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是什么,他搞不清。但这两个字的发言他听到的最多,因为这些唐人在讨论什么时候总会不时的说这个词,他知道这个词代表着一种非常高贵的什么意思。
    正在刀钢心中好奇的时候,突然眼前一暗,再抬头,却是看到一条足有二十丈高的巨船开进了码头,所有的唐人都在不断的欢呼着。
    留在这里的王霸的参谋这时来到了刀钢身旁:“还记得我教给你那种礼节吗?”
    “礼节?”刀钢在回忆着,因为从来没有真正用到过。
    “秦王,天上的星君,活着的神明。秦王可以赐给人富足,也可以让人毁灭!”那参谋再一次用心的交待着,他认为土著会大唐的礼节,这一定会让他得到足够的奖励。
    来吕宋,虽然是李元兴的提议,但却是所有人心中期待的。
    “听说王霸搞了一个煤矿,挣了不少李道宗的银币!”李元兴在下船之前笑着问道。这问题当真是古怪,事实上煤矿还是李元兴给王霸村注的。不过王霸也是高明,先不开挖金矿,却是先挖煤矿。
    王霸没有在岛上,他还在倭岛那里指挥着倭人争地盘呢。
    李元兴还站在船甲板上之时,就有数百精锐的秦王府近卫用长绳滑了下去。然后李元兴才站在吊板之上,缓缓的从船上降了一下来。
    “下,下官刀钢,恭迎秦王殿下视察鄙县!”
    刀钢这些咬字不清,动作古怪的大唐礼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唯有李元兴似乎就认为这才是情理之中一样,随手拿出一块早就准备好的玉牌放在刀钢手中:“本王只是巡视一翻,拿着这个。总会有用得上的时候。”
    只是一块绿色的石头,珍贵吗?
    刀钢不知道,也不知道这位感觉非常高贵的人说的是什么,只是依旧王霸的参谋所教的回礼谢恩。
    李元兴只是在走一个过场,在王霸的地盘转了一圈之后,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回到船上去了。
    刀钢这会才问那个参谋,这绿色的石头是什么。
    “这叫翡翠,先不说这一块翡翠可以值一万坛酒。你知道一万吧?”
    “一百个一百。”看来刀钢的算术不错,至少比本书的作者强。
    “这是一块令牌,拥有这么一块就代表着你到了我们长安城,就有资格直接进秦王庄。长安,你明白?”参谋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刀钢,你小子走运了。
    刀钢看过一副画,一副巨大的画,就贴在那码头中最大的房间里,那画似乎就画了一个叫长安的地方,而且仅仅只是一条街道,那里的人都非常的富有,有吃不完的粮食,喝不完的酒。
    一条街道是什么意思,刀钢懂。
    就是一百街道就是一座城,一百座城就是一个叫道的地方。
    土人儿童在念三字经,光是头三十句就已经念了有快一个月时间了。可依然还是有人念不清,那负责教念书的明显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教书匠,从那身上的刀疤看来,这就是一个土匪,正在教人念三字经的土匪。
    崔君肃与长孙无忌难得走到一起。
    远远的看着这岛上的一切。
    有最简单的工坊,有正在打理的稻田,听说已经是种下两个月时间了,看那长势,怕是再有一个多月就能收到新米了,只是不知道这新米的味道的如何。
    这次出海,能跟着这些贵族出来的,仆役侍女之类的,勉强够用就行了。真正的名额是留给了有真本事的人,任何一项可能有的技术。
    农业,船队之中至少有二十个可以放在一州之地作农管的官员的高级农匠。
    “米三十三天至三十七天就会必定会成熟。一亩差不多就是四石左右,这岛上的人只管种,却没有怎么打理,施肥似乎从来没有作过。按现在岛上的人数,加上荒地的数量,就算是随便扔些种子,也能养活十万人。”
    说话的是长孙家的农管匠。
    崔君肃又示意自己家的农管匠说几句。得到的结果几乎是一致的。
    各世家,各位亲王在这岛上心情都不错。可李恪与李承乾两人心情都不怎么好,他们似乎意识到,一但他们的封地远离大唐,那么就等于他们与那个皇位无缘了。(未完待续。)


第787节 最大的野心家
    李元兴坐在船上,用从现代带过来的高倍军用望远镜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新兴的权贵们在乎的多是怎么样可以发财。
    世家却更在意如何生根。
    教化土著绝对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作法,但王霸这些人不行,原本就是土匪,他们怎么会懂得教化土著呢,
    望远镜再次换了一个方向,李元兴看着的是独自坐在树下的李承乾,还有站在大约十多米远的李恪两人。从两个人的侧影上来看,这两个小家伙显然是在计划着什么?想来在船上的时候,这两个小家伙却是很失落呀。
    此时,似乎信心十足?
