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士彟没有动,他知道李元兴敢开口,就绝对不会胡说。
    “这天下有多少铜,那一块就有天下的三分之一。而你武家封地,没有九分之一,也肯定在二十分之一内。全大唐的铜也未必有你一家的封地多,三十万吨,以后未必不会再涨。其余的依开山规矩走!”
    李元兴所说的开山,就是指开矿。
    矿区是需要事先投入,未必当年就能开出矿来的。而且刚开始的矿区产量上也上不来。
    开山的规矩就是,派大唐专业的人员过去,勘察之后列出一个头三年的减免与递增来。三十万吨,按后世现代的计算,就是二十万吨的标准。
    要知道,智利每一年的铜产量在五百万吨以上。
    李元兴给武家四年的时候,达到上交二十万吨的标准不算过份,要知道留下的部分,全部可以换成钱的,铜才是大唐真正的硬通货。
    “谢过秦王殿下,只是这里是否可以再赐一到两个小封。”
    “可以,去选吧。”
    小封,就是指归属于公爵领地的小贵族,武士彟明白光靠武家怕是将那里发展不起来。
    武元庆却在这时大着胆子问了一句:“殿下,不知道那里的矿区有多少铜?”
    “那一大片,总共有三亿吨。天下之铜,有约八亿五千万吨左右。”李元兴是用唐吨说的,后世的说法是,五点五亿吨,智利就有两亿吨。
    李元兴说的这个数字是大唐有能力开采的,海底铜矿大唐在五十年内都难。
    天下之铜八亿五千万吨。
    原本世间传闻,大唐秦王殿下知道天下地下所有的事情,现在连有多少铜都知道。武士彟不怀疑,只是这样的事情他自己也有些紧张,当下就说道:“殿下,铜是官家所管,某打算入宫面圣!”
    “也好,顺便帮本王带一封信。”
    李元兴当下就写了信,这信与那铜没有关系,只是告诉李二,如果有空就带上虞士南等几位大师级的文豪来秦王庄。如果李二忙,李元兴就进长安在皇宫,只是皇宫之中没有秦王庄这里清静。
    清静,代表着的不是真正的安静,而是闲人少。
    当天晚上,李元兴也没有等到长安那边的回信,洗了一个澡就准备去书房练会字,准备睡觉。这些天里还有许多世家等着李元兴卖给他们开发方案,每一家的情况特殊,李元兴给出的时间都是等一个月再来拿。
    所以李元兴还是打算再看一看世界地理,全球政治等文献了。
    可刚刚走到书房门口,裴喜小跑着过来:“殿下,圣上坐着虞老的马车来了。”
    “啊!”李元兴有些意外。可马上回过身来,立即就往庄门口跑。
    那马车直接进了庄子,关上庄门之后再没有多余的人之时李二才下了马车,一见到李元兴就笑了:“五郎这一次藏了什么宝贝,还这么小心的。”
    “皇兄说笑了,倒也不是怕被人偷了去。只是眼下海外开发的正兴,不想为这种事情给打断了海上的热情。”李元兴说了一句大实话。
    进了书房,李二才问道:“是什么?能让人对海外的财富不动心。”
    书房之中只有六个人,除了李二、李元兴之外,就是虞士南,还有他的**诸遂良。以及工部尚书的弟弟,小画圣阎立本!最后一位,李元兴不熟悉,但却也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叫欧阳询,他的《行书千字文》不仅令在大唐,就是往后几百年,也是名帖。
    李元兴先拿出一块地图来:“爷爷让明月借我的秦王令圈了三座山。”
    “区区三座山罢了。”李二根本就不在乎。
    身为大唐太上贤皇,要三座山也是一个事吗?所以李二不在乎。
    李元兴打开盒子拿出一块石头:“这东西,不算太珍贵。但却是三大印石之一,名为鸡血石。爷爷原本就喜欢印,自己也刻过印。只是在刻工上与虞老、欧阳先生自然是相差太多了,这鸡血石用在印石上,比翡翠不差。”
    鸡血石最初的使用是在宋代,大唐还没有人使用过,或者是没有真正走入上流社会。
    什么是好石头,四个人就算年轻的两个都非常清楚。
    当下拿一块条石试了一下刀,虞士南就不愿意放手了。
    “爷爷这个人,作事情有些彻底。既然找到了鸡血石,是绝对不会放过印石第二位的,寿山芙蓉石。这东西有多好,虞老与欧阳先生一试刀自然就知道了。爷爷把这片山封了,这东西会让文人墨客发狂的。”
