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青以前是狮营的骨干,他和武家强两人搭挡,数次立有大功,侯大勇到大梁以后,郭炯千方百计又把他从军情营调回到黑雕军,这些五千黑雕军来到大梁,周青就成为新龙威军左厢副都指挥使。

周青看到澶州城的惨象,又询问了肖青黄河决堤的前后经过,早就对王德成和郑有林两人深恶痛觉,听到侯大勇这个命令,只觉得痛快无比,大声道:“接令。”

侯大勇又历声道:“不服从命令者,先斩后奏。”

第二百六十五章鹿死谁手(二十八)

在明晃晃军刀的威胁下,刺史王德战、司马郑有林和一百多名衙吏、家丁被押进了遍布尸体的澶州城,这一群人虽然意识到澶州城肯定被淹得极惨,可是也没有想到澶州城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白从进入城门的那一刻起,呕吐声音就持续不断。

一位面容娇好、举止文雅的少年人,跟在队伍中向城内走去,当从南城门进入以后,见到好几个满是蛆虫的身体,顿时双眼睁得大大的,死活都不肯往里再走,此人是刺史王德战的侄子,黄河发大水之前恰好游历到王府,他没有料到在叔叔府上短暂的盘恒,竟然会遇到这百年难遇的惨事。

一名军士上前猛踢了少年人两脚,那名少年人抱着头蹲在满是泥泞的街道上,忍受着军士的踢打,就是不肯站起来往前走。

周青闻声过来,他怒道:“起来,不要命了。”

少年人从小没有受过这种折磨,更没有见识过军队中令行禁止的作风,只道是在蹲在地上耍赖,就可以逃过搬死尸的差事。

周青见少年人仍然不听从命令,痛快地下令道:“斩了。”

王德成位于队伍的最前面,而少年人位于队伍的中间,当他着到一名军士冷冷地抽出了腰刀,意识到大事不好,他大喊道:“小三,快起来。”又叫道:“军爷,手下留情。”

军士是黑雕军的老军,他只听从黑雕军军官的命令,刺史的喊话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周青下令之后,他手中长刀已如一道闪电向着少年人的脖子斩去。

军士手中的长刀都是最新出品的“侯家刀”,远较一般的腰刀锋利,刀光一闪,血光就高高迸起,少年人的一颗头颅已落在了泥土中。

军士按照军中惯例。他用腰刀挑起了少年人犹在滴血的头颅,对着目瞪口呆地一群汉子道:“谁敢违令,这就是下场。”

王德成看着军士刀尖上侄子的首级,大张着嘴巴,一时之间,只觉得世事荒诞莫过于此,侄子是大哥的儿子,也是王氏家族最有才华的一位才子。就在黄河发大水有前夜,侄子还和他一边喝酒一边纵论天下大事,意气风发之神态就如仍在眼前,可是仅仅相隔数天,侄子就命丧在澶州城下,杀死他的军士或许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夫。

王德成慢慢地软倒在地。

虽然侯大勇下达的命令是“违令者斩”,周青却明白眼前这位刺史并不能擅杀,可是见过城内惨状的周青,也不想轻易地放过王德成,下令道:“找块门板。把王德成放在上面。”汴河水师地军士们和澶州府的衙吏们。整整清理了三天,才初步把城内的尸体清运出城,水师又运来数船石灰。在城内四处消毒,十天之后,九龙山上的上万名百姓这才陆续下山,开始重建家园。

等到侯大勇进入澶州城以后,这才再一次召见澶州刺史王德成和司马郑有林。

王德成不过是四十岁的样子,侯大勇在九龙山上和他第一次相见的时候,他虽然失魂落魄,却仍然保持着一幅儒者的模样,可是时隔个天,王德成已经变得垂垂老矣。头发、胡须花白而蓬乱,脸上皮肤松弛,目光涣散,就如一位年愈古稀的老者。

侯大勇对他没有一点怜悯之心,这个天来,他对这位兴趣高雅的王德成有了深刻的认识。

“王刺史,有几个问题需要你来答复。”

“请侯相明示。”王德成垂头丧气地坐在侯大勇的对面,虽然侯大勇态度平和,可是王德成眼中始终有一牺明晃晃地长刀和血淋淋的头颅在晃动。而侯大勇嘴角若隐若无的笑容更如夺命地令牌。

“今年春天,户部拔了多少钱粮来修整河堤?”

