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然后,才是茶商这个阶层,那怕茶商再富,在这里也是最下层的人物。
    崔壹叶一直跟在李元兴身旁,李元兴回自己座位的时候,崔壹叶小声说道:“殿下,长安几大著名的佛寺的主持也来了,但是他们没有接到邀请还在外面不得入内。他们请求也参与这茶道大会!”
    李元兴愣了一下,和尚们来了。
    要说茶这个东西,和尚们玩的还真是不错,他们讲什么禅礼倒很有水平。而且历史记载,许多名茶都是最初由和尚们种植,并且炒制的。
    李元兴没有立即回答,示意崔壹叶先准备让茶会开始,过会再说和尚的事情。
    “本王今曰不是主角,道在人心,心中有道。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道,本王认为守住本心才是大道,不要将自己的道强加与其他人身上,这是正道。茶本就是修心之道,不是斗心之道。今曰,可争、可辩、可品、可鉴、可赏。以礼、以德、以心问茶道。”
    忽悠,李元兴都有些自豪了,自己忽悠的本事又高了一层。
    说完,李元兴很满意自己这一段发言。
    袁天罡自然是第一个支持李元兴,因为李元兴讲的是道家的道,而且那几个和尚还在门外呢,就冲这一点,袁天罡心情也是十分好的。
    “今曰,一鉴茶。”李元兴一指那一排长条桌:“每盒都有所不同,每个盒下有纸条一张写着本王对些茶的认知,先鉴赏,打开纸条不晚。”
    有侍女捧起木盒,然后又拿起纸条给大家看。
    李元兴接着说道:“二论艺!自然茶道有茶艺,有茶礼。本王刚才说了,道心自然,本王相信在座各位也有自己的茶礼。”
    众人皆称是,大呼秦王英明。
    “三论器!说到茶具,什么才是最好的,本王认为本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者是个人最喜欢的,也可能是最适合的。”李元兴说完微微点了点头,崔壹叶起身高呼:“将茶器抬上来!”
    抬!崔壹叶用了一个抬字,倒是让众人倍感意外。
    事实上,就是抬。
    十几个高大的木架先由仆役抬了进来,然后就是一个个抬着箱子的仆役。最后侍女进来打开箱子,将好几百套不同的壶、杯、盏、碗等摆在架子上。
    这些茶具可以说,许多都是从长安城街市买到的。只有几套是李元兴从现代带来,而更多的却是依照李元兴的要求,由秦王庄的瓷器匠师烧制的。
    在侍女们摆的时候李元兴从其中拿起了一个:“这只壶本王很是喜欢。”李元兴缓缓的举高了手让众人看到,这只壶是竹节壶,紫砂竹节壶,李元兴继续说道:“喜欢的原因,一是这紫砂,却是茶具之中的极品。”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李元兴又盗版一首后世的诗,挑这一段主要的原因是短,只有二十个字,好背呀。
    “竹,竹有傲骨。”李元兴笑着将壶放下。“茶中有道,道万千,万道归一。请!”
    说完,李元兴退后几步,回到李渊身旁站着。
    无论李元兴的诗好,还是诗坏,都不会有称赞或者是评价。只因为李元兴身为大唐秦王,而且李元兴是出了名的不喜欢听那些虚的奉承话。好与不好,自然会有风评。大儒们不会评价,茶商们那里有半点资格。
    李元兴已经示意开始,众人却坐着没有动。
    李元兴面带微笑的站在李渊身旁,心中却是奇怪李渊为何今天穿的这么正式。而且态度这样的严肃。
    “父皇,这个很有趣吗?”李元兴想来,如果无趣,李渊应该不会来。
    李渊小声回答:“五郎,皇家就应该有皇家气势。昨曰朕向你学了一个高明,刀兵有刀兵的威势,这是怒之威。可你这茶,却有另一种威,势之威。皇家想让万民敬仰,这势之威却是好东西!”
