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上蜃髎hè出两箭。
    几乎是眨眼间,各在百步外,四面八方的八棵小树同时被shè中,箭尾依在巍巍颤动。
    元庆羞愧地低下头,他知道师傅是在教训自己的自满,他还差得远呢!shè箭jīng准是shè箭者的基本要求,普通弓手都能做到,关键是力量、距离、技巧、速度,这才shè箭高手的素质。
    他们师傅二人话从来不多,心里都明白,张须陀收起弓道:“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回去!”
    ........
    今天张须陀没有让他跑步,而骑马带他同行。
    “元庆,一场恶战后,你觉得自己现在最缺少什么?”张须陀一边催马而行,一边淡淡问他。
    元庆凝神想了想,“师傅,我觉得自己最缺实战经验。”
    张须陀见他聪明异常,点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笑意,他缓缓对元庆说:“你说得很对,或许我没有告诉过你,我的这种武技其实很难练成,我张家三百年来练武者不下百人,可一共只有三人突破滞固期,我、我父亲和祖父,我希望你是第四人。”
    “为什么?”
    元庆有些奇怪问:“难道是资质不够?”
    张须陀摇摇头,“和资质虽有很大关系,但也不是唯一原因,也不是因为刻苦,张家每一个人都很刻苦,而是没有条件。”
    元庆没有接口,听他继续向下说。
    “我这种功法有个特点,也是致命缺点,就是入门期进步神速,所谓yù速则不达,一点不错,前期太快,基础不牢,到了滞固期后就很难突破,虽然可以算高手,但成不了猛将,三百年来一直找不到破功良方,后来我祖父十二岁从军,沙场百战,在十六岁那年突破了滞固期,他这才明白,我们张家功法突破的关键就在战斗,积累实战经验,所以他把这种筑基功法改名为百战功,天赋加上实战,就能突破。”
    元庆总觉得这种突破似乎就像武侠小说中打通任督二脉一样,他心中好奇异常,“师傅,突破滞固期后会有什么更大进步?”
    “当然有大进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力量和速度猛增,比如你可以拉开两石弓,可以使用一百二十斤重的板门大刀,不像你现在只能用三十斤的刀,还有体力充沛,能久战不乏,有力量、速度和体力三者合一,你就能力敌千人,那就叫猛将了。”
    “那师傅教我的武功招式呢?”
    杨元庆奇怪地问道:“难道它们不重要吗?”
    张须陀微微一笑,“将来上战场,你会遇到两种作战方式,一种是武将之间的单打独斗,这个就需要jīng妙的刀法,就像我教你的十三式刀法,其实张氏刀法的jīng妙在于力量使用,你同样可以运用在其他兵器上,将来有机会你可以尝试。”
    张须陀停了一下,见元庆能理解他的话,他笑了笑又道:“还一种作战方式就是大规模混战,比如你被数千人围困,你要杀出重围,四面八方都有兵器杀来,这个时候,招数jīng妙就不重要了,重要是力量、速度和体力,还有你的目力和听力,在乱军中,你能听见弓弦声,当无数兵器同时向你杀来时,你的目力能分辨得清楚。”
    杨元庆默默点头,他理解了,像赵云在长坂坡血战,他不仅要和大将厮杀,更要从曹军士兵群中突围,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张须陀之所以对元庆这样说,是希望他能早rì从军,这是他的心愿,他的徒弟只有在军队中才能光芒四shè。
    今天张须陀的话似乎特别多,他看了一眼元庆,又淡淡道:“我看你在水中练刀,已经很难再突破,便知道你已经进入滞固期,所以你要改变一下训练方式。”
    “可是师傅,我昨天单次挥刀已到一百五十下。”元庆有些不服气地辩解。
    “那是你强行所为,不是自然而成,反而容易伤身,不可取。”
    张须陀显然不认可他的看法,他取出一面令牌给他,“从明天开始,你化名李元庆,白天都去左卫军营训练骑shè,为期两年。”
    元庆大喜,练习骑shè可是他梦寐以求,他接过铜牌,只见上面刻着:‘左卫巡’,四个字,他知道这是祖父的安排。
    他收起铜牌,这才发现他们已经来到明德门外,一般他们都在这里分别,元庆进城,张须陀的军营在城外.
    这时,张须陀的眼中有些伤感,他低低叹息一声,“元气,我请你去喝杯酒吧!作为我们师徒的离别酒。”
    ........
