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0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舰队的同时发起地面决战,并且投入大量航空兵力。如果能够同时调动空军、海军与陆军的数千架作战飞机,美国的情报机构就无法跟踪所有目标,甚至不可能准确掌握我们的打击行动。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从中抽调一百到两百架作战飞机打击美国舰队。支援方面,仍然以海上基地为主,即所有参与打击美国舰队的战术飞机都将从海上基地出发。其他方面,我们还在规划。在确定采取打击行动之后,能在二十四小时内拿出具体的作战方案。”

“主要是成功率到底有多大。”刘晓宾嘀咕了一句。

“打击行动很关键,我们都希望取得成功,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背上负担,或者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这次行动。”裴承毅的话说得非常客气,“我在前面提到过,如果不能用这个方法来结束战争的话,我们将为胜利付出更多的代价,甚至会有成千上万的共和国将士因此而丧生。与此相比,我们所承担的责任又算得了什么呢?事实上,老李也提到了,美国当局做贼心虚,就算打击行动失败了,美国当局也不会大肆宣扬。从军事角度讲,这还能表明我们的战争决心,让美国当局在是否把战争进行到底的问题上有所顾虑,从而打开通往停战谈判的大门。总的来说,我认为有必要为此承担风险。”

刘晓宾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裴承毅的见解,没再提意见。

“关键是直接指向美国、或者说指向杜奇威的证据。”张孝珑补充了一句,说道,“只有在掌握了证据的情况下,才能让美国当局知道,如果战争失去控制,那些支持土军炸掉大坝的美国高层领导就将成为战争罪犯。”

“这个我会想办法。”李存勋思考了一下,说道,“在做出决定之前,我需要请示元首的意见。你们可以做相关准备,并且尽快拿出一份完善可行的作战计划,但是不要向部队下达作战任务,等我征求了元首的意见之后,再决定该怎么做。”

见到李存勋表态,裴承毅与张孝珑没再罗嗦,会议也到此结束。

裴承毅与张孝珑都非常了解李存勋,知道李存勋在为大家准备后路。打击美国舰队这样的大事,至少需要征求元首的意见,而且需要得到元首的支持。如此一来,就算把这次战斗搞砸了,也轮不到让裴承毅与张孝珑来负责。换句话说,李存勋已经同意了裴承毅的作战方案,并且让裴承毅开始实施,只是没有将扣下扳机的权力交给裴承毅。

不管怎么说,这巳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让张孝珑去负责情报工作后,裴承毅就把杨少勇、胡荆安、龙宏恩等高级参谋叫了过来,给他们安排了具体的工作任务。

这个时候,土军炸毁阿塔图尔克大坝切消息已经让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要知道,50多车前,土耳其宣布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修建阿塔图尔克大坝的时候,遭到了下游各国的坚决反对,还差点与叙利亚、伊拉克兵戎相见。也正是如此,作为伊斯兰国家的土耳其才与那些信仰同一个真主的阿拉伯国家格格不入。

当然,不同的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

美国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改消息的时候,重点关注了该水利设施的经济价值,即240万千瓦的水电装机容量,灌溉的上千万亩良田,以及为周边城市提供的饮用水。总而言之,在美国的新闻媒体看来,阿塔图尔克大坝倒了,那是土耳其的事情,损失的也是土耳其人的利益。

显然,众多阿拉伯国家的新闻媒体不会这么看。

半岛电视台在报道该消息的时候,首先就提到了幼发拉底河下游的上千万阿拉伯人受到了严重威胁,还聘请水利专家、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对大坝倒掉后,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以及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从而延伸到对整个幼发拉底河流域严生的影响,对叙利亚与伊拉克的数千万阿拉伯人的生活与生产产生的影响。总而言之,在半岛电视台看来,垮掉的不是一座大坝,而是头顶上的天空。

相对而言,欧洲的新闻媒体反而更加冷静客观。

法国国家电视一台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首先就提到了大坝下游的大约150万土耳其人(其中大约120万是库尔德人),以及大约50万叙利亚人的人生与财产安全问题,并且对洪水造成的影响做了全面分析与评估,还不忘提醒观众,土耳其当局肯定是为了军事目的才炸掉了大坝,因此呼吁交战双方尽快停止军事行动。

