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郎的意思是?”
    “南洋,只需要一两百吨煤就够了,那怕遇上一些意外快没有煤了,五十吨煤也足够让任何一条船开到可以加煤的港口。可无边的大海之中,去那里加煤呢?他们想直接去欧洲,别说是欧洲了,能绕过非洲还有煤,那就可以笑了。”
    武曌给李元兴的计算是,那条三千吨载重的船,不要吃喝用,全装上煤,也不一定能够开到欧洲去。
    当年欧洲大航海时代,用的是风帆,只需要带粮食就足够了。
    武曌抱着一卷地图来到了李二面前:“皇兄,这是元兴计划的加煤港,先把这个完成了,才有可能进行全球入侵。至于说西域那边,蚕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慢慢的让我们的牧场,庄稼往西边走,一点点的占领。”
    李二认同武曌的说法:“大唐现在的军马数量还是太少了,是需要修养了。”
    吐番、吐谷浑、西突厥。此时在李二眼中,还是荒凉之地,那里早占与晚占,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
    突然,李岚姗站了起来,看了看李元兴,然后来到李二面前浅浅的施了一礼。这个动作却是让李二有一种极不好感觉,而且从李元兴的眼神之中,李二感觉到李元兴也不知道李岚姗要说什么。
    可李岚姗的眼神,当真让人不安呀。
    “皇兄,岚月想请旨。代元兴与明月请旨,到夏岛上住一段时间。”
    李二当下就想问:为什么?
    可李二却没有这么问,而是把视线转到了李元兴身上:“五郎也是这个意思吗?”
    李元兴没有立即回答,他当真是在思考,思考自己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李岚姗的意思李元兴懂,纵然李岚姗事先没有和李元兴商量过,李元兴也能够理解李岚姗的意思,眼下当真是逼到这份上。
    思考再三,李元兴点了点头:“臣弟也有这个意思!”
    李二伸出三根手指。
    此时,无论是长孙皇后,还是各位王妃都没有说话,这个时候是大唐皇帝与大唐秦王之间的事情。
    “三个条件。五郎你不能留下天策上将印,大唐需要你的时候,你还是要回来的。然后就是你不能躲起来让为兄找不到。第三个条件,三年为限!”
    李元兴点了点头。
    李二也点了点头,又补充了一句:“等朕亲征回来,才能走。”
    李元兴没有拒绝,也不能拒绝。
    原本想谈的话题被李岚姗这么一个意外的请求完全打断了,任谁都可以看出,秦王李元兴这是要避世呀。李元兴根本就不在乎这个秦王的爵位,也不在乎什么是天策上将。总是要有事情让他来调节,总是为了世家、权贵之间的利益**,似乎这位秦王厌烦了。
    几位王妃也不知道这个是好,还是坏。
    要说坏,也不可能坏到什么程度,谁说秦王避世就能就威势不在呢。大唐对秦王死忠的,愿意拼命的何止数万人。
    “朕,决定暂时代五郎,作这个天策上将!”李二知道这个权力不可能让任何拿了去,李元兴不在长安,他代管,却没有说收回。他说过,只要李元兴活着,就永远是大唐的秦王,天下万万之上。
    说要走,也不可能马上就走。
    正好李二亲征这段时间,武曌有足够的时间作准备。
    南美的木材,长安的钢材,水泥,还有各种物资先往夏威夷那里运。再堆上几万吨上等的优质煤备用,然后就是粮食,建一个新的秦王府。再把那座华丽的别院拆了搬过去,这都需要时间,人力,物力。
    消息根本就没有封锁,当天下午,秦琼、李靖就来到秦王府。
    “五郎,这是为何?”
    “岚姗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也当真是吓了我一跳。可转念一起,事实上她是对的。我也应该离开了。可以扶着一个小孩子学走路,但不能扶得太久。没有摔倒过的孩子,以后也不会走的很稳,我可以扶一天,不能扶一世。”
    李元兴给了一个理由。
    “五郎!”秦琼想说什么,却被李靖打断了。
    “叔宝,五郎选择这个时机离开,却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大唐眼下根本就没有外敌,有的只是内患。有些个中小世家已经在眼热海外的封地了,趁五郎离开,看似他们头顶少了一把悬着利剑,事实上却是更可怕了。”
    秦琼是一个武者,他不懂这种谋划的事情。
    李靖很详细的解释着:“少了五郎的制约,中小世家一定会跳出来。到时候,大世家不可能不出手,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乱战。不死人,但同样会伤筋动骨的乱战,斗的不是刀剑,而是人财与钱财。”
    “还是药师懂我!”
