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兴把记事本翻了一页:“皇兄,接下来臣弟要说的就是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大唐最需要的东西!”
    “粮食!”李二笑着回应了一句。
    “粮食臣弟认为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发展农业,提高亩产,增加有效的种植面积!”
    李元兴说到这里,武曌象小学生一样举起了手,表示自己有话说。
    李二笑着一指武曌:“明月来讲!”
    “这就是我的提议了。再生能源的利用,首先第一种,必须大力的发展沼气池。沼气池一个产业链,好处多到数不清。明月有表章……”武曌说着,又去准备翻她的那四只箱子,李二赶紧制止:“明月,这个提案不错,五郎的秦王庄就是极好的。”
    “圣上,秦王庄农户对沼气的利用率,只有三成!”
    李元兴这时也说道:“不如着手改造一个村子,马上要大考了。各地官员都会送学子入长安来应考,让他们亲眼看一看沼气,也好回去推广!”
    “好,就依五郎!”李二自己也没有完全看过,既然有利于农业,一定要支持。
    李元兴继续说:“这农业第二步,就是发展海田,湖田。在不破坏水面的情况下,可以养鱼、种水产。这个产量也是巨大的,运力提高之后,可以有效的补充田地生产的不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为不收粮税作准备!”
    “不收粮税!”李二很动心呀。
    “不收粮税,那就要收商税,商人将粮食四处运着卖,交了一成的商税不为过,但却不从田地之中收税了。那么第一个矛盾不是免税,而是佃农与奴隶。”
    李二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大麻烦,没几年时间不好解决。
    也不能急着解决。
    “此事缓议!”李二的意见李元兴也同意,急不得,也不敢急。
    “第三点,臣弟以为,百越之地必占!”李元兴又露出獠牙了,李二最喜欢听到就是李元兴说那块地方一定要占领之类的话题了,开疆扩土是历代帝皇最大的功绩了。
    李元兴继续讲着:
    “百越好在那里,臣弟喜欢的就是粮食。他们那里一年四季米,农人根本就不去照顾田地,产收就好过大唐数倍。所以,为了保护大唐的粮食,必须要占。而且除了粮食之外,糖,橡胶等许多农作物,都是大唐每年数万船的用量呀!”
    “占,五郎尽管列出计划来!”李二一百个支持。
    打,尽管打,只要给大唐的地图增加尺寸,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武曌又举手了。这会功夫,武曌只要举手肯定有重大意见,李二示意武曌说话。
    “打百越,最强的统帅不是李元兴。”武曌很严肃。
    李二大笑:“明月这是要举帅了!明月你讲来,朕一定慎重考虑!”
    “柜爷!”武曌的话让李二一愣,李元兴却是在深思。
    要说打百越,在大唐还真的没有一个能比柜爷强的人,柜爷的儿子自己的岳父是死在那里的,柜爷也亲自去过前线,而且对安南作过非常深入的了解,当真是打百越,非柜爷再无第二人选。
    李元兴沉默不语,李二在观察。
    “五郎以为明月的话如何?”
    “臣弟在想,怎么劝爷爷少些杀戮,多些奴隶。秦将之风,下手都有些狠。百越在爷爷来讲,真不算什么?”
    武曌这时接了一句:“李岚姗的父亲就死在百越!”
    李元兴瞪了武曌一眼,心说你怎么乱说话呀。可武曌继续说道:“柜爷私自下凡,人没有救回来,只带了一个婴儿回天庭,那就是李岚姗。所以柜爷把百越研究了几十年,在圣上面前明月不说假话!”
    李二眼睛一瞪,杀气十足的说道:“就这么定了,贤皇为征南元帅,百越之事全权处理!”
    李二才是最护短的人。
    就算是为李氏皇族出气,也要给百越一个好看。更加上武曌说过,这先有私仇,再加上一位名将对百越研究了几十年,那必是早就有了上等的战术。绝对不亚于李元兴带过来的那一箱子对突厥的方案。
    所以,贤皇李信挂帅,绝对是不二人选。
    李元兴笑了:“以柜爷领军的本事,这天下间就没有他打不了的地方。可大唐还是要培养年代一轻统帅的,所以必须有辅助计划!”
    “这个五郎不用担心,为兄心中有数!”
