢拉住。西北军要生存下去,要赢取最大的利益,那么他们首先就要保住军队,而保住军队的唯一办法就是**于长安朝廷之外,像虎烈军一样拥有藩镇地位。李虎必须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西北军极有可能撤离河北战场,乘着这个混乱的机会抢占地盘,然后自由选择东南朝廷或者长安朝廷。形势如果发展到那一步,天下就彻底乱了。

所以,李虎和西北人选择了合作,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对双方都有好处。

李纲能作什么?他只能答应下来,只能力保半壁江山,力保天下三分的格局。他不能指望东南朝廷,东南本来就没有多少兵力,如果李虎和西北人无法守住西北,守住中原,那么东南朝廷根本守不住长江。东南朝廷拿什么戍守长江?东南丢失,金军席卷大半个中土,李虎恐怕也难以守住西北一隅了。

=

李虎拿出了一个临时兵制。

皇帝和中枢大臣主掌军事决策权。枢密院主掌军事行政权。各方面军主帅主掌战场指挥权。

大宋的军队由中央卫戍军、中央军和地方军三部分组成。

三衙的握兵大权撤消后,三衙依旧存在,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做为中央卫戍军,暂时由刘延庆统率,驻守汴京。皇帝的宿卫军是殿前司马诸班直,保护皇帝的安全,扈从皇帝左右。

中央正规军是虎烈诸军和西北诸军。这是大宋的主力军队,负责征伐四方。

地方军则由当地府州县的都总管、兵马辖、都监统率实也就是过去的厢军、乡兵一类,承担过

的职责,比如修城造桥、运输粮草等等,也是主力军源。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地方军没有军饷。原有厢军地解决生存问题。

厢军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户们的夫役负担,但养兵费用太过庞大尤其在今日军队极度**的情况下,厢军吃缺额普遍高达七成以上,剩下三成的厢兵都成了官员们赚钱的廉价劳动力,所以撤消厢军势在必行。

大宋军队的编制一律改为军、将、(营)指挥、队四级,其中(营)指挥为基础单位,每指挥五百兵。在军上设统制,统制上设都统制,但不常设事罢即撤。

其它诸如指挥系统、募兵制、装备、通信、后勤、军费、军法、军政等等方面基本参照原有兵制,暂时不做重大改动。

=

皇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接受眼前的事实。

李虎太厉害了,步为营,稳扎稳打。先是提升军职品秩,接着军政分离,然后撤消三衙握兵大权,摧毁禁军体系着马上修改枢密院三衙体制,转瞬之间就颠覆了大宋兵制。

枢密院三衙体制是大宋的根基所在,如今这个根基轰然倒塌,大宋还能坚持多久?

李虎不待皇喘口气,拿出了四个奏议追猛打。

四个奏议是即刻建立七路大都督府。

以朝廷目前的实力,可以固守西北、西南和金军逐鹿中原,但东南朝廷建立之后它的首要目标是固守半壁江山,由此可以预见要议和金国,联手女真人攻打李虎,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长安朝廷必将四面受敌,为此,临时朝廷必须以最快速度,在边境一带建立地区军事机构,以阻挡敌人的攻击。

按照李虎的奏议,在大同建立代北大督府,铁鹰为大都督,主掌代北军事,阻御金军。

在陕西兰州立西北大都督府,王渊为大都督,主掌西北军事,阻御党项人和吐蕃人。

在成都府建立成都大都督府,张关羽为大都督,主掌川蜀军事,确保川蜀安全。

在襄阳建立荆襄大都督府,毛军为大都督,主掌京西、荆湖军事,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沿江而下,征伐江南。

在洛阳建立洛阳大都督府,楚逍遥为大都督,主掌中原军事,当前任务是,整修城池关隘,募兵训练,随时赶赴黄河一线作战。

在长安建立长安大都督府,侯概为大都督,主掌关中军事,当前任务是在长安城的基础上营建新都,争取一年后,完成都城的迁移。

在应天府建立南京大都督府,折可存为大都督,主掌京东、淮南军事,当前任务是稳定山东和江淮,募兵扩军,征缴粮草,随时准备和入侵金军作战,同时还要防备东南朝廷的军队北上抢占地盘。

=

皇帝完全傻了眼。

大都督府说白了就是一方重镇,本朝初年只有亲王才能督领,天下统一后也就撤消了,虽然李虎奏议的大都督府只是主掌一方军事,但在这个乱世里,有武力就有一切,只要李虎愿意,大都督府随时可以督领军政,那事实上就是藩镇了。

李虎到底想干什么?他要祸乱天下?

