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如此多骄-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梗已经动用了至少三千精锐拦截赵括,可结果好比是大炮打蚊子,根本使不上劲,赵括却离他越来越近,看情形不到一刻钟就能杀到他身边,难道让他弃守军营吗?

“司马将军且退,这里交给我了。”司马梗正在惊恐的时候,突然听见身后传出了武安君白起的声音,他回头一看不是白起还有谁,马上一躬身道:“末将无能,竟然连一员敌将都拦不住。”

白起哈哈一笑道:“司马将军不必自责,那员猛将乃是号称万人敌的赵括,别说将军了,就是本君也未必是他的对手啊!今日正好手痒,且和他比试一番。”其实白起也说了瞎话,他真的不是赵括的对手,不过在这个场合,一旦承认他不如赵括,对秦军的士气可是不小的打击。

赵括此时正打杀的兴起,他离既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那就是秦军左翼的主将,只要他能把秦军左翼的主将干掉,今晚就不是小胜而是大胜了。

赵括这么想着,突然一阵疾风让赵括顿住了身形,当他看到那根大棍的时候就知道要坏了,白起既然出现在了秦军左翼,这仗可就不好打了。

赵括现在真想高喊风紧扯呼的黑话,面对杀气腾腾的白起,赵括连面都没有跟白起对上,一转身朝秦军的阵外杀去,速度比来的时候快了三倍不止。

赵括当然没有忘了被秦军围堵在阵前的赵军骑兵,来到外围后双锤轮番纷飞,秦军纷纷退避,秦军的围堵很快就被赵括撕开了,赵括高喊道:“撤……”

白起拖着大棍本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拖住赵括,等着秦军把赵军骑兵都歼灭后抽身退走,再利用弓箭手射杀赵括,他的如意算盘拨的很妙,可惜还没有施行,赵括竟然跑了,这让白起有些哭笑不得,检点损失发现秦军竟然折损了近一千五百人,而赵军留下的尸体才七百出头,这一战算是输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赵国毛主义】

“君上旗开得胜,可喜可贺啊!”廉颇率领一万赵国精锐在壁垒中给赵括压阵,以防赵括有所不测,赵括率领骑兵的战果他看的真真切切,别说那些欢呼雀跃的军卒了,就是他也有些一扫晦气的感觉。

许历也由衷赞叹道:“古往今来能够像君上如此勇悍者,也许只有神话中才存在吧!这一战打出了我军的威势,接下来的交锋就好办了。”

赵括谦虚道:“将军和国尉大人过奖了,我军也损失了七百多军卒,算是不小的遗憾呢!”赵括倒不是矫情,以往他领兵作战,那一次不是打的有声有色,而且部下都是损失极少,今次算是最糟糕的一次战斗。

赵军上下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事实也如赵括所料,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有些将官已经请命和秦军决战了,不过这个请命很快被赵括廉颇等人驳斥,因为秦军实力仍旧非常强大,白起的威名无可比拟,和秦军决一死战八五八书房,那不是找死吗!

赵括并没有闲着,又率赵军骚扰了秦军几次,每次都是奉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策略,将秦军骚扰的疲惫不堪,最咽不下这口气的莫过于白起,因为赵括根本不给白起表现的机会,只要白起出面了,赵括肯定撤退,跑的比耗子还快,让白起无可奈何。

秦军和赵军相持了能有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完全是属于赵军的,在赵括这个猛将的带领下,赵军在付出了损失三千余人的代价下,使秦军损兵折将近万人,也算是积小胜而成大胜了。

这一天白起正在帐中和参谋们研究应对赵军的策略,白起知道再这么任赵军和赵括猖狂下去,这个仗就不用打了,因此白起决定分兵,积极主动的调动赵军,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打败赵军。

“君上,咸阳有信使到了。”亲兵来到白起的身边低声道:“是穰候的心腹姚廷。”

白起哦了一声道:“姚廷来了?难道咸阳出了什么事吗!”白起心中狐疑,马上让参谋们出去,迎进了姚廷。

姚廷走进大帐道:“君上辛苦了,听说战事并不顺利。”

白起苦笑道:“没办法,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偏偏还是打不死的祸害,不得不费些时日。”

姚廷和白起的关系不错,道:“只怕君上没有这个机会了,穰候命我给君上带个话,让君上做好撤兵的准备,大王的命令不日就会到达。”

“撤兵?”白起不解道:“出兵十万,日耗粮草辎重无数,难道就这么撤兵吗?”

