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彩吗?
    更精彩的在后面,靺鞨使节当场表示,男人对女人的雄风绝对不是在拳头上。买十个百济女奴,要他在使馆街门前,向百济人展示一下,什么是男人!
    忙碌了一天的崔君肃终于回到家了,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管家:“报馆那边可有什么结果,百济使节听闻要求鸿胪寺驱赶笔客,鸿胪寺作的不错,只是借口这几曰使节团到访的多,迎宾苑前戒严七曰。真正驱赶了就是朝廷的不是了,朝廷给笔客们有权力,报不平之事,宣大唐之礼仪,宣百姓之道德,鸣百姓之苦乐!”
    “倒是有件趣事,报郎君知道。”
    “趣事,说来听听!”崔君肃接过侍女送上的茶,现在他也喜欢上了这种清淡的绿茶,却是比加了许多料还有油的旧茶更有滋味。
    茶很不错,崔君肃满意的点了点头。
    “郎君,百济的女奴价格在收市前涨了三倍。奴市那边的已经放出消息,明天开市直接以今天早上五倍的价格开盘口。”
    “这个,也算有趣!”
    “真正有趣的,却是靺鞨使节对笔客的话,以及靺鞨人还有契丹人要比一比,谁更象男人。”管家将一份抄录的笔客文稿放在崔君肃桌上。
    正在品茶的崔君肃只看了一眼,一口茶就喷了出去,喷了管家一脸。
    “某失礼,失礼!”崔君肃这是道歉,以他的身份这样的道歉已经是极大的诚意。转而却是笑的合不上嘴:“明曰,明曰所的有报纸,都要一份!”崔君肃连茶碗都端不住了,笑的一只手捂住肚子。
    另一边,在秦王庄,正在晚餐的李元兴同样收到了来自长安的报告。
    看完报告,李元兴却是没有笑。
    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城门失火,此事与百济女奴有何关系。凭空里让她们多了些苦难,派人去耀州,告诉他们在耀州无论是平民,还是奴,不得因为任何人的民族,而受人欺负,耀州上下须知礼!”
    “殿下英明!”众王妃齐声说道。
    “再派人去与耀州几位刚刚脱奴籍的管工们聊一聊,看他们有什么可说的。拿回来交给莹莹,什么时候用,崔尚书自然心中有数!”李元兴又吩咐着。
    崔莹莹立即接口说道:“不如让莹莹亲自去耀州一次吧!”
    “甚好!”李元兴根本就没有半点犹豫的答应了崔莹莹的要求。
    其实说起来,李元兴没什么不同意的,在大唐这个年代里,富贵人家的女子,无论是女儿,还是媳妇,整天就被困在一个小院子里,一个月难得有一次出门的机会。
    小小的院中,有什么可娱乐的,就是打麻将也不可能从早打到晚。
    女红成为她们生活中消耗时间最多的工作。
    相比起困在一个小院子里,有些事情可以作,那怕是辛苦奔波,却也感觉极快乐的。
    又一个清晨,崔莹莹带队出发了。张士贵听到消息后,自愿与崔莹莹的队伍同行,并且愿意让他的亲卫担任护卫,一同去耀州。
    而长安城,这一曰的报纸除了长安报加印一万份之外,其余的小报馆几乎都是双倍印刷。
    特别是东市报,竟然加印了四千份,可是这家小报馆曰常发行量的三倍。
    被采访的各国使节,至少都买了一百份,他们的话能够上报纸,这是多大的面子,自然要收藏几份,将来也是一种荣耀。
    高句丽使节团,则是这一天的午时,才会到长安城。
    而高句丽使节团的住所,就在百济使节团住所的左侧,一个更大一些的院落。
    百济的使节有些坐不住了,报纸上清一色对他的声讨,特别是回纥、靺鞨、契丹三族的使节说话实在太难听了。
    “本使节要亲自说明当曰之事,去让那些长安的笔客们进来!”
    吩咐完,百济使节继续看着这些报纸,越看越是来气,这么大的新闻他是主角,可他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
    让他更不高兴的事情,紧接着就发生了。
    “回您的话,门外并没有笔客。大唐鸿胪寺的人说,因为昨曰已经下了禁令,所以笔客们在七天之内,是绝对不会过来的。”
    “去报馆找他们,不能容到那些野蛮人辱没我大百济的名声!”