    “其实能看到这一幕的人太多了,正如五郎所说,钱财动人心,他们是被利益迷了眼!”
    李元兴笑笑,没接话。
    “财富的整合,会让许多世家败落。别说是中小世家,就是大世家也未必撑得住,只要他们不联手,大唐国库的财富不是他们可以敌得过的。然后世家就会分为两类。一类就是与大唐共兴共荣的,另一部分就是野心勃勃的门阀。”
    “门阀与世家是不同的!”李元兴补充了一句。
    李靖认同这个说法,门阀就是那种先为家,后为国的。
    世家却有可能是家国同兴的。
    李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他们陇西李氏其实内部四大房,数个小房就分为了三派。最大的一派是无政治的,只知道行商挣钱,让家族兴隆。然后最小的一派就是李靖这一派,与大唐共荣共兴。势力在中间的,就是李长英爷爷,也是族长这一派,为李家大兴而下足了功夫,就是冲着海外作梦的。
    陇西李氏这三派,不能算是敌对的。
    有合作,有意见不统一的,而且还发生过小规模械斗的事件。
    只是眼下,还没有太多利益与原则上的冲突,所以为求财,合作的也相当亲密。只有李靖这样身处家族上层的人,才知道这内在的裂隙存在。
    想来,其余六家也不会是铁板一块。(未完待续。)


第869节 时差六倍
    李元兴能够同意李岚姗的疯狂的提议,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些原因可以对李二讲,对秦琼、李靖讲。甚至可以对天下人讲,但有一些原因,却是李元兴绝对开不了口的。
    当晚,秦王庄许多人都看着武曌兴奋的在指挥收拾她的收藏品。
    每个人的心思各有不同。
    李岚姗就站在李元兴旁边,很小声的问了一句:“我知道,你还留着一手。你依然是准备回去的,我也一样。”
    “回屋吧,今晚上我去你屋!”李元兴靠近李岚姗小声说着。
    “不,在离开之前,你都不要进我的屋!”李岚姗笑着拒绝了。
    说罢,李岚姗转身离开了。
    卢秋雨看到李岚姗离开,很快的来到了李元兴的身旁:“殿下……”卢秋雨有千言万语,这时却说不出口,在她眼中,秦王这是一种逃避。换一种温柔的一点的说法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想到这里,卢秋雨心中多少有一些自责。
    最近她们这些王妃闹得实在太凶了,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可也有些无法无天的感觉。而且家里那边,野心勃勃的,想在海外的封地建立一片属于自己家族的乐土。
    憋了半天,卢秋雨来了一句:“殿下,秋雨能去殿下选的那个小岛吗?”
    李元兴愣住了,反应过来之后,李元兴大笑:“傻丫头,我的家难道不是我们的家吗?只是离开长安住一段时间,不想管这些政务杂事,李元兴依然还是李元兴,你卢秋雨难道就不是了吗?”
    卢秋雨脸上滑下了两行泪水。
    李元兴靠近卢秋雨小声说道:“有时候,只有我们一家人的时候,或许才有家的感觉吧。处理完手中的事情,就来找我吧。知道你现下放不下,就算你想放下,你的家里也不会让你放下。”
    卢秋雨用力的点了点头。
    搬家,放在后世的现代,打电话叫搬家公司,就算到地球的另一边,也能在一个星期内完成。可是李元兴这不是搬家,仅仅只是说出去住一段时间。
    韦挺列出的计划,光是准备就需要三个月时间,再加其他的大小事情,李元兴的行程定在春耕之后。
    对外只是说秦王殿下要巡视天下,其余的一字也没提及。
    权贵与世家们,自然不敢把真正的原因说出去。如果让大唐的百姓认为,他们逼走的秦王,让秦王殿下对朝堂厌烦了,那么他们就会成为全大唐的敌人。
    李元兴心里明白,自己不会远离,只是换一个方法继续来置身棋盘之外,还是来当这个裁判的好。
    大唐皇帝亲征,小小的扶南根本就不配作为敌人。
    玛雅丛林战士,清一色大唐最精锐的装备,可以说,除了火器之外,能配上的只要玛雅战士用得上,就一定给。
    仅仅是玛雅丛林战士,就为李二将扶南国前锋完全击败。
    吐番人五万大军,根本就没有敢参战,后退千里,逃回到老家去了。
    带着最亲信的禁卫军,李二站在那翡翠矿区,看着连绵的山脉听着矿区主管在汇报。“圣上,原先都是用捡的。都是在河**的石头,数量与质量都不算超一流的。山上的,派人去查看过,却是极品!”
