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赵记-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看来,乐闲驻守雁门还只是一个前奏,暴风雨或许在今晚的庆功宴上就将来临了。
杨枫忽然在迎面吹来的风中感觉到了丝丝凉意,不由得缩了缩双肩。他深吸了口气,压下乱纷纷的思绪,既然该来的终究会来,无谓的瞎担心又有何用。
一路上一直默默沉思着的李牧突然带住马缰,回首道:“小枫,让他们先行回府,你随我往廉老将军府上一行。”说着,带转马头,拐入一条横街,杨枫及十多名亲卫随后跟上。
行不多远,来到一座大宅前。正从门里走出的一条大汉见到他们一行,现出了惊喜之色,快步跑下台阶,躬身施礼道:“沈良见过李将军。李将军,您回来了,老将军这几天一直念叨着您呢。”门口守卫的家将近前见礼后,匆匆入门通报。
沈良恭谨地在前引路,将李牧让进了廉将军府。一进门,杨枫微微一愕,面前是个平整宽阔的大院落,并没有什么林木泉石之胜,两边高大的墙垣下列着箭靶,院中整齐地排着一排排兵器。说是庭院,倒不如说是个小演武场。
穿过院落,来至二门前,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传了出来,一位健壮魁伟,皓首白须,身板挺得笔直的老者大步迎了出来,大笑着道:“李牧啊李牧,你倒会藏私,有了好东西连老夫都瞒。近两年了,愣是一点风声没露,直到打完了大仗,才修书将详情告知老夫。你说,该不该罚?”
李牧笑着迎上道:“老将军恕罪,此次还都,我特地为老将军准备了五千件马镫,五千把马刀,五千付连弩,聊作赔罪。”
廉颇眼一瞪,“这么点就想打发我?”又是一阵大笑,走上前紧紧攥住李牧的手,虎目炯炯,低沉地道:“走,快进屋详谈。”
杨枫感受到两位名将真挚深厚的情谊,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李牧拉住转身欲行的廉颇,扭头笑道:“小枫,还不快来见过廉老将军。”
杨枫?廉颇虎目一亮,以一种挑剔的眼光打量着杨枫,见他相貌清奇,神采飞扬,态度从容,暗暗点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果然内外皆优,不愧是李牧称羡的国士。”

第十章  谈兵

廉颇一手携着李牧,一手拉着杨枫,转过大厅,进入书室。相让坐定,一番细谈,不尽衷曲。
李牧轻呷了口茶,将杨枫当日所作的对燕作战策论和盘托出。
廉颇双目微阖,专注地听着,两道浓眉时紧时松,沉吟了好一会,挺直身子,双手按在案几上,目如朗曜,深注在杨枫身上,喟然叹道:“小枫,无怪乎李牧推崇你,你果然是白起一流的人物。”
谈到白起这个老对手,老廉颇的脸上现出了追忆沉思的神情,仿佛又忆起了心底那道无法抹去的伤痛,缓缓道:“白起用兵,又快又狠又刁,最擅出奇兵,出人意表之外,一击致敌死命;;;;;;想不到,我大赵也出了这样一个人物。”
杨枫迎上廉颇的目光,苦笑道:“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对燕之战,最是要避免的,就是大决战。毙敌三千,自伤八百,这样的损耗我们已经赔不起了。而若以数万精骑越东胡地,破长城袭兵力空虚的蓟都,战争的主动权就全操于我手。燕军如不回援,蓟都难保;如若回援,我军以逸待劳,破其大军于蓟都城下易如反掌,蓟都还是不保,而且武阳亦可乘虚而下。故而只要代郡大军出现在蓟都,就能以最苛刻的条件迫燕王喜签下和约。这种一子落,即陷敌于无棋可解窘境的战术,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以战迫和。只可惜,大王迫不及待地对代郡下手削权了。”
廉颇面色冷峻,缓慢而低沉地道:“李牧,乐闲驻守雁门一事,大王并未经过廷议,文武群臣事先也多不知情,甚至我也只是在乐闲临行前,向我辞行时方才知晓。近几日,大王频频召见王族里的一些年轻将领,恐怕军中又将有一番人事更迭。小枫此计虽妙,看来大王也是断不会采纳的。”沉默有顷,展颜笑道:“你可否暂时割爱,让小枫为我的副将,随我一道出兵。”
李牧眉梢一挑,唇边孕出了一丝笑意,道:“廉老将军,我费尽唇舌,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杨枫、廉颇同时惊愕地看向李牧,杨枫刚要开口,李牧抬手止住,正色道:“小枫,匈奴已不敢南下,我亦无力再图北进,代郡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能追随廉老将军左右,对你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
