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如果印出来的与这一份差一个字,贵使尽管来砸了我大唐长安新闻报的招牌,我长安新闻报馆从此封门,我报业亦有行规,不过私改受访者一字。”长安报副总编严肃而认真的说着。
    百济使节很满意:“很好,明晨长安报送五百份来迎宾苑!”
    百济使节满意的离开了,长安报的副总编却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流汗了,而且整个后背都湿了一大片。
    “备车,送某速去天策上将府!”
    天策上将府之中,李二正在李元兴的书房之中与李靖玩那军棋,李元兴则作为裁判,坐在棋盘居中左侧的椅子上。
    这场棋,也只有李元兴来作裁判了。
    大唐皇帝与大唐兵部尚书玩棋,无论谁胜谁负,这个结果都是不能传出去的。
    “殿下,长安报副总编求见!”
    李二总着李元兴点了点头,李元兴推门走到了外面。
    “殿下,这是百济使节的对话原本,这是某复抄的一份。”长安报副总编双手捧着。
    李元兴接过看了一眼,不动声色的将那复抄的一份收下。
    然后语气极为平静的说道:“接下来,你们的任务是炒热关于隋征高句丽败因之论。这是政论。”
    “殿下安心,报业行会定当不负殿下所托!”
    “第二件事情,再搞了一个礼之论,以及**调查。就以这件事情,你要懂得去引导百姓的思想。本王的意思你记下。”李元兴说罢,轻轻的招了招手,当下就有小太监抬过来小桌,还有纸笔。
    长安报副总编准备好之后,恭敬的站在桌前。“请殿下示下!”
    “我大唐尊各民族之礼仪,尊重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但仅限我大唐的朋友,在这一点之上,你们可以选择一两个友好的邦国捧上一捧。”
    听李元兴说完,长安报的副总编问道:“契丹族、靺鞨族、突厥族。殿下认为可好!”
    “可以,把契丹族捧的高一些。突厥族这次对人不是族,你掌握分寸就好。”
    李元兴说着,长安报的副总编认真的在记录着。(未完待续。)


第527节 秦王的笔之刃 二【求月票】
    看到长安报副总编记录完毕,李元兴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
    “接下来的事情,就看你们笔客的本事了。记住本王一句话,高句丽国眼下还是我大唐的敌人,我大唐高句丽族的平民是我大唐人,她想穿什么,只是没有违了我大唐的礼制,就是没有错的。”
    李元兴的话带着一种挑衅的感觉。
    书房门内,李二与李靖听到李元兴这话,不由的对视了一眼。李二小声问道:“药师,今年冬天辽东可能一战吗?”
    “不可能。”李靖用力的摇了摇头:“某查看过兵部的兵备,秦王府的兵备。勉强一战讨些许便宜或许还行,但真正的一战绝对不可能。而五郎却是那种打仗之前喜欢把一切都准备好的统帅,五郎心中的士兵的姓命比铠甲贵重!”
    李靖这个比喻放在现代可能无法理解,但放在大唐,却是代表着士兵的姓命极是珍贵了。
    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军卒们都愿意随五郎出征,也愿意为五郎死战,朕欣慰!”
    门外,李元兴继续说道:“就算你高句丽国与我大唐结盟了,礼部没有订下规制之前,服色不算僭越!”
    “殿下,某有一计,请殿下参详!”长安报副总编听完李元兴的吩咐,脑海之中也在快速的计划着。
    “讲来!”
    “殿下,是否可宣传我大唐富足,高句丽贫穷。依我大唐礼,如圣上可穿五爪龙服,殿下是四爪龙服。上将军护肩为蛟龙吞头,大将军为猛虎吞头。皇后为五凤,王妃为四凤。首饰,扇配,等只是依图案为等阶!”
    长安报副总编简单明要的说明了大唐的礼制。
    然后又说道:“我大唐,从来没有规定民富不可穿丝绸,也没有规定,民富不可戴金。不说亲王府中奴婢有丝绸金银,就是富商家中也有家奴穿丝绸。只是规定,奴籍穿锦不得有、紫、金、红、黄、绯、深绿六种颜色,平民穿锦,需回避官服五色,如多色配服,却是不违制。饰品之中,奴籍不得配凤、锦、牡丹等几种。平民仅仅不允许戴双凤钗……”
    李元兴暗赞,这家伙背的真正是详细呀。
    看来,笔客这个工作,也让人长见识。
    “很好,就依此策。大唐并无规定,百姓不能穿云锦。”李元兴大赞。
    “某会好好计划,请几位名笔用心写此文章。尽量文字通俗,普通百姓亦可读懂!”
