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如此多骄-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薇沉吟了一声道:“我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算啦!说了知会让人认为我多事。”田薇欲擒故纵。

“母后有什么话尽管讲。”赵丹觉得这母后二字甚是让他心颤,同时那种不能为外人道也的隐匿欢爱让他更是欲罢不能。

田薇道:“马服君被赵胜派人刺杀了,廉颇虽然也是名将,可守城有余,攻占不足,和秦将白起相持只怕会旷日持久,这场战事拖下去对大赵最为不利,我觉得最好让庐陵君替代廉颇为帅,庐陵君乃是天下第一猛将,又深得马服君的兵法真传,乃是对付白起的不二人选,有庐陵君对付白起,对大赵来说最为有利……”

今天是赵丹继位后第一个朝会,老臣们和新晋的官员都不敢怠慢,早早的就来到王宫报到了。

赵括翻身下马后步入大殿,文臣武将们看到赵括进来,纷纷拱手打招呼,不管过程如何,赵丹能继承王位赵括居功至伟,明眼人都知道今后大赵的权柄非赵括把持不可,俗话说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赵括不得不忙于寒暄。

赵括来到蔺相如面前,道:“相邦,乐间之事非是赵括不肯抬手,乐间实在是该死啊!如果乐间不除,如何能震慑那些宵小,还望相邦体谅赵括的苦衷。”

蔺相如倒是没有表现出不愉快,毕竟在这件事上,他也有疏忽的责任,道:“君上做的没有错,我只怕望诸君那里会不好交代,君上得空的话,最好亲自去解释解释。”

赵括点头道:“相邦说的是,散朝之后赵括马上就去望诸君府上请罪,令孙女那里,还望相邦帮着解释一二。”

蔺相如苦笑道:“君上这可就为难我了,没有救下乐间,我的耳根子已经被唠叨的快长出茧子了,恕我无能为力,如果菲菲胡闹起来,君上不要放在心上。”

赵括也跟着苦笑了一下,心说这可不太好办,如果蔺菲菲真的胡搅蛮缠,还得让女眷们出面吓唬吓唬她,免得闹心。

赵括正想说什么的时候,太监高声喊喝赵王驾到,文武大臣马上分别入席,右首位坐的是蔺相如,左首位则是平阳君赵豹,这赵豹也算是赵胜事件的间接受益者,如今成了王室的代表人物。

赵丹坐下后,冲群臣点了点头,道:“马服君遇刺后,前线的战事就有些复杂了,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赵丹所问确实是当务之急,如今赵国内部趋于稳定,此时面临的最大威胁便是强秦的大军,尤其是秦将白起,赵国可也吃过白起的大亏呢!

蔺相如道:“启禀大王,上卿廉颇精通兵法,领兵作战经验丰富,秦人绝对讨不得好去,秦人远离本国作战,补给很是困难,只要拖上一两个月,秦人将不战自退。”

被赵丹火速提拔的赵穆和郭开很想表现一下,赵穆出言反驳道:“相邦大人此言差矣,秦人乃虎狼之性,如何不讨得好处,焉能主动退兵,如果真耗起来,该如何是好,要知道大赵也同样耗不起啊!”

郭开附和道:“不错,所以说能打退秦人是最好的手段,马服君阏与一战,不就让秦人两年未敢越雷池一步吗!”

赵丹问赵豹,道:“王叔有何见解?”

赵豹比较认同蔺相如的观点,道:“臣以为相邦大人说的有道理,也是最稳妥的,不过赵郭两位大人的担忧也不是没有根据,风闻秦人已经派出了援兵,主要意图很可能是运送粮草辎重,真要是能速战速决也是好的,大王可令廉颇主动出击,以廉颇之才能,退秦兵也大有把握。”

“庐陵君以为如何?”赵丹又问赵括。

赵括对白起有些打怵,生怕赵丹一时头脑发热让自己替换廉颇,那可就变成了长平之战提前版了,忙道:“臣以为平阳君所言很有道理,但是主动出击就不必,廉颇深谙兵法,又在前线,最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大王应该信任廉颇,将在外王命有所不受,如果大王给廉颇下了死命令,那就是对廉颇的掣肘了。”

赵丹被廉颇吹了枕边风,心中早就了安排,道:“寡人觉得庐陵君乃是替换廉颇的不二人选,庐陵君有万人敌,千军万马中取敌方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很快就可以令秦人退兵,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最先表示赞成的便是赵穆和郭开,他们虽然没有和赵丹事先通过气,但是这俩人对赵括很是畏惧,如果能让赵括离开邯郸去前线,那可再好不过了。