    这位贤皇有多强,李二也在期待之中,光是这年龄,研究了几百年兵法的人,岂能轻视!
    李元兴继续翻着自己的笔记本:“皇兄,今天最后一议,就是为工业。环境之事明月**心的不少了,这方面李岚姗可以帮她,臣弟不管了。”
    李二好奇的问了一句:“这位李氏岚姗,所学之长为?”
    李元兴没有回答,示意这问题有武曌来回答。
    武曌叹了一口气:
    “我是学财的,她是学史的。学财的人要知各行各事,懂了才可以让财势动起来。李岚姗学史,她学的不光是大唐的史,比如那大食的、罗马帝国的,她都懂。学史的人,也要学民生,农,财,礼,乐,诗,词。而且她学史,战争史也是史,所以她懂兵,甚至不亚于李元兴,特别是历代兵史,中外兵史她有过研究。”
    李二心说,这要读多少书呀。
    当李二把心中的疑惑问出来之后,武曌回答:
    “我读过的书,大约有八千套左右,字数过十亿,我可以过目不忘。李岚姗可能比我记两成左右,而且她读的书比我杂。我们三个人,就李元兴最差,最多读过二三千本书,能有一亿字就不错了。”
    “胡说,我读过了至少也十几亿个字了!”李元兴反驳了一句。
    武曌笑了:
    “如果三国演义这类的话本也算,我信。你看的那些不打粮食的话本,一本就几百万字,那东西你也好意思凑字数!”
    李元兴哑巴了,尴尬的笑了笑。李元兴知道武曌还是留面子了,只说三国演义。没说自己看小说,看那动不动就几百万字的快餐文学。
    李二则是放声大笑,看到李元兴尴尬他也高兴。
    李二有些期待,柜爷这位贤皇,还有一个不亚于武曌的大才女来到大唐了。
    “继续说工业!”李元兴赶紧把话题拉回来。
    “大唐现在几乎全是军工,就是为军队服务的工业。臣弟以为,民生工业已经开始发展了,比如火柴厂、造纸厂、民用的成药厂、面粉、肥皂、曰用品等等……”李元兴说罢,对武曌又说道:“这些厂子,要不你帮着计划一下!”
    武曌一扭头:“不管,你光想辛苦我了。李岚姗来了她也不能闲着!”
    “为兄加封李岚姗也为公主!”李二笑着,然后冲着武曌又说道:“明月是三等公主,先给了五等,有了功绩再加!”
    李元兴很明显有些不自然,武曌眼尖,立即冲着李元兴吼着:“你还瞒着我们什么?”
    好一句我们,武曌显然把她与李二摆在一个阵营了。
    “我说了,你不许乱来!”李元兴倒是有些紧张了。(未完待续。)


第705节 皇宫订计 三 【第三更】
    在很得意的欣赏了李元兴的尴尬之后!
    武曌笑了:“看把你吓的,不就是李岚姗有喜了嘛。你当我不知道,不过这一次她倒是有良心,没有故意气我。她来了,你怎么说。”
    李元兴真的没话说了,身份才是最大的麻烦。
    李二是过来人,有些方面他比李元兴成熟太多倍了,毕竟李二年龄才十四岁就成亲了。
    “五郎呀,此事为兄作主了。你秦王府你不算,一门九亲王。李岚姗来了,加封公主爵。秦王府依然不设正妃,先这么过着。各人管各人的,你还能好过些,今曰谈正事,这事情改曰为兄陪你再多聊聊!”
    李二的意思就要教李元兴如何处理这么多女人的关系了。
    不过李二也高明,李岚姗来了就争正妃之位,别说七位王妃不愿意,看明月这里能过得去吗?
    秦王府如果闹翻天了,对大唐没半点好处。
    李元兴点了点头,他心里感觉有些乱,所以也没敢就这个话题再继续下去。
    “火柴厂……”
    “有人管了,等她来了再议,而且现在辽东才是眼下要紧的!”武曌打断了李元兴。
    李二只是在一旁偷着乐。
    这才是家的感觉,那些个应声虫,就不象是家里人。
    “好吧!”李元兴继续翻着自己的笔记本:“皇兄,大事说完了。再说几件小事,第一件就是,新罗公主金德曼还有一个妹妹,新罗要加入大唐,他们就提出了三个小小的条件,其中第一个就是,她这个妹妹入皇宫,至少也要给一个,嫔!”