    应该把他们放在那里呢?李元兴在问自己。
    两个野心十足的小家伙,应该把他们放在那里?李元兴不断的反复的问着这个问题。
    “殿下!”秋香出现在李元兴的身旁,李元兴只是轻轻的摆了摆手。
    秋香将茶放在李元兴的面前:“殿下,各船都请求在这里停留三天。”
    “随他们好了,别说是三天。五天十天没有没有问题,把本王的话吩咐下去,告诉他们这里是王霸以及他手下军士的封地,大唐律法第一,王霸的规矩就是第二。在这里,非大唐王爵没有特权,就算是王爵不能坏了王霸的规矩。”
    “是!”秋香低声的应了一句。
    至于那个五天十天的话,她是肯定不会说的。
    很快,李元兴的话原封不动的传了下去,为此王霸派到这里留守的人来过来表示了一次感谢,只是以他的级别还见不到李元兴,只是让韦挺负责接待了一下。
    “真的是在帮王将军出头吗?”李恪突然问身后的中年人。
    那中年人微微一笑:“或许可以理解为,在封地。上有天,下有地。除了大唐皇帝与秦王之外,就算是大唐的王爵,也要先给封地的主人三分面子。试问,这天下之大,圣上与秦王有那闲功夫在谁家的封地住上几个月吗?”
    “五皇叔要住,那是荣耀,这是请也请不来的贵客。”李恪的语气恭敬了几句。
    “小郎君有何打算?”那中年人再一次轻声问道。
    “不是我有何打算,而是五皇叔会给我的封地在何处?”李恪开口之后,轻轻的摇了摇头,抬头看了看天空,以极小的声音说道:“我倒是希望是一处极远之地,有一个广阔的天空让我自己飞起来!”
    “莫不敢再说此话!”那中年人轻声的劝阻着。
    李恪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话他不能说,否则会连累到他的母亲,还有弟弟的。
    封在那里?李元兴也拿不定主意,总归还有些时间,可以再慢慢的思考着。
    旗舰上的李元兴又一次拿起了望远镜,远远的观察着这些人,李元兴很感兴趣,虽然没有办法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可看着也挺有趣。
    长孙无忌已经与李承乾走到一起了。似乎也在商量着什么,长孙无忌已经请辞,肯定是会被批准的。那么接下来,长孙无忌是不是会离开长安呢?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就是崔莹莹都下船的数次。
    李元兴连问都没有问,因为李元兴不想听到借口,崔莹莹关心怎么样打理封地。这让李元兴并不感觉到意外。
    出航,这三天时间里,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长孙无忌与崔君肃原本也算是对头了,可开船之后两个人却站在船头一起看海。
    “长孙公以为,唐之疆域十年之后有多大?”崔君肃主动开口。
    长孙无忌根本就没有接话,反倒给崔君肃讲了一个故事。
    “崔尚书,某在出长安前听到一段对话,不知道崔尚书是不是有兴趣听一听呢?”
    兴趣?这不是废话嘛,你长安无忌这个时候讲这话,怎么可能不听。
    “秦王殿下与圣上一同赴宴,宴会自然是太上皇的。宴中,秦王自嘲,原本以来可以收到几千份弹劾,可却是一份也没有。”
    弹劾,谁会弹劾秦王,而弹劾的理由是什么?
