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弟以为,明月这丫头一定在玩什么花样,她那双眼刚才的眼神太诡异了。估计他不是在算计我,就是在算计……”李元兴想到了,武曌在算计李岚姗,只是不知道会干些什么。
    却是不知道,武曌就是在算计李岚姗。
    跟着李渊去玉工房的路上,武曌又向李渊卖萌了,一副小可怜样。“太上皇,那李岚姗是我的死对头,她比我过得好不到那里去。等她来了,我要让他看看,咱大唐也不是能够小看的,要吓住他。”
    李渊心说,什么死对头呀。
    无非就是为了李元兴一个人罢了,两个女娃娃不对眼。
    不过嘴上还是笑着对武曌说道:“成,就用翡翠制作碟子、碗、筷子什么的,咱大唐有!”哈哈哈,李渊放声大笑着。只是为了让武曌能开心一些。
    武曌用力的点了点头。
    李渊又说道:“朕过几天坐船出海,你说那鱼翅是上八珍头一位,当真美味吗?”
    “鲨鱼凶吧,干掉它,吃掉它。”武曌笑呵呵的回应着。
    武曌会说话,她会挑李渊最喜欢听的话,特别是那么凶的东西,干掉后再吃掉,这让李渊雄心大起,决定亲自出海与鲨鱼一战高下。
    从口袋拿出武曌给他的鲨鱼照片,那嘴里的三排巨齿果真是威武不凡呀。
    武曌与李渊商量着弄鱼翅吃。
    李二和李元兴则在书房里喝着小米粥,喝着酸白菜。
    把碗里的粥倒在嘴里,李二对李元兴说道:“五郎,这次议的事情,为兄准备让长安的百姓也知道,并且允许百姓派代表出来。”
    “此事皇兄说的在理!”
    拿起一只刚刚收获,才送到宫里的苹果咬了一口后,李二又说道:
    “五郎呀,这肉吃多了。还是清淡一些感觉舒服些,你说那养胃的水果不是说八月就差不多了吗?”李二现在被李元兴影响的,不怎么喜欢大块吃肉了,喜欢吃精美的东西。
    李元兴说的养胃的水果,其实就是石榴。
    这东西其实汉代就有,但却没成规模的种植,而且多为观赏姓花草。
    真正用来的吃的,李元兴用的是后世改良的品种。这种下快两年了,差不多可以吃了。
    听到李二问,李元兴有些尴尬:“皇兄,这东西其实汉代就有,只是却多为观赏用,真正当果子吃怕是不多,而且原先种的那些不怎么好吃。再有十天八天,就肯定可以成熟了,到时候先给皇兄送来一些。”
    李二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天英阁关起门来投票,投票之后就开始验票。
    当天晚上就拿到了结果,报李二审核,如果没有问题就正式对外发布了。
    不过,最后的名单送到的时候,李元兴已经回到自己的天策上将府了。一进府,就听郑和来给李元兴汇报:“殿下,帝国安全司派人来报,长安百姓在乐民园方块聚会,安全司已经派人去了,听闻是有消息从宫里传出来,要给穷人减税,甚至是免税。”
    “这么快!”
    李元兴心说,从李二作决定。到安排高公公去天英阁传话,再到自己回来。算一算这会天英阁应该差不多刚刚结束对三省主官的投票,怎么百姓们已经开始聚集了。
    算时间,仅仅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罢了。
    别说是百姓们聚集,就是长安城的名士们也在聚会。
    “此事,是天下大善之事,仓促执行必是坏事。我等应该联名上书,请报纸发公告,大唐上全境大问,然后再行实施。只是此事必然会对许多人产生影响,所以应再上书,请求允许民间进言,而不是旁听!”
    “官家的事情,岂是我等小民可以过问!”
    “税为天下之事,与百姓息息相关,就是我等小民之事!”
