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月十日。郭炯率领着从各地抽调的两万人马到京兆府,成为新一任的永兴节度使,李重进被逼反之后,其攻势早已被扼制在凤翔以西。对李重进的总攻时间定于正月初一,黑雕军、达布军、达娃贡军和永兴军,从四个方向同时向李重进发动进攻,一战而定西北。

十二月十七日,侯大勇率领着三万讨伐军。出大梁,向磁州靠近。此时磁州大战已近一月,李筠部和北汉军刘继业部数败张永德军。张永德被迫放弃磁州城外围,残军退入了磁州城内,苦守待援。

十二月二十六日,侯大勇所部人马抵达了磁州以北约三十里的马头堡,马头堡是磁州最后一个堡垒,此时已被北汉军强攻得手,马头堡上已经飘起了北汉军的旗帜。

侯大勇所部人马共分为前锋军的后军两部,前锋军由石守信统领,后军统领则为王腾骧。

王腾骧原为灵州节度使冯继业的爱将,在清水河大战中,冯继业派王腾骧参加了西北大战,侯大勇极为喜爱这一员长相酷似关羽的将领,就趁着柴荣重整禁军之机,将王腾骧调至了禁军,这一次又以北伐之名,将王腾骧调至麾下。

北伐军被阻于马头堡前,二十六日下午,石守信、王腾骧、光紫驼、封沙、王彦升等人齐聚帐中,商议进攻马头堡事宜。

王腾骧在清水河大战中曾经跟随过侯大勇,对这种战前讨论会并不惊奇,石守信是第一次跟随着侯大勇作战,当他看到光紫驼、王彦升这样的中级军官都可以在侯大勇面前提出意见,吃惊之余亦大是佩服,对侯大勇也颇有些刮目相看,不过,他做过义社十兄弟之一,对侯大勇还是相当地忌惮。

侯大勇看到石守信稳重不言,就点名道,“石将军,你对攻打马头堡有何意见?”

石守信恭敬地道:“末将曾经多次到过马头堡,此堡是磁州通往大梁的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要增援磁州,必须要占领此堡,只是,马头堡十分牢固,若强攻必定损失惨重。”

石守信下首坐着悍将王彦升,他所领人马第一个攻入幽州城,虽然所部人马损失殆尽,仍然因功升职,此时他已是石守信的副手。侯大勇把目光转向了王彦升,道:“当日王铁将军第一个率军攻入幽州城,对打坚城定然有所心得,你有何想法,尽管大胆说,跟随我的将军们都知道规矩,战前商议时务必畅所欲言,一旦定计,就是天王老子也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你就讲吧。”

王彦升胆子向来极壮,受到了侯大勇的鼓励,就道:“若绕道马头堡向磁州进攻,大军则要多行八百余里,所以,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打下马头堡。打幽州之时,我们炸开了城墙,我想马头堡的寨墙无论如何坚固也不会强于幽州城墙。”

第二百八十九章 南下之路(四)

马头堡建于一块巨石之上,从平地向堡内进攻,必须要沿着巨石形成的斜坡向上仰攻,这段斜坡虽然并不陡峭,可是足有三、四百步,且没有任何掩护,正是天然的阻击阵地。

大周军在狭窄的马头堡前根本无法展开,三万人马摆出了长长的长蛇阵,正对马头堡的大周军不过二千人,这样的人数比不足以抵销马头堡坚固阵地带来的防守优势。

侯大勇抵近了马头堡,在斜坡起始段站住,抬头打量着马头堡,只见北汉军军旗在马头堡上迎风招展,在马头堡左侧,还飘着一面大旗,上面是一个大大的篆书“刘”字。

侯大勇望着有“刘”字的旗帜,问道:“这是不是刘继业的部队。”钱向南的军情营早已把出师磁州的北汉军情况打探清楚,封沙自然心中有数,迅速答道:“正是刘继业的人马。”

马头堡上的北汉军人头攒动,几名将军模样的人对着堡下指指点点。

石守信曾经跟随着张永德多次到过马头堡,他猛然间有些不好的预感,就提马上前道:“侯相,马头堡装备着三架床弩,若没有被破坏掉,这里就在床弩的射程内,请侯相稍稍退后一些。”

马头堡上,满脸大胡子、长相粗犷的北汉军指挥使刘继成,用手搭在额头,挡住秋天少有的阳光,观察着马头堡前的大周军。

抢占马头堡的北汉军是北汉军的前锋营,前锋营指挥使刘继成是北汉军统领刘继业的心腹爱将。两人虽然名字相近,却并不是亲戚。也正因为名字相似,刘继业才把刘继成选到了亲卫队,刘继成很快就用实力证明的刘继业的选择极为正确。

