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天清约摸五十多岁,他身材干瘦,陪坐在圣主之后。

谷应天看完了信,把信递给了董天清,道:“董郎,你是大梁圣使,对大周朝最为熟悉,你看这事如何处置。”

董天清在礼弥教中地位很高,因此,被上一任教主派到了大周朝的帝都。十几年来,礼弥教始终了解大周朝的动态,董天清功不可没,他还颇有经营头脑。十多年来,已在大梁城盘下了不少产业,礼弥教总坛被北汉兵攻破以后,谷应天带着人直奔大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董天清在大梁已经置下了颇为坚实的基础。

董天清不动声色地看完信,他干瘦的脸皮有许多皱纹,看信之时,所有的皱纹都聚集在一起,就如一个坚硬的核桃。过了一会,董天清脸上的皱纹才慢慢的张开,核桃又变成已经干涸的柑皮。

他放下信,道:“这李将军可不是信男善女,当年在大野泽,侍卫军杀人如麻,血水把大野泽染得红红的,这等人我们最好敬而远之。他的许诺倒很有吸引力,这些年来,他似乎对我们有很多承诺,全是些空话。”谷应天是上一任圣主的徒弟。他还没有成为圣主之时,和董天清是极要好的朋友,董天清对谷应天的想法是了如指掌。

果然,谷应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我也有此想法,我们是圣教,不是从事暗杀的邪教,这等事情还是不做为好,侯大勇是何等身份,身边高手如云,若事败,只怕以大周朝之大也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谷应天的师傅是上一任教主,早年曾是后汉军官,和李重进的父亲曾同营为官,认识还是小校的李重进,后汉被大周取代之后,他没有投北汉,也没有归顺大周朝,就投了礼弥教,屡立大功而成为圣主。他当圣主之时,和李重进关系密切,多次派人帮助李重进出手清除异己。

礼弥教磁州分坛被侯大勇率兵攻破之后,礼弥教在磁州等地数十年根基毁于一旦,他对侯大勇恨之入骨,数次派人刺杀侯大勇,每一次都损兵折将,只好不了了之,临死之时,他都对此耿耿于怀。

谷应天成为礼弥教圣主以后,他的志向是使礼弥教成为能够见阳光的正教,对暗杀之类事情根本不感兴趣,也不愿和李重进过多接触,对李重进的要求常常软顶硬磨,恰在这时,李重进被柴荣任命为西南面行营都部署,礼弥教新圣主谷应天趁机断掉了和李重进的联系。

这一次,谷应天来到了大梁城,虽然一直隐藏着行踪,可是无意间还是被龙威军中李重进的心腹发现,于是李重进就接上了和礼弥教的联系。

谷应天又问道:“这一段时间,到处都听百姓们传颂侯大勇,侯大勇到底是什么人?”

董天清又理了理稀稀的胡须,道:“百姓们传颂侯大勇,主要是澶州救灾一事,澶州水灾以后,侯大勇带着汴河水军,运了许多粮食到澶州,活人无数,黄河沿岸的百姓为此称呼侯大勇为活菩萨,回到大梁城后,侯大勇又斩杀了不少朝廷大员,又被百姓称为侯青天。”

谷应天还没有成为圣主的时候,也曾领命刺杀侯大勇,只是正在准备的时候,侯大勇就领兵到了西北,此事方才作罢,他有些感叹道:“我现在也没有想明白,当初圣主为何要三番五次刺杀侯大勇,侯大勇这样的人,实在不可以为敌。”

董天清根本不赞成刺杀侯大勇,他道:“李重进和侯大勇都是皇亲国戚,李重进统兵一方,而侯大勇是当朝宰相,这两人都不好惹。另外,侯大勇不是普通的宰相,他是由节度使入相,他手下的黑雕军可是天下闻名的精兵,若论势力,现在侯大勇的势力强过李重进。”

小么见识过李重进的作风,有些担心道:“李重进心狠手辣,若他相逼,我们如何办。”

董天清轻抚稀稀的胡须,道:“这一段时间圣主就隐身在松田庄,静观其变,李重进找不到人,他也没有法子。”

谷应天和小么都盯着董天清,听其下文。

董天清慢慢地抚了抚胡须,又道:“唐亡之后,皇帝就轮流做,现在陛下年幼,而大周朝强将如云,或许拖一段时间,大周朝又会有新变化。”

谷应天深心为然,点了点头,道:“董圣使所言甚合我心。我们现在就静观其变。总坛很快就能重建,等到总坛建好,我等立刻离开此事,到时天高皇帝远,只要小心行事,谁又能耐我何。”