赵穆道:“大王所言甚是,庐陵君既有万人敌,又深得马服君兵法真传,秦将白起绝非庐陵君敌手。”

赵穆最是害怕赵括,再说他还是赵胜推荐给赵丹的,更怕赵括给他小鞋穿,能把赵括支走,他不但举双手赞成,双脚都可以举起来。

蔺相如眉头微皱,蔺相如的政治嗅觉极其敏锐,觉得这个时候不是赵括离开邯郸的时候,第一,兵家最忌讳临阵换将,那极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第二,赵胜的势力虽然被瓦解了,可赵胜还有一些铁杆支持者逃掉了,近段时间最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事,邯郸没有赵括坐镇肯定不行。

“大王,庐陵君刚刚经历丧父丧兄之痛,只怕此时不宜担当大任,还望大王三思。”蔺相如替赵括找了一个极佳的推脱借口。

赵括真的感到了蔺相如心胸的博大,道:“大王明鉴,家父尸骨未寒,臣万难从命。”赵括觉得赵丹应该不会让他真的替换廉颇。

赵丹叹息一声道:“寡人焉能不知庐陵君的苦衷,可忠孝难双全,如果让廉颇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前线耗着,每日钱粮损耗巨大,赵国实在是耗不起啊!寡人心意已决,庐陵君三日后就出发,替换廉颇为前线主帅。”

赵括有点发懵,觉得王位上坐的不像是赵丹,赵丹怎么会这么决定呢!如果赵丹真是英明决断的君王那还解释的通,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赵丹会真的替那些将士,替赵国百姓着想吗?这里面肯定出了什么问题。

文武大臣们见赵王拍板了此事,哪里还会提出异议。除了蔺相如外纷纷表示赞同,在他们看来,赵丹此举无非是给赵括的脸上贴金,一旦赵括击退了秦人,肯定还有丰厚的赏赐,坊间流传的花花公子阵线联盟的关系,可不是白说的。“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赵括窝了一肚子火,散朝后也没有去望诸君乐毅府上请罪,回到家中就把毛遂和严平叫来了。

毛遂虽然被赵丹封了高官,但是心里一直以赵括的家将自居,而且正在忙着赵奢和赵平的丧事,今天并没有上朝,他听了赵括的话,眉头一皱道:“括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赵丹自己一个人绝不会想到让括少替换廉颇,难道是郭开和赵穆那两个小人?他们倒是最不希望括少留在邯郸,那会让他们如坐针毡的。”

赵括觉得毛遂的话有些道理,对严平道:“你去查一查,看看郭开和赵穆这两天都干什么了,真是的,当初就该早点杀了他们俩,如今大王继位,再杀他们就有些困难了。”

毛遂深有同感,道:“是啊!这两个人最知道揣摩大王的心思,以后肯定会得势,如今大王没有了后顾之忧,括少的话也不见得言听计从了。”

赵括的心里有些烦,都是被赵丹这个决定闹的,道:“现在说这些没用了,如果大王坚决让我替换廉颇,我也没有办法,先生命人去把碧卢找来。”

毛遂听了赵括的话,眼睛一亮,道:“括少是想从秦国内部让秦人撤兵吗?”

赵括点头道:“不错,楼缓虽然没有带回秦人内部的消息,可是秦王和魏冉之间肯定有矛盾,这次出兵也显得有些仓促,我想试试看从猗顿那里能不能使得上力气。”

赵丹对于朝会上郭开和赵穆的配合很是高兴,觉得这俩人最是了解他的心思,朝会后就把俩人叫到了宫中。

郭开和赵穆边走边说,郭开道:“看来大王对你我的表现很满意啊!否则也不会朝会后就把你我叫到内宫了。”

赵穆道:“这是很明显的,大王虽然当了数年的太子,可是并没有多少心腹,赵括算是最得大王看重的一个,可赵括越来越干正事了,有些照顾不到大王,吕不韦和郭纵又忙着做生意,现在能陪着大王的就你我了,大王能不倚重咱们俩才怪呢!”

郭开想到了刚才的事情,道:“你说大王想要让赵括挂帅,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咱们可别揣摩错了。”

赵穆想了想道:“大王估计是想早点结束这场还未开打的战事吧!也有替赵括挣军功的意思,不过这不关我俩的事,赵括最好是一直就不在邯郸,否则他要是看我们不顺眼,还不得把我们的脑袋摘下来当灯笼啊!”