    有些头脑的人在讨论着,大唐的风气不比后世许多朝代,严禁民间讨论政事。就算李元兴没有来到大唐,大唐的百姓也同样对朝政敢于评说。
    在大唐,还没有什么文字狱的说法。
    普通的百姓们则在欢庆,减一分税就代表着他们多一些钱可以过的更好。
    免税的事情,任何一个百姓都没有想过。
    历朝历代,什么时候百姓不用上税了。以前没有,百姓们相信大唐也绝对不可能,所以免税之说只当是误传,只能是减税,或者是功绩奖励,绝对不能凭空把税给免了。
    李元兴却没有派人去打听这些事情,税的事情他只是提议,他作不了主。这其中有三省六部,天英阁在考虑其中众多的细节。
    李元兴在天策上将府,倒是抽出时间陪自己的王妃。
    次曰,天英阁的会议再次开始,李元兴这一次没有站在前台,而是坐在李渊昨天坐过的那把椅子上,面前堆着足足一尺厚的资料。
    这原本是昨天就要用的,结果被突然选三省主官给打断了。
    “殿下,三省主官已经认定,圣上批复,请殿下一观!”王及善把表章放在李元兴面前。(未完待续。)


第724节 官场大换血【第二更】
    翻开表章,第一个名字就把李元兴雷倒了。
    李靖!
    竟然是李靖,李药师!新任中书令,他们选的是李靖。
    让李元兴最想不到的一个人,让李元兴最无法理解的一个人,他们为什么会选李靖作为中书令呢,要知道这个职务就是官职之中最高的了,而且李靖是武将出身呀,那么兵部让谁管呢,李元兴满心的疑惑。
    继续往下看,门下省。
    这帮家伙真坏,把自己的好不容易骗到秦王府的杜如晦给弄出来的,门下省主官。
    尚书省,真狠呀。李元兴又特意看了一下票数,几乎是八成票当选,自己的商业部尚书高俭,被他们弄到尚书省当主官了。
    然后,魏征调任中书省侍郎,这是给李靖当副手去了。
    三省另外的五外官员李元兴倒没有太多意见,没有大世家的人,都是些出名的名士,有才干的人。
    李元兴翻的也有些快了,他急于知道新任兵部尚书会是谁?
    结果李元兴看到这帮家伙把吏部尚书换人了,换成了戴胄。这个人李元兴知道,死后谥号‘忠’属于办事死板,不懂通容的类型,原先是老秦王府录事参军,后来入大理司,没有进刑部,却进了吏部,李元兴有些摸不清头脑了。
    接下来,兵部,候君集!李元兴有些意外,却也有些不意外。
    无论怎么说,候君集领兵还是一个人才的。只是他执掌兵部。怕是初其镇不住那些老将军们,估计兵部还是李靖在暗中……
    想到李靖在暗中的时候,李元兴懂了,也知道这些家伙把自己的长史魏征给李靖当副手的原因了。世家们认定了,未来几年一定是对外战争不断的几年,所以才选了李靖这个兵部出身的人作了中书令。
    一句话,这就是代表着,大唐上的军械不会入库。
    “啊!”李元兴这一块惊呼,按理说百官们应该有反应,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反应。李二抱着一杯茶。只当没听到。
    李元兴惊呼,是因为他看到铁道部选了一位新尚书,是卢承庆。
    这不是最雷人的,接下来才是更雷人的呢。
    崔壹叶被调回长安。任商业部郎中。正五品上。一个二十岁的正五品上。对于崔壹叶来说这是件大好事,可李元兴手边得用的人又少了一个。
    这还没完,李常调归大唐帝国安全司。任机要参军,从四品下。
    李元兴终于忍不住了:“不是说投票选三省主官,怎么连四五品的官职也选了呢?”
    “回秦王殿下的话,因为原先这个职务上的人入选,升职,所以借这次机会,百官们商议,找了这些官员替代的人选,有些官员虽然年轻,却是人才。”王及善不动声色的回答着,他不心虚,因为他是因材而用。这些人是人才。
    李二却在这个时候说道:“原本打算让你府上崔长史出任尚书省左仆射一职,还是王尚书害怕五郎你手边一下没有了得用的人,暂时推后半年。还有一个调令为兄已经准了,你府上老狼调任淮南道都督府参军,正四品上,负责华亭之事!”
    李元兴把表章轻轻的放在桌上,然后合上。
    “臣弟在想,我秦王府与天策上将府,到底要被调走多少人?”
    “不多,一共十七人。”李二回答,这就代表着,这是李二同意的。然后李二又说道:“吏部已经在推荐新的人选了,一些待员也随五郎挑选,人数随意。”
    李元兴笑了:“臣弟懂了,皇兄是把臣弟这里当学校了。”
    “铁道部,五郎再另选一人给为兄听听?”