    崔君肃更加的好奇了。
    长孙无忌却不紧不慢的说道:“别说是你我好奇,当时就是圣上,太上皇,皇后都好奇。这好端端的,怎么还会有人来弹劾呢。”
    猛然间,崔君肃明白了,弹劾的内容是什么了。当下试探着问道:“莫不是秦王殿下当时说,他提议天下分封,就是周之春秋之事,这是毁我大唐基业之举,必定引来无数的弹劾。”
    “对。”长孙无忌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个对字。
    具体李元兴说的话他也不知道,但崔君肃说的全部都在主题上。李元兴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是我敢把这话外传的意思了。连宫中都没有下禁言令,只是宫中的那些人不敢乱传罢了。”长孙无忌解释着。
    崔君肃却是关切的问道:“那圣上怎么说?”
    “圣上当时没有说话,反倒是秦王殿下对这样的情况作了解释。”
    “那,怎么说?”崔君肃真的是非常关心这个话。
    “秦王殿下当时说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没有绝对的好人,只是能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就是好人了。隋末大乱,有多少人想当皇帝,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当皇帝呢?所以,他们不会弹劾我,因为弹劾了这分封之事就会停止。让他们去距离大唐上万里之远的地方当皇帝的野心也就没有机会了。”
    崔君肃听的脸色苍白,心说这位秦王殿下还真的什么都敢说。
    长孙无忌哈哈大笑了几声:“崔公莫怕。秦王殿下常常和圣上讨论造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造反,什么情况下可以克制造反之类的话题。说到造反,天下间没有人比秦王殿下研究的更加深入了。”
    崔君肃感觉背后阵阵发寒,冷汗直流。
    “秦王当时又问圣上,历史是什么时期,官员最廉政,最有才华?”
    这个问题问的有趣,崔君肃也在思考自己读过的史书。长孙无忌其实也一样。
    “三国!”崔君肃试探着问道。
    长孙无忌没有立即回答崔君肃说的是对,还是错。只是继续说道:“秦王殿下当时说,因为三国之争,如果不尽心就会被灭国。所以三国良将贤臣的比例是最高的,大唐不出二十年,就会贪官遍布,武将上了马,文官提不得笔。就是因为大唐已经没有敌人了,所以将天下分封出去,纵然是春秋又如何,纵然是战国又如何。没有外敌就会有内乱,人心本贪婪!”
    崔君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好,好一句人心本贪婪呀!”
    两人足足沉默了半刻钟,都是一个动作,双手扶在船舷上,远远的看着大海。
    “有何禁忌,绝对的禁忌?”崔君肃开口问道。
    “我妹妹告诉我,真正的绝杀禁忌只一句。唯一可以让大唐秦王亲自出兵,不惜一切征讨的,只有一条禁忌!”长孙无忌的语气变的极为严肃,崔君肃却是在猜测,这个禁忌是什么,不可内战,还是不可兄弟相残,或者是……
    长孙无忌不打算让崔君肃去猜,直接开口说道:“禁忌就是,忘根背祖灭人伦者,大唐不容,天地不容!”
    李元兴在想什么?
    崔君肃完全看不懂这个秦王殿下了。
    这个禁忌可以说,根本就不算是一个禁忌。
    崔君肃敢说自己清河崔氏,就算全族死绝了也绝对不会忘记自己身上流的是华夏的血脉,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就算距离清河十万里,崔氏依然是崔氏,依然是清河崔氏,华夏的清河崔氏。
    突然,崔君肃卟通一下跪倒在地甲板上,两行热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长孙无忌被崔君肃这个动作吓了一跳。
    “某懂了!”崔君肃真的落泪了,他是真正被感动了。有些话他不可能对长孙无忌说,可他却是心里明白。
    大唐的秦王从到大唐第一天起,真正所作的,不是护着大唐,而是护着华夏。无论是战突厥,种仙粮。还是提高百姓的生活,权贵的地位。无论是印书,还是发展仙工之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为了大唐,而是为是华夏。
    如果说大唐受益,只因为大唐在中原代表着华夏。。
    当走出国门,来到这一望无迹的大海之时,华夏就是华夏,大唐只华夏的一个帝国罢了。所以才有了唯一的一句禁忌,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宗,不要作出那种灭人伦伤天理的恶事。
    长孙无忌实在不理解崔君肃这反常的表现。
    可崔君肃却是半句也没有解释,用衣袖擦掉脸上的泪水,大步向着船舱走去。这此时,崔君肃心中升起一团火,他心中在暗自立下誓言:秦王,我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