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8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皓矛甚至决定,海军应该为潜艇部队提供可以咀嚼的烟草,这样才更人性一点。

这时候,二副回到了指挥舱。“有两处阀门出了问题,已经堵上了。真惊险。”

文皓矛点了点头,然后朝几名主要的军官看了过去。“很奇怪,美军的驱逐舰一般不会盲目使用声纳的,这只会让我们藏起来。看样子,后面肯定有大猎物。”

“也许是一艘航母。”枪炮长首先笑了起来。

“我们上午收到了消息,第四特混舰队正在与第五舰队遭遇,这会不会是第五舰队?”轮机长就冷静了很多。

“应该是,可我们现在无法知道。”文皓矛想起了那封电报,可电报内容却不详尽,只提到第四特混舰队与第五舰队遭遇了,可没有提到第五舰队做在地具体海域。“那我们就多等一下,也许附近就有好几艘美国航母,而我们可得考虑好怎么分配使用八条鱼雷了!”

几名军官都暗笑了起来,可他们没有笑出声来。八条650毫米的重型鱼雷,如果使用得当的话,足够让四艘航母完蛋了,如果还有航母已经负伤的话,说不定有机会一次性解决掉第五舰队的所有航母呢!

文皓矛没有那么贪心,他很清楚,就算头顶上是第五舰队,他也只有一次攻击机会,而且在完成攻击后能否逃过美军驱逐舰的打击都是个问题,可在他看来,如果能够干掉美军的航母,哪怕是一艘航母,也赚翻了。关键是,他有没有机会溜上去,并且发射鱼雷。同时他还想到,第四特混舰队也许正需要第五舰队的位置情报,因此,在攻击之前,他还得把电报发出去。

想到这,文皓矛立即把二副叫到一边,让二副去准备好发电报。与其他的潜艇不一样,“丁”型潜艇有一根短波通信天线,而且这根天线就在潜望镜上,因此只需要到达潜望镜深度,他就可以用短波电台将情报发出去。短波电台的作用距离不会超过500海里,因此消息不可能送到基地去,但却能被附近500海里范围内的其他潜艇,或者是有潜艇通信密码与通信频道的战舰收到。如果第四特混舰队与第五舰队作战的话,那么第四特混舰队应该在这个距离之内,而且第四特混舰队应该有一部电台工作在潜艇的通信频道上。当然,最关键的是,他得首先确认那是不是第五舰队,如果是,他就得同时完成两个任务了。

潜艇漂浮在距离海面200多米的海里,红色的灯光在不断的闪烁着。这一点,帝国海军与德国海军是一样的,不同颜色的灯光表示潜艇处于不同的状态,航渡时是黄色灯光,潜航时是绿色灯光,而作战时是红色灯光。这样,不需要传达任何命令,都可以准确无误的告诉潜艇上的每一名官兵,潜艇此时正处于什么状态,而官兵也就可以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潜艇上很安静,也很闷热,为了尽量节省电池里的电能,空调已经关闭了,而且为了避免发出不必要的响动,排风机也早就关闭了,另外在潜航的时候,潜艇内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排风机也没有什么用。

文皓矛不断的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还不时的朝听声员看去。敌驱逐舰已经走远,声纳的撞击声也消失了,可这并不表示敌舰队就已经走远。此时,只有听声员的耳朵能够知道外界的情况,这也正是听声员的重要之处。在所有人都不知道外面正在发生什么的时候,听声员成了潜艇的耳朵,是潜艇上唯一能够知道危险的人。

第十八卷 后起之秀 第五十一节 致命的位置

潜望镜只在海面上升出了半年左右,反而是那根天线升得更高。海浪掩盖了潜望镜的踪迹,在被发现之前,文皓矛就收回了潜望镜。

“电报已经发出了。”在文皓矛观察海面上的情况时,二副已经把电报发了出去。

“下潜到60米,全速推进。”文皓矛长吸了口气,“航向调整到120度。如果美战舰上有监听电台的话,那我们的位置就暴露了,先离开这里。”

“首下十,尾上五!”轮机长迅速下达了具体的命令,“全机推进,航向120。”

