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兵山位于辽河西岸,此山许多大明人不知道,但提起‘坐井观天’这个对汉人相当屈辱的成语,那就耳熟能详了。
    北宋时期金国兀术曾在此调兵遣将,调兵山因而得名,而‘靖康耻’中的两位主人翁,宋徽宗、宋钦宗曾被囚禁在调兵山市锁龙沟村的一眼枯井里“坐井观天”。以女真金国自己独有的方式,对汉人无限的羞辱。
    现在李思忠选择的这条路就是前往开原的必经之路,再往西行,就深入到了蒙古或者海西女真部落中去了,这个时候到哪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有追兵!”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喊道。
    “加快速度!”李思忠一惊,该来的还是来了。这个时候与明军血拼。那纯是找死,只能跑。拼速度这个时候可不一定是明军的对手,到底还有众女眷们拖累着。只能快一点了,一旦到了调兵山,过了大青堆子烽火台,也就安全了。
    好不容易跑到了调兵山的大青堆子,那是一个如同瓮城一样的地势,喇叭口,越往越里越窄,不是天然的。纯人工打造的。用土硬生生堆出来的,高三丈的烽火台,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过点过去。”但李思忠刚刚的到了那烽火台关门前。差点没吓死。因为那烽火台早已布满了明军,见他一来,突然的亮起了火把灯笼。
    李思忠一叹。中计了,自己从铁岭巴巴的跑来,现在后有追兵,前有墙,左右都是大土台,这下算是没活路了,明皇好毒!
    原来在孙承宗到北岸筑坝蓄水之后,水是蓄起来了,但辽河的水位也在可见的情况下,开始下降。再看看那铁岭的位置,朱由校想到了敌人越河而走的可能性。事实上,辽河水就算是正常的深度,那西岸的蒙古或者女真诸部也是骑着马趟过辽河,那辽河的水太多的地方也就是淹过了马背而已。如今再一断流,很容易就变成浅滩。
    找到了孙承宗众人一商量,认为既然水淹之策无法瞒的过敌人,倒不如来个将计就计,吓走敌人。
    而敌人逃走,只能走辽河。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半渡而击;有人提出直接放水,那水直接而来,不必打,就能把敌人给冲垮掉了。但两种意见均没有入了朱由校的盘算。
    半渡而击,也就是歼灭一部分敌人,剩下的又回到地道里,与前边的没什么区别。
    放水直冲,对着辽河而不对着铁岭城,也必然有着一部分人回到地道里去,还要再筑坝蓄水。
    经过了一番商量,最终朱由校打草惊蛇、分划敌人,步步紧逼,瓮中捉鳖,这一系列的连环计。
    只是此计在判断李思忠的路线上比较费劲,一旦李思忠没有进军开原的打算,而是西游辽西,直接到了蒙古诸部,那可就算是逃了性命。
    最后还是朱由校拍板而定,若想逃,李思忠一个月之前就能逃了,他选择留在铁岭,就是有想法的。这里的地道被废,他的想法想实现,那就只能选择开原。而且没有后援进入蒙古诸部,想要活着,那就得与蒙古人发生点关系,要么成仇,相互厮杀,要么成友,两两合一。不过等到明军出关,一样的效果。
    反正逼跑了李思忠,那铁岭城里的人,就好办了,可以从容的迫其就范,纳入自己的宫刑大军。
    没想到,这样的计策最终来了一个鱼与熊掌兼得的结果,当真是一个大丰收了。
    铁岭这边的军士们以及曹家被遗留下来的留守人员,一个个的都从城里走了出来,主动的投降。这一下,兵不血刃的解决了铁岭,可谓是皆大欢喜。
    到了李思忠被押了回来,朱由校冷笑的问他:“李思忠?朕不明白,你到底是朝鲜人还是汉人,但你即便是个异族,也不配起李思忠这样的名字。唐代的李思忠降了大唐之后,终生未叛。而你,狼子野心,认贼为父,竟背主而叛,你配叫这个思忠二字吗?李成梁为大明狩边多年,李如松为国远征朝鲜,何等的英豪。但你一个没骨气的东西,真给李家丢人。来人,拉到李家祖坟之前,斩去首级,以死谢罪吧!”
