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兴听了,想一想也是,现在不是过去了,没菜吃。
    现在一年四季什么菜没有。
    刘名轩又说道:“再说黑的,但凡是发货到棒子那里的白菜,给上面喷上二十倍的农药,等他们的海关检测。退货,他们没菜吃。不退,他们敢收。叔就敢往卖给他们所有的菜喷药。”
    李元兴当场就哑巴了,这果真是混黑道的。
    “还有,你要想下手更狠。给倭人说,他们要想买药,就要帮你种药材。用药材换你的药,你这个药虽然不贵,但每天要当吃菜一样去吃,也不少呢。所以倭人那里再减产几百万吨白菜,这才是乐子!”刘句轩点上雪茄,品着茶,手里玩着核桃,慢悠悠的讲着。
    李岚姗当场就抢过电话来:“六叔你英明!”
    “六叔不英明,这东西只能今年整,明年肯定有上面的人干预。搞的太僵了也不好收场,出口气就到头了,要搞死谁不用这些小玩意!”
    李元兴懂,刘名轩的在场,这种事情只能是分散注意力用的,重招还是历史上。(未完待续。)


第657节 白菜真是好东西【第三更】
    白菜好不好,白菜重要不。
    这东西产量巨大的,冬天储藏方便。
    李元兴带着许多礼物回到大唐之后,竟然在天亮醒来吃早餐的时候看到了崔燕燕。看到亲自端着早餐的崔燕燕,李元兴惊讶的半天也没有合上嘴。
    “你……”
    “头一次见殿下这表情,看来殿下是真欢喜。”
    李元兴第一句问的就是:“你们偷偷来的,还是皇兄允许的。”
    “是圣上下旨要我们过来的。语烟妹妹正在派人往殿下书房搬文书,近来朝中大小事情都有一份备案送到天策上将府,两位长史让挑重要的给带了过来。王尚书给长安发了电文,圣上御旨,让几位作文书的女官过来,也让我们姐妹两人来陪殿下。”崔燕燕的解释着。
    后面的李元兴没听全,只听前半部分:“你说,搬文书?”
    “对,十几大箱呢?”崔燕燕如实的回答着。
    李元兴脸上轻轻的抽了一下,然后说道:“你刚才说,挑重点送来。然后有十几大箱,那不挑重点有多少?”
    崔燕燕摇了摇头:“不知!”
    李元兴苦笑着,没再提什么文书的事情,只问道:“家里都好吗?本王送去的海珍可还美味,长安的勋贵们是否有品尝。”
    “自然是极美味了,明月公主说到了这里,还会有更多的,更美味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崔燕燕立即就想到了最贪嘴的郑秀嫣,生怕李元兴问,立即接着说道:“可惜秀嫣妹妹在耀州,心思全在那些花上了,说要是弄什么百种花**。”崔燕燕是一心要差开话题的,马上又说道:“殿下,还有一件欢喜之事。语烟妹妹以秦王府女官的身份,上了一份表章,崔长史附了言,送进宫中去了。”
    听到这个,李元兴立即就把郑秀嫣这个吃货的问题扔到一边。
    “什么表章?”
    “是关于白菜的。雨烟妹妹提议,白菜应该作为与粮食一样重要的物资,每个州县每年都要保证种植的亩数,以及白菜的农产管理,还有象储存粮食一样,将白菜列为官储物资之一,必须要格外重视,天下百姓如果冬天有菜吃,这是民生之福!”
    听完,李元兴当真是赞同。
    要知道,后世现代,在八十年代,买白菜还要凭票呢,那真正是战略物资。
    那个时候的老人,会把白菜整出无数种作法。
    想必不出几个月,大唐也会有厨师研究出白菜全宴来。
    吃过早餐,李元兴来到了书房,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几个书架摆了进来,然后分门别类的将李元兴所需要的书与资料摆好,秋香等人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快半个时辰。
    “殿下,这一份是长安最急的文书,这一份是建安最急的。”秋香将两份夹着红色标签的文书放在李元兴面前。
    李元兴缓缓的拿起长安的那份。却没有打开,而是看着秋香。
    秋香已经看过,在李元兴看她的时候说道:“延州东二百里,有蝗虫出现。八千亩青苗被毁,最终是县令带人以稻草火攻,才暂时压制了蝗虫。”说完后,秋香又说道:“殿下,尚书省也有上报,估计接下来可能会大范围暴发!”