两具螺旋桨以每分钟70转的速度旋转了起来,潜艇也在迅速下潜。不多时,听声员就听到了驱逐舰在海面上驶过的声音,可没有跟着潜艇来,而是朝别的方向而去。接着,声纳的“撞击声”也出现了,可美军驱逐舰找出错了方向,没有能够发现542号潜艇。

这就是“丁”型潜艇的一大优势,其水下最快速度能够达到18节,并且可以以这个速度航行四个小时,而“丙”型潜艇的水下最大速度只有不到10节,最多只能航行两个小时。表面上看,这个提高不是很明显,四个小时也就最多跑出几十海里,而且最后还得浮上来充电,可在实战,特别是在规避敌驱逐舰攻击的时候,“丁”型潜艇的水下速度优势就相当的明显了。

潜航能力一直是各国潜艇设计师追求的极限目标,可在核动力出现之前,潜艇的水下航行能力都是相当有限的,在大部分的时候,潜艇只能在海面上航行,而且尽量不使用电池,而是用柴油机。可以说,在二战期间,潜艇有95%的时间是在海面上度过的。只有在作战,以及规避敌人的驱逐舰,以及反潜巡逻机的攻击,以及海况恶劣到让潜艇无法在海面上航行的时候,才会潜到海面下,用电池推进。可对任何一艘潜艇来说,在海面下潜航的时间都是相当有限的,大部分潜艇就算以4节的安静航速航行。也就最多在海面下呆上一两天而已。同样的,任何一名艇长都对自己潜艇的潜航能力不满足,总希望自己的潜艇能够在海面下航行得更快,更久,最好是在整个作战行动中都不需要浮上海面换气。

在核动力出现之前,提高潜艇潜航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安装更多地电池,并且使用更好的电池。德国人就首先在电池上动起了脑筋来,可以说,当时德国人的思想是相当超前的,在24年的时候。德国的工程师就提出了一个相当前卫的。在数十年之后才具有使用价值的基础技术,即利用氢与氧进行化合反应时产生的电能来为潜艇提供电力,而这就是最基本的“燃料电池”地概念。如果能够制造出这种“燃料电池”的话。那么潜艇就可以携带氢与氧在海面下潜航很长的时间。可问题是,当时的技术根本就无法制造出这种超越了时代地电池,而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尽量开发蓄电能力更好的蓄电池。在这方面,德国的技术也是领先于全世界的。

“丁”型潜艇用的蓄电池就是从德国引进的,当初德国还不想提供该电池的制造技术,这答应出口成品给唐帝国,谈判持续了好几个月。结果,唐帝国的科学家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以及从德国那里获得地几件样品。摸透了技术,并且开发出了性能更好的蓄电池,而德国也在这个时候答应用该电池跟唐帝国交换其他的技术。当然,电池的核心技术是德国的,而对唐帝国海军的潜艇来说,也终于获得了一种能够大幅度底稿潜艇潜航能力的动力技术,这个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潜艇的潜航速度,以及持续潜航能力在作战中是相当关键地,特别是在规避敌人的攻击时。潜航速度,以及持续潜航能力甚至决定了潜艇的存亡,决定了潜艇官兵的生死。这个道理很浅显,潜艇在在暴露之后,肯定会紧急下潜,而任何潜艇紧急下潜的速度都差不多。同样的,敌人的反潜兵力赶过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从作战统计上来看,如果是偷袭的话,驱逐舰赶过来的时间大概是半个小时左右。在这半个小时内,潜艇肯定会以最快的潜航速度规避敌驱逐舰。如果其最大潜航速度是10节,那么半个小时就可以跑出5海里,而敌驱逐舰就要在以5条里为半径的圆形海域内搜索,这大概是80平方海里左右。如果潜艇的最快潜航速度是18节,那就能跑出9海里,而敌驱逐舰就会在大概250平方海里的范围内搜索。因此这需要至少3倍以上的搜索时间,而在这时间之内,潜艇还可以逃逸到更远的地方去,敌驱逐舰需要搜索的范围也就更大了。从纯理论上讲,敌驱逐舰搜索潜艇的范围与潜艇最大潜航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潜艇被敌驱逐舰找到的机会与其最大速度的平方成反比。显然,提高潜艇最大潜航速度的好处很大。而能够以最大潜航速度航行的时间,则决定了潜艇能够跑出多远,而跑得越远,那就越安全。

文皓矛很清楚他的潜艇的性能,同时也在庆幸,幸亏他在半年前就不再指挥“丙”型潜艇了,如果这次还是用“丙”型潜艇的话,恐怕他现在已经被美军驱逐舰给干掉了。其他人也有着同样的想法,特别是在听到传来的声纳撞击声越来越弱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感谢这艘潜艇,同时也放松了下来,又一次有惊无险。

“敌驱逐舰已经离开!”

