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日本预警机来说,只要盯住从高空进入的战术侦察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第八十六章 战术侦察

    第八十六章 战术侦察

    战术侦察,可以说是这场冲突中暴露得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战术侦察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比如在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之后,联军空中打击的作用大大降低,只能重点轰炸规定目标,对时间敏感目标的打击效率明显不如之前,问题就出现在战术侦察上。只是在这场战争中,联军空中优势明显,大部分时候都是志愿军在挨炸,有限的几次空中反击,也主要针对城镇等战略目标,空中对抗的意义并不重大,战术轰炸确实也得到了远程炮兵等火力弥补,使得战术侦察缺乏的问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产生这个问题的,正是全面电磁战。

    在电磁武器登上战争舞台之前,战术侦察的问题并不突出,不管是战术侦察机、还是无人侦察机、联合指挥机、预警机等支援平台都能提供战术情报,像美军这类空中力量强大的军队甚至淘汰了战术侦察机。

    只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战术侦察机的价值。

    五月二十九日的几场战斗,足以证明战术侦察机的重要性。

    因为最先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电磁武器,也最早认识到电磁战的影响,所以中国空军最为重视战术侦察,不然也不会花巨资购买用途单一的Mig…31,而且拆掉了火控雷达,安装上侦察设备,使其成为非常纯粹的侦察机。

    正是这种高度重视,使中国空军在战术侦察方面棋先一步。

    只是,Mig…31带来的优势仍然不够明显。

    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Mig…31机群只能保证两个小时出动一次,每次出动一架,因此仅能对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侦察。

    显然,嘉手纳空军基地的战略价值超过了任何一支舰队。

    要想掌握日本空中自卫队的动向,就得时刻盯着嘉手纳空军基地,也就不能让Mig…31去执行其他侦察任务。

    正是如此,在搜寻第三护卫群的时候,海航的J…11C挂上了侦察吊舱。

    对于这一点,日本空中自卫队也有非常清楚的认识。从掩护第三护卫群的角度出发,电磁战不但无害,反而有益。

    原因很简单,在电磁战的时候,J…11C的雷达也得关机。

    没有雷达,仅用光电侦察吊舱的话,战术侦察机的搜索范围非常有限,需要动用足够多的侦察机才能覆盖舰队活动区域。

    更重要的是,侦察机必须飞得足够高,才能覆盖足够广阔的区域。

    这下,日本空中自卫队只需要盯住高空,而且密切注视那些逼近第三护卫群的敌机,就能确定中国空军是否锁定了第三护卫群。

    因为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已经起飞,所以中国空军的侦察机肯定即将到达。

    只是,最熟悉电磁战的绝对不是日本空中自卫队。

    这次,中国空军采取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战术:让前出掩护的战斗机客串战术侦察机。

    准确的说,是海航的战术,因为这些J…11C来自海航。

    这个战术绝对是个创新,而且与二十九日夜间的战斗有关。

    在第一场战斗中,海航负责突击E…767,虽然没有收到战果,但是在空战中取得了不菲的战绩,还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发现,即在使用电磁武器的时候,日本空中自卫队的防空指挥与情报系统很难正常工作。

    正是这个发现,让海航制订了这个战术。

    两个中队的二十四架J…11C各携带了两具侦察吊舱,此外各携带四枚PL…12D与两枚PL…11C,多余的挂架全部用来携带电磁火箭弹。

    按照海航的作战安排,突击开始后,J…11C机群将分成两个纵队,以攻击预警机的战术呈纵队前进,但是由战斗机轮番使用电磁火箭弹,而不是前面的战斗机用光了,再让后面的补上。

    因为在此之前,已经确定了第三护卫群的大致方位,所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突击方向。

    在即将进入第三护卫群的活动区域之后,两个中队的J…11C横向展开,各自突击,以确保有最大的搜索区域。

    如此一来,相当于出动了二十四架侦察机。

    以每架侦察机覆盖左右三十公里海域计算,二十四架侦察机在重复覆盖的情况下,能够搜索横向宽度七百多公里的海域,而第三护卫群的活动范围绝对不会超过一百八十公里,因此在突击线路上,能够做到四架战斗机配合行动,确保在遭到拦截的时候,至少还有一架战斗机能够执行侦察任务。