他突然咬紧牙齿道:“若李重进要苦苦相逼,我们就去投侯大勇,从侯大勇这几年所行之事来看,此人心胸开阔,是能成大事的人物,李重进远不如他。”

董天清道:“如今在大梁城出现了一个帖子,说侯大勇拥兵自重。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我看这事多半是真的,我们趁侯大勇未夺取天下之时就去投靠他,或许对我们礼弥教有极大的好处。”

小么有些吃惊地道:“此事万万不可,我们多次刺杀侯大勇,他能饶了我们。”

谷应天有些不屑地笑道:“成大事者,绝不会在意这些小事,朋友和敌人,原本就没有任何界限。”

第二天,谷应天在松田庄练了一会武,就和董天清一道,到断谷边随意走动,这是谷应天在总坛养成的习惯。

到了断谷处,断谷下面就是蜿蜒的汴河水,被初升的太阳照得闪闪发亮,谷应天和董天清坐在山涯边,欣赏着如画的美景。这时,汴河上出现了十多艘大船,旗帜上飘着大大的“汴”字,断谷和河水极近,船上军士的面容都清晰可见。

“圣主,这就是汴河水师,他们所乘的船叫玄蛟船,每船可乘坐一百人左右,是水师的第二大船。”

谷应天是北方汉子,对水军之事极为陌生,他听到装一百名军士的船仅仅是第二大船,不禁有些惊异,道:“那最大的船叫什么?”

“最大的船叫做玄龙船,每船可装军士五百以上,汴河水师至少有十条玄龙船。”

谷应天很有些震惊,眼睛都不眨地观察着汴河水师。

行在中间一条玄蛟船,两名黑甲汉子站在船头,对着沿岸指指点点。董天清凝神看了一会,突然小声地道:“圣主,你看,那名黑甲汉子似乎是侯大勇。”

谷应天在大梁之时,曾经数次见过骑马行走在大街上的侯大勇,经董天清提醒,他惊讶地道:“当真是侯大勇。”

站在船上的黑甲汉子正是侯大勇,他身边的黑甲汉子是汴河水师统领时英。

侯大勇也看到了断谷上坐着两人,他并不认识两人,也就没有在意,他对着时英道:“这个断谷是一个战略要地,易守难攻,若在此处屯兵,挂上拦江铁索,再设置一些弩手,或安几架投石机,便可断掉汴河,你们要时刻留意此处。”

“断谷上还有房屋?”

江风拂来,时英衣襟随风而动,显得极为英武潇洒,他道:“断谷上面有一个村庄,叫做松田庄,建在此处已有十多年了。”

侯大勇闻言,有些惊奇地道:“叫什么名字?松田?为何取一个倭人的名字。”

时英大是佩服,道:“侯相当真厉害,这松田真是扶桑人的名字,大唐时,扶桑有无数的遣唐使,有些扶桑人就终老大唐,这个松田曾在朝廷为官,年老后就在这里修建了这个松田庄园。现在的主人叫做董天清,是颇有声誉的乡绅。”

侯大勇对于松田之流向来深恶痛绝,不屑地道:“什么扶桑人,分明就是倭人。”

“此处是要地,时将军平时要派人留意此处,水道是水师的生命线,一定要着力保护。”

时英是在西北和侯大勇相识,在军事上,侯大勇是他的师长,同时,也正是在王朴和侯大勇的大力提携之下,时英才能年纪轻轻就成为禁军七将之一。他看了看松田庄园,道:“我随后派人到庄园去,干脆把这个庄园买下来,在从断谷处开一条道路,这个庄园就可以成为水师的一个寨子。”

断谷处全是粘性强的黄土,若不怕花钱,从谷顶开一条道路下来完全没有问题。

侯大勇赞许道:“时郎真有眼光,要开道路,我给你推荐一人,霍知行,曾经当过中牟县令,最精于这些土木活。”

第二百八十一章 鹿死谁手(四十五)

显德七年冬季业得特别早,十一月,大周朝廷已笼罩在这一片阴冷之中。

一直驻守磁州的张永德,受到密令,暗中调集一部兵力南下,直奔大梁城而来。

幽州守将韩通接到了两份密令,他把两份密令摆在了桌上,反复研读以后,用油灯烧毁了密令,命令所属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古北口、德胜关的守军更是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只是和张永德不一样,幽州一兵一卒都没有向调动,保住幽州不失,坐观其变,成为韩通最佳的选择。