“保持现在的航向,降低到安静速度。”文皓矛没有立即转变航线,在轮机长把命令下达下去后,他将轮机长,二副,以及枪炮长叫到了航海桌前。

潜艇的航海桌设在指挥舱与艇首鱼雷舱的过道旁边,世界上就是一张靠着墙的桌子而已,上面放着用塑料薄膜裹好的航海图,还有一些绘图工具。

“这是美舰队的航向,从最初观察的结果来看。应该有航母,而且还是两艘,甚至更多。”文皓矛用油彩笔在海图上绘出了美舰队的航向,“速度只有十多节,我来不及仔细测算,只可不会超过15节。”

“这比他们的正常巡航速度还要慢一点。”轮机长微微皱了下眉毛,美军战舰地巡航速度都在16节以上。

“应该是有战舰受了损伤,而且第五舰队任何一支特混舰队都有三艘航母。从美驱逐舰的行动来看,现在美舰队正在撤退,也许,他们与第四特混舰队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二副发表了他的意见,“不知道我们发出的电报有没有帮助,如果战斗已经结束,而第四特混舰队又无法继续进攻的话,那我们的电报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们只能靠自己!”枪炮长地话更直接,“别指望第四特混舰队了,说不定现在黄晓天将军正在想着怎么返回阿普拉港呢。我们能联系上其他的潜艇吗?”

文皓矛苦笑了一下。“现在美舰队已经在撤退了。就算能够联系上其他的潜艇。他们也不可能及时到达,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也许就只有我们一艘潜艇在这里了。”

“八条鱼雷……”轮机长叹了口气。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八条鱼雷也能干掉两艘航母!”枪炮长有点不乐意了,“至少我们不能带着这八条鱼雷返航!”

“这个我们等下再考虑。”文皓矛没有让几个主要的助手争执下去,“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位置不太好,而从美舰队的行动来看,现在正在朝内克岛方向而去,我们必须要抢占更好的位置。”

“最好在安全距离上发射鱼雷!”轮机长显然对冒险没有多少兴趣。

“这个我会考虑,至少650鱼雷不会让我们失望。”文皓矛迟疑了一下,然后在海图上标出了一个新的位置,“以第五舰队返回内克岛为基础。其基本航速在15节以下,以15节计算,我们必须要在四个小时之内赶到这一海域,然后等待第五舰队到来,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拉近攻击距离,完成攻击后立即潜航撤退,如果不行的话,那我们只能在远距离上发射鱼雷!”

其他三人都点了点头。这是最合理的战术安排。

“现在进入战斗状态,先调整航向,同时检查鱼雷的状态,我可不希望再遇到炸不响地鱼雷了!”

相关的命令迅速的下达了下去,潜艇在海面下继续航行了一个小时之后浮上了海面,然后以最快的水面航行速度朝着预定的拦截点而去。“丁”型潜艇的水面速度能够得到18节,这要比美军舰队快一点,也就能够绕到美舰队的前方去。

文皓矛没有放松警惕,他将了望人员增加到了5人,增加了一名军官。他不知道开始发出的电报有没有被别的潜艇或者战舰收到,实际上,他已经不抱多大的希望了。也许第五舰队的另外几艘航母已经被第四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炸沉,而第四特混舰队也有很大的损失,现在已经撤出了战场,而能在战场上继续作战的也就只有这艘编号542的潜艇了。而文皓矛唯一希望的就是剩下的那八条鱼雷不要出任何的问题,一炸一个准!

650毫米的重型鱼雷是帝国海军地新产品,而其技术基础就是日本的“矛”式氧气鱼雷,可又与“矛”不完全相同,其主要的改进就是增加了鱼雷的安全性,比如采用了更厚的,而且是一次铸造成型的氧气容器,而不是更低劣的焊接氧气瓶。另外,改进了斜盘式发动机的结果,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并且用了更好的推进系统。这使得650鱼雷的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