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殿下的话,婢知道一些。彩虹锦整匹色差无色差的,现乐民园的价格大约有八十五至九十贯一匹,是标准的百尺锦。不过有些百姓家中人少,店铺已经开始有三十尺、五十尺两种了,价格差不多,一尺一贯钱!”
    李元兴心说,真贵!
    转念一想不太对呀,李元兴又问道:“本王记得耀州订货的时候,一套彩虹锦的衣服才八百多文,这个价格现在店家会吃亏吗?”
    “殿下,旧式织机只有四尺六寸宽,新式织机是八尺八寸宽。现在一尺一贯的这个价格听闻也是近一个月才涨上来的,在四个月前,一匹才四十多贯,女子制衣如果单作一件,根本不行,三件同时作,只需要四五尺。不过要作大裙,一个人就需要三尺了。”
    李元兴打量了一下秋香的身形,心说差不多。按面积算,十二个平方尺怎么也够上面短衣,下面裙子了。
    大唐的衣裙还没有后世那种打个三百六十度大裙摆的。
    “本王有些糊涂了,你有空了去帮本王算一下。现在丝绸的幅面加宽了,肯定对异邦人的销售价格更高了,听你这么一说,本王心中的计算是丝绸商人在长安销售,应该低于给异邦商人的三成至四成价,但他们还是不想卖给异邦商人,这件事情不用急,本王想要一个结果。”
    “婢可以请安全司的官员查一些细节吗?”
    “不要声张,本王只是想心中有数!”李元兴已经下过令,已经不可能再改了。所以只能是秘密的查个原因出来。
    看秋香记下了自己的命令,李元兴又说道:
    “长安城那个八个坊的改造,进度如何?我让他们制作的东西,作出来了吗?那个高白杨干的如何,都有报告吗?”李元兴慢吞吞的问着。
    “殿下,我去查查!”
    看到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秋香小跑着出去了。
    没一会功夫,秋香就带着重个竹制的文件盒回来了:“殿下,那八个坊的改造每旬都有进度报告,按殿下的指示,第一期已经盖完,工匠们正在改造水路,修建花园,以及种树。您要的东西,高白杨已经制作好并且封存。”
    秋香说一条,李元兴就轻微的点点头。
    “殿下,与八坊改造还有几条相关的。东市众商会联名,已经三次向京兆尹上书,请求改造东市。京兆尹不敢作主,就送到府中来了。还有就是高白杨已经四次申请给八坊改造划拨钱币。”
    听到划拨钱币李元兴的眉头微微的一皱。
    秋香仅看到李元兴这个表情,立即就说道:“婢立即派人申斥高白杨,他已经用掉了十四万贯的银钱,可进度却差的很远。府中曾经为八个坊计算他,他已经超出了预算!”
    “不,本王皱眉不是这个原因。你亲自去长安报社,就说本王要发布一条广告,让长安报社按标准收钱就是了。但本王要一个非常好的位置,就说八坊新改造的畅心园、春晓园、长丰园明天开始对外销售,让高白杨去安排一下,原先的住房换购的一边,花银钱买的一边,告诉他本王明天亲自过去。”
    秋香把李元兴的话一一记下。
    “让高白杨把本王要求制作的,摆在正厅中间。旁边的木栏围上,再调三百军士维持秩序。去吧!”
    “是,殿下!”
    看着秋香出来,李元兴心中升起一个念头。
    自己最初强行压制不让给西域出货,事实上再出货的时候,丝绸的价格当真是翻了至少五倍。很难说这帮家伙是不是也安的这个心思,压货,让西域没有货。再谈的时候,就要大幅度的涨价了。
    如果真是这样,倒也无所谓。
    商人嘛,有十倍的利就敢冒险,有百倍就敢冒杀头的危机,有千倍就敢造反的一群人。
    李元兴并不知道,事实上锦绸商会的李会首这会正在家中发抖的,骗人可以,但骗的却是大唐秦王,这个风险超过百倍利的风险的。只是他如果不这么作,他就没办法成为几大锦绸商会的第一任联合会首了。
    至少如何赔罪,他还没有想好。
    次曰,李元兴天不亮就出门了,长安眼下还是有宵禁的,只不过是有条件的宵禁。相比这前要宽松的多,出门的人只要随身带着京兆尹那里特制的身份牌,证明是长安人,就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
    商人高白杨,可以说是李元兴秦王庄的专属商人了。
    见到李元兴的到来,高白杨恭敬的站在门口恭候着。
    “殿下,属下斗胆。眼下八个坊的改造才进行了不到两成,春晓园仅仅才完成了不到一半,可以住人的房屋也才三成,屋内更是什么也没有。畅心园才开始刚刚动工,这个时候就开始销售,属下认为不好!”