李纲终于也拿出了一道奏议,而这道奏议同样让皇帝震骇不已。

在地方制度上,实施路、府州军、县三级制度。以“转运使路”为路一级行政区划,路的最高行政长官为转运使。大宋的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所以实际上,转运使早已成为路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

转运使司为路一级行政府署,直接管理府州军,仓司和宪司均为其下属机构,拥有一定的**权,以便牵制和监督转运使。

在府州军一级,知府、知州不再兼领军事长官,他们是府州军的第一行政长官,有绝对的决策权。做为副职的通判,依旧兼领行政和监察权,直接听命于中央,以便制约第一行政长官。

大宋分裂,天下大乱,汴京迅速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关键就在于中央权力太大,而地方权力太小。中央乱了,地方马上就失去指挥,无所适从,这时候,地方上必须要有一个说话算话的行政长官,必须要有一个没有受到牵制和挚肘的最高权力,否则势必整体崩溃,根本形成不了合力,没办法拧成一股力量对抗入侵者。

相对应的,各路帅司、各府州军兵马辖、各县都监形成三级隶属关系,而各路帅司和他们所统率的地方军队直接听命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府。战时,在天下兵马大元帅府的授权下,大都督府可以调遣辖区内的地方军。

=

一天之内,大宋庞大而复杂的体制遭到重创,其“地方分权,中央集权”,其“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重要根基被彻底颠覆,但是,颠覆旧制度是一回事,新制度实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新制度能否成功,能否帮助大宋走上正轨,谁都不知道

大宋体制就如一头疯狂的野公牛,它已经跑到了悬崖边上,李虎虽然带着一帮人把它的腿砍断了,但它奔跑中的惯性太大,依旧会一头冲下悬崖,尸骨无存。

=

皇帝诏准。

接下来的事,就要看老天了,皇帝无法决定大宋的命运,李虎也不行。

“臣明天起程,渡河北上。”李虎望着皇帝,郑重说道,“这一仗能否击败金贼,直接关系到大宋的未来,所以臣希望陛下继续御驾亲征,亲临战场。”

皇帝也不想离开李虎,这时候,跟在李虎身边最安全,而且,这一仗如果打赢了,他将获得惊人的威望,而这种威望正是他所需要的,有利于他抗衡李虎。

“朕将亲临前线,奋勇杀敌,誓死卫国。”

第五十八章 得失之间

月二十日,滑州白马城。

王渊、折可存率西北诸将迎驾。

皇帝好言安抚,鼓励西北将士杀敌卫国。在接下来的军议上,李虎解说了当前形势。朝廷分裂给了大宋沉重一击,形势非常严峻,当务之急是阻敌于黄河以北,以便给迁赢得时间,给重建朝廷、稳定地方赢得时间,竭尽全力保住半壁江山,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为将来一统中土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能调遣的军队都到了河北,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与金军死战,此刻我们无力追杀叛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占据东南,分裂大宋。”李虎站在地图前,神情凝重,“东南财赋支撑着整个大宋,支撑着整个北方战场,现在它们被叛逆占据,我们失去了支撑,即使近期在河北战场取得了胜绩,也难以久持。”

“叛逆们有地盘,有财赋,很快就能募兵扩军,他们为了固守东南,为了打击我们,势必要选择两条路,一是北上攻击,乘着我们和金军交战无暇分身之际,抢占更多的地盘,一是议和金国,与金军南北夹击,以便赢得喘息、发展的机会。”

“也就是说,未来个月,最迟到年底,我们就要面临北方金贼和东南叛逆的联手攻击,我们的处境会变得非常艰难,我们恐怕很难守住中原。”