幽州南下,就是沧州守将袁彦,他两样接到两份密令,也和韩通一样,命令沧州全军进入戒备状态。

范质和侯大勇的权力之争,终于要到了撕破脸的地步。

十一月十一日晚,天空中飘着阴冷的小雨,龙威军军营已经沉入了梦乡,突然,从龙威军操练场方向传了向声沉闷的鼓声,这是龙威军紧急集合的号令,沉睡中的龙威军营,立刻如锅中的开水一样,无数军士从营帐中钻了出来,向自己的队伍奔去。

晚间的紧急集合,是龙威军每个月必须进行的科目,只是时间并不固定,第一次进行紧急集合,来自凤州军一位指挥使就因为缺席,被当场斩于操场,数十名军士受了鞭刑。

郭炯就此立威,从此以后,龙威军所有的将官和军士,晚上根本不敢溜出营,而且在睡梦中都是立着耳朵,因为紧急集合的钟声随时都可能敲响。

李重胜最烦每月一次的紧急集合。他虽然是副都指挥使,除了第一次集合的时间郭炯临时派人通知了他,其余的紧急集合都没有告诉他,这让他既气又恼,可是郭炯是龙威军主将,又有侯大勇在朝中撑腰,他虽是李重进的亲信,可是李重进无在凤州,他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得忍气吞声,不敢对郭炯的无礼有半句怨言。

李重胜全身披挂,用手抹了抹脸上的雨水,他在心里恨恨地骂着郭炯,可是郭炯是主帅,他的命令暂时不能明着违背。等到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操场,正好又听到一声沉闷的钟声。

按龙威军军规,钟声响了十声,迟到者受鞭刑,十五声以后,迟到者一律处斩。

李重胜喘着气上了点将台,郭炯、白霜勇、向山行、胡立、刘吉胜等将领都披挂整齐站在点将台上,郭炯是主帅,白霜勇是左厢军都指挥使。

点将台上唯独不见右厢军都指挥使赵文。

又一声沉闷的钟声响起,仍然不见赵文,李重胜已经感到了点将台上浓重的杀气。他扭过头,看着右厢军的营垒。心中焦急地骂道:“赵文这个蠢货,为何还不过来,这不是明摆着将把柄落入郭炯手中。

这一段时间,大梁城涌起的暗流,已经影响到了李重胜、赵文等寄人篱下的凤州军将领,他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郭炯的军令,以谨慎来保存住实力。

十五声钟声响过,众将在细雨冷风中挺立着,眼神都不由自主地朝向了郭炯。郭炯一身玄甲,他目前一步,大声下令道:“点数。”

向山行领命之后,“噔、噔”从点将台上下来,隶属于中军的亲卫们迅速前往各营,很快,人数就清理完毕。

“报,龙威军总人数10200人,实到10197人,右厢军都指挥使赵文和两名亲卫末到。”

郭炯眼中突然闪出寒光,声音不大,却颇为严厉,道:“赵文身为右厢都指挥使,胆敢不遵军法,向中军,把赵文给我找来。”

赵文正睡在莲花楼上,浑然不知军中之事。他赤裸着身体,抱着一名雪白身体的女子,发出均匀的鼾声。

那女子屡次试着摆脱睡得如死猪的男子,都没有成功,她在心里骂道:“这人看来如此斯文,力气大的如蛮子一样。”她是风月场中老手,想到自己白白地陪着烂醉如泥的汉子睡觉,着实闷得慌,就把手伸向了赵文的下身,触手处一片绵软,女子自顾自笑道:“枉有一幅好身骨,却是个蜡枪头。”

女子带着戏谑之心,把玩着蜡枪头,渐渐的,蜡枪头也有了一丝变化,越来越大了,女子把自己的胸脯贴着赵文强健的身体上,不停扭动着,另一手就伸向了自己的隐密处。

赵文在睡梦中只觉得舒服无比,矇眬中,他以为自己睡在军营中做着春梦,谁料触手处真有一片柔软,他有些迟疑地睁开眼,看见一名满脸红润、小嘴微张的女子。

赵文愣了片刻,突然用手推开女子,翻身坐起来,道:“我怎么在这里。”

那女子被赵文推倒在床上,她眼中似乎能滴出水来,嗲声道:“爷,你醒了。”

正在此时,只听到“轰”的一声,大门被人踹开,一群人一拥而上,赵文光着身体被一群人死死按在床上,饶是武艺高强,也根本无力挣脱,被粗绳索牢牢捆住,赵文此时已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