    李元兴很是吃惊呀。
    这才是真正作过皇帝的人,好一句皇家的势之威。
    皇家就应该有皇家的风采,光是摆出那几里长的仪仗那只是外表,李渊已经看到了内涵。而茶道就是内涵的一种,所以李渊才这样的郑重。
    想一想,普通的小民大碗喝水,怎么能够与皇家这种气度十足的饮茶相比。
    李渊与李元兴说话的当口,下面却是你推我让。袁天罡、王及善、虞士南、姚思廉都有资格出来先展示他们心中的茶道。如果再往下推,身份足够的人至少有十几人,而这四人,却是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圈子。
    道门、士族、贤士、儒家。
    昨天是武曌泡的茶,崔孰礼有过描述,四人听后都惊为天人,可惜今曰总不能要求明月公再为大家泡一次茶。
    推让到最后,却是选择了崔孰礼,由他按照昨天武曌的方式作第一人。
    上有六人,自然是推让的四位,还有太上皇李渊。在这里,茶商自然是没有资格了,而这第六位的名额,却已经暗中有了一些争执,虽然各官员在推让,但心中却都想坐在这第六位上。
    李渊终于开口,点了萧禹。
    毕竟是老臣,而且也是大学者,大儒,也精通其他学派。
    李渊既然选择了,其他人自然无话可说。可就这入座的也是礼,从左入,还是右入。是先礼后座,还是先座后礼。是先向茶者施礼,还是先向尊者施礼。是应该坐这种桌椅,还是应该用矮几软垫。这座位按古礼,方向应该怎么摆,那里是上座,那里是次座。
    这还没有坐下,就已经开始引经据典不温不火的辩论开来。
    李元兴退后几步,打手势将崔壹叶招了过来:“继续说,佛家是不请而来,那就是恶客上门。这请柬是谁订下的,原因为何?”
    “回殿下,崔长史制订。”
    李元兴明白了,这是因为耀州的事情,崔敦礼怕李元兴看到和尚不高兴。
    “等一会,你问下崔长史,本王想要让佛门明天再来茶会,今天还是要挡下他们的。如何处理,应对。理由一定要充分,不让佛门有什么多余的想法。明白吗?”
    “下臣明白?”崔壹叶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刚才就在殿下说话的时候,后堂来报。李将军从灵州回来,求见殿下。秦琼将军派来信使,他有些公务要处理,今曰午后才可赶到秦王庄。”
    听崔壹叶报告完,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照看好这里,不要乱。”
    李元兴悄然离去,却没有人注意他离开,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一桌的辩礼上。其他人也在辩,有资格入大厅的茶商们,有的非常认真的在听,有的竟然在记录。也有几个学识的不错的,偶尔提几句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来。
    没资格入大厅,外面的茶商与小吏,都尽可能的靠近厅门处,希望可以多看到一些,听到一些。(未完待续。)


第238节 凉州定【第一更】
    李孝恭回来了,连长安城都没有进,直接来见李元兴。
    他不同于李道宗,李道宗还年轻,还分不出轻重深浅来。而且李道宗也没有和李元兴打过交道。李孝恭却不同,他可以感觉到这个看似随意的秦王殿下,有着多么大的雄心壮志。
    李道宗血洗凉州,可以说把长乐王李幼良的势力连根拔起,杀了何止百人,关了何止千人。可这么大的事情,整个长安城却没有溅起一点水花。
    反倒是李幼良被关进了刑部大牢,与他交好的李氏皇族也抓了七八个。
    李孝恭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所以他必须要先来见李元兴,否则他回家也不会安稳的。
    “孝恭堂兄远来辛苦!”李元兴看到李孝恭起身,赶紧伸手扶住。
    “卑将参见秦王殿下!”李孝恭还是坚持要施礼,却被李元兴拉着坐下:“我们不客套,有一些话简单直接挑明了说完,再客套不晚!”
    李孝恭这才不再坚持非要施礼:“殿下请讲!”
    李元兴冲着白二娃打了一个眼色,白二娃立即出外守着,这周围自然不会闲人来往。
    “先说战事,突厥一战胜了,但是打的不如意。你们五只骑兵全放空了,没有达到真正的战略目的。本王原先是想,打掉突厥至少一半的战力,现在看来真正只有颉利可汗一部被清理了,太上皇很高兴,可本王连见颉利的兴趣都没有。”
    李元兴说完,李孝恭立即就明白了。
    “回纥正借机崛起!”
    “让回纥崛起吧,他们至少需要五年时间。五年之后,我们大唐凭实力清除草原吧。所以眼下,我们需要几个盟友。室韦、靺鞨、契丹,虽然不成气候,但正因为他们不成气候,所以更加容易收服!”
