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的天空-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墨涵说:“你也用不着伤感,她是死是活都很难讲。我们只不过是捕风捉影地猜测,也许根本就是个幻觉。我现在在琢磨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年到底是谁派人去追杀她?”[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俞真惊问:“那还有什么疑问?当然是刘汉英。”

陈墨涵说:“的确,这种可能性最大。抗战初期,刘汉英在蒋文肇的授意下,同日军有交易,就是通过川岛长崎。眼看抗战快要结束,刘汉英怕暴露这个丑闻,派她去杀川岛长崎,这是符合逻辑的。但刘汉英又知道她是莫干山的人,莫干山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又要向刘汉英讨还血债,刘汉英先下手为强,派人杀她,也是符合逻辑的。但还有一个事实不能忽视,李文彬也是她除掉的。我们知道的事实是,除掉李文彬,是凹凸山分区委托刘汉英帮忙的,她是在杀了李文彬之后被杀的。这里面就有新的疑点了。据造反派说,她的手里有李文彬临死之前留下的一封遗书,李文彬在信里披露了当时凹凸山分区有人向敌伪透露了他的行踪,有杀人灭口的动机。追杀她的人,还不仅仅是刘汉英派去的,还有另外一路。”

俞真惊呆了,脸色都变了,结结巴巴地问:“你是说……”

陈墨涵做了个手势,制止了俞真的失措,说:“她的最后一段时间是跟你在一起度过的,你回忆一下,除掉李文彬的过程。”

俞真镇静下来,开始点点滴滴地回忆,说:“她的手段是化装成一名伪军的军官太太,我是她的佣人。我们是在一次酒会上同李文彬接触的,后来李文彬认出了她,但是李文彬没有说出来,记得她曾经跟我说过,李文彬之所以没有暴露她,是想报复一个人,李文彬好像还说过逼上梁山之类的话。但是,他没想到,我们那时候对他的报复不感兴趣,还是把他杀了。我们两个人都开了枪。”

陈墨涵顿时振作起来了,问:“李文彬有没有交给你们什么东西?”

俞真说:“没有。至少我是没有看到。但有没有交给她,我就不清楚了。”

陈墨涵击案脱口而出:“俞真,现在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如果她当真还活着的话,那么,上次到凹凸山七二八农场找我的那个小伙子就是她派去投石问路的。她有话要跟我们讲,而且不是针对刘汉英的,是冲着我们内部人的,这个人也许现在还身居高位。”

俞真再次震惊:“难道……梁……他真的……?”

陈墨涵挥了挥手:“嗨,你想到哪里去了!关于当年凹凸山分区委托刘汉英下令给高秋江除掉李文彬的事,就是在七二八农场劳动期间梁必达告诉我的。我们那两年说的话车载斗量,没想到还会复职,也没有顾忌了,说的都是真话,他连他后来在丹东跳舞的时候把一个苏联女人的……他咬人的事情都说了。好了,不说这些了。梁必达这个人,粗中有细,该智慧的时候智慧,该坦率的时候坦率。智慧的坦率和坦率的智慧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就是他的魅力所在。我跟你讲,凭我的判断,在李文彬这个问题上,梁必达是清白的,张普景也是清白的。别的你就不要多问了。没有事的栽赃也栽不上,有事的跑也跑不掉。”

这以后,俞真几次要去洛安州坐镇寻查,都被陈翠涵制止了。陈墨涵坚持一条,她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她既然不出现,就自有不出现的道理。如果她已经不在人间了,找也是徒劳,还是把这个悬念留到离休以后去解比较妥当,那时候无官一身轻,没有顾忌。三

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窦玉泉在离开两年之后首次回到K军,是来参加张普景追悼大会的。

清晨五时许,天色刚刚见亮,梁必达和K军政委章光辉、参谋长陈墨涵、副政治委员马西平以及上述人员的夫人,K军司、政、后各部门处以上干部四十余人便守候在军部第一招待所小红楼的门前。

这支队伍里少了个朱预道。

本来,朱预道现在的身份还是副军长,作为张普景治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实际的筹备负责人,陈墨涵拟订的治丧委员会名单里是有朱预道的,但是被梁必达圈掉了。

陈墨涵觉得不合适,说:“按约定俗成的惯例,哪一级的首长逝世了,同级党委和首长都是治丧委员会成员。老朱现在还是副军长,还是应该出面。”