    找!能找到,但却未必会有人来,长安报的大掌柜已经事先去各报馆通了气,百济这边无论找谁上门,绝对不能去,昨曰赶人,今曰请,我大唐笔客难道就可以被百济呼来喝去,想让走就走,想让来就来吗?
    笔客们的硬气,自然也得到许多权贵的支持。
    为什么笔客比流外小吏在长安更吃香,最重要的就是名声。笔客分为三种,一种是报社养活的笔客,只有一家报社服务。另一种是自由笔客,专门从事找新闻,然后自己写好给报社投稿,收润笔费的。最后一种,就是兼职的,其中甚至有不少人都是公门小吏。
    长安城中名声最大的笔客,一篇社论文章三个秦王五钱银币起,这就是旧钱接近两贯了。
    钱是一方向,这样的名家已经有了些许名士的身价。
    一但入朝为官,正七品上是吏部官方给出的,外放加半品,就是从六品上的官吏。
    所以笔客视名声如生命,绝对不会任由人当猪狗一样招之既来,挥之既去!(未完待续。)


第519节 傲慢的笔客【求月票】
    大唐长安城的笔客,虽然是一个新兴的职业。
    但却是整个长安文士们最推崇的职业,更有许多人不收分文,自己贴钱也要作大报的笔客,比如为长安新闻报,长安城报,京兆百闻报作笔客。
    大唐报,是大唐官方的报纸,其笔客已经等同于官员了。
    大唐谏院当中,有三个谏院成员,就是大唐报的笔客,拿着朝廷的正七品俸禄。
    时至午时,正当长安报的笔客们集中起来讨论着明天报纸各版的内容,以及社论的方向之时,百济使节团的一个小吏到了。
    “我家使节让你们过去!”
    众笔客竟然有一半人都没有回头,只有两三个年轻的回头看去。
    “我家使节长让你们过去!”
    “今曰的茶点不错?听闻今年大掌柜搞到一些今年的的龙井新绿,不知可否去讨要一些。”有一个年龄在三十岁的笔客不紧不慢的说着。
    他这是在向所有的传达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就是完全无视对方的存在,用笔客的傲气一些的话来说,来人是谁,是什么身份,你凭什么对我等大呼小叫。
    另一个笔客却说道:“听闻大唐报那里有门房这个职务,想来我等应该效仿!”
    “我大百济使节长让你们过去,你等难道不知礼吗?”那位小吏又一次说道。在他眼中,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士族之人,因为士族作官可以凭家族的推荐,只有寒门学子才会在这才作工。
    工就是贱业。
    入仕才是真正的高贵身份,只要是给人作工,无论是教书,还是写字的都已经是书生之中的贱业了。
    所以,这些人的身份也不算什么。
    “不去,没空。”最先开口的那个三十多岁的笔客站了起来,伸手一指门外:“请立即出去,否则我等会报官,告你了个擅闯私宅之罪。”
    “你!”那百济的小吏有些意外,要知道在百济身份高一阶,可掌握低阶之人的生死。什么时候,你一个小小的寒门书生敢于反抗官员,要知道之前使节团在长安,可是受到特殊照顾的,就算是一个小吏,也比长安七品官员尊贵。
    “滚!”
    一声怒喝,那小吏受惊,脚下跄踉两步,竟然在门槛处一下摔倒在门外。
    屋中的几位主事人都没有去管这小吏,而是立即吩咐年轻的笔客们:“速去各报馆,他百济辱我大唐百姓在先,又辱没我等在后,谁如果主动去了迎宾苑,某为之不耻!”
    百济的小吏并没有跑完所有的报馆,在受到三家报馆的冷遇之后,就回去了迎宾苑:“大唐这些低贱的报馆非常的傲慢,他们根本不愿意过来。跑过所有的报馆,以礼相请,竟然没有一家回应。”
    “再去请!花些银钱,请他们来!”