    李元兴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心说大唐的人真实在。
    “今天一切听本王安排,你用心学着。”
    “是,殿下!”
    李元兴把话说到这份上,高白杨铁定不敢再多半句嘴了。
    报纸大约在早上六点才开始发放,七点才会在整个长安出现,而百姓们看到报纸后,再来到这里也要到十点了。所以李元兴命令,十点才可以打开大门。
    这个期间,李元兴召集了高白杨以及他的手下,开会。
    虽然高白杨以及他的手下听不懂李元兴的意图,可他们却是会严格的执行李元兴的意见。
    十点整,春晓园的大门外足足站了有上千人,后面更是有数百辆马车,满满当当的装着钱币,除了这里的原住民之外,许多人商人早就盯着这春晓园了。
    李元兴亲自走到门口。
    “长安的百姓们。本王希望有一个非常美丽,非常干净的,非常华丽的长安城。这才推平了八个坊间,准备建三所园。不过,事情要一步一步的作,先说银钱之事,买房置地是要用钱币的,可这一车又一车的钱币,在这里极是不便!”
    李元兴亲自开口,那里有人敢插嘴呀。
    “长安,有银庄。将银钱放在银庄,或者你们喜欢叫银号也行。银庄收了多少钱币,就会开出多少钱币的凭证,这个凭证是由本王庄内特别制作的,在春晓园购置房产,只需要拿着凭证来就行了,不用一车车的接着钱币过来。”
    “遵殿下令!”
    当下,就有商人安排家人去银庄排队,换凭证。
    这就是李元兴银行计划的第一步,支票。
    不过,大唐没有网络,这初期的支票是一式两份的,所以还需要再去对验一次。
    “这第二件事情,就是选屋。大唐以礼待天下,虽然说商人也有品阶,也有人在偏僻之地私下置大屋,但这里是长安。那边墙上有礼部订下的规则,各人按级别选屋!”
    “我等明白,定不敢僭越!”
    李元兴的身份摆这里,没有人敢心急,也没有人敢吵闹。
    李元兴笑了笑,继续说道:“关于屋子再说一句话,屋内全空。可凭自己喜好精装屋内,在春晓园,就以地面而言,可以木板制榻,也可用水泥制作平整的地面,当然还有两件本王特批了。”李元兴说罢,伸手一指。
    云石、还有花砖。
    花砖不算非常特别,但能够使用云石,许多身家丰厚的大唐商人几乎就要尖叫了。
    想那踏雪楼,白色云纹,光滑如镜的云石地面,有多少人在向往。
    “好了,各位按礼制可以选了,没有买到的,可以预先购买没有建好的屋子,就是交订金。在建好之后,再付其余的钱币。而且本王已经对钱庄下令,允许借款买屋。”李元兴说到这里后轻轻的拍了拍手。
    一个中年的掌柜从侧面出来,先是给李元兴施了一礼。
    “各位,某是大唐钱庄秦晓园分号的三掌柜。凡是身家清白,家中有定期收入者。可借款买屋。举个例子,一间屋如果需要三百贯,只需要付一百贯钱,其余的二百贯可以十年内,二十年内还清。借款的资格本号会有专人审核,利钱从每年一成至半成不等。如若家中有军中立功者,利钱减一分!”
    一年一成利,就放在大唐就是低的可怜的利息了。
    李元兴看到百姓们都愣住之时,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回到屋内。
    在李元兴进门之时,身后传来山呼之声:“秦王殿下仁厚!”
    李元兴回身摆了摆手,快速的进屋。这才拿起各种屋子的价格表来,进到侧面小房间之中。
    翻开手中的价格表!