    当然,即便遭到拦截,也是近距离格斗空战。

    只要有三架战斗机掩护,凭借更高的飞行速度与更高的飞行高度,J…11C完全有能力摆脱追击的F…22A。

    也许,会有一部分J…11C在返航前烧光燃油,但是肯定能发现第三护卫群。

    更重要的是,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需要动用二十四架F…22A,才有最基本的把握把这些J…11C拦截下来。

    当时,掩护第三护卫群的F…22A只有十二架。

    即便今井利村增派了三个中队的三十六架F…22A,也没能及时赶到,无法参与拦截前进护航战斗机的战斗。

    五点二十分,J…11C机群改变了编队方式。

    两个中队的J…11C分成了六个小队,沿着六条航线,进入扇形交叉搜索阶段。

    虽然电磁干扰依然强烈,但是E…3G顶住了干扰,发现了J…11C机群的新动向。

    当时,J…11C机群离E…3G不到三百公里,而且全都在此之前爬升到了两万米高空,早就进入了预警机的探测区域。

    发现归发现,E…3G上的防空指挥官却无可奈何。

    先不说F…22A能否飞得了那么高,就算能,也无法在电磁战环境下生存下来,不然也不会在J…11C使用电磁火箭弹之后紧急规避。

    此时,日本空中自卫队首先考虑的是预警机的安危。

    虽然E…3G离还在向东飞行的KJ…2000大概有七百公里,没有被发现,但是这架预警机在第三护卫群的东面,也在J…11C扇形攻击区域之内。

    在搞不清楚对方战术企图的时候,预警机的安全很成问题。

    要知道,J…11C上的雷达,同样能在三百多公里外发现E…3G这类超大型空中目标。

    即便战斗机的雷达受到干扰,在E…3G探测区域外的战略电子侦察机也能截获E…3G发出的雷达信号,大致确定E…3G的方向。

    受到威胁后,E…3G不得不转向规避。

    当然,空战引导员没有忘记给正在赶来的三个F…22A中队发出指令,安排一个中队去拦截J…11C机群。

    一个中队稍微少了一点,但是至少能够阻止这些战斗机逼近预警机。

    只是,战局很快就出现了变化。

    五点三十五分,四架到达第三护卫群西面大概三十公里处的J…11C发现了目标,随即转向返航。

    在此之前,领队的J…11C发出了至关重要的战术情报。

    受到电磁干扰,第三护卫群的火控雷达根本无法锁定J…11C,也就无法进行拦截。更重要的是,当时第三护卫群里的战舰都没启动雷达。这些战舰不具备电磁对抗能力,在这个时候启动雷达,即便不会遭到破坏,也会暴露行踪。

    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这四架J…11C在发现第三护卫群的时候,已经用掉了最后一枚电磁火箭弹,而且这枚电磁火箭弹在距离第三护卫群大概二十五公里处引爆,没有对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造成致命损伤。

    如果当时四架战斗机上还有一枚电磁火箭弹,而且领队长机决定飞近点,以便准确确定第三护卫群的规模,那么在H…6X发射反舰导弹之前,第三护卫群里的大部分战舰就得瘫痪在海面上。

    既然发现了第三护卫群,而且掌握了充足的战术情报,侦察行动就没有必要了。

    按照海航的战术安排,六个小队的J…11C中,除了剩余燃料不多的几架,其余全部丢掉无用的外挂装备,转而寻找日本的防空战斗机。

    有意思的是,竟然没有找到交战对手

    这让在后方指挥的杨禹方非常惊讶,因为几个小时前到达的侦察机遭到了拦截,证明第三护卫群得到了防空掩护。

    惊讶归惊讶,杨禹方还是没有让这些战斗机返航。

    原因很简单,日本防空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拦截轰炸机,而不是掩护轰炸机的战斗机。