王德成低着头,想了好一会,才道:“三月,户部搜了四十万贯和三万石粮食,用来修整河堤。”

侯大勇见他没有抵赖,微微点头道:“既然有这么一回事情,那你说说,这些钱用在了什么地方?”

王德成脸上又露出空洞的表情,“今年春天,钱粮下来的时候,正好有个南唐画师在澶州城来,下官别无好爱,平生就受给画这一道,那一段时间,我天天跟着南唐画师喝酒、作画,这修堤之事,就全部交给司马郑有林去办。”侯大勇见王德成言顾左右,冷“哼”一声,道:“不要把自己说得这么干净,你那木箱,半是画和,半是钱财,画和之费远远超出半箱通宝,有两幅画更是价值边城,你一个刺史,哪里有如此多的钱财?”

“下官家有薄田,家中所有田产收入都换作了这些画和,至于修堤专款,确实是由郑有林经手,下官没有沾上一点,若是侯相不信,可向录事参军肖青核实。

“空口无凭,如何算得了数,若你拿得出凭证,证明修堤专款是由郑有林经办,或许你还能逃得性命,可惜一场大水冲坏了衙门,所有帐册都毁于水中,王刺史之贪污罪名恐怕将要被坐实,你不仅性命难保,而且还连累家人为奴为娼,可惜啊。”

录事参军肖青所言和王德成所言极为接近,侯大勇其实已信了八分,只是要把这涉及朝中诸位大臣的重案查清楚,单靠一个人的口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让王德成开口,或者提供确实可靠的证据。

在王德成眼中,侯大勇根本不是大肚能容天下事的宰相,而是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在在城内一面被迫搬运尸体,一面用能够想到地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侯大勇,可是面对杀人魔鬼侯大勇之时,他禁不住脚跟发软,如今听到侯大勇赤裸裸的威胁,更是心胆俱丧,到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郑有林和他身后的势力了。

王德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侯相,我寄情于山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司马郑有林来头太大,行为太恶,我这个刺史当得窝囊。”

“继续说。”

“下官当上刺史一职,出身正途,虽然经常把三司使张美的名头挂在嘴边,但是三司使张美并没有把我看上眼,我每次到大梁城,总是巴巴地给张美递上一份厚礼,他只是不冷不淡地陪我说些话就算是完事,我那个娘子,仗着是张美的堂妹,自幼相熟,就不把我放在眼里,家中河东狮吼,让老夫苦不堪言。”王德成此时已经没有任何顾忌,一肚子苦水痛痛快快地倒了出来。

侯大勇有些可怜的看了他一眼,心道:好歹是个刺史,却窝囊到如此地步,男人到了这个地步,也真是没有味道。

王德成泣不成声,早已没有了儒者风范,“这个司马郑有林也是一个狠角色,他不学无术,靠着当朝宰相范相的提携,由一位京兆府无赖泼皮,当上了朝廷的命官。”

侯大勇道:“你休得胡说,这郑有林是军官出身,如何是无赖泼皮。”

“郑有林的母亲当年是范家地奶妈,仗着这个势头,他当年在洛阳和韩伦等人一起时常祸害街头,不知为何就进了禁军,当上禁军也并未上过战场,不过两年时间,就成了澶州司马。”

侯大勇知道王德成说的是真话。

洛阳城里住着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就是柴荣的亲生父亲柴守礼,柴荣称帝以后,命柴守礼居住在洛阳,不许他到大梁来,柴守礼是一个粗俗之人,纠集了十个当朝重臣的父辈,在洛阳城里纵情嬉戏,被人称为“洛阳十老”。

柴荣不许其父出洛阳,但是对其父亲的行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过多约束。

“洛阳十老”里面就有大将韩令坤的父亲、原庆州团练使韩伦,郑有林当然称不了十老,可是他时常和柴守礼、韩伦等人混在一起,也算是臭味相投。

侯大勇着着老泪纵横的王德成,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急,道:“你毕竟是澶州刺史,为何由着郑有林胡来?就算你没有贪污,这样做也是渎职。”

“这个郑有林好生恶毒,来到澶州以后,初时还老老实实,一日邀我到其府上,将我灌醉之后,让其小妾钻入我的床上,第二天,郑有林却翻脸不认人,指责我污了他的小妾,我明知上当却是有苦自己吞,随后,他又千方百计寻了些唐人画和给我,向我示好。”

