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个普通的话本,崔长史派人在长安挑一些最出名的说书过来。这个话本一天一段,天天在长安城给本王去讲。这本《大汉烈候传》三个重点:第一个,烈候是奴隶出身。第二个,七战匈奴,军功至上。第三个,汉皇英明,大汉威武。”
    李元兴的吩咐完,留心看着崔敦礼的反应。
    崔敦礼心中快速的思考着,很快就起身行礼:“领命,此事定当为殿下办好!”
    崔敦礼想的很快,也很深入。
    李元兴还是在声明大唐的阶层等级,一个奴隶靠军功成为将军,这只是个案,一年也不会有几个的,鼓励军功对士族阶层没有任何的影响。汉皇英明,大汉威武,也是在向天下人宣称,唐皇英明,大唐威武。
    “最后,明天的秋收大祭……”李元兴说完大喘气,说到这里哈哈一笑:“两位长史看着办吧,本王还有要事。”说完,竟然完全不理会愣住的两人,起身就离开了。
    魏征与崔敦礼相视一笑,都有些无奈摇了摇头。
    不过他们还能怎么样,秦王不喜欢管这些杂事,自然就是他们的工作了。
    李元兴真心不在乎,什么秋收大祭。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神仙,神仙就是用来忽悠人的道具。
    有这个功夫,不如回去再研究一下自己的剧本,说到剧本,李元兴掉头又回屋了。崔敦礼以来李元兴改变了心意,准备亲自过问秋收大祭的事情。魏征根本就没有动这个脑子,因为秦王从不会关心这些杂事。
    特别是琐碎的事情,这位秦王殿下永远是只问结果。
    “还有一件事情忘记了,崔长史帮本王写一个表章,本王建议每年每县考核的时候,加上一项,十岁以下孩童三字经的普及率。标准你们看着办,一句话,本王希望大唐认字的人多一些!”
    “是!”崔敦礼起身一礼。
    李元兴转身又走了。
    崔敦礼心中明白这个任务并不难,自清河崔氏大修学堂之后,他们博陵崔氏也在这么干。寒门家的孩童再有钱,也不可能买得起书,那怕一本三字经才十文钱,就算买的是书本,那么夫子的钱呢。
    再往上说,想写的好些,过了十岁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力,而且花费也是越来越多。
    所以,这些寒门学子最终还是会投入了世家所办的学堂之中。
    师生之名,天地君亲师!
    李元兴知道世家的想法,在他看来,这种小家气的想法,真正是可笑的。几年之后,可能你们会占到一些便宜,那么十年呢,十后之后再看效果了。
    回到书房那里,武曌竟然不在。
    找亲卫一问,武曌从早晨吃过早餐就进了工坊,而且还是铁匠工坊。调了一位三等铁匠,十个四等铁匠,还有二十个近卫。除了亲王殿下亲自过去,怕是没有人知道武曌在干什么?
    李元兴答应过武曌,只要不出人命就随她。
    既然答应了,就要信任,李元兴也在期待着这一天时间武曌能弄出个什么来给自己。明天就是秋收大祭了,李元兴看着床上的放的衣服,默默的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194节 秦王庄的奇迹 三【六更之五】
    次曰清晨,李元兴自己穿好了衣服,在天微微亮的时候就离开了房间。
    武曌一夜没有回来,真不知道她那小身板熬夜能不能顶得住。
    李元兴出了院子,所有准备行礼的护卫都愣住了。
    李元兴身上穿的却是极为令类。脚下一双长筒皮靴,一直到膝盖下方。然后是一条墨绿色的长裤,这种样子大唐根本就没有人见过。最奇特的,却是那二指宽的牛皮带,上间是一块精钢的带扣。
    上身是一件白色的上衣,这件上衣就是现代的纯棉仿汉式短打长袖上衣。
    放在现代很普通,可放在大唐却是很惊人了,特别是那紧绑着的袖口,加上那一排铜扣子,绝对是另类,礼部的官员一定会上表弹劾秦王失礼。
    那怕这件衣服,充满着汉家服色的感觉,可却是与大唐秦王的制式服装相差太远。
    这件白色的上衣外,还有一件汉式背搭,同样是墨绿色的。前面就那么敞开着。
    头上,没有戴冠。李元兴的头发已经很长了,早就已经是过肩的长度,用一条丝带很随便的绑着。
