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1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数量有限的救援队伍。而且主要任务只是寻找在洪水冲来时失踪的人员,而不是拯救这座城市。

相对而言,损失了新奥尔良地影响还不是很大。虽然当时新奥尔良是美国本土第二大,美国在墨西哥湾地区的第一大港口,但是在附近还有不少其他的港口。另外,新奥尔良的人口也只有几十万而已,损失的物资也不是很多,通过调配附近的区的物资,以及通过别的办法。很多影响到战争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可以说,这次轰炸真正的打击还是暴露出了美国基础设施地脆弱性。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濒临两大洋的超级大国,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在击败了墨西哥,铲除了身边最强大的敌人,同时迅速将势力扩张到了整个美洲地区,以及巴拿马运河通航之后,美国在地理上的战略优势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在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前,美国实际上就不再面临陆地上的威胁,而在东西两个濒海方向上,又有着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保护,所以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他们的本土不会遭到打击,只要美国还有一支强大的舰队,那么美国本土就是绝对安全的。

这不但反映出了当时美国人的心态,实际上也正是美国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主要战略。在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后,经济危机迫使几乎所有的强国都主动限制军备,而依靠扩军来保持经济发展的国家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都算不上是唐帝国与美国这样有实力问鼎全球霸主的超级强国。在裁军风潮中,美国也没有幸免,而当时,美国重点裁减的并不是海军,而是陆军。到第二次全球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陆军近有20万兵力,而且装备差得几乎拿不出手。可想而知,在两次大战期间,美国的陆军遭受到了多大的打击。与之相反,在二十年的“休战期”内,美国海军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松江海军军备条约》是针对无限制扩充海军军备而制定的一套限制扩军的条约,而当时美国就是倡导签署该条约的主要国家之一。通过这份条约,唐帝国海军的“两强原则”已经被打破,可以说,美国从中获得的利益是最多的,也正是这份条约,美国海军与唐帝国海军平起平坐的地位得到了承认。

在签署这份条约之前,美国海军的规模是比不上唐帝国海军的,而且大部分战舰的舰龄都偏大。在条约签署之后,唐帝国因为拥有过多的战舰,不得不开始削减战舰的数量,而且因为有大批战舰没有达到最大服役期限,所以没有办法开工建造新式战舰,这就导致了在一战后十年,唐帝国海军几乎没有造几艘新战舰的罕见现象,要知道,在此之前,唐帝国海军几乎每年都有数艘新式主力舰服役。相反,美国海军当时拥有的战舰数量有限,因此在条约签署之后,立即就动工建造新的战舰以补充所差的配额。另外,随着大量老式战舰陆续推移,美国海军可以建造更多的新式战舰了。

也就是说,在条约期间,表面上美国海军的总体实力增加相当有限,可实际上,通过建造大量新式战舰,美国海军的实力得到了空前规模的增强。比如。与唐帝国海军的“尊严”同一代地“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在性能上就有着极为明显的针对性,其排水量。主炮口径,装甲厚度,速度等方面,都要比“尊严”强。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唐帝国海军一直不肯延长条约期限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况发展下去,在唐历的20年代,唐帝国海军将严重衰退。就算尽快让老式战舰退役。空出吨位来建造新的战舰,也最多只能在唐历30年代才能追上美国。也就是说,海军军备条约实际上的获益者是美国海军。而吃了最大亏的就是唐帝国海军。

美国人在经济危机期间仍然保持着一支强大的海军。这与其根本战略是分不开地。在其国际地位得到了承认之后。美国的战略也就发生了变化。按照美国在战前确定的总体战略,太平洋与大西洋是美国本土的天然屏障,而美国海军将力保在大洋上击败任何试图侵犯美国本土的敌人。避免战火烧到美国本土。而随着美国海军逐步拥有了足以与当时任何一个强国抗衡的海上力量,这一战略也就得到了基本的保证。在此情况下,又有谁能够想到,美国本土将遭到沉重的打击呢?

