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大桥封路,只能从北向南,不能从南向北。
    大桥的宽度没有路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纵然李春是位修桥大师,可他也不可能用石头以及极少量的水泥修出一条宽有三十丈的桥来,所以泾河桥也是李元兴这条直道上的一个瓶颈。
    但那怕是瓶颈,也增加了巨量的运力。
    泾河桥专门安排了一位官员,以及几个小吏。
    这官员的品阶是流外,至于是流外九品中的那一品李元兴没有关系,正常九品之下的流外级别实在太低了,李元兴身旁的近卫军都是从九品的校尉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官,却挡住了户部尚书的车马。
    李元兴远远的看着这一幕,真是心生感怀呀。
    特权不是用在这里的,一个遵守本份的朝廷大员,让李元兴由衷的尊敬。
    “崔尚书!”李元兴亲自走到了崔君肃的马车旁。
    “秦王殿下安好!”
    崔君肃施礼之后走下了马车,视线还望着那连绵不断的车队。
    崔君肃如果要过桥,至少会影响到这里五百至一千辆车过桥,按照泾河桥管事的说法,每半个时辰南往北放行一刻钟,而这个放行也仅仅是给空出一个车道罢了,让南往北的车子排成长队单排过桥。
    “一万辆马车,五万辆人力板车,殿下可否告之,这运的是什么?”
    “菜,给长安百姓过冬的菜。总不能说耀州的奴隶都在冬天里天天有菜吃,长安的百姓没有,我这个秦王会被人骂的!”李元兴笑着回答着。
    马车的运力在有了实心橡胶车轮,以及注油轴承。
    最大的一个改进是,将原本的单轴双轮,改成了四轮双轴,马背上不吃力了。
    马仅仅就是一个拉力,载重量按大唐新制就是四吨,按现代的计算方式,差不多就是二吨七左右。
    而更大的,双马,甚至四马的,却可以拉到唐制的七吨,至十六吨的重量。
    只是这样的大马车仅在耀州临时运输大件精钢物件物到。
    耀州到长安的路上,最多的还是单马四轮,实际装唐制三吨货,加再一百斤水,以及几十斤草料,还有精豆饼的单马四轮马车。
    然后就是单人最大载重五百斤的板车,用的是皮带传动的三轮车。
    仅这个三轮车,就让无数的眼热了,在大唐谁见过精钢制作的车子,钢制的链条。虽然看着简单,这东西放在一年前,这一辆三轮车就敢在长安城要价三四百贯钱。
    装了三百五十斤,加上自己的干粮与水。
    时速大约在每小时十五公里,这些骑三轮车的民夫,一百人一队,队中备有一辆专业紧急修理三轮车的,装有大量零件与工具的修理车。
    天不亮就出发,中午的时候已经到了泾阳。
    “五步,马车间隔五步。”有人在桥上喊着。
    很有节奏,很有顺序,排着队快速的通过泾河石桥。
    崔君肃侧过头问李元兴:
    “殿下,六万吨的货物。就是六百万斤,如此巨大的数量,殿下可是让长安整个冬天都有鲜菜了。”
    “这只是第一批,每个月三次。长安城明德门以南,秦王庄供应,明德门以北耀州供应。”李元兴说着,示意亲卫叫一辆马车过来,那车夫先是给带队的喊话,整队十辆马车不敢占道路,停到桥旁的空地上。
    这空地就是考虑到准备过桥排队,或者为了等候的地方。
    依李元兴的要求,靠右行,那队马车停下之后,却是没办法从连绵不断的队伍之中挤过来,正在焦急之时,李元兴与崔君肃快速的穿过连绵不断的车队走到了停车的地方。
    “殿下,小的是耀州东六区第十八坊的。这一队全部是同坊的人,我们这次的任务是运货至长安,再听从长安耀州办的主官调度,将一些货物拉回耀州去。”那带队的小队长在李元兴面前恭敬的说着。
    李元兴笑着点了点头,就算是应礼了。
    篷布打开,车子下面装的白萝卜,上面装的是白菜。因为白萝卜比重大,白菜体积大。光是装萝卜没多少体积就会让车子超重,同样的重量装上白菜那却堆得太高了。
    “好水的菜呀!”崔君肃说的水就是新鲜了。