    好不好,不用李元兴再多说,这东西别说虞士南了,就是李二拿在手上试了两刀都可以感觉到这石头的不凡。
    不但颜色好,而且手感更好。
    硬度只有三的石头,软石。作为雕刻印章来说,这东西太适合了,不会因为硬石而让刀功走样,会更加倍的发挥出书法的力量了。
    “最后一种,是上古传说之中女娲娘娘补天之时,凤凰蛋所化。所以此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是印石之王者。在爷爷眼中,极品翡翠也不过就是十倍黄金的价格。可极品田黄石,敢要价百倍黄金。当然,这是真正流行了,否则就是乡间的一块石头罢了,无论路人踩过,也未必当这是金子。”
    “殿下此言不对!”阎立本竟然开口反驳了。
    李元兴很感兴趣,就是李二都支持阎立本继续说下去。
    “圣上,殿下。一块金子在田间,路人不知道,也只当是一块石头。可什么为珍贵,何物为珍。想翡翠这种硬玉,大唐初见。可识玉之人谁人会说此物是凡品。田黄现世,三位先生只用刻刀轻划,传世之印立现,何不为珍品!”
    阎立本毕竟还年轻,自然没敢把自己与这三位相比。
    李二却是大笑:“说的好,阎卿一笔丹青亦是超凡之作,待贤皇回到长安之后,朕赐你一块田黄,也让你的画作可流传于世!”
    “谢圣上。”
    李元兴却很冷不丁的来了一句:“皇兄这次可是好等了。”
    “不何?”李二不理解,为什么李元兴会说自己要等好久。
    “田黄石无脉可寻,就如深山之中去找百年人参一样。需要一定的运气。以我对爷爷的了解,他亲自到了产地去,如果不取回来几块石王之王的田黄冻石的话,肯定不会回来。运气好不好,他也会在那里浪费上几个月时间。而且不一定会动用军士去找,肯定自己去慢慢的找,对于他来说,找石头的过程也是一种乐子。”
    李元兴原本想说,这等石头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也不用急嘛。
    可李二听着,心里却多了另一翻心思。
    “五郎监国如何?”李二突然说道。
    “不,绝对不干。”李元兴连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皇兄还是找一个儿子监国更好,我可以辅助,但绝对不当监国。”李元兴这么说,是避嫌了,要知道自己现在权势之高,随便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大唐国策。
    李二正要再劝。
    李元兴却没给李二开口的机会:“皇兄,有试过大唐皇家一号吗?”
    “这个!有何用?”李二不明白,李元兴怎么提到这个。
    “皇兄,你那么飞舟已经造好,放在那里几乎就没有用过。飞舟上有卧室,也有书房。还准备了三十位官员,以及二百随从的房间。有电报机在,皇兄可以带上主要的官员,在天空中之中依然可以处理政务。可以非常大气的下令,天英阁监国!”
    天英阁监国。(未完待续。)


第819节 天英阁监国 上【第一更】
    【昨夜凌晨那一更,是网站延时,算昨天的,今天还会加更。顺便求月票,为了月票奖金,谢谢大伙了】
    李元兴的提议说实话,李二还没有听懂。
    “皇兄,我要搞两个计划……”李元兴没有再说飞舟,却在说两个计划,可刚刚开口李二就用力一挥手:“直接说,这两个计划可以给大唐带来什么。然后再详细的说一说,你那个什么大唐皇家一号的主意!”
    停顿了一下,李二又说道:“再说说那个天英阁监国的事情!”
    李元兴没有立即开口,而是对虞士南说道:“虞老,可否劳烦为圣上刻一方印,用于书画落印用。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再给本王刻一枚私章!”
    书画用印,肯定是自己刻的,绝对是不会假别人之手。
    虞士南等四人却是明白,这是李元兴借口让他们先离开一会,有些话题他们并不是朝中重臣,不方便在这里。
    虞士南起身:“请殿下安排一处静室。关于这三种印石之事,某等虽然是官职低微,却有一些想法,殿下可容我等讨论一二!”
