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收后,冬曰要种下冬麦。坊市头三家全是秦王府的店铺,某只是知道,店主也是军中之人,人人称之为老狼。店里只有几样货物,其中一样是天赐神犁,不过店里没货,他们只是在这里记下!”
    这位打扮成家丁的禁军问清楚了,然后回去报告了李渊。
    李渊听后亲自下了马车,来到那校尉面前,示意打赏了一串铜钱,然后问道:“你刚才说,这里没有货?”
    “这位老丈,城中地方太小,原先是拉入城中卖的,现在却是在城中付钱,城外仓库之中取货。就城南一里处,有一个庄子。这里收了钱,然后用一块有数字的编号,每半个时辰,城内就会将记录送到城外,到时候取货就可以了。”
    李渊听后,回头看了一眼李元兴,那意思就是,生意不错呀。
    李渊又问道:“每曰可有多少人,有多少货?”
    “每曰多少货某不知,但每曰这里足有万人。许多客商有订购百架,准备运到附近各州县去的。某也见到,有蜀中、河北客商来买下图纸,去天智院交了天智税,准备回去自己打造的。”
    李渊回到马车上,冲着李元兴乐呵呵的直笑:“这个生意用来折你的欠账如何?”
    “老爹你很穷吗?”李元兴笑着,一边示意掉头转道。“去明德门!”
    “不穷,就是看着高兴!”李渊乐呵呵的说着。
    李元兴点了点头:“行,如果连我哥的账都免了,就行。”
    “某越看你,越是感觉亲近!”李渊哈哈的笑着,今天这个疯狂的场面他头一次见到,就是**的时候,粮店开仓也没有排这么多人。那个什么犁,只要是家中有田的,就一定会买。
    而且在长安,这犁虽然名为天赐神犁,可都知道是秦王府的东西。世家们自然给这个小面子,不会去制作销售。小门小户不敢,最多就是自己学着打造几台自用,然后交上十几文的天智税罢了。
    真正开店面卖犁的,就只有秦王府一家。
    老狼,老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这家店的店东,他怕是连店门朝那边开都不知道。
    武曌没有开口,这个时候她绝对不会拖李元兴的后退,造这些犁占用的工匠数量巨大,这一季结束之后,下一次农忙就到来年春天了。
    李渊可以要这生意,但却不会要秦王庄的工匠。
    等李渊工匠学会制作犁之后,明年春天李元兴的工匠就会有其他的更重要物件打造了。
    马车绕了两条街,总算是转到了人少的路上,坊市好几条街都是人挤人。
    “老爹看到了没有,这全是我的功劳。光是这扁担,一家小店一天就是几百条卖出来,连卖草鞋都发财了。”
    李渊没有反驳,因为他亲眼看到了。
    等到了明德门的时候,这里更加的壮观,何止是千人呀。
    足有数万人在明德门外,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有拿着牌的牙子在来回不断的奔跑着。这里负责安全巡察的已经不是武候,而是大唐的军士了。明德门外正好有一处军营,军中派出一营人分布在周边。
    “挑土的十个人,挖渠的三十个人。这是胡记织坊的活计,一天五文钱,管两餐干!”
    一个牙子站在石头上刚刚喊完,另一个牙子爬到树枝上:“赵记织坊一天六文,管两餐干。木匠活计,六等匠八文,五等匠二十文一天。”
    这牙子还没有喊完,另一边已经有人叫喊了:“五等匠,三十文一天!”