    “去传令小村停止下海捕海鲜。只要海带,晒干。让飞舟运完最后一次海鲜之后装上应对蝗灾的药材以及白菜种子后,所有人休整侍命。通电兵部,让预留在长安的十二卫军兵十二个时辰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李元兴只管说,元春与兰秋就在一旁快速的记录着。
    一个人用的是电脑,一个人用的是纸笔。
    秋香这时又说:“圣上说了,这一次不用让殿下劳心。”
    “不!”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我不管救灾,我管的另一件事情。现在不到说的时候,你继续说建安最紧要的事情吧!”
    “殿下,这边有许多高句丽贵族希望与我们大唐谈判,他们可以投靠。但提出一些要求……”秋香没说完李元兴就打断了他:“没兴趣听他们的要求,一帮穷酸也敢在本王面前自称是贵族。”
    “是!”秋香乖巧的点了点头。
    李元兴笑着说道:“记住一句话,大唐的贵族才是贵族,圣上与本王点过头的贵族才算是贵族,其余的凭什么敢称‘贵’敢称‘士’。密令大唐帝国安全司监视这些人的动静,密令兵部,速攻国内城,然后调五万战兵本王要用!”
    “殿下,如李尚书问理由,应当如何回答?”
    “告诉他,是不是异邦人是不是贵族本王说了算。兵源到位之后,迅速控制卑沙城与安市城之间,把所有的贵族都给本王用刀架在脖子上。当地的百姓认可他们是仁善之人,那本王就许他们一个贵族,否则……”
    李元兴冷冷一笑。
    秋香懂了,转身示意元春记录:“为恶之人,罪大者依唐律处罚。轻罪者,为民。”
    “高句丽人穷,为了打仗他们也没什么吃喝了。派人去转转,这里有许多产业可以发展起来,不要白给他们粮食,给他们一个作工的机会,给一份丰厚的工钱就足够了。李元昌到了没有,如果到了让他立即给我去找那几块地方!”
    秋香一翻自己的小本:“殿下,还有一件次紧要的事情。王尚书在回长安面圣之前,留下一份文书,请示想要血祭!”
    提到血祭,李元兴都愣了一下。
    可秋香却是一脸的平静,难道她不懂什么是血祭吗?
    秋香懂。
    “殿下,王尚书与众位上官的意见是,殿下仁厚自然不会杀降。但些许高句丽贵族,被俘之将,或可考虑!”
    真狠呀,什么时候秋香也可以对杀人习惯了。
    对呀,这里是秦王府,不动刀,能可以让羊吃人的秦王府。
    “准了,凑可吉祥点的人数。就是把高建武扔在那里砍了,本王也没有意见。”
    秋香记录下,又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小事,这些事情李元兴有兴趣听就听听,没兴趣听的话,秋香在职责内,也要一一的念出来。
    末了,秋香施了一礼:“殿下,最后两件事情。一是婢得到了吏部的文书,婢御赐秦王府从七品主薄。二是建安城周边因为战时荒废,语烟王妃下令全部种上白菜,想必今曰语烟王妃就在忙此事!”
    李元兴点了点头算是知道了。
    再看看秋香,李元兴又笑了:“本王倒是想看看秋香你穿官服的样子。”
    秋香脸上一红,低头轻声说着:“那婢去换来!”
    “记得,已经是官员了,下次自称下臣,不用再自称婢了。听闻那金蔓青自轻身份被老王骂的不轻,他要是听到你自称是婢,估计敢当着本王的面骂人。”李元兴是在说笑话,秋香也不敢接话,施礼之后退了下去。
    李元兴伸了一个懒腰,对元春说道:“元春,让厨房准备,本王中午陪两位王妃用餐!”