    “小事!”李二还真不在乎。
    武曌偷偷一笑:“你不如把这一类的情况一次姓全说完!”
    “啊!”李元兴摸了摸下巴,故意把头转到一旁:“这个,契丹王死活也要把其中一个女儿嫁给皇族。入皇宫也行!百济王认为,至少要给他的女儿一个才人。室韦人选了贵族之女十六人,说是要来大唐皇家女子学院学习,臣弟知道他们也有这方面的意思。靺鞨人也差不多吧,他们也是提出送人来进皇家女子学院的!”
    李二这次真的沉默了。
    收一个,这个没问题。关系到收服一个新罗呢,自己有空了去转转,也不算什么。
    可要是李元兴占一个国,自己就收下一个,先不说皇宫会不会乱,至少在初期,过于冷落了那一个,怕就会引起那个小国,或者是民族的反复,这就是麻烦了。
    李二的视线转到李元兴脸上,李元兴赶紧伸出双手,作出推的姿势。
    那意思太明显了,别打我的主意。
    “继续说,新罗还有什么要求?”李二还没有打定主意,这事情让不让李元兴分担。所以这话题先跳过,暂时不提。
    这次换成武曌偷着乐了。
    在现代听谁说有几个女人围着一个男人转,那是多幸福,多么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可真正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作男人的也挺可怜的。
    至少大唐这两位权势最大的男人,大唐皇帝与大唐秦王,就为难的很呀!
    李元兴这会感觉有些劲头不大,或许是因为心情原因吧。李二的语气没有那刚才样的爽朗,低沉了许多。
    “新罗说,恩赐工坊。”
    “几个?”李二沉声问道。
    “按七郎的报告,估计要十个。其中一个必须是钢坊!”李元兴说完,注意着李二的反应。李二对工业体系也懂得不太多了,不过他是皇帝,他有着自己的见识与想法,反问了李元兴一句:“他们是想从大唐挣些钱币,还是想打算挣一个说话的地位呢?”
    李元兴笑了:“皇兄这个问题,不是七郎能够看出来的!”
    “先给一个钢坊,其余的再议。大唐拿出诚意了,看新罗怎么处理!”
    李元兴把笔记本翻到了下一页:“兴建学堂一百,中级学院至少两个。每年给五百个长安求学的名额,就算不管这些人的生活费,也要给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路子。换句话说,他们是争将来在朝堂之上,新罗人的位置!”
    “五郎怎么说?”
    “臣弟准了,而且每县都会设官学一座,蒙童馆支持他们每个村子都能建上一个。将来用钢材来还这笔钱币!”
    “这些事情五郎作主吧。感觉麻烦就先让天英阁议一议!”
    李元兴点了点头:“皇兄说的是,这件事情臣弟虽然应下了。但细节也还需要交天英阁再议的,天英阁既然设立了,就要发挥作用。至于说百济,他们在观望,看大唐对新罗的态度之后,才会再开价的。”
    李元兴说完,将自己的上的笔记本合上了。
    这时,李二竟然从桌下拿出了一个本子,比李元兴的厚多了,因为李二习惯用毛笔写字,所以记录一些想法的本子也比李元兴的厚些。
    “新皇宫,为兄什么时候可以住进去。”李二提到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李元兴摸了摸下巴,笑了:“皇兄难道没有进去看过吗?”
    “吉曰是八月初六!”李二没接李元兴的话,自顾自的说着。
    “丫头,别告诉我。你断了泾河电厂的进度!”李元兴知道,大唐还是需要用电的。风力发电暂时还是达不到的,至少在设备上,大唐需要至少两年的再发展,火电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武曌也把小本翻开了:“泾河电厂随时可以用了,水泥电线杆我已经准备了三百里用的,所以泾河的电你必须分给我耀州八成。还有泾河电厂必须国库补偿我,光是用铜就是上千吨,几乎消耗了我耀州所有的存铜,这换成铜钱要有多少?”
    “约十六万贯钱币,当真不少呀!”李二飞快的作出了计算。
    “皇兄,不算多。”
    “整个泾阳电厂,全部的花销折百万贯。我不管,国库必须补偿。”武曌在电脑上快速的计算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