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0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是空战多于远程交战的方式进行,除了对付中型与轻型战斗机的空战之外,双方重型战斗机之间的8场空战中,只有发生在土耳其中部地区上空的那场战斗从视距外一直打到了视距内,其他7场空战都在视距外结束。实际上,这也是交战双方投入的战斗机数量有限造成的直接后果。在采用1对1的拦截方式时,不管是F…42C还是J…16D,都有足够的导弹来攻击对手。因为都知道对手有足够的导弹,所以在发射导弹之后,双方的飞行员都会选择转向规避,不会继续逼近,也就很少进行空中格斗。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白天的空战算不上激烈。

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也很简单,美国空军还在调整部署,到达前线的重型战斗机非常有限,而且都部署在距离战场2000千米外的空军基地上,能够支持战斗机前往战区作战的加油机等飞机非常有限,所以美国空军不得不分批投入。受战斗机作战半径影响,大部分美军飞行员都不愿意与对手格斗。而发生在土耳其上空的那场格斗空战,也是因为美军战斗机在用光燃油后可以到最近的土耳其机场降落,不需要考虑返航问题,不然也不会与共和国空军的J…16D进行格斗。

美国空军有问题,共和国空军也有问题。

进入战争的第二天,共和国空军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打击土耳其的重要军事目标,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地面进攻做准备。因为裴承毅要让杜奇威相信,他将用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强攻卡拉奇,所以前期轰炸行动中,需要重点打击纵深目标。受此影响,共和国空军能够投入的制空力量相当有限。受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在东地中海与红海活动影响,共和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不得不多次临时调整部署,时刻警惕美国舰队,防止遭到美国海军的突然打击。这也导致在执行制空作战任务的时候,共和国空军与海军不得不有所保留,不敢投入全部力量。

当然,两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出现在同一个战场上,双方飞行员都有所保留。

不管俄罗斯与法国的战斗机工程师是否承认,J…16D与F…42C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制空战斗机,也是最畅销的重型战斗机。前者的衍生型号出口到10多个国家,总出口量超过500架(不包括意向订单,后同);后者的衍生型号出口到数个国家,总出口量超过300架;俄罗斯与法国的重型战斗机(实际上都是与F…46类似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只是在改进的时候通过使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将最大起飞重量提高到35吨以上,跨过了重型战斗机的门槛)至今都没有获得国外订单。

更重要的是,J…16D与F…42C都以对手为假想敌,战斗中,除了飞行员会格外小心警惕之外,后方的空战指挥人员也会非常谨慎。别的不说,至少有3场空战就是因为共和国空军与海军的空战指挥官担心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视距外空战开始后就下达了撤退命令,没让飞行员追击逃跑的敌机。根据战后美国空军公布的相关信息,战斗中,美国空军的前线指挥官也数次下达撤退命令。可以说,在摸清对手的情况之前,双方都不愿意拿价值上百亿元的战斗机去冒险。

正是如此,8场空战,双方才各损失了50架左右的战斗机,平均每场空战损失6到7架。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不太理想、或者说不那么激烈的结果。要知道,在以往的话,一场空战损失几十架战斗机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问题是,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通过白天的几次交手,双方基本上摸澡了对方的情况,知道对手战斗机的性能有多厉害,也知道对方飞行员的能力有多厉害。试探性的战斗结束之后,不管双方国防部的采购官员是否愿意,随着夜色降临,两支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将用两种世界上最昂贵的战斗机为一片与两个超级大国没有直接关系的空域的控制权,展开一场自半岛战争之后,规模最大的空中决斗。

杜奇威阻止不了空中战斗,也改变不了局面。

万幸的是,五角大楼按照他的要求,优先部署了空军的重型制空战斗机。天黑前,第一支重型制空战斗机部队就到达了土耳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安卡拉时间21点前,就将有数个联队的大约200架F…42C战斗机进驻土耳其,另外还有2个联队的100多架F…42C进驻以色列。毋庸置疑,这不是一支可以小觑的空中力量,也不是一支能被敌人轻易击败的空中力量。

