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软椅上,李元兴一只手托着下巴。
    亲卫们安静的站在两侧,李元兴不说话,他们也不会多嘴,就这样安静的坐着。
    足足过了有半个时辰,李元兴突然开口说道:“本王听说,那个金蔓青的家就在石城,那石城距离卑沙城不足百里。是不是这样?”
    陆毛锋那里知道这些,抓了抓脑袋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纸笔!”李元兴心说问也白问,自己应该没有记错。
    纸笔送了上来,李元兴在纸上写道:“衣锦还乡!”然后交给了陆毛锋:“让书吏拟定表章。本王的意思是让礼部安排一下,本王要在国内城祭祀亡魂。不管是道门,还是佛门都必须有足够身份的人过来,礼部那边请皇兄示下。”
    说罢,李元兴将纸条交给了陆毛锋:“给明月公主。”
    “殿下,是不是把高句丽王带到长安去?”
    “就这样办吧!”李元兴也懒得多说了,高句丽王他不放在心上,只时他只是在考虑如何把卑沙城这些地方给控制了,要知道这里可不全是高句丽人,或者是扶余人,至少有一半也是汉人,因为在东晋的时候,这里还是汉属。
    陆毛锋得到命令后退了出去,可一出门立即又跑着进来:“殿下,好消息。安市城已经全城控制,只有城主府那小小的地方还有大约一千高句丽人,牛将军下令停战,他上报说看能不能把人活捉了。如果现在强攻,只需要一把火就能结束战斗!”
    “让李尚书去拿主意吧,是死是活本王不在乎!”乙支文德的生死,已经不重要了。至少对于李元兴来说,一个不影响战局的人物,是生是死,有何重要。反倒是如何可以不用开战就顺利的收服一些城池,才是重要之事。(未完待续。)


第646节 回乡的奴隶【求月票】
    强大的,如同神话一样的飞舟,再一次出现在了长安城的上空。
    百姓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那欢呼的气流似乎就象把飞舟再次吹向高空一样。
    胜了!
    就这么胜了?
    李二一直在怀疑自己,他不怀疑电报员的信息,只是怀疑着自己,他总是感觉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平壤城被夷为平地,安市城已经完全落入了大唐的手中,从建安到安市,再到丹东港,大唐在高句丽的疆域里切了一刀。
    一条又一条的海船将大量的物资拉入丹东港,大唐的前线补给绝对充足。
    “圣上,圣上!”高公公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圣上,飞舟回来了!”
    回来了,现在才是四月初四。
    李二出城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晚,大唐太上皇竟然象一个说书匠那样坐在城北的一块石头上,手舞足蹈的讲着平壤城之战的过程,数以百计的笔客就跪坐在地上,面前摆着厚厚的纸张,每个人都在飞快的记录着。
    “哈,二郎来了!”李渊开心的大笑着。
    “父皇!”李二很恭敬的施了一礼,看到李渊这表情,李二那悬着的心放下了。辽东胜了,而且是大胜。
    那些还在专心听李渊讲故事的人纷纷起身,躬身给李二施礼。
    李二笑着一摆手:“平身,免礼!”
    李渊跑着过来拉住李二的手:“有礼物,有一件大礼物呀。”
    李渊的礼物是什么?自然就是高句丽王,高建武了。
    高建武穿的还是他被抓时的衣服,头发乱七八糟的,没有人绑他,也没有人打过他。此时出现在这里,他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不是在作恶梦,大高句丽真的败了。
    李二准备说话,却是被李渊打断,李渊靠近李二小声说道:“五郎说了,被俘的高句丽人一视同仁,以才能论身份。有本事的人自然可以吃得好,穿的好。他们之前的身份与我大唐有何关系。不作工,就没有食物,作的不好食物减半,五郎那里不是义舍,不会免费供人吃穿。”
    李二无奈的摇了摇头,示意禁军先把高建武带下去。
    原本李二是想说,给予高建武一个院落,一个符合王候身份的待遇。虽然是战败国,但大唐是上国,也要体现出上国的风度来。
    现在看来,在大胜之后,连李渊都偏向着五郎了。
    “你等去吧,三天之后在这里接朕。”李渊笑着冲伍斌等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李二不解,李渊却是一副非常专业的态度在对李二说着:“这个飞舟是初次飞行,这一口气飞了上万里,总是会发现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回耀州修理修理,保养保养,这东西不怕用,爱惜一些才可用的时间长些,用的顺手些!”