    【老高在天下中写武将拉弓的力量有些妖孽了,本书改过,其实还略有点夸张】

第十九章 离别之酒
    元庆大吃一惊,急道:“师傅,你不教我了吗?”
    张须陀苦笑一声,“非我不教你,而是我要出征了,估计一两年都回不来,所以以后你只能自己练功。”
    元庆默然,隋朝将领是以军功为升赏,虽然张须陀教自己武功,但祖父却无法提拔他,元庆也知道,张须陀盼望作战已经很久,他终于等到立功机会,自己怎么能再阻拦他。
    他点点头,“那师傅是去哪里作战?”
    张须陀虽然话不多,而且严厉异常,但并不表示他不喜欢元庆,恰恰相反,他非常喜欢元庆,甚至把张家刀法之秘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
    元庆虽然相国之孙,身上却没有半点骄奢之气,衣食粗陋,连普通人家都不如,他知道这是因为元庆是私生子的缘故,张须陀一点也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元庆天资禀异,刻苦训练,再加上心态成熟,已完全不是一个八岁孩子,有时候他甚至把元庆当作自己的朋友。
    其实张须陀知道,南疆夷人造反不断,自己这次出征,恐怕就不会再回京,他真的要和元庆离别,好在元庆已经过了入门期,后面滞固期就是一个慢慢积累提高的过程,能不能突破,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元庆已经完全掌握了自己的练功方法,又严格自律,也无须他在旁边指导,今天他还有一些话要交代,然后就没有什么事了。
    张须陀一指旁边的一家小酒肆,“我们去那边谈。”
    他们走近酒肆翻身下马,一名伙计迎了上来,“军爷,喝杯酒吧!”
    张须陀将战马缰绳扔给他,“喂上等草料和清水!”
    “好嘞!”伙计接过缰绳到后院去了。
    张须陀带元庆进入小酒肆,找一处僻静位子坐下,他回头吩咐掌柜,“来两壶酒,再切五斤酱羊肉!”
    张须陀这才对元庆道:“昆州夷人造反,圣上昨天已下旨封史大将军为南宁州行军总管,前去征讨夷人,我也要随军出征,明天就出发。”
    这时,一名伙计送来两壶酒,元庆给张须陀满上酒,端杯敬他,“我祝师傅大显神威,立下赫赫军功,早封荫妻子。”
    张须陀呵呵一笑,将酒一饮而尽,他从怀中取出一大包丹药和一张药方,递给元庆,“这些丹药可以让你使用三个月,三个月后你就要自己配制,我把方子给你,你看完后把方子撕掉。”
    说到这,他又盯住元庆眼睛严厉道:“你要记住,丹药配方是我张家不传绝秘,你只能自己配制,决不准外传。”
    元庆接过药方读了三遍,牢牢记住,便将它撕得粉碎,浸入酒中,“徒儿记住了,绝不外传!”
    张须陀脸sè微微和缓,又对元庆道:“所谓学无止境,你不仅要坚持不懈,更重要是学习别人的长处,我虽是你师傅,但我们张家学武并不主张一师从终,我先后拜了三个师傅,包括我的兵法,就是跟史万岁将军所学,你要多拜名师,虚心求教,最后才能学以大乘。”
    元庆默默点了点头,他给张须陀倒杯酒,又好奇地问:“师傅,不知天下可有武功排名?我是说天下排十六条好汉之类,有吗?”
    这也是元庆一直想问的,演义上的隋末十六条好汉到底没有没,虽说是小说,但小说也是跟野史而来,野史也会记录一些正史中没有的东西,比如一些奇闻异事,正史就不会记录,自从他学武以后,他就总觉得演义中的一些东西也并不是凭空捏造,总有一点来处。
    张须陀端起酒杯笑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争强好胜是武人天xìng,贺若弼就和韩擒虎争功,不仅争军功,而且争武将排名,天下人皆知。”
    元庆大喜,连忙追问:“难道真有排名!”
    “正式排名,也就是圣上钦定的排名没有,但私下里军方就有十将军榜的说法。”
    “那天下第一条好汉会是谁?”
    元庆当然知道不是李元霸,李元霸还没有出生呢!应该是早期版本,开隋九老之类。
    张须陀摇摇头笑道:“不叫好汉,天下第一大将军是相国高颎。”
    ‘高颎?’