事实上,杜奇威并不关注空中战斗。

对交战双方来说,在重型制空战斗机的决斗分出胜负之前,对地打击行动的规模都将非常有限。毕竟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对地打击就意味着拿轻型战斗机与中型战斗机去冒险。

杜奇威更加关心的,还是参谋送来的第二份情报,与第十战斗单位有关的情报。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95章 陡增变数

半岛战争结束后不久,杜奇威还没有脱下军装,就想办法搞到了空降153旅的详细资料。对这支让2个陆战师近5万名官兵灰飞烟灭的部队有了深刻认识。印度战争期间,空降153旅在兰契阻击战中的精彩表现,更让杜奇威惊叹不已。也就在这时候,杜奇威记住了那个叫“李东石”的共和国陆军上校。

虽然不能把兰契阻击战的功劳全部归与李东石,但是没有他的正确指挥,空降153旅不可能在没有援助部队的情况下,挡住200倍以上的敌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从农黑到五老、再到兰契的军人,李东石从基层一步一步的爬起来,最终成为旅长,并且在印度战争结束后的5年间连续晋升3次,成为指挥第十战斗单位的陆军中将,足以说明他不是一名普通军人。

事实上,第十战斗单位也不是一支普通军队。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军队,都具有历史传承性,光荣的历史,不但是军队的骄傲,也是激励军人的最佳办法。

比如美军的“大红一师”(第1装甲师)、“呼啸山鹰”(第101空中突击师)、“巴顿师”(第2装甲师,原先被称为“车轮上的地狱”)、“魔鬼三师”(第3步兵师)与“美丽坚之剑”(第1陆战师)等等王牌部队都拥有非常光荣的历史,而正是这些历史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

与美军一样,不管怎么改编,共和国陆军不会丢掉光荣的传统。

如果说第一战斗单位就是77军的延续,第九战斗单位继承了39军的光荣历史,那么第十战斗单位就是15军的缩影。因为空降17军的王学平在接受了培训之后才出任第八战斗单位的指挥官,所以第八战斗单位与17军基本上没有关系。10支战斗单位中,只有第十战斗单位是空降部队的延续。

这既是荣誉,又是责任。

大改编之前,空降部队在共和国陆军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是其他军队无法替代的角色,即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机动部队。因为共和国没有美国那么多的海外基地,也没有美国那么强大的陆战队,所以空降兵往往在战争中扮演急先锋的角色,从中南半岛到朝鲜半岛,再到藏南地区与南亚次大陆,空降兵一次又一次的冲在了其他部队的前面,总是第一个到达战场,并且坚守到最后。虽然大改编的初衷是让10支战斗单位都应该具备强大的战略机动能力,但是实际执行的时候,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装备采用费用超标等等。与这些硬件上的问题相比,人员素质的问题更加重要。别的不说,让由39军改编而来的第九战斗单位像空降兵那样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第九战斗单位成军后训练了足足3年,直到2040年中期才形成全面战斗力。不管怎么说,在陆军已经不是老大哥的时代,要想在短短数年之内拥有10支具有强大战略机动能力的战斗单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建设战斗单位的时候,陆军必须证明有没有必要让10支战斗单位都具有战略机动能力。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事情都有个开头。

在顺利搞定了9支战斗单位的改编工作之后,接替项铤辉出任陆军参谋长的唐应龙上将(第三次军事改革后,各军兵种均不再设司令官,最高指挥官就是参谋长)按照项铤辉的安排,提出了把第十支战斗单位按照战略机动部队的标准进行建设。因为这是项铤辉早就做好了的安排,而且与林啸雷取得了默契,所以林啸雷没有反对这项提议,刚当上国防部长的帅永康也不敢得罪仍然比较强势的陆军,也就没有在经费上做手脚。总而言之,在只组建一支具有战略机动能力的战斗单位的情况下,经费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