可以说,正是因为美国一直重视海军。结果忽略了本土地防御,特别忽略了重要基础设施地抗打击能力。另外,在经济危机后期,美国修改了其总体经济计划,仿照唐帝国采用了国家敢于政策,通过政府财政的大规模赤字开支来刺激经济复苏。在此情况下。美国国内的基础建设达到了历史上地定点。当时,很多重要的基础设施都是在战前十年期间内建造地,比如横贯美国本土东西的三条公路与铁路大动脉就是在此期间完工的。另外。还新建了数十座大型水利工程,难以计数地桥粱与隧道,全面修缮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堤防设施,在内地修建更多的工厂与矿场,扩建码头,而且随着民航业的出现,还新建了大量的机场。

战争爆发后。这些基础设施在很大地程度上成为美国战争机器的快速运转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比如说,当时美国的主要产油区在南部,而在战前,主要的石油精炼工厂,以及消耗石油的大户是在东海岸与五大湖地区,如果没有新建地铁路干线,南部地区的石油就不可能迅速北运。另外,美国中西部的大量矿产也是通过铁路线运送到五大湖地区地工厂去的。最重要的是,在海运能力无法完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当时在美国东部地区,以及五大湖地区生产的战略物资中,有四分之一是通过铁路交通线运送到西部港口,然后装船运送到前线去的。

庞大的基础设施是战争实力地根本保证,可是这些基础设施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没有针对可能遭受到的打击进行任何相关方面的防御考虑。比如说,当时美国新建的几十座大坝中,有九成五是应力坝,而不是承受打击能力更强的重力坝(主要是应力坝的施工期限比较短,而且建设投入要比重力坝少得多)。另外,很多桥梁的抗打击能力也相当有限,而当时几乎所有的重要公路与铁路干线上的桥梁都很容易被摧毁,而只要有一座桥梁被炸断,那么整条交通干线都将瘫痪。

新奥尔良的拦河大坝只是冰山一角,可是管中窥豹,也足以看出当时美国本土应对战争所做的准备是多么有限了。相反,在唐帝国,因为一直考虑到会遭到日本的打击,所以唐帝国本土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都是按照战时标准建造的,其抗打击能力要强得多,虽然这些设施从来就没有遭到过打击,但是这也体现出了唐帝国与美国在基本战略方面的差异。

当新奥尔良浸泡在洪水与淤泥中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很多美国人都意识到,战争离他们的本土并不远,而且唐帝国的轰炸机已经可以飞到他们的头顶上来了。在设法解决因为新奥尔良港瘫痪带来的现实问题的同时,美国总统在二十一日,也就是新奥尔良遭到轰炸之后的第三天就成立了一个由白宫直接领导的特殊机构。

当时该机构对外的名称是“国家财产管理办公室”,也许还不容易直接看出这个机构的真正工作是什么。可仔细想一下,就很清楚了。这个机构正是负责全面评估与检验美国本土的重要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抗打击能力,特别是抗轰炸能力,并且提出增强抗打击能力的相关办法,然后再与其他的相关部门配合解决问题。而这个机构实际上是由总统直接领导的,虽然不是独立的部门,但是有着非常高的权限,往往是由它来领导其他部门工作。可想而知,当时新奥尔良被洪水淹没之后,美国人的震惊有多么的强烈。

可以说,这就是新奥尔良被炸之后,在战略上产生的最重大的意义。美国人并不笨,很快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可是,要想迅速的提高基础设施的抗打击能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美国投入大量的资源所换来的,也只是让唐帝国的轰炸机在今后多投下了一些炸弹而已。而因此对美国总体战略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最终影响到了每一个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也影响到了美国最终的选择。