梁必达冷笑着说:“朱预道同志现在学习很忙,这种事情就不要分散他的精力了吧。”

陈墨涵再三争取,梁必达再三驳斥,别的什么也不说,就一条,说朱预道学习忙,不分散他的精力。

所谓的学习,就是参加“说清楚学习班”,军里先办,军里结束了军区办,什么时候“说清楚了”什么时候“毕业”,梁必达自任学习班的班主任,朱预道的检查写了几十份,梁必达说,没有一份是清楚的。

陈墨涵设身处地地替朱预道想想,也觉得挺可怜,在那种环境里做的事情怎么能说得清楚啊?全看班主任的好恶了。最后,陈墨涵搬出了当年朱预道“借礼堂”的事情,说:“老朱有错,可是在张普景的问题上,他没使坏啊,不让他参加追悼会,张普景也会有意见。”

这样一说,梁必达才勉强同意朱预道参加追悼会,但是规定,其它活动概不参加。

“不给他饭吃,有他在,他尴尬,我们也尴尬,大家无话可说,难堪。”——梁必达当时就是这么说的。

五点半后,梁必达不时看表,不时询问身后的参谋火车是不是准点到达,显得有点浮躁。

陈墨涵很注意地观察着梁必达的一举一动,他今天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觉得梁必达有些反常。按说,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同一个军长级别相当,从某种意义上讲,副参谋长只是一个部门副职,是职能机关首长,而军长却是一方封疆大吏,是实权派,梁必达这个人的傲慢是众所周知的,按照“文革”前的惯例,即使是军区副司令员一级到K军来,梁必达也不会亲自到火车站迎接,惟一破例的一次是被打倒以前,老副政委王兰田到K军来

那一次,梁必达亲自到车站了。而在昨天接到窦玉泉要来的通知之后,梁必达不仅亲自过问接待事宜,而且还提出了要亲自到车站迎接。陈墨涵提醒说,上次军区赵副司令和林参谋长到K军来,军长都没有亲自去接,这次窦副参谋长来了,倘若超过了规格,恐怕不大妥当,对窦副参谋长本人也不是很有利。这件事情很微妙,还是低调一点好。这样一说,梁必达才放弃了亲自到车站迎接的打算,而改派副军长姜家湖和副政委曲向乾前往车

站。

但是,一大清早,部队还没有起床,梁必达却已经出现在小红楼门外了,还不到听新闻联播的时候,手里攥着个哑巴收音机,若有所思地踱来踱去。各位副职和机关首长也只好提前起床过来相陪。

对梁必达和窦玉泉的关系,陈墨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用梁必达的话说是有斗争有团结,团结大于斗争。战争年代,梁必达参加八路之初,吃过窦玉泉的暗亏。但是后来又配合得比较默契,彼此之间没有大的分歧,但是好像也没有更深的感情,这一点,在七二八农场劳动的时候从梁必达的话里可以听得出来,梁必达从来没有像回忆张普景那样回忆窦玉泉,谈起窦玉泉的时候很少,可谈的话题也不是很多,这就可见关系十分平淡。而

且,在过去,自从梁必达担任分区司令员之后,窦玉泉一直都是梁必达的副手,就算现在窦玉泉当了军区的副参谋长,同梁必达地位相当了,梁必达也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诚惶诚恐地迎接。难道这是梁必达在农场劳动改造的结果?是重新恢复工作后变得温和了人情味多了?

当然,陈墨涵也想到了更深的一层。虽然大家都是刚刚复出,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复出的干部一般很快都要调整,能干的上去接着干,年龄大的不能干的也多数晋级,然后休息,这也算是个补偿。下一步,军区副司令员的人选跑不掉的就是由梁必达和窦玉泉这些人来角逐了,彼此都是心照不宣,或许,梁必达这次对窦玉泉的隆重接待正是为了体现一种姿态?终于,身后的对讲机传来了叽里哇啦的喊叫——窦副参谋长的车子快进大门了。

只见梁必达精神一振,把腰杆挺起来了,抬起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向副军长以下的所有官员一一扫视。大家赶紧摸摸风纪扣,再次检查了军帽、鞋带、裤扣、口袋盖,然后自动分成两排,呈夹道欢迎之势。