    王语烟这会就算李元兴有心陪她吃午餐她都没有空。
    带着自己的两个侍女,还有司农寺的几个官员,身穿着五品大唐官服,头戴亲王侧妃头冠,正站在田间地头看着司农寺的官员查看土质,以及周边水力的情况,来测算在不用肥的情况下,每一亩的下种量。
    大唐已经进入了初步的科学种田模式。
    这个在大道称为农道。
    “报烟王妃!”那官员将分析出来的结果写在纸上。
    为什么说是初级,因为土地的酸碱度,含水量,肥力,等等各项数值,百分之九十凭经验,其余的百分之十才是靠着简单的技术姓测算,准确度低,低到李元兴无法忍受,却也无可奈何。
    “实种三道五支,下官以为合适。”
    三道六支就是一步的宽度内,起三行,每行在一步内下六棵白菜的种子。这样算起来,一亩地超过了三千棵白菜,这个数量吓了王语烟一跳:“你当真没有测算错误吗?要知道本王妃问的是无肥力之下!”
    “回烟王妃的话,下官没有没有算错。根据神农殿对白菜的研究,有着底肥百担产量万斤的说法,秦王府农庄实测之后,更有万斤肥万斤菜的数值。后秦王农庄李公正是写出《三追不如底》的策论。秦王农庄底肥上追肥,最高为四道六支,也就是每亩四千五百棵白菜。这里土地肥沃,远超秦王府农庄上过底肥的地块,所以下官认为,三道五支!”
    王语烟听这位官员说的有理有据,也不再反驳。
    另一官员这时说道:“下官也有些想法!”
    “说来听听!”
    “回烟王妃的话,这里地广人稀。密植增加的是亩高产,却不是总高产。让一些地块空着,也是浪费,可以再减三成,是为上策!”
    先前进言的官员也附和着说道:“下官失查,如农者过少,地多,分散一些是上策!”
    “你们辛苦了,各种田地分片划种。以三千亩为一例,划好就种。育亩的地块要优先选择好,这里不比长安。告诉这里的管事,育亩之处当防盗,防止野兽破坏。明天就要开始育亩。继续吧!”
    王语烟很严肃,她为自己现在这个女官的身份感觉到骄傲与兴奋。
    女官,这个放在武德年前,或者是更往前的各朝各代,却是根本不可能的。(未完待续。)


第658节 女官
    谁听说过女官,女子为官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社会规则,还是礼教的一种挑战。
    可大唐,却非常现实的有了女官。
    最初是大唐贵妇们不想被圈养到家里,在武曌等人的鼓动下开始争取一些无关痛痒,根本无所谓的官职。
    可现在,却是大唐官场上的无奈。
    因为,官员的数量严重的不够用了,光是给高句丽这边,各种文职官员,大大小小的官职就这一次就派出了超过了上千人,建安城不再是军管,正式成为了一个州,辽东建道,一道之地上千官员扔进来连点水花都打不起。
    贞观初期,原本肯定是够用的。
    但李元兴的出现,让这个需求量增加了何止十倍。
    除了作官,各商会,各工坊,对于识字,懂史,知礼,会管理的男人需求量增加了千倍不止,最初出现的女子当权不是朝廷,而是民间。
    商会、工坊需要量太巨大了。在长安周边各州县选择一些有才干的官吏之时,许多原本在工坊作过管事的女子也被挑选成为女官。
    这也是秋香被御封七品女官的一个原因。
    李元兴贞观二年新年后在准备打仗,然后开战,现在辽东道的事情非秦王不能作镇。
    李二、吏部也没有把这种小事告诉李元兴。
    说到女官,有一位身份不俗的女官正在回乡的路上,从建安城到她的家乡,足有四百里。古代的四百里可不比现代,这里的四百里也比不上那耀州到长安的路。可真正的思想心切,在出发的时候,金蔓青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不为别的,只求那些护送她的军士们可以每天多赶一些路。
    收钱,军士们不会。
    带队的校尉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他只是八品校尉,金蔓青领着七品的衔,干着六品的活。就是这个身份的差异,他也不会拒绝这种要求。不过军士们辛苦,殿下赏了那么些肉,每天晚上拿出半扇来给这二百军士加加餐,就当是感谢了。
    古代油花少,肥肉才是好肉。
    大肥猪一只也有二三百斤重,一扇就是上百斤,半扇也有五十多斤。
    这加餐当真是厚道了。
    这一路四百里,路上在外搭营,不打扰地方。只是每人派出骑军在沿路的县里打个招呼罢了。
    路上的百姓只有吃惊,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大人物,也都躲的远远的。
    只知道这是大唐的贵人。
    硬是在出发之后第三天下午的时候赶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