第二十三卷 前进跳板 第六十七节 最高压力

当时斯普鲁恩斯并不知道国内具体产生了多大的轰动效应,可有一点他可以肯定,那就是白宫的主人会暴跳如雷,必须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后来,新奥尔良的港口司令,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的卫戍司令都倒了大霉。这两人也只算得上是主要的替死鬼,负责新奥尔良防空的指挥官当时就正好在遭到轰炸的堤坝附近,堤坝决堤的时候就阵亡了。这还算是好的结果,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追授了国会勋章,以表彰其英勇战斗的精神,至于他当时到底有没有英勇战斗,还是在逃命的时候完蛋的,恐怕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些找替死鬼的事情也与斯普鲁恩斯没有多大的关系。现在,新奥尔良肯定是去不了了,而他只有另外两个港口可以选择,一是迈阿密,二是圣地亚哥。相对而言,斯普鲁恩斯肯定会选择迈阿密,而不是圣地亚哥,因为他知道,大安德烈斯群岛根本就守不了多久,如果唐帝国陆战队迅速打过来的话,那他的舰队就将被困死在圣地亚哥,连一点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可是,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是由斯普鲁恩斯来决定舰队的行动。

十八日下午,斯普鲁恩斯就下令舰队转向,准备去迈阿密暂时停留,可是舰队刚完成转向,他就收到了金上将发来的的电报,让他继续留在海上,不要急着前去迈阿密,而为舰队补充燃料等物资的船队将尽快赶过来与他会合。也就是说,大西洋舰队不可能前往迈阿密。无奈之下,斯普鲁恩斯只好修改了命令,让舰队继续在墨西哥湾的东南部海域,也就是与佛罗里达海峡交汇的海域继续徘徊,等待新的命令。

斯普鲁恩斯几乎可以猜到金上将为什么让他留在海上,此时,国内肯定有人提出要进行报复性打击,而最有可能执行报复任务的就是大西洋舰队。而不会是岸基航空兵。也正因为如此,斯普鲁恩斯觉得他像是个等待宣判的囚犯一样。作为一名冷静的指挥官,如果由他来决定大西洋舰队的行动的话,那么现在最好是返回诺福克,而不是留在这边。最重要的是,绝不应该采取任何报复性行动,至少不能让大西洋舰队去执行报复行动。很简单,敌人既然敢于偷袭新奥尔良。那就做好了迎接报复性打击的准备工作,报复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就更不值得动用唯一的舰队去完成这个任务了。也许,连完成这个任务的可能性都没有,唐帝国舰队的司令官也正在等着大西洋舰队主动送上门去呢。

这些问题也不由斯普鲁恩斯决定,他只是舰队指挥官,而且还只是舰队的总参谋长,连舰队司令都不是,又离华盛顿几千公里,他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哪里轮得到他做主了。而此时的华盛顿。包括美国总统,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海军部长金上将。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刚刚乘飞机赶到的西部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上将,以及其他的一大帮子高级将领正在白宫的椭圆形会议室里商讨着该善后,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话题就是要不要报复,以及该怎么报复。

在会议进行之前,以及进行期间,美军的情报部门,以及前线的好几支部队都在积极的行动。到十八日晚上,也就是在会议开了近6个小时,中途还让参会者吃了晚饭之后。情报部门首先有所收获。

美国情报机构首先查到了那两名失踪的谍报人员,然后迅速地启动了潜伏在墨西哥政府内地一名从来没有“使用”过的“鼹鼠”,首先搞清楚,这次的轰炸是由唐帝国远征军进行地。随着调查深入,到当天晚上,美国的情报部门已经了解到了一些真实的情报,包括秘密到达的那名上校参谋,以及随后到达的一支特别的重型轰炸机部队,还有一批外形奇特的炸弹。只是。当时情报部门没有能够获得更有力的证据,比如照片,也就无法判断这些情报的真实性。

在事发现场调查的军队也很快有了收获。那架被击落地轰炸机的残骸找到了,虽然轰炸机只剩下了骨架,以及一些没有烧毁的部件,但是美国的航空工程师立即判断,这是一种新式轰炸机,是一种之前从来没有在战场上出现过,也从来没有被击落的轰炸机。这些工程师拍下了飞机残骸的照片,并且对飞机残骸进行了测量。具体的分析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也就无法推测出这种新式轰炸机的大概性能。

最大的收获还是一支美军的搜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