太过分了,太过分了,太过分了就有表演的性质了,就可疑了,不知道梁必达又在玩什么战略战术。陈墨涵情不自禁地这样想。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当窦玉泉下车、梁必达迎上去之后,他们二人会是谁首先举手敬礼呢?谁先敬礼的问题,这在别人身上不是个问题,但在梁必达和窦玉泉身上恐怕就要算一个问题。过去的情形是,梁必达职务高而资历浅,窦玉泉反之,现在的情形是,梁为主,窦为宾,梁为下,窦为上,按说还是应该梁必达主动,但梁必达面对一个过去一直是他配角的人,未必就能有那么高的姿态。

想到这里,陈墨涵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言状的心理。别的他已经不关心了,他要把眼睛瞪大了,他就是要看看今天梁、窦之间敬礼的这场戏。

随着第一辆越野吉普车的出现,由三辆黑色伏尔加组成的小型车队鱼贯驶入视野,迎接的队伍有了小小的骚动。车队速度缓慢,沙沙而来,第二辆车子恰到好处地停在梁必达的面前。陈墨涵的神经绷紧了——好戏就要开始了。

车子还没有完全停稳,坐在副驾驶座上的K军军务处长已经敏捷地跳下来,拉开了后排的车门,露出了窦玉泉的脑袋。与此同时,梁必达向前火跨三步,等待窦玉泉钻出车rJ并.凡站稳。陈墨涵就在这个时候屏住了呼吸——天啦,他们准也没有抬起臂来,他们在对视,无语,等待,他们谁也没有打算给谁敬礼——就在陈墨涵这样想的时候,又一个意外出现了,他真真切切地看见了,梁、窦二人都开始有动作了,起先缓慢,但紧接着就是

大幅度而迅速的动作——两个人同时抬起了右臂,但那不是敬礼的动作,在右臂抬起的同时,他们还往下移动了左臂,两个人相向而立,那四只胳膊便交叉成了一个巨大的X形状。倏然,X不见了,四只胳膊骤然收拢,彼此扑向对方,两副庞大的身躯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

对于陈墨涵来说,这真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这甚至还有可能是永远难忘的一幕。

拥抱还在继续。

梁必达拍打着窦玉泉的后背,泪流满面:“没想到啊没想到老窦,我们还能活着见面,还能这样见面。”

窦玉泉也是热泪纵横:“老梁,万幸啊万幸啊,活着是应该的啊,活到现在才知道活着是个什么滋味。”

梁必达说:“我们都没当李文彬,也没当江古碑。我们这样活着问心无愧。”

窦玉泉说:“我们也都没有当张普景,老张啊老张,我没能保住他啊。我还是愧对故人啦。”

梁必达说:“我都知道了都知道了,那时候能那样就不容易了,那比战争还要残酷啊!”

太阳照常升起,从东方流淌过来一束玫瑰色的朝霞,沐浴着人们,浸润着两位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军人……

这场拥抱至少持续了三十秒之久,这次拥抱里没有政治、没

有军事、没有哲学、没有外交、没有历史、没有将来,从那两副微微颤动的男人的身躯里,只涌动着一种东西,那就是——感情,是跨越了战争和历史的感情,是跨越了漫长的艰难岁月和严峻考验的患难与共的感情。凡是在场目睹这一情形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拥抱结束了,窦玉泉又和前来迎接的K军其他同志一一握手,梁必达跟在后面介绍,二人的眼睛依然潮湿朦胧。

接见完毕,依序进入了休息大厅。

在进入到张普景追悼会话题的时候,梁必达突然向分工主持追悼会的章光辉提出来:“章政委,我看是不是这样,追悼会还是由窦副参谋长主持,我们都是老张的老战友了。”

章光辉当即表态:“可以,完全可以。”四

张普景追悼大会于当日上午九时召开。进行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致悼词的时候,梁必达泣不成声,先是照着稿子念,泪水很快就濡湿了稿纸,老眼也被模糊了。

后来梁必达就扔掉了稿子,哭一声讲一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说:“张普景同志是个真共产党员,没想到你这个真共产党员不得好死。你没有死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却死在了阴谋集团的无情摧残下,死在了无知青年的皮带拳头下面。张普景同志.不是病逝的,他是被坏人迫害死的。张普景同志犯过错误,张普景同志是诚心诚意地犯错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