问题是,国际舆论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谁都知道,仅仅一座大坝不可能让双方在没有分出胜负的情况下停止战斗,反而会刺激双方采取更加积极的军事行动,力求缩短战争持续时间,至于战争造成的破坏,恐怕会更加巨大。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除了需要关注洪泛区内的大约200万平民外,各国的新闻媒体都在关注交战双方的行动。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32章 决战态势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要战争还没结束,军人就不能松懈。

阿塔图尔克大坝被毁之后,裴承毅别无选择,只能让袁晨皓强攻锡韦雷克。

15日天亮前,第十战斗单位放弃了前往加济安泰普的计划,从尚勒乌尔法北上前往锡韦雷克,协助第一战斗单位强攻这座军事要塞。同一天上午,裴承毅给王学平与江晚承下达了新的命令,即第八战斗单位继续死守巴赫切,第五战斗单位在固守阵地的时候要向美土联军、特别是奥斯曼尼耶南面的美军第2装甲师施压。

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安排,因为第六战斗单位的战斗旅被困在了尼济普,支援旅的大部分兵力都得南下前往叙利亚北部地区,救助被洪水围困的叙利亚平民。更要命的是,受突如其来的洪水影响,叙利亚当局遇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为了稳住叙利亚的局势,共和国当局已经答应紧急提供一批救灾物资,而承担运输任务的就是之前用来安排运送第七战斗单位的战略运输机群。也就是说,被裴承毅寄以厚望的第七战斗单位无法及时到达战场。如此一来,不但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要继续死守,就连南面的第九战斗单位与第二战斗单位都得自寻出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的增援部队身上。

到此,北方战线上的战斗集中在了两个方向,一是锡韦雷克、二是巴赫切。

可以说,双方指挥官都知道,谁能率先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决定下一阶段作战行动的主要方向。

必须承认,共和国陆军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挑战。

在锡韦雷克,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要面对相当于2个师的美军部队,而在巴赫切,第八战斗单位则要顶住2个美军师的轮番进攻。让裴承毅担心的不是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能不能打下锡韦雷克,而是第八战斗单位能不能坚持到援军到达。

第八战斗战斗单位在巴赫切守了5天,而在出发的时候只带了5天的作战物资。因为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援旅要全力支持攻打锡韦雷克的作战行动,第六战斗单位的支援旅则都在南面参加救灾行动,所以为第八战斗单位运送作战物资的垂直起降运输机非常有限,每天最多只能运送400吨物资,而这仅仅是第八战斗单位一天所需物资的零头。

如果无法为第八战斗单位提供作战物资,要想守住巴赫切,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按照王学平的报告,第八战斗单位的伤亡已经超过三成,如果继续坚持下去,不但伤亡数字会继续攀升,能否守住巴赫切都是个问题。

虽然有几个参谋建议让第五战斗单位前去支援第八战斗单位,但是裴承毅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客观的讲,第五战斗单位是当时唯一能够及时驰援巴赫切的作战部队,但是第五战斗单位的状态不比第八战斗单位好多少,伤亡比例超过了两成。更加重要的是,第五战斗单位也严重缺乏作战物资,用江晚承在战后的话来说,如果不是占领了奥斯曼尼耶,可以从美土联军手里夺取一些物资,第五战斗单位根本垫持不到15日。以当时的情况,让第五战斗单位放弃奥斯曼尼耶,前往巴赫切,不但不能起到增援第八战斗单位的作用,反而会使巴赫切成为美军的重点炮击目标,使2个战斗单位都受到更沉重的打击。事实上,把第五战斗单位派出去之后,裴承毅一直没让2个战斗单位一起行动,就是为了避免兵力过于集中,遭到美军远程炮火的重点打击。