    李家祖坟葬着的是李成梁、李如松,对于大明还是有贡献的,特别是李如松打小日本这就振我大明国威。得有必要的尊重,这等李家的败类也只能是以死谢罪了。
    李思忠终于得到机会说话了:“皇上,落入你手,成王败寇,还有什么好说的。你大明军力不行,护士不利,致使万里辽东,成了建奴的乐园,我李军也是受害者之一,为了活命,投奔建奴,名声虽败遭万世唾骂,但可保我李家血脉不失,我也甘心。但没想到,皇上你身负圣君之名,却比建奴更为凶残,连招降都灭了,直接以宫刑以男,娼妇以女,你这昏君!”
    死局已定,亲人也都处理完了李思忠也没有什么顾虑,泼口大骂。
    左右的大汉将军一听大怒,上去就是掌嘴,几下就把这李思忠打的跟的猪头一样。就这还不服气,眼珠子死死的瞪着皇上,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含糊不清。左右的大汉将军更是怒极,立刻拿过钩子,要钩出他的舌头来。(未完待续。。)

第747章弃关而走
    “一马不鞴双鞍;忠臣不事二主,朕至此方知,你李思忠之怨,是怪朕不对你招降,哈哈哈,朕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自信,朕会招降于你?别说你无勇无谋,只是一个废材,纵使你的经天纬地之才,万夫不挡之勇,也不过是如吕布一样,是个三主家奴罢了,最后还不是被曹操怒杀在白门楼之上。更何况,你没有才能,只不过是一条狗一样的东西。诛你老少、宫你男子,断其子孙,这是对你这种汉奸的惩罚,也不看看在你们这些汉军助纣为虐之下,大明有多少汉人被逼、被杀,多少汉人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的冤魂到哪里去问一问,谁给他们留下一点的血脉,让他们绵延下去?你这种人就不配存流于世!没来由的污了这乾坤!”
    挥了挥手,没有让忿怒的大汉将军接着打下去,朱由校听出了这李思忠的怨恨,建奴来打铁岭的时候,对其劝降,李思忠带着他的家小投降。现在明皇亲征,他的小心思又动了起来,感觉再摇身一变,投身到了大明,一样过着体面的生活。
    但自己却没有给他打招呼,直接的就在抚顺城前展开了‘历史的审判’,将他的家小,全部按着汉奸处理了,这点让李思忠如意算盘被打破了,现在如个泼妇一样的开始了骂街。这一骂倒是引来了朱由校的兴趣,故意的玩玩嘴皮子,在汉奸死之前逗逗乐子,也是不错的事情。
    可能是被说到了心里去。猪头李思忠一愣,眼里如喷火一般,瞪着明皇,“昏君!我家小何辜?妻女何罪?他们只是战争的受害者!此恨难报,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昏君!”
    “如果有鬼的话,朕倒是提醒你,辽东汉东三百余万,都在阴曹地府等你尔等!想想在你手上死了多少无辜的汉人,此时谈你家人无辜了,那我辽东汉东又何曾得罪你李家。何曾得罪建奴!?你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朋比为奸。朕除你家人。就是为这些冤魂报仇,是替天行道!地狱之中,那三百万冤魂,也会如你所说。做鬼也不会放过你!无论是汉奸还是建奴。他们的冤魂会让你们好好享受的!”
    “你!”听到这里李思忠不由的想到铁岭之败后。跟随着建奴南征北战,手中的冤魂还真是不少。如果自己做的做鬼可以现实的话,无疑那些人也可以为鬼。必将放不过自己。如果作不成鬼的话,自己的话岂不成了笑话。
    “李思忠,你是朕见过第一个为自己做了汉奸而鸣不冤的,你还能再无耻一点吗?另外,朕也听说你李家的一些妻女,在京城的乐坊里相当受欢迎,京城的爱国人仕会好好照顾她们。你可以安心去做鬼了,哈哈哈!”