    身上唯一的装饰品,就是一条银链子吊着一块金牌,戴在脖子上。
    这身打扮,虽然另类,却是英气逼人。
    “殿下,您这是!”老狼实在不理解了。
    “不习惯,看多了就习惯了。倒是老狼你这一身,未必活动顺畅!”李元兴根本就没有打算去听反对意见,既然决定改变了,那就要有改变的决心。一切从自己开始,而且李元兴也有改革军装的打算。
    李元兴翻身上马,确实是比穿着秦王那套衣服轻松了许多。
    秦王想干什么,老狼是不会过问的。
    只是一套衣服罢了,礼部的人要是为这种小事都弹劾,自然会有人出来说话。李元兴没有打算出庄出迎,而是去了秦王农庄,就算这些杂事他不想管,可是大祭也不是小事,至少要过去看一眼。
    天亮之前,屈突通就离开了秦王庄,今曰他要带着车队入庄,船队那边报上一个数字,秦王庄自然会有人过去查证的。
    另一边,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大唐皇帝李二就往秦王庄而来。
    除了李二,还有满朝的文武、还有各国使节。
    李二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展示大唐国力的机会,秦王农庄亩产千斤,不仅仅要让臣子们看到,更是要让各国使节也看到,大唐国力强盛。
    李元兴巡视了农庄,他另类的打扮可以说震惊了每一个看到他的人。
    眼看快到中午了,李元兴回到秦王庄,看着校场上正在帐篷的禁军,咬着一支烟远远的看着。顺口问了一句:“老狼,今天中午吃什么?”
    老狼愣了一下后问道:“殿下,应该列队出迎才对。”
    “圣上是全套仪仗吧!”
    “回殿下的话,根本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确实是全套仪仗。”老狼如何的回答着。
    李元兴将烟点上后说道:“传令,作饭,吃!”
    “殿下!”老狼有些急,这是在失礼,那怕李元兴是秦王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吧。
    李元兴却是笑了:“长安到这里,全套仪仗要走多久。再说了,秦王庄两边的店铺今天一起开业,怎么也会让皇兄驻足。你派人出去看,离庄子五里再准备出迎都不晚。”
    老狼心中计算了一下,在自己脑袋上拍了一下后,跑去传令了。
    老狼离开,李元兴又问白二娃:“二娃,丫头还在工坊吗?”
    “是,不过派人传出来话了,再有一个时辰会给殿下一个惊喜!”白二娃低头回答着。
    迟疑了一下,白二娃又说道:“殿下,几位皇子也在工坊!”李元兴笑笑,没说话!
    秦王庄的人开饭了,大唐皇帝倒是吃了几块点心。队伍长有十几里,已经停下开始休息,李二所处的位置就在街心花园第一个桥前。“轻车走环道,仪仗走直道。”
    李二下这道命令是他很想去看一眼,大唐最大的几个商行。
    其实不仅仅是李二,就是各国使节也想去一眼。此时直道两边已经有数十家商行了,只是都大门紧闭,想来是因为大唐皇帝路过此处,所以有禁令。他们了解这里之后,却是知道这环道一圈才是大唐真正的顶级商行所在。
    既然大唐皇帝想看一眼这些商行,那么或许应该会开业吧。
    商行的各位会首其实此时心都在嗓子眼呢,秦王有令,圣上如果一路不停直行秦王庄,那么商行开业推后。但如果圣上下车,那么就开业。
    商行的各位会首真正很紧张,心中一边是期待大唐皇帝下车。
    可另一边又在紧张,生怕那里没有准备好,再多给两天时间一定会更好。
    就在这矛盾的心情之中,早就安排在这里的秦王府亲卫发来信号,大唐皇帝下车,仪仗开始休息,大唐皇帝用过点心正向商行中心区域走来。
    就在李二的脚步踏入商行环道的时候,郑和出现,远远的跪迎。
    李二身边的高公公小声的对李二说道:“圣上,那是秦王府总管。”李二点了点头,高公公将郑和叫到了近前,郑和再施一礼后说道:“圣上万安,我家秦王殿下有过吩咐,如果圣上视察商行,今曰所有商行开门营业,请圣上点礼!”
    一根红色的火绳!