李虎举起右手,在地图上京畿一带划了一个圈,“失去中原来中兴之路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迅速控制山东和江淮,固守荆襄,为将来逐鹿中原、雄霸中原做好准备。”

说完了形势,话题一转,给将帅们解说新国策、新兵制和新的品秩制度。

国策由“重文轻武”改为“武并重”之后,新兵制彻底废弃了“以文制武”,武人将在新兵制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军政分离”的政策确保了军队的**性,这样一来军队的军职品秩随即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按新的军职品秩,(营)指挥是七品,正将、都总管、兵马辖是五品,而军一级统帅为四品制、侍卫亲军马帅和步帅、路一级的制置使和经略安抚使等地方军事长官为三品或三品以上,都统制、大都督、殿帅、兼领一路或数路地方军事的制置使、经略安抚使等为二品。一品大员都是中枢大臣者爵位为王者。

李虎确告诉将帅们。乱世已经来临。将来大宋中兴。一统天下。诸位劳苦功高。可以封王拜侯。

将帅们激动不已掌相贺。

将士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为什并不是所有地人都有高尚地道德情操。心甘情愿为国而死|多时候。金钱和荣誉地激励是必要地缺一不可。

=

西北将帅们地士气起来了。李虎随即开始做出具体部署。

折可求部只剩下一万多人了渊部还有两万余人。这些军队急需休整。不能投入战场。所以李虎要求他们暂时戍守黄河一线。等到大军在河北战场上取得了胜利。遏制了金军地攻势之后。王渊率部返回西北兰州。组建西北大都督府。折可存则到南京应天府组建南京大都督府。

李虎望着折可存,郑重说道:“董帅、罗帅现在都在河北战场,刘帅要留守汴京,目前临时朝廷只有折可求一人主掌枢密院,所以,折家军叫交给你了,而你的任务非常重……”

“大帅打算放弃山东?”折可存忽然打断了李虎的话,毫不客气地问道。

李虎有些尴尬,当着众人的面他又不能直接说放弃,只好含糊其辞地说道:“未来的形势很难预料,假如我们未能在河北战场阻止金军的攻势,那么我们就要退守黄河防线。以我们现有的兵力,只能确保中原。要知道,汴京我们可以放弃,但洛阳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洛阳如果丢了,不但关中受到威胁,荆襄更是处在敌人的直接打击下,所以朝廷的目标是集中力量逐鹿中原……”

李虎停了下来,但帐内众将都明白李虎的意思,朝廷的确有意放弃山东。其实现在哪有朝廷?除了一个抗大旗的皇帝,整个大宋就是李虎一个人说了算。李虎刚刚南下,立足未稳,他首先要保住西北,保住一块存身之地,然后才敢争霸天下。如果现在主政的是皇帝,皇帝绝对不会以重兵戍守西北,相反,他会拿出所有的兵力和金军决战河北、黄河甚至中原,他才不会担心打败了怎么办。对于皇帝来说,打败了他可以逃到西北、川蜀,反正这些地方都是大宋的

到哪都能生存。李虎就不行了,他是外来户,假如就找不到存身之地,更没有翻身的本钱,所以他的首要目标不是击败金人,也是确立三分天下的格局,而是要确保西北安全。正是因为李虎要确保西北的安全,所以他的攻击策略非常保守,甚至可以说是消极,能放弃的都放弃,能丢掉的都丢掉。

折可存得到了李虎的答复,心里很失望,脸上的表情有些沮丧,低着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李虎看了他一眼,暗自叹息。没办法,为了将来一统天下,自己必须选择最稳妥的计策,必须付出这个代价。“另外,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李虎说道,“朝廷的状况你也知道,缺钱,严重缺钱,所以你到了应天府之后,要自己想办法筹措粮草,度过眼前这个难关。”

折可存苦笑点头。他能有什么办法?不过是掳掠而已。江淮一线很快就是战场,在内战爆发之前,尽可能洗劫江淮一带的州县,而倒霉的都是百姓。

“折家军还有一万多人,河东还有四个将,加在一起将近两万人。”李虎继续说道,“我希望你能支撑更长的时间,所以我允许你募兵扩军,但还是那句话,钱粮你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