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所以才来求皇兄了!”李元兴也二皮了。
    李二干笑两声,不再提人口问题,而是问道:“那黑石,似是整块宝石一般,至少也是整块黑玉,五郎真的下了本钱了。”
    “错,这就是石头,不敢说多,让臣弟把整个长安给铺满,也就是石头。差别就是这选材,打磨,抛光,上蜡的工艺罢了。”李元兴说着靠近了李二:“皇兄,你卖金矿,再卖三五次,也顶不上臣弟卖石头!”
    李二被雷的心都黑了,和那黑色的大理石一样的黑。
    指着李元兴的手都在颤抖着。
    李元兴却在笑:“皇兄,世上有一种术,叫点石成金术。俗人都以为是把石头直接变成金子。但真正的秘密却是,形容让石头一样的**物,变的与金子一样珍贵的手段,或者说,把**物通过各种方法,挣到与金子一样的价值!”
    李二听完这话,后退了一步,竟然向李元兴长身一躬:“五郎高明!”
    “别!”李元兴赶紧去扶,心说我的神呀,让皇帝给自己施礼。好在这是大唐,要是放在后世鞭子朝,怕自己不自杀,就要臭万年呀。
    “五郎,人口问题,为兄没办法!”李二又来了这么一句。
    李元兴也跟着李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李二在李元兴肩膀上一搭:“隋末战乱到现在,虽然是恢复了一些。但大唐也不过增加了十几万户,为兄知道,你说的八百万亩良田,远不止良田,再加上各种产业。就是移过来几万户,如同小石子投入水塘一般,翻不起浪来!”
    “皇兄,臣弟拿银钱买人,如何?”李元兴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未完待续。)


第453节 极限
    买人!
    李二无奈的笑着,原本搭在李元兴肩膀上的手用力的拍了几下:“有银子,也买不到。因为五郎你不是买一个人,而是买一个州的人,为兄问你,那里有这么多人?”
    李元兴哑巴了,因为他真的回答不了。
    大唐与后世的现代不同,现代某个区域经济发达了,那里需要众多的劳动力,就会有许多人拖家带口举家搬过去,然后定居就某个地区。
    大唐不同。大唐这里你四处乱跑一定需要一个理由。
    为官者,官差都需要专门的路条,商人有商人的路引。普通百姓离乡作工,也就是百十里远的地方,怕只有大灾荒逃难的时候才可能远离家乡吧,正常的情况下人口的流动姓是极差的。
    就以这半年的长安为例。
    长安县工坊区需要作工的人数量已经达到了五万人之巨,可这些人基本就是长安城周边的人。再远一些的州县,根本没有人来到长安作工的。
    就是华州那里,距离长安不过一百多里,可真正开路引来到长安的,也不过一千多人。
    李元兴侧着头,却没有看李二,视线而是放在禁军身上。
    “别打捕奴的主意,咱们兄弟虽然不是那什么子说的君子,大唐也不禁止奴隶买卖。但五郎你是否有想过,抓的奴隶过多的话会如何?就说高句丽,一但让高句丽人感觉到大唐非常危险的话,那么战必死战。”
    李二从一个眼神就看到了李元兴的想法。
    没等李元兴说话,李二又说道:“五郎,你难道认为,奴隶头一年就可以好好使用吗?”
    “唉……”李元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样吧,为兄把华州交给你,你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唯一不能干的就把周边州县人弄到华州去,其余的为兄不管。就算五郎你有什么新的想法,也可以在华州试行,比如,你说的那个免粮税的政策!”
    李元兴倒是没有想到,李二这次这么的大方。
    “皇兄,那臣弟也不能小气了,送皇兄一个矿区吧。这云石小小一个矿,真正挣起钱来绝对不比一个金矿低。”李元兴说着,从袋中拿出一个平板电脑来,打开之后翻到大理片图片那里。“手滑一下就翻到下一张!”
    高科技的东西,李二见过,但没用过。
    大理石,又称为云石。(大理石虽然已经是官方名字,但云石的称呼也是有据可查)
    论颜色有数百种之多,其中白色打底,天蓝色与黑色花纹的那一张,李二盯着看都不愿意翻动下一页了。
    “五郎说,为兄的书房应该是这一种在地上,很好看!”
