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的多了。
    鳌拜几攻未果,后面的徐明理也是越来越近,急忙一个旱地插葱,竟然要直接配合的前冲之势越过柳管事,柳管事哪里这时退的速度已经赶不急了,一个举火燎天直冲而去。
    人在空中的鳌拜,急忙挺腰再给力一提,想着加快速度前冲。但这时异变突起,三支飞刀变生肘腋的飞奔而至。原来是徐明理人未到,飞刀先过来了。三支飞刀分取上中下三路,又飞又急。
    鳌拜这时再冲的话,势必就会中了飞刀,没办法,身子一缩,探出左手猛的去抓住枪头,柳管理一夺,顺着这力量,横移出去,险险的躲开了这把飞刀,但此时去势已竭,只能落地。
    抓住的枪头被柳管事用力的转枪,只能放手,就这样,鳌拜与前后两人缠斗在了一起。在斗了几招之后,终于鳌拜抓住了机会,一刀将徐明理砍伤了。没了这个制约,鳌拜全力的开始对付柳管事,他感觉只要四五招之内,毕然会抓住机会。
    但这机会不是太多了,因为赶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开始帮助柳管事,几杆长枪围绕着鳌拜就刺,鳌拜的刀势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猛、急,时退时进,时而高高的跳起,就差会飞了,所以相当的有章法,又势若疯虎。短兵器这个时候只能在外围转圈。虽然被困,但一时却耐他不得,如果一招被他抓住了漏洞,估计就能跑了。柳管事他们干的虽然是皇家的活,但到底不是军队,如果这时候有个弩箭的话,就好办了。
    三支长枪依然制不住对方,外围有飞刀的也瞧准了机会飞射,柳管事轻喝了一声‘渔网’。这是提醒着众人的。
    徐明理这时虽然捂着胳膊在一旁观战,但一听这话,立刻转身回塌房去了。
    鳌拜战了一会,看准了一个机会,一刀将两个长枪手的枪给砍断了,接着纵身跳起扑向了柳管事,只要越过了柳管事,肯定就能逃出生天。他的眼睛死死的锁定着柳管事,象无论如何今天非要刺死他一样。
    柳管事一见对方跃升而至,竟然没有了战意,就地的来了个懒驴打滚,狼狈之极,看的鳌拜也是心中一喜,回手打落了三柄飞刀,越过了柳管事的位置,眼看就要落地,然后再跳了出去。
    不过还没来的及高兴。就被一个大网给网住了,鳌拜,急着挥刀割网,所有的人都冲了过来。用兵器抵住了鳌拜,如若不投降的话,没人会在意他是个高手还是低手。
    “绑了!”柳管事,这里一身都是雪,刚才为了躲开渔网,狼狈不堪,不过也幸亏及时的躲开,否则若和这厮一起进了渔网,肯定会先被这厮拿住了。(未完待续。。)

第580章瑞雪成灾
    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乾清宫,今年的雪太大了,都说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但现在这场雪却让京城里的百姓有些恐慌了。因为雪太大了,而且已经下了两天,所以积雪压在了房屋之上,昨天宴请天雄军的时候,已经传来了有房屋被压塌的现象发生,朱由校可不敢怠慢。雪灾的发生就是持续的降雪,而后阻断交通、压塌房屋让人冻饿而死。后世的时候当然还有压断电线之类的事情发生。但在大明,估计最大的就是压塌房屋,买不到吃食、取暖之物了。
    所以针对这一点,立刻传旨田尔耕所负责的卫生署,全力打扫街道,清扫积雪。因为这样的活计可不是平时那些环卫工能够做的,又把战俘们给加上,反正现在修路的活计已经停下来了,这些人不用白不用,并且将京城与皇庄之间已经修好的道路也要清扫,大过年的,年货要是进不来,那可就麻烦了。
    传旨给顺天府刘志选,号召百姓们清扫自门屋顶上的积雪,家中没有劳力的,号召邻居帮忙清扫,再有困难衙役亲自去扫。统计顺天八府之内是否有家中无粮无柴的百姓,由慈善机构出钱赈济。
    传旨同仁堂,准备免费收治冻伤的百姓。
    这一系列的旨意传完,田尔耕等接到旨意不敢怠慢,立刻开展行动。
    南城永定门北边不远,龙爪槐胡同这里有一户人家。胡同即小街巷。亦作“胡衕”,南方称‘弄‘,。在大明被官方规范为‘胡同‘。‘胡同一词是个外来语,是蒙古语城镇的音译或是蒙古语水井的借词,因为凡有居民聚落处必有水源(井),北京城区以水井为中心,分布居民区由来以久。
    因为城区大,整个京城现在有三四千条胡同,所以很自然的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胡同文化。每条胡同一形成,人们自然会给它起个名。这个名称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叫开了,就确确实实地代表了这条胡同在整个城市中的方位,成为人们交往、通信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标志。
