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小不同,所设牙兵人数不等,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有的上万。基本建制单位为指挥(营),每营约五百人,每营分五都,五营为一军,冠以地域名称。州镇军、都主将以上军职,由朝廷任免。战时,各级所辖军队奉诏出征,分设招讨使、都统、都部署、行营都指挥使等率领作战。将帅之职则由受命征伐的藩帅充任,战毕即免。随着北面辽人的兴起,边关重镇军力都大大提高,侯大勇任都指挥使,石虎为副手,管辖一千二百人马,由六百名敢死队员和新调入的六百名原沧州军士组成。

柴荣对侯大勇极其赏识,暗自交待曹翰,若此仗得胜,则侯大勇献策之功不可没,可让他领一军人马,守护沧州。曹翰按照柴荣战前命令,把原沧州军分散,将原沧州城外军调至澶州,而令侯大勇统辖一支生力军,控制沧州局势,抵挡北面的辽人。

曹翰依柴荣令,授侯大勇都指挥使后,又把刘三府第连同所有财产、奴仆赠予了侯大勇。

侯大勇没想到沧州战役后,自已就成了将军,还成了大财主,看来古人对有功之人封赏颇厚。侯大勇想到春兰、秋菊还在郭府,不知情况如何。石虎此时已成了侯大勇副手,见侯大勇带着伤,说:“将军可去休息,我到营房安好兵士,你尽可放心。”

侯大勇于是带着两名小校,到郭府去接春兰秋菊。

第十五章 接管刘府

侯大勇怎么也没有想到,转眼间,他就成了都指挥使,又成为刘三府第的主人,这几天的变化也太快了,让他很有些不能适应,坐在帐中,侯大勇回想起在沧州军营的情景,禁不住冷汗直冒:“石虎的武艺真不错,在城外沧州军大帐里,几下将两名持刀军士打倒,很是了得,要找个机会向他学学,自己的武艺实在不怎么样,不是几个军士过来帮忙,在刘存孝手中就没有好果子吃。”

侯大勇并不急于到刘三府上,他知道,刺史帐下的六曹官员正在刘府,宣布曹翰的命令,清点刘三家财。同时,按大周律,将刘存孝的妻妾儿女统统羁押,听候发落。对刘存孝和刘三一家的结局,侯大勇总有侧隐之心,虽说刘家派人来刺杀自己,可那是为了谋反必须采取的行动,换作自己也要这么干,平时刘家对自己还是不错,但成者为王败者寇,若他们谋反成功,不知有多少中原老百姓要丧生在辽人刀下。

侯大勇就先来到郭府接春兰和秋菊,门客见侯大勇身披凯甲,腰佩长刀,肩缠布条,布条上有殷殷血迹,好一条凶神恶煞的大汉,忙报与少郎郭炯,郭炯急带三五人到大门,见是侯大勇,甚为欢喜。

来到厅堂,小厮早已向郭行简作了报告。郭行简见到侯大勇,深深地作了一揖,道:“我老眼昏花,不知侯郎高义,前日未谢相救娘子之恩,今日在此谢罪。”

侯大勇赶紧回礼道:“今日一战,全凭先生让澶州军借秘道入城,才迅速将叛贼一网打尽。”

郭行简手扶着长长的胡须道:“此战曹翰将军统领有方,招降了沧州军,一战而平沧州,巩固北部重镇,功不可没。更为难得的是,攻城未有过多的杀戮,还能约束士兵不扰民,城内秩序井然,人心安定,看来节度使用人有术。”郭行简稍稍停留了一会,又道:“刘存孝勾结辽人,罪当诛,但其治理沧州,护得沧州多年平安,也有些功劳,希望能够赦其年幼之子女,当年之事,记忆犹新啊!”

侯大勇知道在古代叛逆是第一大罪,多诛九族,不知可否保得其家人平安,就道:“我尽力而为吧。”

郭行简知道此事侯大勇作不得主,自已仅仅是说说而已,长叹一声,就不再说此事了。

春兰、秋菊来到了厅堂,见到侯大勇,红了双眼。虽有千言万语,却无法说出,上前行了礼,退到一边。侯大勇见两女一日不见,似乎都有些削瘦,特别是秋菊,竟觉凭添些伤感。郭行简留侯大勇吃午餐,侯大勇见自己满身灰尘,想到别院的大桶,禁不住想一步并作两步,飞到木桶里去,因此,推脱了郭行简,带着春兰秋菊回到刘三府第。

来到刘三府第,差人把帐册全都搬到大堂之上,七曹官员正在盘点刘三家财,见一黑面大汉带着两名小校和两名使女进来,不知其是何来路,冷眼瞧着,并未理睬。

一小校上前道:“这是侯都指挥使。”