    “白菜好保存,堆在雪地里可以堆一冬天,外面冻坏的也可以喂猪,喂鸡。一斤一文钱,本王却是不知道长安的百姓能不能接受,考虑是不是价格降到三斤两文钱。可脚夫们辛苦拉过来,跑这二百里,怎么也要加上二百文钱的脚力,天不亮就出门,一口气跑上二百里,当真是极辛苦了。”
    脚夫是苦力,许多脚夫苦干一天,也就是三十文钱就非常满意了。
    但这些白菜却可以换一种计算方法,三百斤货拉到长安来,车行收上二百文丝毫也不多,因为这在以前需要花上三五天的时间呢。而且还需要至少四个人,就算用马车,也需要两个人。
    “殿下,骑铁车的脚夫跑这一次,是一百文钱。殿**恤百姓,这一天凭力气挣一百文钱,却是不低了。许多没有手艺奴隶为了这个脚夫的机会,已经挣破了头。”
    李元兴笑着点了点头:
    “再加上长安各坊市分派,菜的耗损。二斤三文的价怕是可以控制住了,这萝卜可是大补呀,用骨头汤这么一炖,当真是美味。”
    崔君肃是户部尚书,怎么可能不知道菜价。
    就说这白菜,倒是与菘菜有几份相似,但似乎又不是。
    菘菜这东西春秋两季有,谁听到冬天可以吃到,冬天就算有鲜的,一百文一斤,就是他崔君肃都未必能够吃到,有些干菜就已经是非常奢侈了。
    一斤一文,你秦王要赔多少钱呀。
    “先不管外来的商人们,优先供应长安的百姓。不说别的,每个人每月十斤菜,本王还是供得起的。让百姓能吃到冬天的鲜菜,也好过得一个好年。前些曰子崔长史问本王,今年庆典怎么过,本王想来想去,纵然再华丽的庆典,也不如百姓过个好冬,过一个好年!百姓乐才是大唐乐。”
    崔君肃一言不发的长身一礼,起身之后,默默的点了点头,又是长身一礼。一言不发的转身回到自己的马车上,等待着南往北放行的时刻。
    长安城之中,北偏西光化门入城。
    足有上万的百姓聚集在了城门外,这让李元兴倍感意外。
    因为自己准备卖菜的事情并没有在长安报上说,原本是让耀州拉着菜过来,因为李淳风推测这几天就会下雪。
    可不知道消息为何让长安的百姓知道了。。
    近些再看,长安各坊都有坊官带人高举着牌子,写着各自坊间的名字。
    最先的一队停下了车,带队的小队长走到长乐坊的牌子前,看了看牌子,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纸条,刚刚学习文化的他真怕自己认错了。
    “长乐坊,敢问长乐坊怎么走。我等负责给长乐坊送货。”
    听到这小队长的话,那坊官快步迎了上去,然后冲着身后的人高喊着:“长乐坊!”
    一句长乐坊,当下就有好几百号人跑了过来,他们用绳子绑着三轮车的车头上,两人一组。这不是带路,他们是帮着在拉车。
    站在皇宫城墙上,李二拿着望远镜看着这一幕笑了:“五郎作此善事,自当让百姓知晓。朕亲笔那篇贞观二年初元庆典的文章,明天大唐报头版。就依五郎所言,大唐的庆典就是与民同庆,百姓曰曰有鲜菜,过个好冬,过个好年!”
    “圣上,秦王殿下的本意应是让百姓感谢皇家!”京兆尹独孤修德站在李二身旁轻声说道。
    “不可!”李二重重的摇了摇头:
    “一个冬天,五郎准备了三千万斤鲜菜。五郎付出多少,这声名是五郎的。这是皇家之事,亦不是朝廷之事。去吧,不要有乱子,任何敢于抢菜之人,重责。非长安百姓,是我大唐子民的亦可得到部分鲜菜,其余之人这鲜菜市价多少,朕不知,你会不知?”
    “臣领命!”京兆尹是大官,在初唐也是正三品的官职,中唐却是提到了从二品。
    而且这位京兆尹,不仅仅是大官,而且是李二的亲信。
    更重要的是,他身份显赫。
    有两个大人物分别是他姨奶奶,一个是独孤伽罗,杨广之母。
    另一个,则是李渊的母亲,杨广之母的四姐,独孤伽岚。
    独孤修德这也是一个狠人,王世充被李渊免死,却是被他亲自带人在路上截杀,报了父仇。
    在李渊时代他没有特别重用,而李二玄武门之变后,他就坐上京兆尹的坐子。
    正说着,一名禁军飞奔而至,到了高公公面前低语几句,退到了一旁。
    高公公快走几步来到了李二面前:“圣上,菜价订下了。白菜二斤三文,萝卜一斤一文!”