姚廷点头道:“君上只知道领兵作战的精要,旁的知晓的可能不那么透彻,前些时日大王执意让君上出兵,无非是为了试探一下韩楚赵三国的联合情况怎么样,可惜君上在赵国耽搁了两个月之久也没能前进一步,韩楚两国那边的战事也不顺利,试探的结果虽然没有明朗,但是我军已经耗不起了,三线作战的费心之处,君上想必比我还清楚吧!”

白起叹了口气,道:“当初我曾向大王建言,集中兵力猛攻韩国,出兵上党将韩国一分为二,可惜大王执意不肯,落得今天进退两难的下场,今时一旦退兵,我军的士气一年之内恐怕都无法恢复啊!”

姚廷点头道:“君上当初的提议我也知道,确实是一条好计,不过君上也不要灰心,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日后的机会多的是。”

“既然要撤兵,那就要早做准备,过于仓促的话很可能会给赵军可乘之机。”白起对于赵括那套打一下就跑的战术有些闹心,连撤兵也不得不精心谋划。

赵括这几日过的无比滋润,游击战被他使唤的炉火纯青,打的秦军一点脾气都没有,尤其是战果令人喜悦,赵军上下已经把赵括奉为神明,尤其是那些有幸跟随赵括出战的军卒,亲眼看到赵括的勇悍,心里无比踏实,知道这次和秦军作战,己方的胜算非常大,有了信心作战自然更加勇敢,口口相传之下,赵军的士气简直都要爆棚了。

“什么?秦军撤兵了,大营内都是空的?”廉颇有些不敢相信,在廉颇看来白起绝不会轻易撤兵,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怀疑。

负责刺探军情的斥候长肯定道:“秦军确实撤兵了,昨天夜里就撤了,此时怕是已经撤出了三十里开外。”

赵括闻听秦军撤兵,知道碧卢那边可能已经取得了效果,让赵括不爽的是碧卢应该早点传来消息,如果早一步知道秦军撤兵的消息,肯定能打一个漂亮仗,如今秦军撤出了三十里,再想追击,很可能中了白起的伏击。

许历长出了一口气,道:“不管如何,秦军撤兵就好啊!我看追击就不必了,白起用兵如神,既然深夜撤军肯定有了万全的布置,我军一旦追击恐遭埋伏。”

赵括道:“国尉大人言之有理,今次能让秦军铩羽而归也算打出了赵军的军威,以后秦军再敢来犯,可就不这么容易收场了。”

廉颇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结果,原本他只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今还打了个胜仗,算是意外中的惊喜了,当即和赵括许历研究后续的部署,因为谁也不知道秦军是不是虚晃一枪,戒备一段时间也是必须的。

赵括返回自己的帐中后没过多久,第三竟然来了,这让赵括有些意外,道:“你怎么来了,难道邯郸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第三摇摇头道:“邯郸一切尚好,是碧卢那里出了状况,这是碧卢给君上的信,请君上过目。”

赵括展开书信一瞧,信中先是告诉赵括游说穰候魏冉已经有了结果,魏冉答应肯定会让秦军撤退,随后说的就是猗顿家的家事了,猗顿老爷子的身体突然出了状况,过世也就是这段时间的事,碧卢恳请赵括能够前往猗顿家一趟,帮助碧卢谋求家主之位,言词之间极为恳切,也充满了迫切。

赵括放下书信道:“碧卢除了书信之外,还有别的话说吗?”

第三点头道:“有些话不能写在书信之中,前来送信的人是碧卢的心腹,碧卢说希望君上能率领一队精锐前往,因为形势极其不乐观,很可能要见血。”

赵括心中没有犹豫,帮助碧卢夺取猗顿家家主之位对他来说有利无害,猗顿家可是没有王爵的国王,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今次令秦军撤退就是最好的佐证,赵括不希望这样一股势力成为自己的敌人,帮助碧卢没有任何问题,可这绝不是一个好做的买卖,猗顿家的实力他不是没有见识过,各种手段阴招也多的很,自己的开价如果太低了,可就抵不上“劳务费”了。

“你先回邯郸的吧!猗顿家的事情我会处理的,你也可以给碧卢传个话,让他不必担心。”赵括对第三道:“回到邯郸后尽量让人以为我仍然在这里,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第三点头表示知道,见赵括没有别的吩咐了,起身告退。