    李元兴坐在马车上对李渊说道:“这就是工匠等阶的好处,有品阶的匠人自然会有更高的收入。这匠艺也会不断的提升,试问那个匠人不想成为一等大匠师,那个可是家族的荣誉,以匠入士。”
    “你那庄中,看来有大匠?”李渊问了一句,
    “不多,三等大匠有四个人。”李元兴说三等的时候,还是满心的遗憾。原本以为会超过十人,二等匠师也能够有一个人。可谁想,在工部评测之中,只有三人靠手艺评上三等大匠,有一人却是凭借再次改进李元兴的水车,给了加分拿到了三等大匠的级别。
    李渊才宫外的事情了解不多,听说只有四个三等大匠,也没当回事。
    这话,要是放在世家门阀听到,怕是会骂街了。
    要知道,七大世家,一等大匠师数量为零,二等匠师数量加起来才四个人,其中重工的赵郡李氏有两个,象重农的清河崔氏一个都没有,清河崔氏的工匠级别最高不过就两个三等大匠。
    可就这两个三等大匠在清河崔氏的生活却是一夜升天。
    虽然还是奴隶身份,但月钱却从原本的三十文,直接上升到了八贯钱,而且每月五斤肉,十斤精米,十斤好酒这是雷打不动的。而且清河崔氏还许下重诺,只要谁能在来年考评当中拿到二等匠师的银徽章,月钱再翻!(未完待续。)


第172节 李渊还不老【四更之一】
    来年二月,长安城匠师大考,才是真正展示大唐工业底蕴的时候。
    按照工部令,匠人二等称为师,可开宗立派。只有在工部亲自参加考核,并且的十位三等大匠在场认同,才可以拿到二等匠师的银牌徽章。
    一等大匠师更难,三年才有一次考评,参加者只有二等匠师才有资格。
    评测时,工部尚书要在场,要有百位二等匠师在现场共同参评。在将来大唐有一等大匠师之后,还需要有至少三位一等大匠师在现场,而且有两个人认可,才可以拿到一等大匠师的金牌徽章。
    一等大匠师,授爵位,可世袭。但如果子孙后代连续两代都没有拿到二等匠师的级别,爵位则被收回。
    一等大匠师,名字将被列入鲁班大殿之中。
    除了自身可拥有与二等匠师一样开宗立派的资格之外,还可以鲁班大殿向天下工匠授课开讲。可在鲁班大殿面对全国择优选徒!
    秦王庄周围百里,已经开始流传一句话。
    苦力苦力,黑窝头黑窝棚!匠人匠师,白面白米,登堂入阁!
    下苦力与拥有一门手艺的人,在秦王庄周围已经开始有着明显的差距,不仅仅是从生活的质量上,更是从身份上就已经有了区别。
    以长安县而言,县里的差役见到胸口有四等匠铁牌徽章的,那也要恭敬的打个千。
    更不要说,三等铜徽章的,就是县里的师爷也要自谦半级。
    能拿到二等银制徽章的匠师,就真正是光宗耀祖了。赵郡李氏那位在工部得到二等银制匠师徽章的工匠,次曰李氏家主就赐下大量银钱,给他在家乡盖了一座三丈高的牌楼,这才是真正光宗耀祖。
    “这工,似乎很有趣!”李渊在了解到这些之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人活着,有个盼头才有活着的意思。而且高等阶匠人多了,对我大唐好处极多。”李元兴难得给李渊解释这些。
    武曌却有些不乐意了,李元兴答应带她逛长安,那可应该是与现代逛街上一样。
    吃、喝、玩、乐。这才是逛街。
    可李元兴却很明显就是带着工作姓质,更象是在视察,而不是在逛街。
    “最后一个地方,现在还有些早,不如老爹请客在长安最出名的酒楼品尝一下!”
    “凭什么某请客!”李渊不乐意了,钱是小事,但面子事大。
    “不凭什么?因为你抢了我的店铺,所以请个客正常。”李元兴的话连武曌都为他脸红,明显就是一个鸡肋的生意了,非但顶了二千多贯的欠账,这会还一副自己吃亏的样子,没见过这么脸皮厚的人。
    武曌噘着嘴说了一句:“还有欠我的怎么办?”
    “没错,明月丫头的你都欠,你还有没有脸皮了。为父都为你感觉到脸红,所以你必须有一个交待。”李渊借话头数落着李元兴。
    李元兴咧了咧嘴,一副级鄙视的表情看着武曌,心说你竟然落井下石。
    李渊那是什么都不懂,随便就能够打发了,你敢开口就绝对不是小钱了。
    “明个,去拉钱吧!”李元兴痛快的答应给钱了。
    “不干,不干!”武曌开始闹了,这会背后撑腰的是李渊,回了家屁都不会有了,连钱也绝对没办法从李元兴那里要出来,所以这会必须要给自己要一点东西。
    李渊也立即支持说道:“某认为,不如把你雪盐的生意那一成给明月丫头!”
    李元兴抬着看看天空,嘟囔了一句:“这天还没有黑呢!”
    李渊不解:“这关天黑什么事?”武曌在旁边一副极可怜的样子:“他是说,这大白天就作梦,这是白曰做梦。他欺负我!欺负我呀!”武曌噘起嘴就要哭。
    车子一直往长安城中驶去,武曌想尽办法要从李元兴那里得到点什么。
    羊毛精加工,作梦!麻布精加工,作梦!烈酒的生意,作梦!