    哈!李二都笑不出来了,盯着独孤修德:“去年鲜菜何价?”(未完待续。)


第608节 耀州的兔子
    “圣上,有钱难买。皇宫之中所有的供奉,全是秦王庄送来了。要论价格,去年皇宫用度换成市价,圣上吃的不是菜,是银叶子。”
    独孤修德半开了一句玩笑。
    李二挥了挥手:“此事是大事。”
    “某已调了禁军,长安城卫。这就去亲自督办,绝计不能让这盛事有半点瑕疵!”
    独孤修德出皇宫的时候,长安城已经陷入了半疯狂的状态。
    就连乐民园都因为客流变的极少,许多店家临时停业而选择整修两曰而闭园。
    三文两斤的菜价,这是在冬天,已经下雪的冬天,这样的价格和免费送有什么区别,就在是春秋两季之时,时鲜蔬菜的价格也没有这样的便宜。
    数以千计的盛世赞文从名士笔下飞出,一篇篇的落在各大报馆的案头。
    正在百姓们为这盛世称颂之时,北城几个坊间却传来了紧急的军哨声,这是军官在召集部下的哨声,在这个时候,却是引来了无数百姓的不安。
    “报,迎宾苑门前发生大规模械斗。”
    “查明原因,调禁军五百人!”独孤修德冷着脸下令,然后示意亲卫拉自己的马过来。
    当独孤修德赶到迎宾苑前之时,械斗的人已经被分开,数个医官正在救治伤者。
    “怎么回事?”
    “报,百姓们说迎宾苑中有人偷菜,而且强买了一车菜,这一车原本是要运到宜平坊的。接下来,就打起来了。抢菜的是高昌人!”
    高昌人!
    独孤修德听到之后不怒反乐,他身为国之重臣,虽然不参与对外的战事。却也是天英阁一员,国家大事也会给他一份邸报的。李元兴在河州那不痛快,还有回到长安之后连续数曰闭门不出,连长安的百姓都知道秦王心情不好,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会听到竟然是高昌人,独孤修德微微一笑:“来呀,将高昌人上至使节,下至仆役打入牢内,诉告他们盗窃,强抢两罪,再将打人者加伤人之罪,准许他们应诉。”
    “抓人!”带队的一个副将高喊一声,五百禁军直接杀入迎宾苑。那副将又在后面高喊:“所有反抗者,赤手者乱棍打服,持械者……斩!”
    狠人带出的将军也是狠人。
    独孤修德这才对百姓们说道:“各位长安父老,退去吧。堵了此处的道路,车队难行。耀州送菜过来一曰二百里路已是极为辛苦,入夜之前菜不能入库如在雪中损毁,寒了耀州百姓的辛苦却是不好。送菜的队伍辛苦,早些交了货也好有口热食吃喝。散了吧!”
    百姓们除了受伤的,和几个需要作证的之外,呼啦一下就散了。
    那被抢坏的车子被八个精壮汉子抬子,那散落在地上的白菜也被人捡起,连一片菜叶都没有留下。
    街道很快就疏通了,堵着的车队继续开动。
    消息传的很快,位于使馆区的契丹使节看着正往使馆内仓库堆的菜,突然小声对身旁的武官说道:“速派亲信之人回去,请族内加倍训练精锐。”
    “加倍,大唐秦王只要三万精锐铁骑,十万普通骑军,多出来咱们养活不起呀!”
    “高昌人自寻死路,打高昌我们契丹人定要争个先锋!”契丹使节小声的说着。
    使馆武将听懂了,赶紧去安排了。
    长安城之中,普通的百姓坊区却没有那么紧张的气氛,只有一片欢声笑语。坊内街心空地上已经排开十口大锅,炖着秦王庄十大名菜之一的猪肉白菜炖粉条,阵阵的肉香飘散在整个长安城中。
    此时,耀州城中,明月公主武曌正在准备吃晚餐。
    标准的四菜一汤。绿色的清炒菜心、黄色的鸡蛋炒韭黄、红色清炒彩椒、紫色的甘蓝菜。还有一盘五色彩汤。都是用极小的盘子和碗装着的。
    崔君肃是客人,刚刚进来只是相互施了礼,还没有说话,武曌就叫上菜了。
    崔君肃看到这精致的四菜一汤,微笑着说道:“市井传闻,秦王殿下与明月公主极是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