    北京的胡同的名字起的是包罗万象各种各样,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有河湖、海滨名字的;山川日月;人物姓氏;市场商品:作坊名称的、花草鱼虫、鸡鸭鱼肉的。更多衙署官方机构、宫坛寺庙、仓库作坊。桥梁、集市贸易、景物民情等决定胡同的名称,名目繁多,令人看着眼花缘乱。但如果认真分析,还是有其自个儿内在的一种意思。
    比如这个龙爪槐就是以植物名称取的胡同名。靠近最里面有一户姓孙的人家,今年的雪就给他们雪上加霜了。孙老头已经六十六岁了,但幼年丧父,中父丧妻,老年丧子,可就全赶上了,与一个刚及总角的小孙子一起孤苦伶仃的生活着,平时就靠着在城门外卖个茶来混日子,虽然儿子没了,儿媳改嫁,总还给自己留个孙子,也算是老天长眼,给了他活下去的理由。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偏偏前几天小孙子发了高烧,把老头急的四处的求医问药,钱花的是一干二净,但病却始终也不见好。孙老头干的这个茶滩,可是靠天吃饭,是刮风减半下雨全完,一年到头存不下什么钱,也就是皇上不让收费了,没有了城门税,这进京的人也多了,才有了点小富余。可孙子这一病,可把家里那点钱全部给花光了,并四处举债。邻居们虽然是帮趁着一些,但这年头谁家里也不富余。不象后世,二环线以里不足九平方的屋子能补个上千万的拆迁费一样,就算是卖房子也卖不了几个钱。
    这二天一下雪,老头是又急又饿又冻,这不也病倒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偏偏房子又是年老失修,快天亮的时候,让雪给压塌了,还好没砸人。但想出去是再也不能了,因为雪直接的把屋门堵的死死的。爷俩两个病人,没有什么力气了,就躺在床上,裹着个被子,孙老头用自己的体温给孙子暖着,还不敢让孙子睡觉,因为一睡就可能睡过去了。望了一二个时辰的雪景。老人家眼里流的泪,都在脸在结了厚厚的冰。
    “苍天啊,小老儿活了六十六岁,一辈子受苦受难,死了也就死了,可我的苦命的小孙儿何期年幼,无父无母,为什么不能让他活下去呢。天绝我孙家啊!”看着天已经亮了好些会了,但爷孙俩人还没个活路,孙老丈不由的更是悲从心来。
    “爷爷别哭,爷爷死了,孙儿也不要活,正好给爷爷做伴,爷爷不是说黄泉路上无老少吗?”小孙子对于死亡的真正含意理解的还不是太知道,能够陪着爷爷,是他最大的希望了。
    “我苦命的孙,老天爷啊,来救救他吧、、、、、”绝望,彻底的绝望,万没想到,自己老了老了,还要受这饥、寒、命之苦,更有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小孙儿也要死在自己的怀里,人生的悲剧基本上都在自己的身上演习了一个遍。这一辈子从小到老,竟然一直活在了痛苦之中,连临死之前也不得安宁。
    “家里有人吗?开门”就在孙老头已经绝望把希望只能寄托在老天之际,门外来人了。
    皇上的圣旨一下,京城的大街小巷立刻忙碌起来,皇上这个仁慈的善政,当然得到了全城百姓的拥护,只要不是太懒的人,一个个都动员起来,开始先扫自家的,再忙活公共的。
    而顺天府的衙役们也是找到了城里的三十六坊长,让他们配合着去挨家挨户的去通知、统计。这不因为老孙头是最靠里的一家,刚刚的通知到。
    京城分成五城,东南西北中,而三十六坊是京城五城之下的单位,现在的京城计有36坊,其中,内城有28坊,外城8坊。
    中城有:南薰坊、澄清坊、明照坊、保大坊、仁寿坊、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安福坊、积庆坊。
    东城有:明时坊、黄华坊、思城坊、南居贤坊、北居贤坊。
    西城有:阜财坊、咸宜坊、鸣玉坊、日中坊、金城坊、朝天坊、河漕西坊。
    南城有:正东坊、正西坊、正南坊、崇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纸坊。
    北城有:教忠坊、崇教坊、昭回坊、灵椿坊、金台坊、日忠坊、发祥坊。
    到了清朝时按着八旗的居住,直接改成了八坊。其中,跨内外城的坊有五个,为中西坊、中东坊、崇南坊、正东坊、宣南坊;属于内城及关厢而与外城没有关连的坊有三个,为朝阳坊、关外坊、灵中坊。不过许多坊名仍然被当作一个地区的记忆符号被保存下来,让后人可以找到曾经存在的痕迹。现在只有老北京才能隐隐的知道这三十六坊的事情。
    这一敲门,可把老孙头求生的**给敲醒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劲,大喊道:“有人,屋塌了!”