    李二是一句反问,也是在告诉李元兴,不是为兄想挖你的人,实在有些部门无人可用。铁道部你让谁去管,大唐这么多官员,你挑完了,找出最好的三个绑在一起,也不如半卢承庆,毕竟卢承庆是在耀州待过一年半的人。
    再说崔壹叶,那是你李元兴亲自教出的人,大唐商业部没有高俭,你再没有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干些实事,商业部怕是会出乱子。就到这种情况,商业部尚书之职都没有选出来,李二想不出谁合适,重臣们也推荐不出一位能够胜任的。
    不但没有尚书,商业部原本两个侍郎就听传声筒,根本就没有用。
    李元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李二又说道:“五郎,这不是正式的文书,三省官员是定下的,其余的是为兄的意思,让他们写上,给你看看。你要是反对的话,为兄再选人。”
    “让王珪给本王作秦王府司马,崔敦礼调任天策上将府长史。调裴法师任近卫军统领,陆毛锋赴洛阳接替老狼之职,耀州府……。”李元兴还真有些犹豫了,自己手下打仗的人多,但干文官的人不够用呀。
    “老臣推荐一人!”
    “王老你讲?”
    “岑文本!此为至孝、今年三十一岁。在平定萧洗之时力劝过河间郡王李将军整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此人相当有智计,虽不懂工业,但却可将政务管理的井然有序。”王及善显然是有所准备。
    挖了李元兴的人,也要推荐一个优秀的人才的。
    崔君肃也起身说道:“殿下,臣下也推荐人。高氏高季辅,今年三十岁。现为监察御史,为人忠直,一年时间弹劾殿下表章累计为二百三十三份,弹劾公主王公奢侈享乐表章八百多份,可以说在坐的,没有他没弹劾过的人,连圣上都有他的劝谏表章,以及弹劾明月公主此导奢侈品消费之风!”
    李二轻轻的一拍额头。
    心说,你们两个笨蛋呀。李元兴肯定都要了。
    果然,李元兴笑了:“崔敦礼给你们了,韦挺任秦王府府长史,你们推荐的两个人都要了。本王顺便再点一人,何常家里有一个门客,叫马周的,本王要了!”
    门客!这是什么级别,就是依附在官员家里,随从一样的级别。
    成了,你秦王要谁。那怕是奴隶。只要你看中了,就算在几千里外也会给你找来的。
    “殿下,天策上将府长史人选?”王及善原本打算让吏部尚书来问,可这旧任的吏部尚书外放为官了。新任的还没有接印。只要自己来问了。
    “温彦博!”李元兴一字一句的说道。
    没意见。只要你秦王府要人,大唐的官员不会任何人说一个不字。
    “房公是不是闲了呀?”李元兴笑问道。
    王及善心说坏事,房玄齡空出来。这是李二想设立一位太辅,这与古三公与宋以后的三公有所不同,这个职务其实就是大唐皇帝的秘书处处长,负责协调三省与皇权的平衡,相当于李靖与房玄齡一文一武,差不多左右二相的意思。
    李二倒是大方,当下就开口问道:“五郎有何打算?”
    “臣弟需要一个总管天策上将府与秦王府的人,官名无所谓,怎么也要给一个从二品。叫少保,还是什么的都无所谓。”
    “房公最多在你那里任职一年!”
    “贞观三年元月初一为止,有一件大事需要房公去办,所以这人皇兄得给我!”
    李二没什么意见,当下就答应了下来。
    “最后,臣弟要在皇家学院挑选优秀学子八人至十二人。”李元兴又提意见了。
    “随你!”李二心说,你能挑八百人也行,你秦王府还没有不干事的人,只要不累死,活着从秦王府出来的全都是人才。
    吃亏了!王及善与崔君肃对视一眼,他们真心不愿意把房玄齡给放走。
    按现在的政权布局,李靖就象是一辆狂奔的战车,魏黑子就是最优秀的后勤部队,而且还能在关键的时候,给李靖这辆战车加点力。
    这个时候就显得房玄齡的重要了,房玄齡就是这辆战车的刹车,还能有方向盘助力的作用。失去了房玄齡,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才行,看来他们还需要消耗巨大的脑力,以及与各世家协调关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