    李元兴拿过平板,在其中快速的找到一组照片,这是后世现代电影公司制作的效果图。这是在李元兴要求的那个全新的,巨大的长安城之中,皇宫正殿部分的效果图。
    “皇兄,金色的台阶,火红的门柱,再加上黑色的地板。纯铜包金的柱子,金丝楠门的大门,然后是九百九十九个台阶,用花岗石打底,一副长九十九丈,宽九丈的巨幅九龙石雕,台阶两侧,各有九十九只形态各异的狻猊。”
    “好,真好!”李二也真是喜欢。
    李元兴又接着说道:“异邦来使,光是看到这宫殿,就会感觉自己象是乡下来的老农了!”
    “好,非常好!”李二再一次称赞。
    这时,李元兴却是诡异的一笑:“皇兄,臣弟将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有一个问题,让臣弟没有办法在今年就开工,所以,只有放到明年了。”
    “有麻烦?”
    “没工匠干活,修一座宫殿,至少需要数万工匠干上一年,甚至数年。当然,一座大殿罢了,一年肯定能够修好,连搬砖的人都没有,所以……”
    李二明白了,李元兴需要人,他比李元兴更需要人。
    不过,李二是皇帝,不会被李元兴几句话就扰乱心神的:“明年会有天灾,要是现在的就修宫殿的话,肯定会有一些让为兄讨厌老酸生上书,说什么劳民伤财,引得**人怨,然后……”
    说到这里,李二没有再说下去。
    也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总之不是什么好话。
    “种银耳之术,皇兄要吗?”
    “能折成现钱吗?”李二微笑着反问了一句。
    李元兴笑了:“这样吧,臣弟还是为皇兄作一些什么,否则臣弟不安心。不如,整修卧室如何?”
    “不如再加上正殿如何?”李二笑着反问了一句。
    两人回到书房,这里已经整理好,李二看着上面的图案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轻轻的摇了摇头:“这个图案不好,为兄更喜欢那个白色的地板。”李二抢过李元兴的平板电脑,却不会打开。
    让李元兴给打开之后,翻到了那图片,找出其中一块大理石的圈案:“为兄要这个。”
    李元兴一伸手就把平板电脑抢了回来:“皇兄,这样吧。我让人多开采一些云石,各种图案都切成一尺见方的一块,然后给皇兄送来。皇兄看着石头自己挑。挑好之后,不出一个月时间,臣弟把正殿的地板给全换成新的!”
    “这个,可以!”
    李元兴这时又问了一句:“皇兄,真的没有办法,臣弟需要……”李元兴在心中计算了一下最低的人口量后,自己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李二笑伸出一只手,然后翻了一下:“十万户,这是五郎你需要的最低数量,为兄作不到!”
    李元兴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二又说道:“别说是为兄作不到,就是天英阁想破脑袋也给你凑不出五万户来!”
    李元兴连午餐都没有吃,他没心情吃,也没心情和李二再聊天了。真正就回到天策上将府,回到卧室倒头就躺在**。
    李元兴心中烦恼,原因不是因为华州。而是大唐!
    可以说,大唐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不止是华州,整个大唐都面临这个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等。
    至少等上十年八年,人口增涨上去了,才算是真正的解决。
    琴声突然在这时响起,悠扬的琴音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李元兴立即就想发火,这时候任何的声音都会让自己更烦。可没等李元兴骂人,心情却意外的平静了下来,这琴声的感觉好象是,道门的《清心咒》的感觉。
    缓缓的闭上眼睛,李元兴在琴声之下慢慢的合上了眼睛。
    没有错,急解决不了问题,既然眼前不可能解决,那就为以后多作打算吧。
    李元兴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当下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琴声停止,李元兴却也没有感觉到。反倒是轻手轻脚的脚步声让李元兴察觉到了。
    感觉到有一个身影就在床边时,李元兴听到:“殿下似乎睡着了,刚才看到殿下眉头……”说话的正是梅见,梅见根本就没有把话说完,却被李元兴一下拉到了**。梅见张开嘴巴,想要尖叫却没有发出半点的声音来。
    自己是梅见的内心也在有所期待。
    元春先是一愣,然后偷偷笑着就往后退。
    “元春,去召魏长史来!”李元兴说话的时候,手还没有停下。
    元春还没有退出去,梅见就忍不住**了一声,仅仅是被抱着,就让她感觉到自己似乎要被融化了一般。
    大约十分钟后,李元兴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
    白曰宣**,要是被御史们知道,那口水还不喷死自己,所以李元兴只是占了一些手上的便宜,还是整衣离开了卧房。
    很简单的一碗面,上面只是多放了两个鸡蛋罢了。
    魏征人就在天策上将府,从官职上讲,魏征是天策上将府长史,崔敦礼是秦王府长史。
    “殿下这般节俭,让臣下等汗颜!”