    门外的衙役这一声可是听的清清楚楚,立刻把门撞开,到了院子里一看不出,屋已经塌了,哪里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急忙招呼左邻右舍,一边派人通知同仁堂的太医,一边过来扒开屋门,把爷孙俩抱了出来。
    当太医们将这爷孙俩收治在同仁堂药铺里,给他们喝上汤药,因为救治的还算及时,孙家爷孙俩到了下慢慢的就缓了过来,孙子这一冻,奇迹一般的好了起来。从扒屋把他们救了出来,到住到同仁堂,这又吃药又有人照顾的,这根本不是老孙头敢想象的,一个劲的叫着恩人之类的话语。住在这药铺之中,吃喝住都是免费的,这是有大好人、大善人啊。
    太医们不敢贪功,笑着给老孙头解释这是皇上的恩典。这下可把老孙头给感动坏了,不顾生着病,拉着孙子跑到院子里,朝着皇城的方向磕头,感谢皇上,给皇上祈福。
    这一下惊动了其它屋里的灾民,要知道这赈济不仅仅是针对着孙家一家,整个顺天八府的百姓,只要有灾,皇上都管着。所以同仁堂里挤的满满的,现在人家老孙头知恩嗑头了,他们当然也跟着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一位太医看着这样的场景,不由的摇头晃脑的来了一句。
    “什么意思?”一个学徒知情知趣的问。
    “仁者无敌!”太医看着学徒,高深莫测的说道。
    朱由校得到了鳌拜,及其一伙被生擒活捉的消息。这是从天津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没办法,大雪天光报这种高技术的东西已经用不上了,只能采取最原因的骑马快递了。经审讯,主犯鳌拜,从犯十六人被天津港口的兵士堵在了仓库里,皇商们看守粮草的死了十四人,全是看守皇商粮草的护卫。(未完待续。。)

第581章大快人心
    大快人心事啊!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京城五天的搜捕,没有动的鳌拜一根毫毛,这本身就让朱由校相当的窝火,自己是大明的主人,但被人打了二巴掌,都无计可施,只能任其逍遥法外,(临走还弄死了一家三口的事还没有证实)。无论在前门重兵看守之下,刺杀阿敏,还是在闹事区刺杀自己,这些都是朱由校绝对无法原谅的,但偏偏抓不到鳌拜,这能让他不急吗?五天闭门锁城,布下天罗地网,发动几万人满城的搜捕,结果仍然只抓到小鱼小虾,这些能不让朱由校恼羞成怒吗?
    今天在天津,鳌拜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去烧掉自己的粮草,从这一点看,虽然东征辽东的计划没有对外宣布,但从鳌拜的行为本身来看,建奴已经掌握了东征辽东的事实。鳌拜妄图以烧掉粮草来阻止或者拖延大明的东征,但很不幸,他失败了。
    自从被刺杀之后,朱由校所喜闻乐见的微服出行计划全部落空,对方连八牛弩都用上了,那东西可是招着即伤碰着即亡的,不一定每次都有张海山那样的拿一条腿来换自己的命。所以朱由校是相当的忿恨,但却又无计奈何,他不是一个不通情理的人,这个年头破案率本身就低,对方又是如此的狡猾且身手又好的出奇。所以他没有把火撒到任何人的身上。只能把火想让往建奴身上发了,没想到。竟然被抓住了,这怎么能不让他兴奋。
    首先是立即传旨,着天津锦衣卫派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