廉颇拈须叹道:“李牧,难为你了。”
杨枫心潮激荡,忽然间明白了李牧的良苦用心。匈奴寇边威胁已解,李牧因功高震主受到了疑忌,而他虽在代郡参赞军机,统带精锐,却始终是个无官职军阶的白身。在孝成王开始大力打压代郡军方,削权夺兵之时,燕人犯境,孝成王无可奈何地不得不再度起用廉颇,王室与军方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李牧立意让他归入廉颇麾下,既可使他避开朝中党争,又能正式确立他在军中的地位。或许,还隐含着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唯恐孝成王不肯对他加以重用,致使他投闲置散,甚至另投他国。杨枫的心一热,眼睛湿润了,他竭力抑制住胸中激越的感情,低声道:“大哥,杨枫谨受命。”
室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压抑沉闷。廉颇强笑着对李牧道:“乐闲虽无乃父之能,却也颇识大体,料想不致与你发生牴牾。”
李牧眉峰紧皱,惨然一笑:“唯愿一切努力,不要付诸东流。”说罢,振甲而起,“老将军,我们告辞了。”
廉颇站起身,果决地道:“今晚,我便向大王提出,由小枫出任我征燕大军副将。”
两人两只大手紧紧一握,李牧转身大踏步走出。
廉颇一手携着李牧,一手拉着杨枫,转过大厅,进入书室。相让坐定,一番细谈,不尽衷曲。
李牧轻呷了口茶,将杨枫当日所作的对燕作战策论和盘托出。
廉颇双目微阖,专注地听着,两道浓眉时紧时松,沉吟了好一会,挺直身子,双手按在案几上,目如朗曜,深注在杨枫身上,喟然叹道:“小枫,无怪乎李牧推崇你,你果然是白起一流的人物。”
谈到白起这个老对手,老廉颇的脸上现出了追忆沉思的神情,仿佛又忆起了心底那道无法抹去的伤痛,缓缓道:“白起用兵,又快又狠又刁,最擅出奇兵,出人意表之外,一击致敌死命;;;;;;想不到,我大赵也出了这样一个人物。”
杨枫迎上廉颇的目光,苦笑道:“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对燕之战,最是要避免的,就是大决战。毙敌三千,自伤八百,这样的损耗我们已经赔不起了。而若以数万精骑越东胡地,破长城袭兵力空虚的蓟都,战争的主动权就全操于我手。燕军如不回援,蓟都难保;如若回援,我军以逸待劳,破其大军于蓟都城下易如反掌,蓟都还是不保,而且武阳亦可乘虚而下。故而只要代郡大军出现在蓟都,就能以最苛刻的条件迫燕王喜签下和约。这种一子落,即陷敌于无棋可解窘境的战术,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以战迫和。只可惜,大王迫不及待地对代郡下手削权了。”
廉颇面色冷峻,缓慢而低沉地道:“李牧,乐闲驻守雁门一事,大王并未经过廷议,文武群臣事先也多不知情,甚至我也只是在乐闲临行前,向我辞行时方才知晓。近几日,大王频频召见王族里的一些年轻将领,恐怕军中又将有一番人事更迭。小枫此计虽妙,看来大王也是断不会采纳的。”沉默有顷,展颜笑道:“你可否暂时割爱,让小枫为我的副将,随我一道出兵。”
李牧眉梢一挑,唇边孕出了一丝笑意,道:“廉老将军,我费尽唇舌,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杨枫、廉颇同时惊愕地看向李牧,杨枫刚要开口,李牧抬手止住,正色道:“小枫,匈奴已不敢南下,我亦无力再图北进,代郡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能追随廉老将军左右,对你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
廉颇拈须叹道:“李牧,难为你了。”
杨枫心潮激荡,忽然间明白了李牧的良苦用心。匈奴寇边威胁已解,李牧因功高震主受到了疑忌,而他虽在代郡参赞军机,统带精锐,却始终是个无官职军阶的白身。在孝成王开始大力打压代郡军方,削权夺兵之时,燕人犯境,孝成王无可奈何地不得不再度起用廉颇,王室与军方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李牧立意让他归入廉颇麾下,既可使他避开朝中党争,又能正式确立他在军中的地位。或许,还隐含着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唯恐孝成王不肯对他加以重用,致使他投闲置散,甚至另投他国。杨枫的心一热,眼睛湿润了,他竭力抑制住胸中激越的感情,低声道:“大哥,杨枫谨受命。”