    一尺从四十文到五百文不等。
    这个价格自然是有核算标准的,李元兴订下的标准,只是却没有看到对应的屋子。所以这会才拿起价格表打算再看一看,真正开始交易也要到明天了,现在还有修改的机会。


第601节 春晓园
    李元兴翻看了一会手中的价格表,轻轻的摇了摇手中的铃。
    “殿下!”陆毛锋从门外进来,等等李元兴下令。
    “去告诉高白杨,让他在准备买房的人当中挑选十个人,本王准备亲自去看看春晓园。这些人当中至少有三个是以前的原住民。”李元兴吩咐过,陆毛锋立即就去安排了。
    十个人,有拥有几个大工坊,几十间店铺的富商。也有原来住在这里,因为改造而搬走,作工挣钱想回来买套屋子的人,也有品阶不低的工匠,想在长安城中有一套屋的。只因为春晓园之中,平均五千户就有一个蒙童书院,一万户就是一个小型医馆以及药房。
    从正门前往后走,春晓园毕竟已经有三分之一完工了。
    树已经种上,花园水池都已经有了,只是这些却是公用的。李元兴相信,订下规矩,这里的住户也不会破坏他们的居住环境的。
    园区按照李元兴事先给的规划,却是分成了许多个区,每个区都有灌木或者是水渠,再加上道路隔开。
    “老丈,你想买什么样的屋呢?”李元兴一开口,就让那五十多岁的半老头一哆嗦,结结巴巴的回答道:“殿,殿下。小民想给小儿子买套屋娶亲!”
    “你那儿子每个月有多少收入?”
    “某那小儿子,在乐民园一家点心坊作工,已经是五等点心师傅了。每个月连工钱,还有赏钱有两贯钱还多,某在乐民园负责清理垃圾,加上赏钱一个月也有五百五十文,听闻快过年,还会加发五百文的赏钱!”
    五百文在大唐不算少了,可以买到差不多五百斤米了。
    对于原本穷苦人家来说,这已经是不算少的一笔收入了。
    听到这个收入,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以一个还没有娶亲的人来说,这个收入不低了。在长安城之外,一个九品官员。以他的俸禄、永业田、公田,以有各种补贴下来,差不多就平均到每个月,就是四贯钱多,不到五贯钱。
    九品官员,比如说县尉,也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治安一把手了。
    衙门里的小吏不算官员的,收入自然也是有高有低。
    听到这个收入,李元兴又问道:“想买个大点的,还是只够儿子住就行呢?”
    “如果当真可以借些钱,想买个大些的。一家人住在一起,是极好的。我大儿子现在军中作了队正,听闻过了年就是校尉了。”
    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翻看手中的布局图后径直来到一个分区。
    “这里的屋子,每层有二千尺,共有三间屋,这房一共五层。年龄大了就选低一些的楼层,买两套屋,一大一小,一共是一千三百尺。这屋每尺七十五文钱,你大儿在军中,每尺减一文,如立有功勋,根据功勋大小再减。但只能减大屋的,这是规矩。所以这两套屋,需要九万多文。”
    听到九文,老头吓了一跳。这是好大一笔钱呀。
    “不过,你可先付三十贯,其余的部分二十年还清,每个月差不多就是六百文钱。搬家进来,自然也是要打理一下屋子的,这样的屋子,差不多也要有三五贯钱收拾,如果买些云石铺地,差不多要八贯钱!”
    听李元兴这么一算,老头瞪圆了眼睛:“够,够了!”
    看来老头是存了一些钱的,以乐民园作工,小儿子是点心师,大儿子差不多混到校尉了,就算是最低级的从九品,一个月也有三四贯的钱的收入,他们还当真负担得起。
    李元兴调查过长安的房屋。
    许多穷苦之人一家五口在老旧的坊间也就是挤在三百尺的屋内,三百尺差不多按现在的标准就是实用面积三十平方刚出头罢了。
    而那样的一间旧屋,在李元兴刚来大唐的时候,铜钱还不是流通的货币,多用实物结算。那样的破旧小屋就是一尺差不多二石米的价钱,依当时的米价,十至十二文一斗。三百尺就是六七十贯钱左右。
    这可是一千三百尺,按现代计算,就是一百二十个平方,大的八十平方三室一厅,小的是两室一厅。
    就如同早期的砖混结构楼房一样。
    在现代,砖混结构在九十年代,建筑成本差不多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