郭开听了赵穆的话,心里就是一哆嗦,觉得赵穆可不是危言耸听,赵括现在可是惹不起的主,瞪眼就杀人啊!点头道:“对,咱俩还得在大王耳边吹吹风,必须要把赵括调到前线去。”

第二百九十一章【堡垒要从内部攻破】

碧卢在赵平完婚之后并没有立即返回家中,他自认在和赵奢一家的联姻上做的不错,和吕不韦以及郭纵的合作也谈的靠谱,这些成绩得到了猗顿的夸奖,可好日子没过几天就传来了赵奢父子的死讯,以及赵丹继位的消息,这让他十分郁闷,所幸赵奢一家的权势有增无减,赵括在赵国一样炙手可热,才让他难过的心理好受些。

碧卢知道赵括是聪明人,和猗顿家的联合对赵括同样有很多好处,他不担心赵括会有别样的决策,但是赵平死了,这桩联姻名存实亡,光有利益的捆绑不见得会牢靠,他正琢磨这件事的时候,赵括派人来叫他了。

碧卢见到赵括,自然要说一些安慰的话,然后便直奔主题,道:“君上这个时候叫我来,是不是有要事啊?”

赵括点头道:“有件事要请碧卢兄帮忙,碧卢兄也知道秦人大兵压境的消息,我知道猗顿老爷子和穰候魏冉颇有交情,不知道能不能通过猗顿老爷子给魏冉传个话,只要魏冉退兵,好处少不了他的。”

碧卢面露难色,道:“不瞒君上,秦国内部看似平静,其实秦王和穰候之间已经有些争权的苗头了,这次秦人出兵就是秦王略胜了一筹的结果。”

赵括心说果然不出所料,秦人内部的矛盾也不少,“碧卢兄,这件事对赵国,对我都很重要,我希望碧卢兄能返回家中一趟,跟猗顿老爷子说明情况,太子丹刚刚继位,赵国无力外顾,如果猗顿老爷子能促成此事,就算我赵括欠猗顿家一个人情,日后赵括必有厚报。”

碧卢道:“君上说这些话不是见外吗!君上放心吧!我现在就走,如果有确切的消息,马上就会通知君上的。”

“碧卢兄慢走。”赵括叫住了要走的碧卢,道:“碧卢兄,让大嫂跟你一起走吧!我大哥已经死了,她留在这里也不会快乐。”此时还没有妇人从一而终的说法,改嫁是很正常的事情,赵括不想让鹿妍的一生就这么毁了。

碧卢见赵括说了这话,道:“那好吧!看来我们这门亲戚是做不成了,真是有些遗憾呢!”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赵括没有探听出什么来,只能把赵丹的决定归结为对自己的信任上面,既然和白起面对面无法更改,赵括只好带着赵丹的任命赶赴前线,邯郸城的事情都交给了毛遂和赵媛,而赵括选定的随军参谋则是老爹赵奢提拔起来的国尉许历。

赵括在路上和许历说了自己的想法,赵丹坦诚在兵法运用和打仗经验上不如白起,因此即使他替代赵奢为帅也只能延续廉颇的政策,以坚守为主,避免和秦军正面作战。

许历非常赞同赵括的想法,当初赵奢还活着的时候,许历就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坚守的策略也是他和赵奢廉颇一起制定的,他们认为在军事上采取这个策略最为稳妥。

一路之上无话可说,赵括抵达前线后马上去找廉颇,赵括记得在历史上,廉颇对于临阵易将很是反对,在长平之战上就是如此,而原版的赵括因为和廉颇的关系不是很好,替换了廉颇后就把廉颇安排的一些亲信将领都换掉了,使赵军的军心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这些都是赵括现在要避免的,谁知道这是不是命运的阴谋啊!

廉颇早几天就知道了赵括会代替他出任主帅,对于赵王赵丹的这个任命,廉颇的内心很不是滋味,觉得赵王有些不太明白战争的残酷,有些任人唯亲的味道,他替赵氏王朝怎么卖命都得不到当权者的信任,谁让他不姓赵呢!“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赵括掀开廉颇的帐篷,并没有因为自己贵为大赵君侯而有所慢待廉颇,先是行了晚辈之礼,道:“将军辛苦了。”

廉颇见赵括脸上和行动上如此谦卑,忙道:“君上言重了,马服君之事我多少也有责任,如果当初能让马服君多带一些兵马护卫,悲剧也许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