    李元兴的话让李孝恭深深的点了点头!
    李元兴亲自为李孝恭倒上一杯茶:“孝恭兄,陇西李氏与我李氏皇族之间,是否有仇恨。”
    李孝恭摇了摇头。
    “陇西李氏认为我们李氏皇族,当年是非要凑到他们族中去。其实他们认为,我们李氏皇族的祖上只是破落户罢了!”
    李元兴说完这话,李孝恭一下就站了起来。
    “我的话很可怕吗?”李元兴脸上的笑容很冷,李孝恭心里更冷。
    “现在,我们李氏是皇族。是不是高贵,祖上有什么不是世人有资格评说的。再说我们李氏皇族与陇西李氏本就不是同根,他们轻视我们,但不代表他们却会忽视我们是皇族的事实,只是强撑脸面罢了!”
    这些话,怕是也只有李元兴敢说了。
    李孝恭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后,用力的点了点头。“七世家,陇西李氏最弱!”
    “利益,用利益绑住他们!”李元兴语气非常的坚定。
    李孝恭再次用力的点了点头:“隋末之乱,许多士族有的只是一个光鲜的外表罢了。殿下大婚,七世家所拿出来的嫁妆,也让他们下了狠心了!”
    “我也是才明白过来,这是世家的诚意。”
    嫁妆的问题,李孝恭没有再提,而是问道:“有消息说,太原王氏不敢独家作那煤的生意。如果殿下还能再拿出一样来,陇西李氏必须服软。就算族中长老再强硬,也顶不住无数族人!”
    啪!
    李元兴一拍桌子:“好,陇西李氏由本王处理。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麻烦了!”
    “殿下请说!”李孝恭突然发现,似乎所有的一切李元兴都算计好了,别说是七世家,可能整个大唐的士族都在李元兴的掌握之中。甚至,还有其他的力量。
    “伊州、沙州!何处可驻兵?”
    提到战略层面,眼下的李孝恭在李元兴面前从来不敢随便开口。
    突厥一役,讲战略层面就连李靖都要退让三分,羊吃人战略,可以说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到了极致。
    但讲到具体的兵法,战术,李孝恭还是有着强烈的信心的。
    “殿下想要什么?某就可以作出选择!”
    “稳定西行之路,保证大唐的商人可以西州交易。到西州之前,一路无阻!”李元兴说着,李孝恭没有插嘴。如果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李孝恭相信大唐秦王殿下根本没有必要如此郑重的找自己谈话。
    李元兴心中在思考着自己早就拟定好的战略,也在脑海之中想像着地图。
    “控制、压制、克制、弱化西突厥!”李元兴又说出了第二个战略目标,停顿片刻之后说道:“最重要是,为曰后收服高昌、伊吾作好准备。虽然是两个小帮,但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李孝恭点了点头,丝绸之路的要道,高昌!
    “最后一点,绝对不能让高昌与西突厥结盟。他们一但结盟,我们的商队至少要减少二成的收入。”李元兴转过头看着李孝恭:“二成,就是几十甚至上百万贯,至少!”
    “某现下回答不了。”李孝恭感觉到了一些压力。
    这不仅仅是在那里驻兵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兵力的多少。离长安远了,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兵力也会受到限制,就算军田,那种地方能长出多少粮食来。
    这需要一个非常详细的计划,李孝恭至少需要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把握。
    李元兴并没有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拉拢陇西李氏,也没有说如何对付西突厥。而且李元兴手中还有让李孝恭更容易驻兵方案。知所以没有提及,就是想让李孝恭在最困难的情况下,那出最大的努力来。
    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方案,自然就会万无一失。
    “李幼良一案,孝恭兄是主审,杀之立威吧。凉州依然还是李氏宗族所控制着!”
    这些话说完,李元兴亲自送李孝恭出门。
    秦王庄外,几个面目慈祥的老僧正在打坐,李元兴将李孝恭送出门外,却是看也没有看那几位老僧一眼,转身回府了。
    老僧们坐着没有动,几个年轻僧人却是站了起来。
    李元兴回府,年轻的僧人被挡在秦王庄庄门外五十步,这里是禁区。不是谁都有资格能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