六曹官员才知是新进的都指挥使,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前见礼。都指挥使为正五品下,而六曹参军事为从七品下,从品级上来讲,侯大勇要高于他们,更重要的是,侯大勇在这次沧州之战的勇武行为,已迅速在沧州军民中传开,现刘三府第已赠予了他,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因此,对侯大勇执礼甚恭。

刘家妻妾儿女穿着锦衣秀服,在寒风中蹲在院角,往日的雍容华贵不复存在,代之的是惶惶惶不可终日的表情,一个 五、六岁的小女孩,对着妈妈直叫饿,被妈妈搂在怀里,妈妈见平时非常和气有礼的官员们非常威严,不敢开口请求,小孩张嘴想哭,被其妈妈捂住了嘴巴。

侯大勇见了不觉心中一酸。

一名六曹官员说道:“钱物、地契等物件全部清点好,请都指挥使过目。”

侯大勇见桌上分门别类放了各种帐册及地契等证明文书, 知道自己一时半会理不清楚,就对春兰说:“把这些东西全部放到书房去,加上锁,不准任何人进去。”对秋菊说:“让厨房赶紧准备饮食,杀口猪,宰两只羊,再弄些鸡鸭,各位同僚忙了半天,我就陪大家喝一杯。”

“给刘家老少弄点好吃的,不可简慢。”

在酒酣饭饱之际,侯大勇问道:“对刘家老少如何处置。”

“谋反按律当诛九族。”

“可否留下未知事的童子。”

“这个,这个”

侯大勇知其为难,就道:“我承担就是,天知地知我知。”

侯大勇叫人拿来些钱币,送与几位六曹官员,六曹官员撕掉一页名册,把两名未满十岁的一男一女留下,一名是刘三的小女儿,正是那名喊饿的小女孩,一名是刘三的外侄,另外,还留下一名年轻女子,却是刘三的小妾,是小女儿的母亲。侯大勇见多留下一名年轻女子,就又叫人拿来一盘钱币,送与几位官员。

做好这一切,侯大勇叫秋菊把留下的三人叫到一间屋内,三人不明就里,浑身发抖地站在屋内,虽有板凳,却不敢坐。侯大勇吩咐一名小校,守住这一间房,任何人不得走近。众位官员和一群差人把刘家老少全部押走。很久以后,侯大勇都时常发生错觉,总觉得大院内有抽抽咽咽的泣声。侯大勇让秋菊问清刘三小妾有一伯父,在二十余里地的小村,略有薄田,可去投奔,于是备上马车,准备些钱粮,让三人在夜晚时出城。

处理完此事,侯大勇着实困顿,昨夜激战一夜,刚睡下就被叫醒,侯大勇暂时不想住在主院,里面还留有刘三太多的痕迹,等让人好好收拾了再搬进去吧。于是仍带着春兰秋菊到西宛别院。

中午,侯大勇陪着六曹官员喝了不少酒,就让秋菊去熬稀饭,晚上就着咸肉喝点稀饭才对胃口。

春兰很快就把洗澡水准备好,进入澡房,春兰已在里面。多日接触后,特别是经过前天的风波,侯大勇不觉和两人亲近很多。春兰穿着半透明的纱衣,为侯大勇解了衣,当然,侯大勇最后一道防线还是进入木桶才去掉。春兰小心翼翼,不让水把伤口打湿。把侯大勇的头发解开,用水洗净,然后用两手捏侯大勇的肩膀,发达的肌肉,光滑的肌肤,让春兰有一种从心底升起的欲望。

侯大勇靠着木桶,身子浸在热腾腾的水中,享受着春兰轻柔的揉搓,慢慢身体发生了发应。

春兰穿得很薄,热水把纱衣打湿了很多处,纱衣紧紧贴在身体上。

侯大勇觉得春兰的手心在慢慢变热,转过头,正见到春兰的胸部,只见丰满挺拔的胸部被纱衣紧贴着。

侯大勇从木桶中站了起来,面对着春兰,结实的胸肌、腹肌、大腿肌肉,线条分明,透着雄性的阳刚之美。

春兰见侯大勇站了起来,顿时满脸通红,心里如有十几只小马驹在跳跃,不觉把手放在侯大勇胸前。

侯大勇把春兰身上薄薄的纱布去掉,玲珑剔透的肌肤暴露无遗,侯大勇用手托起春兰的脸,春兰微微张开嘴,眼睛微闭着。侯大勇给春兰一个深深的长吻。春兰站立不住,全身发软,不住往下滑,就把侯大勇紧紧抱住。