    元庆愣住了,高颎不是文官吗?怎么会是第一条好汉,略一思索,他明白了,不是按武力值来排名,而是按声望和军事才能来排名,还有一点魏晋重声望的思想存在,高颎文武全才,又是首相,排第一很正常。
    “那第二呢?”
    “第二就是你祖父杨素,第三是宇文述,第四是韩擒虎,第五是贺若弼,第六是于仲文,第七是虞庆则、第八是贺娄子干,第九是梁睿,第十是史万岁,这是军方公认的十大将军排名。”
    里面将近一半元庆都没有听说过,他脑海里想到的却是伍建章、定彦平、杨林、丘瑞等人,这些开隋九老跑哪里去了?
    其实他也知道,演义并不是历史,比如开隋九老中的鱼俱罗,宇文成都的师傅,但他却并不是开国元勋,而只是一个武功盖世的猛将,像靠山王杨林,根本就没有此人,宇文述是第一jiān臣宇文化及的父亲,就不知道他有没有宇文成都这个孙子?
    他脑海里在胡思乱想,张须陀又叹了口气道:“江山代有才人出,韩擒虎、梁睿等人都已死,其他人都已老迈,军方每一个将领都希望自己也能排上十将军榜。”
    “那师傅想吗?”
    张须陀端着酒杯笑而不言,他怎么能不想呢?
    就在这时,酒肆外传来咚咚的皮鼓声,随即一声声号角响起,紧接着又是一阵杂沓的马蹄声,人喧马嘶,外面热闹异常,酒肆中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何事?
    一名伙计奔跑大喊:“是突厥的突利可汗来了!”
    酒客纷纷跑去门口看热闹,张须陀听说是突利可汗,脸sè微微一变,起身快步走到窗前,元庆也跟上,向窗外望去。
    只见远处的明德门前,数千隋军骑兵护卫着一队由数百突厥骑士组成队伍正等候进城,突厥骑士手执白旗,他们头戴脱浑帽,身着两当铠甲,后背弓箭,腰挎战刀,马上挂着长矛,显得威风凛凛。
    张须陀给元庆低声解释,“突厥骑兵一般只有可汗侍卫才穿铠甲,普通控弦之士则没有铠甲,只能穿皮甲。”
    他又指着一名三十余岁的披大氅的突厥男子,“你看见那人没有,那就是突利可汗,是突厥大可汗沙钵略的侄子,名叫染干,他只是突厥其中一个可汗。”
    元庆视力异常敏锐,他看见了那个披大氅的突厥男子,见他三十出头,宽脸大胡子,满脸挂着喜sè,不由眉头一皱,“突厥到底有几个可汗?”
    张须陀冷笑一声,“多着呢!木杆可汗死后,沙钵略继位大可汗,但西部达头可汗不承认,突厥就彻底分裂为东西突厥,**就有两个可汗,都蓝和这个突利,西突厥其实也有两个,一个是达头,一个投奔他的阿波可汗,这些可汗自相残杀,我们隋朝渔翁得利,这个突利可汗是势力最弱的一个,听说圣上准备将安义公主嫁给他,还是用最高礼仪。”
    元庆沉吟一下,忽然问:“都蓝和突利谁是大可汗?”
    张须陀迅速瞥了一眼元庆,他不相信元庆能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便道:“都蓝是前任大可汗沙钵略之子,他继承了大可汗之位。”
    “那圣上将安义公主嫁给突利,而不嫁给大可汗,不明摆着是挑拨两个**可汗的矛盾吗?”
    周围酒客就惊讶地向元庆望来,这个小小少年竟然看得如此透彻,张须陀赞许地点点头,“你说非常正确,突厥内部将很快爆发战争。”
    他又微微一声叹息,眼中露出一种遗憾的神情,“看来,我大隋军队也将要北征了。”
    ...........
    (注:突利可汗入京娶安义公主应是七月,这里提前了半年。)

第二十章 夜入武房
    【新书期需要推荐票,大家看完书,顺手投老高一张票,晚上还有一更】
    ..........
    这些天元庆一直在考虑怎么赚点钱,不仅是要帮婶娘分忧,而且他的丹药只能用三个月,三个月后便要自己配制,可那些药都极为名贵,不挣钱他怎么配制得起,他打算找祖父杨素要钱,除了祖父杨素,家族中谁理他?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