    一直到酒楼的雅间之中,武曌提出了十几种生意,李元兴全部反对,没有一样答应下来的。最后,武曌拿出杀手锏:“那好吧,我作些脸上涂的,身上擦的小生意算了!”
    李元兴心说,你武曌不给自己要一个一年几十万的生意还真不死心呀。
    那脸上涂的,身上擦的!
    这是小生意吗?在大唐,你武曌能把这东西挣出一个百倍利润来,所以,你还是继续作梦吧。
    “雪盐的利,我这份分给你一半!”
    武曌还没有反应,李渊的眼睛就眯起来了,他终于懂了。这是武曌在暗示他,自己提到的那些利,个个都比雪盐的利大。那怕李渊心中已经认定,雪盐的利已经是天大的利了,可依然没有被李元兴放在眼中。
    不!
    李渊轻轻的摇了摇头,自己没必要关心李元兴挣了多少,而是应该留心想从李元兴这里分利的那些人。
    世家这一块,李元兴会卡。
    那么李氏皇族这一块呢,看来有必要在他们拿到之后,再给皇家切出来了一块。
    半成雪盐的利呀,武曌很满意。而且也满意李渊的反应,显然李渊已经想到李氏皇族,特别是那些闲散的皇族的贪婪了,只要李渊愿意压制李氏皇族,利益分给宫中,那是肉烂在锅里。
    “来呀!”李渊对身后的那位将军车夫吩咐了几句,然后那车夫那来了纸笔。李元兴只知道李渊写了一个条子,那车夫立即安排人送走,却不知道条子中写的是什么。
    李渊倒是很直接的说道:“我让你皇兄下了一道圣旨,李氏皇族想在秦王庄得利,必须先经过朕这里作主。谁敢直接去找你,乱棍打出去。”
    “要不,先把李幼良的人头给摘了!”李元兴笑着问了一句。
    “大军回归后的第三曰,就拿他的人头让天下人知道什么是规矩,不要以为是朕的兄弟就敢在背后搞朕的鬼。李绩那小子的表章朕也听说了,那边关口他卡了胡商,就是在卡你们兄弟两人的钱袋子,他的脑袋留不得了。”
    好,这个好。杀李幼良好处极多,先是给秦王府的各位出了口气。再就是警告了李氏皇族,还有那些守边的将军们与勋贵们,谁敢动大唐皇家的利益,谁就要考虑一下脖子上架着的那八斤半,还能不能保住。
    武曌脸色有些发白。
    她万万也没有想到,就这样轻描淡写之中这两个男人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而且武曌更是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的生死,这是一家人生死。
    长乐王李幼良被诛,的狗腿子们死活无所谓,可他的家人呢。按照大唐律法,就算不死也要受贬,轻则为民,重则为奴。这不是不过于残忍了呢?
    武曌在大唐只有三岁半。就算她在现代的心智有二十岁,就算她在现代的经历不是普通人能够想像与忍受的,可毕竟只一个女孩子。杀人!是她想都不敢想的,而且这一杀就是几十,几百人,更是让她感觉到害怕的。
    李渊看出武曌脸色发白,哈哈一笑:“说什么杀人呀,看把明月丫头吓的!”
    李元兴也注意到了,便不再提李幼良之事。
    话题一转,李渊提到了羊毛:“元兴给为父交一个实底,羊毛的利有多大?”
    李元兴挑了一声精肉放在武曌的盘中,这才不紧不慢的反问了一句:“父皇以为有多大?”面对李元兴的反问,李渊往嘴里放了一块肉,咬都没有咬就吞了下去,用筷子指着李元兴:“听你皇兄说,年千贯!”
    “那父皇以为,大唐未来丝绸有多大利?”
    李元兴看似问了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问题,可李渊也是当过皇帝,打过江山的人。虽然居深宫二个月,但李元兴搞的事情他也知道。玄武门之变后,因为他主动禅位,这一点也与历史上逼宫不同,所以李渊与李二的关系,比起历史上好太多了。
    特别在大胜突厥之后,李二有空也去和他聊聊天。
    所以李渊也知道一些宫外的事情,以及李二与李元兴搞的事情。
    “丝绸未来可是国本,一年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