侯大勇抱起春兰,把她放在木桶里。温软的肌肤和强健的肌肉毫无间隙的融合在一起,木桶里的热水不断涌出来,流到地面,形成一条又一条的小水流。

良久,随着春兰大大的一声呻吟,澡房里平静了下来。

春兰穿上已完全打湿的纱衣,为侯大勇梳理头发。把侯大勇头发梳好后,侯大勇说:“水不热了,这屋里也冷,你去把身子擦干,别凉了。”

春兰换上厚衣服,红着脸,充满柔情地看了侯大勇一眼,低着头出了门。

当来到房间里,见到秋菊,不觉心中一慌,拿在手里的纱衣掉在地上。春兰连忙拾起纱衣,并对秋菊慎道:“你看着我干什么。”秋菊想笑,却不觉红了脸,就把头低下。春兰过去,抓住秋菊的手,说道:“好姐姐。”话没说完,眼泪就流了出来。

第十六章 人事安排

夜晚来临,侯大勇回想起澡房那一幕,又有点蠢蠢欲动,古人说得真好,“食色,性也。”因和春兰捅破了窗户纸,侯大勇和春兰随便了许多,背着秋菊,在春兰经过或做事的时候,侯大勇不时偷着快速地抚摸或亲一下春兰,而春兰总是积极配合,两人还形成了默契,尽量回避着秋菊亲热。

“为何要躲着秋菊亲热?秋菊也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她有何想法?”侯大勇见到秋菊忙来忙去的时候,忍不住想到了这个问题。

秋菊知道了春兰已和阿郎相好了,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既替春兰高兴,但见到两人甜蜜样子,又很是失落,心中忍不住酸酸的,总有种想哭的感觉。记得只有在小时候,见父亲带着哥哥玩,自己就是这种感觉。心中滋味越是复杂,秋菊越是藏在心里。

春兰沉浸在快乐中,经过澡房之事后,阿郎就不是纯粹的阿郎,还是自己的情郎,阿郎的每一次亲密,都让她幸福很久。在快乐的同时,她见到秋菊郁郁寡欢,她知道秋菊的心思,从小和秋菊在一起,共同的命远让她们情同手足,但她心中也是很矛盾,一方面,她想和秋菊一起分享快乐,另一方面又想独自拥有这份快乐。

到了别院,虽说一切依旧,可大家心情都变了。春兰、秋菊,各怀心思,过了难以入眠的一晚。

春兰秋菊在外屋睡了。侯大勇在里屋拿起手机,放在耳边听妻子的嘱咐,看女儿的照片,静静地沉浸在黑暗中。

侯大勇住在别院,想到府第夺自刘三,心理上有一些不适应,但转念想到,刘三投靠辽人被诛灭,这么大一座府弟总要有人来管理吧,还有数十人依附这府第生存,曹翰把刘三家产送给自己,自己不要,总会有人要,与其别人要,不如自己要,自己还可以凭良心,照顾身边的人。“还是那句老话,不能振救世界,就振救身边的人吧。”

早上,侯大勇让春兰秋菊和他一起吃饭,不要在厨房里吃。两女百般拒绝,直到侯大勇假装生气才勉强过来。三人围着桌子,两女只坐了椅子很小一部分,局促不安,似乎这样坐就随时可以站起来。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一个人从小建立起来的习惯和形成的意识,难上加难。

军营有石虎照看,侯大勇也不急于一时,就到府上四处走走,熟悉地形,了解此时大户人家的生活。

刘三看来是有文化的人,书房里书还不少。除常见的经史子集等,有两大类书最多,一类是兵书,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另一类是经商之书,此在当时是杂书。秋菊见侯大勇对书很感兴趣,说对侯大勇说:“阿郎识字吗?”

五代以来,读书人地位低下,武将高高在上,这和后来的宋朝恰恰相反。后汉皇帝刘知远死后,任用了四个辅佐大臣,其中史弘肇、杨邠、郭威是武将,除了郭威能写会算外,其余均是不学无术的大老粗,而唯一的文官苏逢吉,则是一个粗俗无比的流氓。郭威长期带兵在外,其它三人在京师目无君长,飞扬跋扈,没来由地仇视读书人,后汉皇族密谋杀他们,但是事情被一文官阎晋卿知道,他认为后汉皇族不能成功,就去投靠史弘肇,想去告密。谁知史弘肇从心里看不起文官,拒绝见他,后汉皇族得以在广政殿将三名辅佐大臣击杀,史弘肇若看得起文官,见一见品级不低的阎晋卿,后汉历史就有可能重写。这是当时武人跋扈,文人地位低下的一个生动例子。

秋菊略通文墨,从人依在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