    李元兴又称赞道:“这个心道转变的极好,有些文章讲的是华美,有些文章自然是让人才识字不久的百姓能够看得懂,否则报纸的意义就失去了。”
    “殿下指点的极是!”
    “最后一件事情,那《赤壁怀古》与《临江仙、滚滚长江》两首,你可记得?”
    “回殿下的话,这两首却已经是词句中的极致,某读过百遍,自然是可记下。”提到三国演义,长安报副总编脸上有着一种超出想像的兴奋之情。这原书并没有流传,因为印刷这本书,实在消耗太大了。
    三国演义,文言文版本有六十多万字,现代白话文版本有接近百万字。
    以大唐现在的印刷技术,每页才不到一百字,这近百万字,就需要一万多页。大唐的纸厚,一万页堆起来,差不多要一米多高了。
    崔家的印刷厂已经研究了足足三个月,都没有办法把成本降低到二贯钱。
    印出来要卖多少贯。
    依李元兴的说法,无法让百姓读到的书,就不要浪费纸张。《三国演义》按这种成本印出来,就必须包装更加的精美,是纯贵族的读物。
    “连续十天,每天在长安报娱乐版印上《三国演义》的插画。八月初一,原大唐西市那个地方。现为大唐皇家乐民园开园,记得娘子关的影画吗?连续一年,每天一集,一共八十四集《三国演义》。”
    李元兴说完,长安报副总编惊呆了。
    《娘子关》影画,已经过去大半年,可依然还是长安百姓每天茶余饭后最喜欢讨论的话题之一,只恨没办法再看一次。
    “去吧,五天之后,来这里找郑和他会给你三张贵宾通票,一年观八十四集,可看八十四场的通票。”
    “谢殿下!”长安报副总编激动的手都在颤抖。
    “拥有戏票者,可凭票免霄禁!”李元兴说完,挥了挥手,长安报副总编施礼退下。
    李元兴回到书房,李二当下就来到了李元兴面前,伸出一只手:“拿来,《三国演义》的影画。为兄知道你现在已经有了,速速拿来!”
    “皇兄,每集半个时辰。八十四集,就是四十二个时辰,这样的影画臣弟最初在看的时候,当真是不眠不休看了几天几夜,先不要伤身,只说误事。皇兄可能几天几夜不休息,皇兄可能几天几夜不理朝政吗?”
    被李元兴这么一反问,李二愣了一下。
    似乎,李元兴说的有理。
    “真正的明君,最难的是自律。或者说是克制自己的**,天英阁可以在政务上克制帝皇的**,那么在曰常的生活之中呢。”
    李元兴说完,从口袋之中拿出八个U盘。
    超高清视频,一个就是二G多,李元兴如果不是为了带着方便,当时就应该选择移动硬盘了。
    李二看着李元兴笑了:“五郎,你果真是恶人。你让为兄自律呀!”说归说,李二还是从中拿到了一个编号为一的:“为兄与药师打完这一剧,今曰只看头两集,政务不能耽误,但五郎你之前也说过,政务娱乐自然是两不耽误的!”
    千古一帝,不愧是千古一帝。
    能克制自己**的人,都是可怕的人。
    魏征、秦琼、杜如晦,崔莹莹、长孙皇后、甚至是新罗公主金蔓青,自然都算是可以信任与亲近的人了。
    要说新罗公主最近最关心的是什么。
    是金蔓青!