    也许,日本预警机已经发现了从低空逼近的轰炸机,把防空战斗机都派了过去,没有理会前出的战斗机。

    不管怎么说,F…22A的隐身能力非常不错,而支援制空战斗机的KJ…2000离第三护卫群还有大概五百公里呢。

    在这个距离上,KJ…2000很难发现F…22A机群。

    只是,最重要的战术侦察任务已经完成。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保H…6X机群顺利发射反舰导弹。

    因为此时杨禹方已经收到了Mig…31在五点左右发来的侦察报告,原先部署在嘉手纳空军基地的三个F…22A中队已经不见了,所以可以大致断定,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增派了三十六架F…22A。

    如果算上之前掩护第三护卫群的F…22A,防空战斗机的数量超过了直掩战斗机。

    为此,杨禹方不得不调整战术安排,让那些完成了侦察任务,但是没有遭遇日本防空战斗机的J…11C转向与轰炸机群会合,为轰炸机提供直接掩护。

    在做出这个战术决定的时候,杨禹方并不知道,日本预警机并没发现轰炸机群。

    第八十七章 轰炸进行时

    第八十七章 轰炸进行时

    轰炸机在超低空飞行,没有被E…3G探测到,可是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的J…11C一直在预警机监视之下。

    随着电磁干扰结束,E…3G的探测效率恢复正常。

    这时候,返航的J…11C机群引起了预警机的注意。

    显然,这些战斗机没有直接返航,而是会聚成三支规模稍大的机群,各自朝着特定方向飞去。

    此时,已经是五点十五分了。

    因为已是六月初,夏季即将到来,六点过天色就将放亮,所以中国空军的打击行动肯定会在六点之前结束。

    随着太阳黑子爆产生的影响显现出来,双方的战斗机都很难升空作战。

    在找不到来袭机群的情况下,E…3G只能盯住返航的J…11C,同时引导之前规避电磁打击的F…22A重新编队。

    至少可以肯定,那二十四架J…11C已经用光了电磁弹药。

    如果发现第三护卫群的J…11C上还有电磁弹药,肯定不会手下留情,更没有必要带着电磁弹药返航。

    五点十八分,在九州岛南部上空徘徊的E…3G截获了几个更加明显的信号。

    两分钟后,在土噶喇群岛上空徘徊的E…3G也截获了这几个信号。

    随即,两架预警机先后断定,那是正在从高空逼近的J…11C机群,而且这三批机群与返航J…11C机群的航线正好吻合。

    显然,这次到来的不是侦察机,而是直掩战斗机。

    只要中国空军没有采取特别战术,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就在直掩战斗机附近,也许就在直掩战斗机下方。

    可以说,这是非常典型的护航战术。

    对于没有绝对制空权的一方来说,在进行空中打击的时候,都得考虑护航作战。如果护航战斗机的航程足够大,主要有两种护航战术,一是派遣战斗机前出,驱逐交战空域内的敌方战斗机,二是派遣战斗机跟随攻击机群活动,为攻击机群提供直接掩护。

    实战中,这两种护航战术都有价值。

    预警机问世之后,前进护航战术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中程空对空导弹逐渐成熟,成为主要空战武器之后,战斗机获得了攻击视距外目标的能力,可以避开护航战斗机,拦截敌方轰炸机。为此,需要战斗机前出夺取局部制空权,为轰炸机扫除航线上的障碍,才能确保轰炸机顺利到达。

    电磁武器出现后,直掩战术再次受到重视。

    在双方都无法准确掌握交战空域情况的时候,前进夺取制空权的把握并不大,而且无法及时探测到防空战斗机,也就无法知道防空战斗机将从哪个方向上进入,所以必须为轰炸机提供直接掩护。

    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采用了直掩战术。

    从具体实施方式来看,直掩护航战术又按照轰炸机群与护航战斗机群的相互位置分成了两钟。

    一是轰炸机群滞后一段距离,二是轰炸机群在护航战斗机群下方。

    前者,可以说是修改后的前进护航战术,前提条件是,轰炸机使用防区外弹药,投弹区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