    李二无奈的笑着,示意回宫。
    这里也不是说机密之事的地方。
    就在天色完全暗了下来,长安的城门也一一的关闭之时,耀州的各工坊敲响了下工的钟声。下工,或者回家自己作些饭菜,或者去大食堂吃晚餐。再或者有些手头上宽,却没有家的工匠三五成群的去找个酒铺喝一杯,顺便听一听评书。
    正当耀州的各工坊的人陆续往外走的时候,好几处工坊的门口却有穿着州府小吏服色的人站在工坊的门口。
    这是要有什么事?
    不是害怕,只是好奇。
    许多人都不由的放慢的脚步,想看一看这小吏是来作什么,工人们多是奴隶出身,只有少数是耀州的平民百姓,可官贵民**的思想在普通民从心中根深蒂固。自然没有人敢去开口问这些闲话。
    第七药工坊大门前,金蔓青正提着篮子下工,她正准备去晚市买几只饼,然后回到自己的屋中煮些菜粥与饼子同吃。
    那小吏来到了金蔓青面前。
    “可是第七药工坊,药研室二等管工,金管工?”
    “是!”金蔓青不明情况,只是如实的回答着。
    那小吏拿出一个本子,大声的说着:“大唐秦王殿下远征高句丽,大胜。现已经控制了安市、丹东、卑沙。在攻打平壤城之时,却是遇到崔主薄平妻的家人,殿下仁厚,怕是再有误伤大唐子民之家属之事发生,特准许耀州有功绩,府尹推荐之人,回乡省亲。只要家门前有身份标识,唐军不入,并赐予粗麻布一匹,精粮一石!”
    小吏讲的这些话,全是武曌设计好的。
    讲完之后,小吏再问:“代府尹问话,第七药工坊,药研室二等金管工,可需要回乡探亲。如需要,请在明晨向各住宿区管事正式上报。”
    说完,小吏给发了一份表格。
    正事说完,小吏笑着一抱拳:“恭喜金管工了,这是衣锦还乡呀。这次仅有三十六份表格发下,各人依级别可带婢女,仆役,护卫,家丁都在表格上有所体现,高句丽那里咱们大唐刚占,纵然有些流寇,也不足为具。”
    这小吏的级别是流外,算起来比金蔓青还低了许多级。
    自然这会说话多了几分恭敬。
    金蔓青却是呆了,她去东市买衣服,买礼物,就是想回乡带给家人的。可现在真的可以回家了,似乎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还是她买下的那个给她作助手的婢女道谢之后接过表格,小心的捧着。
    这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这张纸代表着回家的机会。
    收到这样表格的人都是经过详细挑选的,可以说从卑沙城到安市城之间,所有大些的城镇都挑选了一至两人,只是论起级别,倒是金蔓青最高。
    那位高句丽朴姓小官,已经查明,竟然是那献上丹东城的朴家支房,所以他就不用考虑回乡了,更何况他也不想回去,因为他的级别低于金蔓青,现在还是奴隶身份,作不到衣锦还乡这样的快事。
    金蔓青都不知道她怎么回住处的。
    她住处门外,却是不知道为何突然来了好几百人,似乎还有人在往这里聚焦着。
    “金管工,我身强体壮。求你让我给你作家丁,你回乡之时带上我吧。我是在建安城作工的时候被抓的,我的女人,还有娃子都在金海子。求您了。”说话的人说着就在跪,看打扮,却是一个低等铁匠,如果他的技术没办法再提高,十年八年也难给自己赎身!