    金蔓青被打,而且是被百济使节打的。她非常在意金蔓青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事,更在意大唐官方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书房之中,李元兴亲自支起投影仪用的幕布。
    “这里不如秦王庄方便,你们急也没用!”李元兴一边调试着距离,一边指挥着陆毛锋爬上屋顶去架太阳能电池版。
    大唐第一台,也是唯一的一台,小型蒸汽汽轮机发电机,整个组装下来的体积也有十步宽,四步长。加上散热,煤房,水房,以及电池房。
    这套汽轮机式的发电机,真正属于大唐制造的只是动力部分与电池部分,稳压控制器是李元兴从现代带来的,大唐现在的工艺还根本不可能制作出稳压器来。好在发电机并不是交流电,而是直流电发电机,所以稳压器体积很小。
    而且是先进入电池,再从电池进入机器,相对电流的波动也是极小的。
    在天策上将府,李元兴用的,却是他最早带来大唐的那个太阳能电池板,这东西最大的麻烦就是需要人爬上屋顶去调整太阳能电版对太阳的位置角度。
    新罗公主金德曼到了,让李元兴意外的是,她竟然和金蔓青一起。
    “一位公主,竟然愿意与大唐的平民在一起,公主您的实是高义呀!”李元兴随口开了一句玩笑。
    金德曼却说道:“一个大唐的平民,却比我这个新罗公主更富有。我想要买一匹云锦,都需要考虑再三,因为实在是太贵了。”
    “既然来了,就进来坐吧。在本王面前,不用过于拘礼!”李元兴这话是对金蔓青说的。
    金蔓青施了礼,跟着金德曼坐在角落的一张长软椅上。
    这几曰来,金蔓青的心态有着巨大的变化,她甚至有一种感觉,大唐的平民身份与半岛的贵族是相等的。从新罗公主与她说话的态度之上,并没有自己记忆之中,高句丽王女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有等阶的差别,但这个差别正在缩小。
    终于,李元兴调试好的机器,打开电脑插入U盘,最先出现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一段历史记录片,时间大约在十分钟,讲的是汉古长安城,讲的人文,风光,以及一些通俗容易懂的历史。
    “五郎,你似乎拿错了。”
    一直到全部看完,李二才说道。
    “没有错,每一集之前都有一些介绍,介绍大汉朝各地的人文风光,《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但臣弟却想借这个机会,让百姓们知道我中华的大好河山,为了加上这些,臣弟可是费了很大的功夫。”
    在李元兴说话的时候,极赋古韵的歌声出现。
    混厚的男中音,在古乐的扮奏之下唱出(滚滚长江东逝水……)
    仅这歌声,就让人激动。那气势磅礴的开场画面让人热血沸腾着。初次看到这影画的人,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就是大唐秦王的仙术吗?
    李二等人看着电影剧,不断的叫好。
    可长安城却真的如李元兴预测的那样,沸腾了。街头巷尾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前隋为什么会败给高句丽!(未完待续。)


第528节 秦王的笔之刃 三
    前隋为何会败给高句丽?
    大唐的百姓在问,大唐的名士们在疯狂的查阅着史料,大唐的官员们在反思,大唐的将军们只要不当职就往兵部涌,他们需要找到志同道和的人去讲一讲自己心中的想法。
    使馆区,有一共五间使馆。这都是与大唐关系极好的盟友。
    使馆区之中,回纥驻长安使节设宴,请四个邻居赴宴,不为喝酒,只是为了在一起讨论这大唐报上的惊人的新闻。
    相比起这两处的平静,迎宾苑之中却安静的可怕。
    百济使节的事情办的很顺利,完全和他的心意,脸上带着笑容回到迎宾苑。可一进自己的院子,却是看到所有人都阴沉着脸。
    一份报纸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大唐报,大唐官方的报纸,头版整版只印着一个话题。
    前隋为何会败给高句丽?
    能作使节的人至少也是有官场经验的,他可能会陷入更高明之人的圈套,但却不会看不清形势,在这个时候大唐官方的报纸上出了这么一条论政,这就代表着大唐官方的态度。
    此时,大唐与高句丽仅仅是停战,并没有真正开始和谈。
    更不要提什么盟约了。
    想想不太对劲,百济使节拿着报纸就去找高句丽使节了。
    高句丽使节房中坐着六个人,一位是高句丽使节崔太大兄,另一位是副使节,将军乙支文德。还有一位是年轻的书吏,拥有极高家族地位的渊盖苏文。
    然后是高昌的正使,以及高昌的一位随行武将。
    最后一个人,却是西突厥使节团的一位老书吏。在高句丽使节介绍的时候,只说这位是西突厥的机密书吏,正好过来送材料,闲聊几句报纸上的趣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