“郑有林朝中有人,办事比我灵光,好多次我办不成的事情,郑有林出面就办成了,兼之郑有林喜欢拉帮结派,澶州城除了肖青以外,多数官吏都和郑有林一个鼻孔出气,渐渐地,我在澶州说话也就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听了,他们都唯郑有林马首是瞻。”

“我曾经想过办活想离开澶州,可是钱花了不少,事情却没有办成,这郑有林在范相面前是一只狗,范相也被他蒙骗了。”

侯大勇常年在军中,向来瞧不起有事无事就哭鼻子的男人,更由于澶州惨事,因此他并不同情王德成,“王德成,你说这么多都上不得台面,你是澶州刺史,这修堤钱粮之事还是得由你说清楚,若你说不清楚,主犯就必然是你。”王德成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眼中闪出一丝凶狠,道:“我也不是傻子,帐房师爷表面听郑有林的,实际上是我的心腹,修堤钱粮一笔笔都有帐,还有郑有林的条子,这些东西全部都存在城外,东西可以证明我的清白。”

第二百六十六章鹿死谁手(二十九)

暴雨过后,老天爷立刻变脸,连续的高温让修筑河堤的数万老百姓吃尽了苦头,雨天盼晴,久晴则盼雨,就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中,决堤的河岸渐渐地合拢了。

侯大勇光着膀子,挑着一筐泥土上了河堤,他身体虽然强健,可是很少做这种体力活,挑着担子远不如普通百姓来得自在,他认认真真的干了一上午了,浑身是汗水,大颗大颗的汗滴顺着结实的后对不断地往下流着。

这已是他在河堤上的第三天。

此次黄河澶州段决堤,主要原因是持续暴雨迅速提高了水位,正好冲跨了澶州段河堤,等到大水退去后,人们这才发现,造成巨大伤亡的河水,不过是从一道并不十分宽阔的缺口涌出来的。

望着这一道缺口,人们都是扼腕长叹:

如果在春天筑坝之时,再多加几块石头,多打几个桩,这个堤坝也许就能抗住猛涨的河水;

如果当时有人在河堤上巡视,能够及时发现河堤的细小变化,及时加固,这个堤坝也许能够抗住汹涌的河水;如果在洪水暴发之时,能有人及时报警,澶州衙门示占据南门,或许就有更多的人能够逃出澶州城;正是由于有这么多的“如果”,让侯大勇更觉得王德战和郑有林的可恨,两人的渎职行为,使个数万澶洲百姓遭受了灭顶之灾。

录事参军肖青没有受到牵连,此时他是澶州衙门的最高长官,负责组织澶州百姓抗灾自救。

侯大勇上了河堤,肖青自然也不能落后,他也是大汗淋漓,看到侯相又上了河堤,就急步上前,恭敬地道:“侯相,大堤基本补上来。石碑也运上来了,大家等着您给石碑添上第一锹土。

侯大勇仰着脖子,猛喝一口水,挥了挥手道:“走吧。”

看着侯大勇站在河堤的高处,把第一锹土盖向了无字石碑,录事参军肖青眼中不知不觉地涌上了泪水,他望着结实精悍的侯大勇,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肖青身后身旁的衙吏们也跟着跪了下来。就如多骨诺骨牌一样,沿着河堤分布的数万百姓陆续地跪向河堤最高处的石碑。

数万百姓黑压压地跪成一片,河岸只听见了河水拍岸声。

侯大勇提着铁锹站在河堤最高处,当数万人皆跪下之后,侯大勇这才把铁锹丢在了一边,走到无字石碑的正面,规矩地跪上,郑重地行过大礼。侯大勇起身以后,对着肖青道:“这河堤还需要整治,你大家起来吧。”

也不知何处传来一声“青天”的大喊。很快。数万百姓四处都响起了“青天”、“侯青天”“长命百岁”“大富大贵”地喊声,这些喊声被江风一吹,远远地随着江面向着下游飘去。

侯大勇在江边随着百姓们劳动。颇有作秀之意,可是数万老百姓面对着石碑跪下,这一场景深深震憾了侯大勇,在这世界,除了官场的勾心斗角、相到欺诈,还是有热血和真情,只要良心未全部抿灭,也能够体会到这种感情。

下了河堤,侯大勇就如英雄一般从人群中走过,当河岸和人群终于远去之时。侯大勇这才平静下来。

侯大勇暗自道:“河道决堤,澶州地方官员渎职一罪是逃不掉的,自己从大梁而来,带来了救灾粮食,清理了城内尸体,组织百姓修缮了河堤,这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