    金海子。
    就在现代大连金州区以西,金海湾的地方。距离卑沙城在古代步行一天就能看到卑沙城。
    金蔓青的家所在的位置就在这金海子以北大约七八里远的地方,那里并不是一座城,而是在一处海边的石山上又用石头修了一座灯塔,慢慢的那里成为了渔民聚焦的一个镇子,也得名石城。
    “这,好吧!”金蔓青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这下可好,后面上百人也跟着大叫了起来,他们之中最远的距离石城有二三百里,最近的就有石城的人,有两人说起来还认识金蔓青的父亲。
    金蔓青立即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了。
    “我,我,我只能带十六人回乡,只有十六人。这还是城主因为我是女人,特批多让我带了两个婢女。”
    有些乱了。
    住宿区的管事都闻讯赶了过来。
    消息为什么传的这么快,武曌想让传出去的消息,如果有必要的话,一个时辰让整个耀州人人都知道,也不是什么难事。
    住宿区的管事大喊着:“都别争了,努力的作工,每个人都有回乡的机会。既然金管工拿不定主意,就听某说。她家里那镇子,或者是村上的。十个人。既然金管工已经应下了金海子的这位,那金海子的六个人,如果争不定,就抽签!”
    事情倒也简单,毕竟官方开口了。
    聚焦在这里的多半是奴隶,只用少数思乡心切的几个平民。
    不过管事说的也有理,既然那里已经被大唐占了,以后自然就会有回乡的机会。
    人数不少呀,真的开始抽签了。
    州府之中,有官员问武曌:“公主殿下,是否要安插一些我们的人进去。”
    “没必要,让他们回乡,这是恩赐。到了建安城,每一队配上一些护卫的军士,就不会有事,那金蔓青虽是女子,却是我耀州二等管工,身份比正七品官只高不低,安排一个百人队的护卫是合情合理的!”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让金蔓青这一类的耀州工匠衣锦还乡原本就是计划之内的事情,只是此时放在一个比较巧妙的时机,顺便为李元兴和平占领卑沙至安市城这片地方作些贡献罢了。
    三天之后,飞舟再次从耀州出发,顺便就拉上了金蔓青等人。
    这些人当中,有两个还参与了飞舟的建造。摸着飞舟的甲板,许多人都泣不成声。不管是因为要回乡了,还是因为能坐上这巨大的飞舟,总之是哭声一片,许多五大三粗的老爷们,也一样哭的象个孩子。
    长安城!飞舟停稳之后,有管事对回乡的人大喊着:“所有耀州的工匠们听着,今晚上在东市悦来客栈过夜。谁需要买些回乡的物品,依级别,工匠级别每高一级,可带一只藤箱,每只藤箱限重十六斤,不要超了量上不了飞舟!”(未完待续。)


第647节 高句丽历史上最成功的反贼
    耀州这些奴隶回乡!
    李二懂了,他知道李元兴这是准备走民心路线了,在李元兴手中有什么不是武器的。在飞舟出发之时,李二还特别给三位身份最高的工匠每人赏赐了一枚唐皇金币,这不仅仅是一百多贯钱的价值,更是一种认可。
    工匠们坐的镇远号,有身份的三十六人自然是客仓了。而没身份的,则是被扔进了货仓,婢女们则允许站在客仓之中,但不许随便走动。
    王及善亲自带队,道门袁天罡、佛门慈苦都上了飞舟。他们在威远号。
    平壤城之战,已经不是秘密了。渊盖苏文就算不知道,赵言德也会告诉他。
    渊盖苏文的大军迅速的占领了平壤周边所有的城市,高建文被绑到了渊盖苏文的面前,渊盖苏文抽刀就要杀人,却被赵言德拦下。
    “你敢挡我?”渊盖苏文眼睛一直是通红的,不知道是因为恨,还是因为福寿膏抽得多了。看到赵言德挡他,甚至有了给赵言德一刀的心思。
    赵言德笑**的说着:“杀人太容易了,生不如死才更可怕!”
    “你有何妙计?”
    赵言德在渊盖苏文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赵言德不是好人,可以说他是恶毒到了极致的人,李元兴能把他比作秦时赵高,可见这样的人物有多么坏。
    渊盖苏文却在听后,大加称赞:“好,非常好。”
    赵言德这才拿出一个卷轴来:“大唐海量精钢的秘密,小的花了数万两黄金,总算是给您弄来了。虽然那橡胶小的无能,但用这个想必大将军您一定满意的。”
    “哈哈哈!”渊盖苏文放声大笑:“照你意思去办,高氏一族任你取!”
    赵言德带着高建文离开。
    不知道为什么,高建文感觉到一种生机,似乎赵言德不会杀他。
    “赵公……”高建文一开口就被人把嘴给堵上了,被人强行扯着带了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