以当时的情况,几乎没有办法增援第八战斗单位。

如此一来,裴承毅别无选择,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锡韦雷克方向上。

在向袁晨皓部署任务的时候,裴承毅就明确无误的提到,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得看能否及时打下锡韦雷克,并且及时向马拉蒂亚进军。只有在锡韦雷克与马拉蒂亚方向上向美王联军施加压力,迫使美土联军向这边增兵,才能缓解巴赫切方向上的压力,让第八战斗单位获得喘息机会。

这次,裴承毅改变了方法,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就直接提到,最迟不过16日凌晨,就算没能打下锡韦雷克,也要派遣部队从切尔米克向马拉蒂亚进军,并且在攻打马拉蒂亚的时候有所作为。

袁晨皓是个聪明人,不用裴承毅多说也知道该怎么处理当前的局面。

把第十战斗单位从尚勒乌尔法召回来的时候,袁晨皓就把伊朗与伊拉克的联络军官找了过来,给两伊军队安排了任务。伊朗陆军的3个师北上前往切尔米克,顶替之前在该方向上行动的第一战斗单位的作战部队,并且替第十战斗单位修建进攻阵地。伊拉克陆军的参战部队全部开赴锡韦雷克,顶替第一战斗单位执行围困任务。也就是说,袁晨皓摆出了围而不攻的架势。

当然,重点还是2个战斗单位。

第十战斗单位直接赶赴切尔米克,中途甚至没做停留。第一战斗单位将阵地移交给伊拉克军队之后,陆续到锡韦雷克西北方向上集结。虽然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援旅的主力仍然在南方活动,但是这番部署足以让杜奇威相信,共和国陆军很有可能在无法迅速攻占锡韦雷克的情况下,直接攻打马拉蒂亚。因为伊朗与伊拉克投入了大约10万兵力,除了在后方维持秩序与保护后勤交通线的部队之外,大约有6万兵力在前线活动,这些部队完全能在共和国陆军远程炮兵的支援下完成围困锡韦雷克的重任。加上第十战斗单位拥有非常强大的战术空运能力,所以杜奇威完全有理由为马拉蒂亚担心,至少在持续数天的战斗中,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不用为后勤保障发愁。更重要的是,美土联军把主力放在了锡韦雷克,马拉蒂亚的防御非常空虚,仅有2个土军旅与美军第101突击师的部分部队,根本不是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对手。因为锡韦雷克其他方向上的通道已经被共和国军队控制,所以占领马拉蒂亚就能迫使美土联军放弃锡韦雷克。如此一来,共和国军队甚至不需要出动一兵一卒,就能全歼锡韦雷克的守军。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打下马拉蒂亚,而且得以非常快的速度打下马拉蒂亚。

以杜奇威的能耐,不可能不知道,这很有可能是裴承毅的“缓兵之计”。

开战到现在,第一战斗单位向西突击了近500千米,实际里程超过了1500千米,而具持续作战时间超过了半个月。要知道,在半岛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部队的持续作战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个星期,一次突击距离很少超过150千米。如果算上第一战斗单位在这10多天内参加过的战斗,就算共和国陆军在这10多内取得了很大进步,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许多,第一战斗单位也已是强弩之末。相对而言,第十战斗单位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其进攻能力肯定降低了许多。

也就是说,这2个战斗单位能否打下马拉蒂亚是个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杜奇威完全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在东面战场上作战的2个战斗单位的进攻力量大幅度下滑,裴承毅在安排作战行动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北上攻打马拉蒂亚的想法,让第十战斗单位去了尚勒乌尔法。要知道,马拉蒂亚是土耳其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就算裴承毅不打算进军安卡拉,为了战后谈判着想,也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攻占这座城市。从之前的战斗也看得出来,为了取胜,裴承毅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更不可能放过如此重要的目标。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参加进攻作战行动的共和国军队无法顺利打下马拉蒂亚。

综合考虑整个北方战线上的局势,更让杜奇威相信,这是裴承毅在迫使他分兵。

锡韦雷克己经被合围,就算第101突击师的运输机群还能出动,也无法迅速将美军主力转移到马拉蒂亚。因为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