室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压抑沉闷。廉颇强笑着对李牧道:“乐闲虽无乃父之能,却也颇识大体,料想不致与你发生牴牾。”
李牧眉峰紧皱,惨然一笑:“唯愿一切努力,不要付诸东流。”说罢,振甲而起,“老将军,我们告辞了。”
廉颇站起身,果决地道:“今晚,我便向大王提出,由小枫出任我征燕大军副将。”
两人两只大手紧紧一握,李牧转身大踏步走出。
黄昏时分,残阳西斜,胭脂般的晚霞映红了半天。路畔树木枯黄的叶子,光秃的枝桠,提醒着人们已是冬的节令了,阴冷的寒风中似乎感觉不到丝毫的暖意。李牧一行纵马赶到了位于邯郸城西南的王城。
入了宫门,杨枫及几名代郡将领随着李牧往大殿行去。见到他们,一路上的禁卫军全都肃立致敬,眼里透出掩饰不住的崇敬。
杨枫一边前行,一边游目四顾,欣赏着这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宫殿建筑。但见重楼叠阁,曲槛长廊,殿屋复道,拥簇着错落高低的十余座高台,尽显华美恢弘。他不禁在心里默诵起刘劭的《赵都赋》:“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天造,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唉!以前总以为两千年前的建筑工艺怎么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一定是刘劭在乱炫,现在看来,还真不是盖的。
正在心里啧啧赞叹时,一座高台出现在眼前,李牧轻声道:“前面便是龙台,庆功宴就在台上的大殿举办。”杨枫抬眼望去,一道长长的石阶直达台巅,一大片宫殿群巍然起于高大的龙台上,仰之弥高。两列持戈卫士分立台阶两侧,威风凛凛,气派森严。
杨枫随着李牧拾级而上,行往大殿,沿路文武大臣们纷纷寒暄谦让。须知李牧乃军方二号人物,杨枫这一个多月来声名鹊起,隐隐已成为军方新崛起的最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这些惯于见风使舵之人在还不知道孝成王的态度已发生彻底转变的情况下,岂有不上赶着示好巴结之理。
一踏上龙台,大片宫殿群出现在眼前。宫殿群呈梯级形,周遭的偏殿、后殿环拥着特出其上的正殿。正殿为四阿坡屋面,覆以硕大的、长几近尺的筒瓦,瓦饰蝉翼纹,涂朱丹,半瓦当饰饕餮纹、双兽纹。殿宇最外延是木构外廊,两翼各有四个敞厦。前厦八间,面宽各一丈,前厦后是三开间的厅堂。厅堂复上十数级台阶,便是恢弘富丽的方形大殿。林立的列柱柱头饰栌斗形,檐下椽木等处采用骨雕、玉雕等饰物,门屏窗饰尽皆镂空雕花。整座殿堂巍峨峻峙,虽则古拙浑朴,却有着后世建筑难以比拟的雍容厚重,大气磅礴,营造出一种令人自觉渺小的敬畏感。
李牧引着杨枫来到站在殿外候着他们的几人面前,笑道:“小枫,这是我赵国的畜牧大王乌氏倮乌先生和乌家大公子乌应元,这位是我国的冶铁大王郭纵郭先生,我们此次大胜,得二位先生助力不少。”
杨枫心中一震,上前见礼,借机细细打量起面前三人。肉山一样的乌氏倮细长的双目微阖,状似老迈颟顸,但李牧引见时,双目开启间却精光闪耀;乌应元魁伟英武,顾盼间威势凌人;郭纵则是一脸精明,笑容可掬地拉着杨枫的手,亲热得不得了。
正谈笑间,忽见一位衣饰华丽的贵妇远远地朝这边走了过来。那美妇云鬓玉容,风姿妖媚,一对摄人魂魄的凤目眼波流转,雍容高贵中透着说不尽的袅娜风流。
赵雅!杨枫的脑海里跳出了这个名字,心中一凛,他决不想沾上这个荡女,对成为她的入幕之宾,当她三千面首之一毫无兴趣。当下含笑对几人告了个罪,转身混入正入殿的群臣中,避了开去。
“当——”一声浑厚的编钟声敲响,文武群臣纷纷走到自己的席位前站定,肃然敬候孝成王到来。

第十一章  搦战

两列披坚执锐的禁军率先进入大殿,分立于殿宇两侧。其后是数十名禁军军官,一径步往殿堂最上端,散开环卫于主席御座的后方、两翼。
编钟、编磬奏响,丝竹细乐声起,一大群宫娥嫔妃簇拥着孝成王步入殿内,后面又是数十名贴身近卫高手。
文武群臣跪伏于地,轰然高呼见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