赵括想了想,既然碧卢希望他带兵前去,那就肯定有这个必要了,不过和廉颇还有许历就不能这么说了,最佳的理由无非是前去追击秦军。

当赵括提出想要追击秦军的时候,廉颇和许历都有些纳闷,心说刚才不是分析好了吗!怎么这么一会就变卦了。

对此赵括解释道:“白起这个人让人难以捉摸,我也不能说是追击,而是远远的跟着,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撤兵了,如果另有布置,我也来得及向将军和国尉大人回报,不知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廉颇和许历当然不会反对,赵括的实力在那摆着,就算秦军杀一个回马枪也奈何不了赵括,就这样赵括点齐两千骑兵离开了赵军大营。

赵括几次跟白起打游击战都是随机挑选赵军士卒,为的就是检验一下赵军的整体战斗力,而这次赵括所带领的则是他前两次袭扰秦军的士卒,在赵括看来这些军卒对他的命令执行的更彻底一些,而且会是毫无怀疑的去执行。

赵括率领这支赵军起初是沿着秦军撤退的路线走的,追了一天后发现秦军确实是撤退了,赵括一声令下大军改道向北,直奔临猗。

赵括没有对赵军的两名裨将说什么,两名裨将也没有问,当赵军抵达临猗附近后,赵括才把两名裨将交到身边,道:“挑选一个有利的地形在此安营扎寨,本君先离开一会,尔等严阵以待。”

两名裨将心中虽然有些怀疑赵括的动机,但是他们俩对赵括绝对是盲目的崇拜,怀疑一闪而过,领命之后就去布置了。

赵括骑上闪电向猗顿家的核心地带奔去,碧卢的信上说会在这一带设立一个据点,等待赵括的到来,赵括奔出三十多里后看到了一个小村落,心想这里应该就是碧卢所说的据点了。

“是庐陵君吗?真的是君上啊!”赵括来到村外翻身落马,一个负责t望的人马上跑到了赵括的身边,道:“小的曾经随少爷去过邯郸,君上可能已经记不得小的了,少爷有吩咐,君上先在这里歇歇脚,我这就去给少爷送信去。”

赵括也没客气,随这人进村后喝了点水,静待碧卢的到来,等了大概有半个时辰,就见碧卢从外面走了进来。

碧卢看到赵括,脸上流露出喜色,道:“君上果然是信人,有君上一臂之力,碧卢大事可成啊!”

赵括客气了几句,道:“碧卢兄刚进来时脸上分明有些忧虑,就不要报喜不报忧,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第二百九十六章【哪来的姐姐】

碧卢听了赵括这话,还算明媚的脸色顿时变的有些昏暗了,叹了口气道:“老爷子的身体估计撑不了几天了,我大哥武仲和五哥烈桓圉最近的动作都很大,君上恐怕也知道,武仲身后是秦国的穰候魏冉,今次能h服秦国退兵,还是老爷子让武仲负责游说的呢!烈桓圉的身后有齐国和魏国相助,听说齐国的稷下学宫已经在齐王的授意下派人来到了临猗,所以我才恳请君上带一支人马来,否则我就只有被弄死的份了。”

“我记得猗顿家的家将可不在少数啊!你二哥,三哥,六哥和九弟不是都支持你吗!难道不能动用猗顿家的家将?”赵括也没有隐瞒自己对碧卢的了解。

碧卢苦笑道:“不错,猗顿家的家将是一股可以不容忽视的力量,可这些家将都不是我们这些做子嗣的,而是老爷子的,老爷子曾经放过话,家将们除了被他指派给我们的之外,余者皆不可以和我们这些子嗣有所瓜葛,家将们对老爷子的话言听计从,我们这些做子嗣的也不敢放肆,若非如此,武仲和烈桓圉就不会眼巴巴的从秦国和齐国借助外力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无计可施,如今能在危难中拉我一把的就只有君上了。”

赵括见碧卢说的可怜,道:“碧卢兄不必担心,我赵括既然来了,哪有不帮忙的道理,至于怎么办,还得碧卢兄准备一个完整的计划,是斩尽杀绝啊!还是刺杀武仲和烈桓圉。”

碧卢皱了皱眉头道:“老爷子一天不死,我们谁也不敢对对方下杀手,否则激怒了老爷子,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