也就在这个背景下,第十战斗单位应运而生。

如果说第十战斗单位的出现是必然,那么李东石成为指挥官就是偶然了。不管是从资历还是人脉来看,李东石不比其他的同龄少将好多少,而且当时有望成为第十战斗单位指挥官的还有2位空降军的军长。虽然项铤辉在任的时候,非常重视李东石,并且在离任前亲手签署了李东石的中将晋升令,但是在唐应龙当上陆军参谋长的时候,李东石的晋升令还没有得到国务院与元首府批准,仍然是陆军少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唐应龙的支持,李东石很难成为第十战斗单位的指挥官。

在这个时候,唐应龙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谁都知道,唐应龙在此之前是38军的中将军长,印度战争结束之后,唐应龙调回陆军司令部,开始逐步接管陆军工作。因为林啸雷出任总参谋长已成定局,裴承毅又不愿意与林啸雷对抗,所以资历与苏劲辉不相上下,在凌云霄等人之上的唐应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共和国陆军参谋长的第一人选。

事实上,唐应龙不是一个有太大野心的军人。

谁都知道,在项铤辉之后出任陆军参谋长,基本上就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参谋长,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就。唐应龙能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不但证明他没有野心,也表明他是一个很有牺牲精神的军人。

问题是,再大公无私的人,也会有那么一点点个人欲望。

如果没有个人欲望,也就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唐应龙的个人欲望,也许就是让陆军别在转型时期迷失方向。

虽然在大问题上,唐应龙没有与林啸雷发生冲突,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他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在支持李东石之前,对唐应龙影响最大的就是第九战斗单位指挥官的人选问题。

谁都知道,唐应龙的直接对手就是前39军军长苏劲辉、以及前54军军长曲茂康。因为曲茂康在光荣晋升为陆军上将之后选择了退役,所以唐应龙只剩下了一个对手。不管怎么说,只要苏劲辉还穿着军装,就对唐应龙有威胁。事实证明,苏劲辉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能耐的军人,唐应龙并没高估他。正是如此,在组建第九战斗单位的时候,唐应龙希望由38军出身的某个中将担任指挥官,结果林啸雷硬是没有答应这个小小的要求,把傅卫民放到了第九战斗单位指挥官的位置上。再往前推,在组建荡八战斗单位的时候,因为该战斗单位的大部分官兵来自改编前的38军,所以唐应龙希望由38军的将领担任指挥官,而林啸雷似乎在故意打压唐应龙,把17军的军长派了过去,搞得唐应龙非常恼火。受这些因素影响,组建第十战斗单位的时候,唐应龙顺水推舟,没有推举来自38军的将军,而是把李东石推到了前面。因为第十战斗单位本来就由15军改编,空降153旅又是15军的绝对主力,作为该旅旅长与军参谋长的李东石少将自然第十战斗单位指挥官的最佳人选。虽然林啸雷想让16军军长怀志刚担任这个要职,在陆军制造一些不和因素,限制陆军的作为,但是在唐应龙的坚持下,林啸雷也不好乱来。

对李东石来说,出任第十战斗单位的指挥官,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虽然在此之前,李东石已经以15军参谋长的身份负责军部工作(商雪韵调任第七战斗单位指挥宫之后,15军就没有军长了),学会了很多东西,但是作为一名从基层爬逛来的将军,登上军长的位置都是个挑战。

更重要的是,第十战斗单位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部队。

因为定性为战略机动部队,所以第十战斗单位的组建方式就与其他战斗单位不一样。

成立指挥部的时候,第十战斗单位的参谋数量比其他战斗单位多了20%,其中大部分都是负责战略空运与空中支援的参谋。也就是说,从最高层的指挥机构开始,第十战斗单位就标新立异,与其他战斗单位截然不同。

战斗旅方面,第十战斗单位是唯一采用“减量配制”的作战部队,不但编制规模比其他战斗单位的战斗旅小得多,而且所有主战装备都是按照最低防护标准配制的,只有在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