刘继成身边的副指挥使吴征道:“大周军的增援部队人数不少,看样子有三万多人。”马头堡上只有一千北汉军,吴征的底气明显不足。

刘继成仿佛没有听到吴征的话。他凝神看了一会,忽然有些兴奋地道:“今天撞大运了,斜坡处的一群人都身穿玄甲。看模样是周军将领,这么多周将围在一起,里面肯定有一个是大鱼,就是最中间的那名玄甲汉子,其他人纷纷均和他说话,说不定此人是周军大将。你赶快让儿郎们把床弩准备好,我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刘继成率前锋营一千军士数百里奔袭,为了行动方便,没有带床弩、投石机等重武器。他们在夺占了马头堡之后,找到了大周守军三架被破坏的床弩,幸运的是其中一架床弩损伤轻微。稍稍修复之后就可以投入使用。

吴征心里有些犹豫,若真是射杀了周军大将,在周军的报复下,只怕前锋营一千人都要把命搭在马头堡。

刘继成十分了解吴征,见他有些迟疑,就瞪大眼睛道:“你快去,周军要增援磁州,就必须从马头堡经过,这一场血战免不了,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们射杀了周军大将,可以夺其士气。”

刘继成和吴征在一起搭挡有好几年了,最先两人都是小兵,随后刘继成当了伍长,吴征就成了伍长的跟班,随着刘继成职务的升高,吴征也始终是刘继成的副手。

刘继成胆大包天,指挥作战很有一套,北汉虽然是契丹的附属,由于契丹军时常进入北汉境内打草谷,北汉军和契丹军时常小规模交手,前锋营一千人,正好适合与契丹军搞摩擦,一来二去,前锋营在契丹军中都有了威名。

刘继成大大咧咧,最讨厌琐碎事务,吴征似乎天生是刘继成的副手,他胆子不大,却是心细如发,前锋营的诸多具体事务都是由吴征在操持,不打仗的时候,刘继成时常把部队丢给吴征,自己到营外去快活。

两人在一起相得宜彰,把北汉军的前锋营打理的兵强马壮,成为刘继业手中最为精悍的人马之一。

马头堡前的侯大勇似乎对“刘”字旗很感兴趣,石守信提醒了一遍,侯大勇还没有反应,石守信有些着急地道:“侯相,你是大帅,不应轻易涉险。”

侯大勇这才从思绪中走了出来,他用赞许的眼光看了看石守信,一边提马缰,一边道:“刘继业是一员猛将,显德元年,我曾经和他交过一次手,他居然能在黑雕军的包围中冲了出来,而且还伤了两个校尉,此人我很感兴趣。”

石守信不禁有些纳闷,北汉刘继业虽然有些名气,可是大周朝勇将如云,刘继业实在也算不了什么。

侯大勇当然不能明说他对刘继业感兴趣的真正原因,这几年,军情营加大了对北汉的渗透,在前不久,军情营完成了对北汉军情报收集工作,北汉所有高级将领的家世、性格、特长和缺点,已被军情营编辑成册,刘继业的家世自然也在其中。

“刘继业,本名叫杨重贵,父杨信,为麟州大族,后汉时占据麟州自称刺史。杨信归附后汉之时,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年幼的杨重贵到了太原,年少英武的杨重贵很受北汉刘崇看重,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当时,侯大勇至少看了五遍这一条记录,看完之后自嘲道:“原来刘继业就是杨继业,没有想到杨老令公如此的年轻。”在马头堡前,侯大勇看到了飘扬在堡上的“刘”字大旗,又让他想起了流传千年的杨家将故事。

侯大勇刚刚掉转马头,就听到马头堡上“嘣”的响了一声,一只粗大的弩箭向着侯大勇飞了过来。侯大勇后背对着马头堡,他太熟悉床弩的声音和速度。没有回头,直接翻身滚下战马。

侯大勇身后是亲卫罗青松和林中虎,此时林中虎并未掉转马头,他听到床弩之声,立刻不假思索地抽出长刀。当粗大的弩箭呼啸着射来之时,林中虎对着弩箭的方向,猛地挥刀横击。只听得“呯”的一声巨响,长刀已经砍在了弩箭箭杆上。

床弩弩箭冲力极大,林中虎这一刀砍在了弩箭的正中,但是弩箭冲劲不减,只是稍稍偏了方向,这一偏却使弩箭正中侯大勇坐骑“风之子”的头部。只听得“风之子”长嘶一声,竟被钉在地上。