    “别说这种废话了,你有什么事情先汇报,有什么问题先问。一会本王有件事情要你拿个主意,或者说本王已经打定了主意,细节部分你参详一二!”李元兴只顾自己吃着面,连头都没有抬。
    魏征也不废话,直接打开自己的本子。
    崔壹叶与元春也坐在李元兴一侧的小书案处,准备好了纸笔准备记录。崔壹叶的记录是为了秦王起居录,而元春则不会记录那么详细,只是挑重点记录下来,以方便李元兴查看这次谈话的重点罢了。
    “殿下,那火车已经正常运营了十五天,正好半个月时间。客用部分,实收八百零三贯钱,累计各级别客票三十五万七千多张,可以说整个长安按人头算,已经有一半的人坐过火车了。不过许多人却是座过多次,而商会街的客商,每天早晚各一次,却已经象是曰常吃饭一样,必不可少的!”
    听魏征汇报,李元兴心中大概是有数的。
    魏征继续说道:“殿下,要按这个算法,这火车是赔钱的,而且会永远的赔下去。”
    “你们一定有什么计划了?”李元兴笑着问道。
    “是,想要让这火车真正挣钱,必须是双管齐下,必须可以让火车不用贴钱运行!”(未完待续。)


第454节 史上最强大的新规
    耀州制作了火车,但耀州只管制造,却不管经营。百万斤精钢的投入,最贵的一张车票才十文钱,魏征计算过,要按这样计算,至少要四十年才能够让这一段火车收回投资。
    再算上各种意外,五十年肯定能够收回投资。
    李元兴不用算,在他的心中这火车是开一天就赔一天的。
    如果不是自己这边精钢的成本低,换个人,早就赔死了。
    “殿下,无论是那一种方法,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把火车修到渭水码头,这样的话收益会增加十倍,甚至是百倍。工坊这里出产的货物,通过火车运到码头上,仅货运一项就足够了!”
    魏征的话李元兴懂,而且李元兴比魏征整的更长远。
    所以李元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等魏征继续。
    “殿下,火车必须由工部、户部、兵部、联合,由国库出钱,因为火车的出现是为了整个大唐的需要,而不是某个人的利益。”
    “老魏,你说把铁路修到伊州如何?”李元兴一开口就把魏征给镇住了。
    好半天魏征才回过神来:“殿下,铁路到伊州,那么西域就如同在长安城下,我大唐对西域的控制将如铁筒一般!”
    “元春,将本王的那几本书取来,名字是《铁路与国民经济》,《铁路与国家战略》,《铁路与国家发展》,《铁路与政务控制》四册书拿来,交给魏长史!”
    元春应声,叫了两个亲卫抬着一口包着铁皮的木箱子,打开之后又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箱子,这才大小箱之中许多本书中拿出四本书,然后又锁好的箱子。这才将双递给了崔壹叶。由崔壹叶交给了魏征。
    这是礼节,自己是保管书的,而崔壹叶则是秦王府的正式官员。
    “殿下,不如讲那一箱书都给臣下!”魏征脸黑,心更黑,看到那一箱子书比看到一箱黄金还兴奋。
    “不,有些东西对你没有用,而且有些东西还是草稿,本王需要修正!”
    “殿下……”魏征还想说什么,被李元兴制止,李元兴说道:“成立单独的铁路部,兵部下属。以后的铁路全部是双轨制,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