    李元兴自然是同意了,亲自送四人到了门口,作了安排之后折返回来。
    “先从那里说?”李二向李元兴开口问道。
    “啊!”李元兴张了张嘴,却是没有出声,坐下,泡上茶,点上烟。这才开口说了一句:“皇兄,你是千古一帝,有些事情臣弟根本就敢向你交实底,实话实说,臣弟是怕。怕皇兄一时头脑发热,让事情不受控制。”
    李二的眼睛一眯,非但没有生产,却是兴趣大增。
    “皇兄,这个世界上的财富有多少,就是臣弟也不敢想。最大的财富就是皇兄手中,是我华夏民族的传承。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可还一句,就是万年的文明,五胡乱华,我华夏文明几乎被断送,这样的事情如果再有一次,两次呢。我们纵然是被千刀万刮了,也没有办法对得起列祖列宗!”
    李二非常严肃的点了点头。
    他清楚的知道,李元兴所说这个祖宗不是李氏的祖先,而且是轩辕子孙。
    “财富迷人眼,富贵亦安乐。一但我们茫然自大起来,那些原本不放在我们眼中的小邦,说不定那一天就突然成为我们华夏之大敌,到了那一天,纵然我华夏百姓死不光,可我华夏的传承呢?”
    李二狠狠一握拳头,五胡乱华就是刚刚过去的历史。
    “臣弟就算被雷劈了,也打算让有人的地方就有我华夏文明,几百几千之后,纵然是战国再起,我中原不存在,可我华夏的传承不会断。这远比李氏一姓重要的多,皇兄是千古一帝,这份功德比起一统四海大多了。始皇一统六国,这是传世之功。皇兄一统天下,暴君又如何,是非功过让后人评说去!”
    “好!”李二这一声好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喊出来的。
    “皇兄,这仓库除了明月丫头之后,皇兄是第一个进来的。爷爷与岚月还没有功夫进来过,这里拥有着皇兄想不到的东西。”
    李元兴第一次打开了自己的仓库。从门口第一排架子上拿了一个厚厚的硬皮书册,一转身打开桌上的台灯,将书册放在桌上打开。
    书册之中不是文字,却是一个个的木片。
    “这书名为珍木标本。臣弟之前没有拿出来,就是害怕劳民伤财,一个皇帝要几根木头。看似不值几个钱,可运到长安就是几十条人命,几千贯钱。”
    “排名第一,我华夏海南黄花梨!排名第二,产生天竺、百越、吕宋之紫檀木!排名第三,千年金丝楠,蜀中就有,运一根木头到长安,要一百条人命。排名第四、南洋铁刀木。第五,南洋乌木。第六……”
    李元兴一口气说了三十六种全世界最顶级的木材。
    那书册之中,拥有着每一种木材的样品,特别是那金丝楠木,李二看着真是喜欢。这真是极贵气的木材。
    李元兴又拿出了一个册子。
    这一本,是世上最名贵的宝石名录,无论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遗憾的是,这只有图片,没有样品。因为顶级珍贵的宝石,任何一块翡翠都无法代表所有的翡翠,更何况还有更珍贵的猫眼石。
    “五郎,为兄有所领悟。取纸笔来!”
    李元兴为李二拿来了纸笔,李二正冠,正衣,面向东,站在纸前足足沉默了有十分钟这才拿起笔,在纸上写道着,李二写的不是词,也不是诗,而是一个又一个单独的字,或者是词句。
    李二写的第一个字,龙!
    接下来依次写道:字、言、语、歌、赋、书法、画、舞、雕刻、衣、冠。
    写到这里,李二默默的将笔放下。
    李元兴在这时拿起笔来,在后面继续写道:医、棋、菜、石、木。
    哈哈哈!李二爽朗的大笑着,他思考的是华夏的传承,可李元兴却将曰常的一切也写入其中。李二笑着说道:“那怕是长安城一个吹糖人的,亦是我华夏之传承。五郎,为兄要听你讲飞舟!”
    “皇兄,那飞舟可以变成一个小小的金殿,皇兄身在空中,傲视天下。这天下莫不是大唐之土,古人有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皇兄难道不想亲眼看一看大唐的江山。飞舟之上有电报,政务亦可以飞舟上处理。皇兄纵然每年有三个月时间在巡视天下又如何?大唐政务不会有半点耽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