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嵘衔薇鹊淖枇Α
    大明皇上朱由校,这六年来一直是相当配合满清的‘统一大业’的。在财、政、军等方面都没有给满清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这点赢得了满清的一致好评,但事情在一个月前出现了变化。
    一场爆炸改变了大明皇上朱由校,其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处置客氏、王体乾等人,义卖、锦卫衣、造东西赚钱、压水井、灭宫廷政变、免天下税、断辽饷等。特别是抓范永斗等人,给满清的财政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其战斗力又是如此的强悍,更是引起了满清高层的极度高度重视。
    所以派了宁完我前来亲自主持大局,宁完我在京这几rì,通过多方面的了解,是越了解越担心。这个大明皇上,是越来越不让人省心了,抓民心、抓钱、抓军,这些还全部不通过朝廷,实施人根本就不是满清熟悉的人或者集团。这样什么都是独出心裁的搞,让满清这边,根本是无从下口。
    现在最让宁完我担心的是,皇上的声望越来越高,渐渐的有成为大明灵魂人物的趋势,特别是赠压水井抗旱、计划免天下农税、取消辽饷后,在百姓、官员、商人等等大明人们中,威望已经到了顶峰。在这样一呼亿应的情况下,满清的地位是相当不利的,二百万人对付一亿人,那是五十比一的差距,如果汉人各自为营还好说,满清搞东搞西的,又是武力又是yīn谋手段的,还真有入主中原的可能xìng。
    但如果一亿人都团结在皇上的周围,心往一起聚,劲往一块使,满清别说什么入主中原了,能不能存在都是个极大的问题。更何况这个皇上可不是光靠人多力量大的主,战斗力相当的惊人,传言一千训了一个月的净军,灭了四五万正规军。这什么概念?现在大同那边的捷报又传来了,先灭蒙古军三千、大同城之战,又杀六千,净军零伤亡。
    这些让宁完我相当的头疼,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样的消息是不是谎报?就是八旗军对付蒙古虽然是有着足够的优势,但蒙古军也不是泥捏的,搞不好就是伤敌三千自损八百。但净军就敢说是零伤亡,这找谁说理去?
    净军如何cāo练、何人在指挥,这些问题靠细作根本就没有一点的成果,因为都是皇上一手在策划,兵部根本就插不上言。只知道训练的是宦官而已,几千净军就如此厉害。那刚刚招募的三万多跑过八十多里的锦衣卫,还有那南苑里的二万锦衣卫。训出来了,又将如何?
    提到了南苑的锦衣卫,细作们倒是从侧面探听出了一二,宫变当夜,那些净军手持一种相当厉害的武器,发shè速度相当的快,打的敌人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即便是还手了,也没有任何的用处,吓的到处乱藏。
    到底是何种神兵利器,让宁完我相当的好奇和恐惧,立誓非要天价偷个过来。而针对朱由校的威望,他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可以好好的打机一下。
    一撇未来真稀奇,nǎi母**妻偷弟;
    杀了nǎi母封人口,金莲同弟要杀你;
    勋贵东林yù帮妻,临行不秘惨损翼;
    nǎinǎi叔叔来评理,反被弄死抄家去;
    前月爆炸天示jǐng,反被说chéng rén为的;
    本月地震天再语,重示他家失天意;
    假仁假义恩百姓,谁料人品最坏的;
    天地怒吼是生气,遍地竹杆插环宇。
    一道烂歌谣就这样出来了,找了些人,安排下去,仔细的保护自己,找小孩子,给糖吃,满大街的去唱。这一撇和一个未字,是个认字的,就知道那是一个朱字。先把皇上的**,弄得世人皆知再说。
    这样下去皇上的威望会越来越高的,那太危险了,而兵器,只要舍得花钱,消息还是能打听出来的。只要有了兵器的样本,相信满清也会做的。
    皇宫里的朱由校现在却没有心思搞别的了,一门心思的在乾清宫傻傻的正录音呢,
    “元末江山论兴亡