石守信、封沙等将都已经吓得面色惨白,罗青松俯身把手伸向侯大勇,侯大勇稍一借力。跃上了罗青松的战马,战马带着两人迅速脱离了床弩的射程。

就在众将身后退出床弩的射程之时,一匹战马向着马头堡急奔而去。他沿着斜坡很快就接近马头堡,三枝雕翎箭如闪电一般扑向马头堡。

站在马头堡上的刘继成眼疾手快。一侧身,一枝雕翎箭从脸侧扫过,箭簇已在他脸上留下了一道血痕。刘继成身后的两名亲卫就没有这么幸运,惨叫顿起,两人脸上各自插着一枝雕翎箭。

马头堡上的北汉军欢呼声刚刚落下,大周军的欢呼声就响了起来。

在马头堡立威的箭手正是黑雕军中第一神箭刘黑彀,他从灵州到了大梁以后,如龙困浅滩,难得有一显身手的机会,这一次见到侯大勇遇险,立刻上前用精准的箭法向北汉军还以颜色。

刘黑彀神箭惊人,马头堡上的北汉军一时之间竟然没有想到还击,愣愣地看着在堡前的刘黑彀,等到刘黑彀掉转马头,潇洒地冲下斜坡,堡上的北汉军这才醒悟过来,纷纷向下射箭,刘黑彀已经迅速离开了箭程。

石守信由衷地赞道:“刘指挥神箭无敌,真乃后羿再生,军中恐怕只有马仁禹才有如此神箭。”

刘黑彀闻言只是骄傲地一笑,挂好长弓,就回到侯大勇身后。

“风之子”被床弩弩箭钉在地上,已殉命多时,几位军士顶着步兵大方盾,驾着一辆运粮车,这才把“风之子”抬了回来。

马头堡的床弩发射一箭之后,已受到破坏的扳机再度损坏,没有办法发射,刘继成脸上流了一串鲜血,此时他已经收敛了轻视之心和侥幸之心,下令道:“各队作好迎敌准备,堡下的军士随时准备向上运送擂木和石块。”

刘继成做好了与周军拼死一战的准备,但是周军却迟迟没有动作。

侯大勇蹲在“风之子”身边,这头强壮的战马已经耗尽了生命中最后的能量,大睁着眼睛躺在地上,侯大勇就如往常一样,一遍遍地抚摸着“风之子”。

当侯大勇站起来之时,众将都屏声凝神,准备向马头堡发起进攻,侯大勇沉默了一会,做出了一个令众人惊讶的决定:“各军身后退,安营扎寨。”

新营寨里,石守信、王腾骧、封沙、王彦升、光紫驼都全身披挂坐在下首。

“马头堡建在巨石之上,在堡上可以俯瞰堡下的一举一动,很难用火药炸开堡上的围墙,军士们强攻必然会付出惨重损失。”

“从今天实地看的情况,马头堡内部的面积不大,我们只要在堡前放上数十架投石机,用石弹和火弹轮番进攻,不出几日,堡上就无可战之兵,马头堡不攻自破。”

“这是战前议事,众将有何良策或异议尽管提出来。”

众将都是老兵油子,心里不断地琢磨着侯大勇的提议。

王腾骧最先提出异议,“侯相之策可谓是攻破马头堡的万全之策,只是我军北上增援并没有想到要攻打坚城,所以后军中只有十架投石车,十架投石车不能完全覆盖马头堡,若此时从大梁城调来投石车,恐怕要经过半月时间才能到,半个月的时间,不知磁州守军能否顶得住叛军的疯狂进攻。”

第二百九十章 南下之路(五)

马头堡,两军对峙已有十天,北汉前锋营指挥使刘继成天天站在马头堡寨墙上,守候着随时到来的进攻,预料中的血战却迟迟没有开始,大周军平静反而让刘继成心生惊疑,从他的经验,越是强烈的暴风雨,在来临之前,总会有一段异常的宁静。

大周军围城的第十五天,投石车陆续出现在马头堡阵地前方,刘继成和吴征看到这些庞然大物,都是面面相觑。

吴征回头瞧瞧堡内并不宽阔的营地,已是心胆俱丧,“难怪周军没有发起进攻,肯定是在等这些投石车,这数十辆投石车将铺天盖地的石头砸过来,堡内地势狭窄,前锋营一千人根本无处躲藏,这可如何是好?”

刘继成瞪着眼睛,想训斥吴征一番,可是吴征说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