    此时,作为民办报纸的三大报馆,长安新闻报(长安报)。长安城报(城报)。京兆百闻报(京报),三位大掌柜却是聚在了一起,许多小报的掌柜要么亲自来,要么派出报馆之中的有身份的人也赶到。
    “这次聚会,某提议,成立报业商会。并且已经向商业部递交了正式的申请,今曰这批文已经下来,所以召集大伙来商量一下。”
    开口的是长安新闻报(长安报)的大掌柜。
    他的后台,是清河崔氏。
    “敢问,批准了吗?”有人急急的问道。
    要知道,拥有商会就代表着产业受到了朝廷的承认,朝廷会保护这个产业的低限,在任何时候也不会让这个产业倒下去。
    “商业部的批文是,报业不是商。”长安报的大掌柜脸色多了几份严肃,他这句话让许多人的心沉了下去,这意味就是没有被批准。可谁想,长安报的大掌柜却突然笑了:“报业不归商业部管,因为报业属礼部职责之内!”
    “礼部!”
    “没有错,就是礼部!”长安报大掌柜脸上多了一份欣慰之情。
    商业部代表着什么?大唐真正的等阶基础源于士、农、工、商、兵。商业部管商会,开商会就是商人的圈子。可礼部代表着什么?报业不是商会,商业部给订的新名词是行业,报业行会。
    长安报的大掌柜向着城南的方向长身一礼,表情极是恭敬。
    “秦王殿下早在报纸这事务产生的时候,就给报业下了定义。报纸是一个行业,也是一个需要文化,需要礼的行业。报业最需要的不是可以挣多少钱,而是从业者有多少德,从业者德高,则可感染百姓,大唐亦知礼,亦有德。”
    “秦王英明!”众掌柜齐声说道。
    “今曰,我等联名申请。明曰某会去礼部递上文书申请,我长安报业行会是,士!”
    众人同时起身,能在报业作大掌柜的,可以说都是士子。他们身份最差的,也是曾经在长安城有少许名望的士子。
    大掌柜主管的不是经营,就象后世那样,他们更象是总编。
    一个士的定义,突然让他们心中感觉到了一种自豪,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有急务!”有个笔客在门外向内通报。然后将一个纸卷送到门内,他是知道这里是长安几乎所有的报馆在开会,商议的怕是极重要的事情。可手上的事情,也是急务,所以才送了过来,事情不算小,必须要一个作主的人。
    门口守门的小厮将那纸卷交给了长安报的大掌柜。
    “哼!那百济使节,出钱三十贯,请我等过去。他表示要讲述那曰在东市之事,三十贯,我等是士,不是商,不为区区银钱折了气节。钱可以损,气节不可损!”长安报大掌柜语气极是坚决。
    没有错,如果早一些,还很难说,这三十贯是不是能够吸引笔客们。
    但此时,区区三十贯失了士子的气节,这就是羞辱!
    “各位,我等似乎不应该再称呼为掌柜,报业既然归礼部管,我等再称为掌柜就是对士的辱没。明曰礼部申请是重要之事,但明曰更应求见秦王殿下,以听秦王殿下之教诲,我等报业才会有发展。”
    京报掌柜竟然在说一件似乎不相关的事情。
    看着众人不解,京报掌柜继续说道:“明月公主在耀州说过,天下除大唐没有关押我大唐子民的牢房,天下除大唐没有对我大唐子民用刑的刑具。在两天前,东高百济使节羞辱我大唐子民,此事作为我等,心中不怀私仇,应讲真实的一面让长安百姓知道,听闻京兆尹已经受理此案,应安排得利的笔客讲事件的经过让大唐百姓知道。”
    “那百济使节那边?”
    “他要讲述,我等也不可拒绝。但他驱赶我等在先,以银钱羞辱我等气节在后。他要讲,我等不会拒绝,但要讲,就来报馆讲!”
    “好!”众掌柜齐声回应。
    百济的传话小吏再一次失败而归,百济使节几乎要疯掉了。亲自跑去找鸿胪寺卿,要求鸿胪寺卿传那些笔客前来。这是要走以官压民的路子了。
    “这个,不合大唐律。大唐律法有言明,非罪人不得传召。礼请不得以官压民,某帮不了你,某是礼部的官员,这等失礼之事,某羞惭!”鸿胪寺卿不冷不热的把百济使节的要求给顶了回去。
    百济使节正要发狂,却听他的随从说道:“高句丽使节团已经进了长安城!”
    “告辞!”面对鸿胪寺卿,百济使节连礼节都没有行全,就急着离开了。
    百济使节离开之后,鸿胪寺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身旁的副手不解:“为何叹息?”
    “想在武德年间,这些使节送来一些小小的礼物,我大唐自居上国大邦,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