    群雄聚义舞刀枪
    张士诚、陈友谅兵强壮
    安徽还有那明太祖
    战太平花云身先丧
    懦弱的这朱文逊一跪身亡
    九江口伯温施巧计
    北汉的人马大半伤亡
    中军帐军师传将令
    康茂才打赌要去擒王
    点齐了五百刀斧手
    烈烈轰轰出了营房
    坐得了马上心愁怅、、、、、、”
    就在徐光启和一众银作局宦官目瞪口呆之中,终于一段长长的《康茂才挡陈友谅》录完了。好长时间不唱了,手里也没有充当‘御子板’的那两铁核桃,但这一段唱完,还真过瘾啊。
    “来,听听效果,”急不可待的,朱由校就拔弄起了眼前的留声机,放好了唱针,静静的坐下,接过魏忠贤递过来的冰镇酸梅汤,一试温度正好,一口气喝干了,示意再来一碗。
    看着皇上如此牛饮,老魏急忙再去倒。没办法,这一段《挡凉》太长了,嗓子眼干透了。
    这时留声机里传出了太平歌词《挡凉》,放到最后,除了外边的知了声录了进来之外,录音是相当的成功。但徐光启那眉头是越来越皱了。
    六十多岁的徐光启是越听越烦,皇上唱的是什么?他是越听越明白了,虽然有些区别,但他相信离此不远,估计也是皇上学的不正宗,甚至是又改进了。
    “启奏皇上,这做词曲,皇上唱是不合适的。”
    “哦,听徐爱卿的意思,懂得朕唱的是什么?”朱由校一听是相当的奇怪,听郭德纲说太平歌词是相声里‘说学逗唱’里的唱,明朝不应该有相声啊。

第234章战车训练
        “哦,朕唱的的确和爱聊所说的差不了多少,不管是乞丐唱的,还是瞎子唱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自娱自乐而已。”朱由校不以为然的说道。
    “启奏皇上,此为庸俗之曲,皇上如此有失威仪。”徐光启尽量的把话说的委婉一些。
    “庸俗?那依爱卿之言朕应该喜欢高雅的了?爱卿举个例子听听。”朱由校一口又把魏忠贤递过来的酸梅汤喝干了,放下杯子说。
    “回皇上,抚抚琴、咏咏词等,都是高雅的。”
    “老爱卿啊,人谷为俗,牙隹为雅。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人吃五谷杂粮的事情,这是人rì常的必须,不管是朕贵为皇上,还是普通的贩夫走卒,都需要的东西。而雅字是通过嘴巴说出来,极力的美化,变成华美的东西。徐爱卿,朕解释的可对?”
    “皇上说的极是。”
    “人可以离开雅,但绝不能离开俗,大俗也就是大雅,只要是让人感到快乐的艺术形式,那就是好东西,相反,如果能人提供的是烦燥,那就成了噪音了。别人不能强制他人喜欢一个东西,这样强加于人,是强人所难。而同时,自己也不能强制他人去不喜欢某种东西,那也是强人所难了。徐爱卿,以为然否?”有钱难买我高兴,说好听的,这里和你论道论道,说不好听,我喜欢什么关你屁事,吃饱了撑得!但老徐这也是本着为自己好,才如此说的,这种善意朱由校还是感受的到的,所以才如此说。
    “皇上既然如此说了,老臣也不方便再说什么了。”徐光启很无奈,这个皇上是相当有主见的人。和他相比,自己的知识直的欠缺的太多太多了,刚才一时激动说出了这番话来,也是没有任何的贬意,既然皇上不听,也只能由他了。
    “老爱卿啊,在此留声机诞生之rì,朕与爱卿应该是共同庆祝才是!”
    “皇上英明,如果没有皇上的设计,就是想破了臣的脑袋,臣也想不出可以把声音留下的奇思妙想。皇上真乃神人也!”徐光启由衷的夸道,虽然这时留声机里传出的太平歌词,让他怎么听怎么别扭。
    “王掌印,朕当时说了,制成留声机,赏汝等万两白银,现在朕就兑现,大伴,看赏!”
    “奴才等谢皇上恩典。”王朝辅等人那个激动啊,皇上太大方了,不枉自己夜以继rì拼命的研究。
    “平身吧,但现在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王掌印,朕给你十万两银子,你领着这几个人,再找一些人,专门成立一个制作留声机的作坊,开始大量制造留声机,明白吗?”研究出来了留声机,当然是要拿来赚钱的,以前没造出来,只能是空想,但现在可是见利的时候了。
    “奴才明白。”
    “但如果有一丝的制造方法留了出去,朕有言在先,绝不手软!”