    李二明白李元兴的意思了,拿出自己的那纯钢打火机,啪!打出了火苗将火绳点着。
    郑和小跑着,来到一要如红色长蛇的物件面前,用火绳点上,然后飞快的跑到一旁。
    劈啪的声音响声,震耳欲聋!
    李二微笑着,看着身旁大臣与使节惊讶的神情,他很满意。
    李元兴作的事情必须不会普通,所以什么吃惊意外对于李二来说已经不存在了。
    满地的红纸,厚厚的铺在地上。
    咚!咚!
    连续的二十四声响炮在空中炸开,所有的店铺同时大开,这就是李元兴给商行的信号,数千商会的伙伴将红色的纸片撒在地上,然后整齐的站在自家的商行门前。武曌还说,要放鞭炮十万响。
    第一,李元兴带不过来这些,第二,大唐还制作不出来大地红这样的级别的鞭炮。更不用说方盒大礼炮了。
    所以说,李元兴只能带一个万头鞭炮,加上一个二十四响礼炮了。
    李二很满意!够震撼,够喜庆。越是看到异邦使节的惊讶,李二就越是高兴。
    红色,这个够尊贵,这么长的街要是铺红地毯花费巨大,而且却不如这不知名之物炸开遍地红感觉好,特别是红纸散街,加上秋时红叶,李二脸上已经忍不住出现了笑容。
    抬腿向前,这些店伙计显然是受到训练的,每个人站姿一致,身上的衣服也大同小异。
    相同之处在于款式,几乎都是一个人,小帽短衣,齐腰小挂,灯笼裤。
    不同之处就是颜色,各家的伙伴衣服颜色是完全不同的,再有就是每个人身上的短衣都印有字样,有的印着丝,有的印着木,也有印着两个字的,如家什,也有印着万货,还有一家竟然是四个字,写着行程万里。
    李二对于那万货的字样感兴趣,抬脚走了进去。
    掌柜的立即从里面小跑到门前出迎,有伙伴在门口高喊一声:“贵宾临门,奉茶!”
    可进店之后,门脸之上却是空无一物。
    李二的脸沉下来了,暗骂李元兴作事不细心,这店家开门竟然店中无货,这不是让异邦使节笑话嘛!
    高俭却是知道的内情的:“圣上,此处都是商行驻地,无零货!”
    “此话怎么讲?”李二好奇的问道。
    高俭冲着那掌柜打了一眼色:“你这万货行,有何货物!”
    掌柜的深深的弯着腰:“贵人请移步,小行号称万货。实为经常万种杂货,有家里用到的各种货物,也有机架车轴,更有刻刀锯板之物!”
    那掌柜带着李二进了其中一间名为展览厅的屋子。
    里面货架上却是摆着各种器物,但却没有一件是成物,可以说有许多东西李二都不知道是什么,这让李二很是好奇,随便指着一件问道:“此物是何物?”
    “回贵客的话,这是织机轴头,内用木,外包竹条,套铁环。是织机上的一种物件,此物我万货商行上旬出货七千个,由十三家工坊出货,这每个轴头上有各工坊的家号!”说罢,掌柜的捧起一个,双手捧到李二面前,指着上面一块小竹牌:“这上面刻着,胡记!这是胡家工坊的物件。”
    织机李二是知道的,应该各家匠人单独制作才对,怎么这家店只卖轴头。
    掌柜的解释道:“贵客您有所不知,这轴头消耗极大。一个月就需要更换一个,让工匠单独制作,一个轴头连工带料花费十三文钱,万货商行接货,各工匠协力,百且工坊只作轴头,一曰一个三十人的工坊可制作一百四十个,工料折价仅五文钱,有的工坊可折到四文,商行加一文,运费加两钱,上了税金,织工坊只需要花九文五钱就可以买回去。”
    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怕这个就是李元兴所说的,产业链。
    生产效率高,而且可以省下许多钱。
    那掌柜又说道:“小人惭愧,秦王殿下看过此物,在传授商行之妙法时说过,仅一文!”(未完待续。)


第196节 秦王庄的奇迹 四【六更之六】
    一文钱,这样的东西用一文钱可以制作出来吗?
    李元兴这个计算是来自武曌,武曌则是以工业化,加上成套的配套机械后,完全可以一文钱一个。可李元兴却没有给这些商人说,成本达到一文钱至少需要三年之后。
    首先是配套机械的制作与改进,然后就是水力畜力的利用,最后才是工业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