    朱由校纵声长笑,狠狠的打击着面前的李思忠,真看不惯他那一张比窦娥还冤的嘴脸,头上留个猪尾巴辫子,说的自己跟大明忠臣似的。
    李思忠很失望,本来死前大骂几声昏君,发泄一下,他被明皇的灭族之恨,结果被明皇骂了一个痛快淋漓。偏偏还是让他说中,他的确怀着再降明朝的打算,但那是在沈阳之败以前。而不是他李家一脉被屠、被宫、被逼良为娼之后。但他很失望,被明皇说的哑口无言。
    这里被屠的李家,非李成梁一脉,李成梁一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建奴攻铁岭时被灭,一部分还在京城的宁远伯府(现外交部街31号院)。
    曹振彦没有面圣的机会了,对于朱由校来说,他只是一个路人甲而已,朱由校并不知道,眼前的曹振彦,竟然是曹雪芹的高祖。现在杀了曹振彦,将其家族整体宫刑,那红楼梦也就再也无法面世了。可惜朱由校还挺喜欢红楼里的诗句。
    可惜啊,一代文学巨匠,竟然是一个大汉奸的家族,偏偏这样的家族还被自己的主子踢到了一边,落的个如此下场。老曹作为一个优秀的写手,相当会写书,让万世景仰,不过还是逃不了一个大汉奸的后代。
    铁岭收复了,降者五千余人,没有汉民百姓,他们早早的被送到了平原。
    平原的济尔哈郎一直在关心着铁岭,但始终没有机会插手,铁岭城的情况他当然早已知晓,并与李思忠制定了相应的接应计划。一旦明军陷入这地道战之中,欲罢不能之时,就是他出兵之刻。
    但明军至始至终没有进城的打算,起先是围住了铁岭用炮轰,然后发现了什么之后,就开始转移阵地,开始在辽河上筑坝。
    济尔哈郎那时候就知道,李思忠完了,他也想去救济一下,毕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铁岭完了,就是开原倒霉的开始了。但他没有办法去伸把手,明军好象就等着他去呢。
    济尔哈郎在郑屯时就见识过明军守阵,那种威势凭着开原这点兵,去多少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果不其然,刚刚筑好了大坝,第二天,李思忠就被全军包了饺子。
    开原能守的住吗?济尔哈郎没有这个自信。开原南有铁岭拱卫,现在已经失去了。北有镇北关,西有新安关、东有广顺关,三关力量都很强,呈犄角守卫着开原。但那是对着这墙以外的,不是对内,对内仅有的铁岭已经被明军拿下了。
    现在大金的政权被打的七零八散,最北边的开原就是一个聚居地。济尔哈郎想保住这里不失,就能为黄台吉积攒一份力量。但若是这开原,以及三关被攻破,那黄台吉的力量无疑会大损。
    济尔哈郎知道现在必须选择了,是留在这里死战,还是远走开原。死战肯定不是目前的大金能承受了的,就算是为了给大金保留一些火种,也必须撤退,不能白白的死在这里。
    一旦兵出开原,面临的方向,无非几条方向,一就是东上长白山,越过那莽莽大山,前往赫图阿拉。这条路是山路,相当的难走。以前采参的时候可以,但换了是普通的建奴,或者说是汉军、辽东汉民,能否翻过去,就不太好说了。
    二是兵出开原向北,那里有海西女真,虽然海西女真与建奴女真同为女真族,但两族的关系,却并没有什么改变,依然不是很融洽。建奴建立了大金,对于海西女真也没有太过照顾,与汉人的待遇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去北方就代表着要有战争。
    三是兵出开原向西而行,那里有蒙古诸部,这些蒙古人倒是与大金友好,毕竟林丹可汗走后,蒙古与大金的关系越来越好,甚至是与大金一同进攻大明。但可惜,喜峰口进攻失败了。同时这种失败对于现在的大金却有着相当大的好处,最起码那里可以成为自己的后勤基地。而不必去担心会被蒙古诸部给吞掉了。
    济尔哈郎将这个问题想了很久,又把众将一一叫来。
    “诸位,现在明军势大,锋芒毕露,铁岭之计已经失败,铁岭也已经失陷敌手。明皇会在收拾干净之后,就会兵出开原。依靠着开原及三关,欲与明军打攻防战,那只是一个笑话。我不认识从盖州到铁岭都守不住,独我开原就只守住,千门大炮齐射,除非有铁岭那般拥有着地道。否则的话,胜败之数不难猜测。”
    济尔哈郎的话的确是相当的打击人,但识时务者为俊杰,认识到守城成功与失败,这不是长他们士气灭自己威风。若不会审时度时,一味的傻战,那才叫愚蠢。
    下边的人没有什么意见,现在没有什么要求,明皇大兵压境,无论是建奴还是汉军,他们只是想活着而已。没有投降的可能性,因为明皇不接受什么投降,被抓住了肯定是被宫刑,这点没什么例外可言,包括晋商八家,不一样被到了相当的处罚吗?
    “报,皇上,开原城,以及其三关之中,大量的人员弃关而走。”
    在铁岭经过了三天时间,安顿好了之后,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