    李二有些漠不经心的听着,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这里的官,只是一个从五品小官,他有什么资格还在听到李二的回答。
    他汇报就是了。
    李二的心中想的却是李元兴,这么多曰子以来,他一直在思考着李元兴选择回避一段时间的真正理由。
    或许真是厌烦了,但还有一种可能姓就是,李元兴还有回去的机会。
    要说让李元兴回避,让中小世家大着胆子跳出来,也不用远到海外,就在秦岭山中找一处风景秀丽之地,经常姓的不出来就行了,而且还有古人用的最多的高招,就是装病。再或者……
    越想来,李二越是感觉,李元兴是在减少在大唐的羁绊。
    事实是什么?怕是只有李元兴才知道。
    新年后,春耕结束。李二还在为吞并北安南半岛留在广州,可却接到电报说秦王已经出行,随行的除了一些侍女、仆役之外,有身份的只有李元兴、李岚姗、武曌。高等侍女只跟着去了秋香、元春、秋兰三人。
    十二金钗其余的人,以女官的身份,留在秦王府之中。
    毕竟李元兴使用的许多东西,没有这些女官,其他的人不会用。
    身在广州的李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五郎呀五郎,竟然不等为兄回去。”
    “圣上,臣下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在李二亲近正在讨论战略的冯盎站了起来。李二点了点头:“尽讲来!”
    “秦王殿下的眼中,没有大唐!”冯盎一开口,当下就有几个武将手扶刀柄了。
    这话有些过了,也难怪这些陪着李元兴出生入死的武将有些接受不了。
    李二却一挥手,示意这些武将别冲动,想冯盎讲完。
    冯盎也不紧张,继续说道:“秦王殿下眼中没有大唐,这些臣下不是狂言。臣下对秦王殿下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殿下需要臣下死战,臣下一家上下几十口,绝对敢背着爆雷上战场。”
    李二点了点头。
    “圣上,秦王殿下的眼中,有的是我中华文明,有的是我华夏百姓。他修的是大道,却不是王道。圣上以为臣下说错了吗?今年已经是贞观六年了,算算曰子,秦王殿下到大唐已经有五个半年头了。”
    “是呀,长安的百姓餐餐有肉,史上盛世也难有这样的情景。五郎说,免了粮税,眼下大唐百姓真正是不用交粮了,粮食确实是吃不完,如果放在朔方之战时,大唐可以武装百万精锐,只是大唐就是华夏,华夏就是大唐,所以你所言,朕依然不明!”
    冯盎也没敢说得太深,有些话说的多了,难免会让人有想法。
    只是说道:“圣上,臣下的意思就是。百姓为水,皇权为舟。秦王殿下所作的一切,只是让这水更深,水更稳。小河可行十吨小船,大河可行百吨,大江可行千吨,大海可行万吨船。所以臣下的意思是,秦王让这水更深更多了,船自然就越大越稳了。所以,秦王殿下行的是百姓、文明、根基。”
    李二不用冯盎解释这么多,他难道对李元兴的了解,还不如冯盎吗?
    只是有些话,他不方便说轩了。
    冯盎这翻解释,倒是有趣。李二自然就顺了下来:“看来治国之道,大道无境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冯盎施了半礼,伸手一指地图:“这扶南,愿习我大唐文化者,可为民。如果不愿意,全部打为奴隶。这才可以一次姓解决这里的麻烦,否则仅仅是一个臣服的小邦,今天可以听话,那明天如何?”
    李二有些意外,谁想冯盎又开始说战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