    “请皇上放心,奴才等誓死不泄露天机。”
    “嗯,如此下去准备吧。”
    “奴才等告退。”
    “徐爱卿,此次劳苦功高,为大明立功,朕也赐爱卿一万两白银,以示嘉奖。”
    “老臣谢皇上隆恩,受之有愧。”
    “徐爱卿啊,留声机事了,你的工作重心还是要放在求极宫,那里才是大明真正的希望所在。”
    “回皇上,老臣每rì必去,不敢怠慢。”
    “如此甚好、、、、、、”
    “皇上,孙阁老急报,发现蒙古主力八万余人,在大同东南官道处,yù伏击净军。孙阁老言,会全力拖住蒙古军,给何将军争取时间,并不使蒙古军流窜继续祸害百姓。”这时值守的宦官送来了孙承宗传来的军情。
    “伏击?仈jiǔ万?”徐光启一听吓了一跳,他当然知道孙承宗带的人只有三千净军,三十倍的差距,老友太危险了。
    “徐爱卿勿怕,孙老师既然发现了敌人的圈套,想必肯定有应对之策,而且在这里着急也是无济与事。而朕定的明rì辰时出发,依朕之行军速度,后rì一早就能到达。而这两rì,三千净军应该能够撑住的。”
    “皇上,兵力悬殊太大了!?要不让大同那这先救援一下?”
    “无防,徐爱卿对屠虏神弩的特xìng还是有所不解,只要是打阵地战,在弩尽粮绝之前是不虞任何人的,这点无须担心。而大同那里的兵丁,还是不要指望了。”
    “皇上既然如此说,老臣就放心了,”话是这样说,但徐光启那脸上可没有一丝放心的样子。
    “走,陪朕去兵仗局那边看看战车,估计徐爱卿还没见过呢。”
    “固所愿不敢请耳。”
    “禀皇上,辽东抚巡袁崇焕求见,”这时小宦官过来报告。
    “告诉他,朕有事,如果有急事,就等着,如果不急,就等朕从草原回来再说吧。”一听是这位大仙,朱由校也没有什么好脸sè,本来已经撕破了脸了,还顾忌那些做什么呢。
    到了兵仗局,战车作坊那里,在自己的座驾之前,一看宋应星正给几个‘驾驶员’讲座驾的功能呢。这些驾驶员,可是宫里最好的驶手,千挑百选的冲出来的,无论是政审还是技术都是合格的。
    再在不仅是朱由校的座驾,包括阻击战车、神弩战车,都急需要驾驶员,这个技术类工种。好在暂时宫里的御马监,这样的人才不算太缺。这百十辆马是不成任何问题,但以后肯定是不够的,大量的培养是必需的了。
    徐光启却被皇上的座驾给镇住了,这车怎么这么大?他哪里知道朱由校对这个高宽长都不是太满意,就一大拖拉机大小,和前世的房车比都差的好远。
    宋应星yù中止介绍,朱由校挥了挥身,示意让他继续,这个时节还是别打扰他的好,培养的可是自己的驾驶员和一些随车的净军,是自己最后的力量,还是及早的出师比较好。
    而跑来的王应科则是自己询问的好对象。一问现在已有的产量,王应科立刻回答,神弩战车一百五十辆,阻击战车五辆,现在都正在校场装载上净军跟着驾驶员一起培训、适应。
    这个回答让朱由校很满意,早就吩咐过了,这几天产一辆就练一辆,送到校场,让驾驶员练,同时也让净这练。如今已经一百五十辆了,自己的资本更厚了。
    吩咐让王应科今天晚上加加班,争取明rì一辰时多带一些现成的战车离开王应科当然应允。
    提到了阻击战车,当然想到了阻击弩也就想到了袁可立,自己可是答应好的一定要先行装备给他的海军陆战队神弩和阻击弩的,如今自己就要远征了,这事还得安排好了。
    一问,东西已经有了,那就别犹豫不决了,赶快送走吧。
    袁可立这次可是大展拳脚在登莱两州干起来了,把以前的旧部都召了回来,手里也有钱,虽然皇上说的水泥船也挺好,但现在却不是研制的时候,最起码得等有水泥再说吧。招募回来了以前的船工,购买了放多船只。而一边的训练锦衣卫的水xìng、体能。
    袁可立的儿子袁枢也得皇上的钦准随父到来,袁可立的年龄实在是太大了,是该找个继承人放下担子的时候了,为了大明,朱由校只能忍着‘雇用老工’的骂名了,一听袁可立的儿子袁枢也相当的优秀,当然也有培养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