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长长的河流就是苏兰河”
    苏定方用木杆指着画上一条长长的河流,南面画了无数的圆圈,“这是他们的营地,三千多只帐篷长约十五里,一万五千军队,分为两地部署,一处在西面,约五千人,另一处在中部,大约一万余人,防御很严密我们直接进攻营地不现实,但我有办法”
    苏定方将木杆移到南面,那一条长长的道路,道路上隔一段距离画了一群羊众将领都笑了起来,画得颇为滑稽
    苏定方笑道:“这就是他们南下的军粮线路,绕过大斤山东麓,穿过伏乞泊,直下雁门城如果是骑兵话要走四天,但他们赶着牛羊,这一趟路程至少是六天,也就是说路上有六支军粮运送队,每军有万头牛羊**泡!书*两百名牧人和五百士兵护卫,我们的首要任务就要袭击路上的粮队但这样一来,敌军肯定会增加护粮军队,相应就是大营军队人数减少,这就给我们袭击大营创造了条件”
    苏定方的目光落在郎将姚定国身上,“姚将军,这袭击粮道的任务就交给你,我的要求只有四个字,斩尽杀绝”
    ..........
    从苏兰河向南的草原上,有一条由数十万战马践踏而成的‘马道’,直通南方雁门郡,每天皆有一队运粮队伍赶着上万头牛羊南下,从苏兰河到大斤山还有三百里的路程,需要行走三天,大约每隔百里左右,就有一支浩浩荡荡的牛羊队伍
    这天中午,距离苏兰河约二百四十里外的草原上,一支护送队伍正停下休息吃饭,一群群牛羊正在悠闲地吃草,数百名士兵和牧民则躺在草原上,有的呼呼入睡,有的无聊地看着天空,也有的聚在一起,谈论着男人永恒的话题,不时爆发出一阵狂放的大笑
    这次随始毕可汗南下的四十万大军并不全是突厥人,他们中有一半都是各个铁勒部落,回纥、思结、同罗、拔也古等等九个铁勒部落,约二十万大军供始毕可汗趋势,负责守卫后勤的一万五千军队,便是拔也古部派出的士兵,生活在鄂墩河一带,他们的装备依然和从前一样,连突厥人也只有始毕可汗的十万近卫军拥有和隋军一样的装备
    这里是草原深处,他们敌人只有草原野狼,拔也古部的士兵们没有任何jǐng惕,这时,远处的草丘上出现一排小小的黑点,他们冲下草丘,向这边猛扑而来,草丘不断涌出大群黑点,那是一千整整骑兵
    激烈的马蹄声惊动了躺在草地上的士兵,不少人跳起来向远处察看,片刻,他们开始大喊大叫,骑兵们纷纷上马,仓促应战,两百余名牧民则赶着牛羊向东奔逃
    一千隋军骑兵呼啸而至,密集的箭矢shè向拔也古部士兵,敌军士兵纷纷惨叫落马,两军瞬间撞击在一起,在草原上恶战厮杀,数十名隋军则向牧民追去,牧民虽然也有刀,但他们远远敌不过武器jīng良的隋军,片刻间,数十名牧民被杀,惨叫声响成一片,其余牧民都吓得魂飞魄散,丢下牛羊,拼命打马向东逃命
    隋军也不追赶,开始屠杀牛羊,鲜血染红了草地,不到一刻钟,五百拔也古部士兵开始支持不住,迅崩溃,他们逃出战场,向东北方向奔逃,隋军一路追杀,追出十几里,斩杀了三百人
    当燃烧尸体的大火熊熊燃起,郎将姚定国一声令下,隋军士兵调转马头向南而去,追杀另一个目标
    一天一夜之内,两支送粮的队伍被屠杀,这就意味着南面的四十万大军将断粮两天,后勤军队意识到不妙,他们派出三千人的护粮队前急赶往南方保护另外四支粮队,同时改变送粮方案,将护送军队增加到三千人,一次送牛羊的数量增加到二十万头,这是三天的粮食
    大营的军队开始迅减少,苏定方的军队此时就像草原狼群一样潜伏起来,耐心地等待机会,第三天,又是一支三千人的队伍护卫着二十万头牛羊出发了,这便使大营内的军队数量降到了四千人,机会终于来临
    入夜,苏定方率领四千骑兵等候在大营以东十里外,清冷的月光照在四千骑兵身上,平添一支肃杀之气,苏定方银盔铁甲,手执金背虎牙刀,位于在队伍的最前方,横刀立马,目光冷漠地等待军营内的情况发生
    由于连续发生隋军袭击运粮队的事件,负责后勤安全的主将,拔也古部叶护苏裟在派人前往雁门郡禀报始毕可汗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营地的控制,将原本十六里长营地压缩到十里,这样便于军队巡逻,每天晚上,五支百人巡哨队在大营内来回巡逻,防范隋军夜袭,即使是这样,数百万头牲畜庞大队伍,依然使他们难以面面俱到
    一时分,西面大营忽然爆发出一片叫喊声,随即火光冲杀,一支千人的隋军骑兵杀进了营地,他们逢人便杀,点燃了帐篷,一片哀号惨叫声,大圈内的牛羊惊恐不安,四散奔逃
    拔也古部叶护苏裟紧急率领四千骑兵前来应战,他们向西奔驰,而惊恐地牧民则向东奔逃
    此时,在东面十里外的草原上,苏定方远远看见火光,他战刀一挥,指向大营,冷冷下令道:“给我杀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四千骑兵骤然发动,向突厥大营奔腾而去,片刻,隋军骑兵杀进了东面大营,杀得突厥牧民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火把点燃了帐篷,腾腾烈火直冲天际,映红了草原上的夜空......
    大业十一年八月,五千隋军骑兵在大将苏定方的率领下,夜袭突厥后勤重地,杀敌上万,数百万只牲畜被隋军用毒草料在两天内毒杀殆尽,彻底摧毁了四十万大军的后勤重地
    ..........
    西陉关号称九塞之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时,西陉关已经被突厥占领,驻扎着一支千人军队,控制着马邑郡前往雁门郡的咽喉要道
    夜幕笼罩着西陉关,天sèyīn沉,月亮躲进乌云之中,使西陉关的夜sè变得格外昏黑,三时分,城门早已经关闭,城头上,十几名突厥岗哨在来回巡逻,注视着关外的动向
    但在西陉关的背后,一支八百余人的隋军斥候队已经悄悄靠近,他们在郎将武致远的率领下,孤注一掷,他们前来路途上的一段悬崖峭壁格外凶险,只能下,而不能上,如果不能夺取西陉关,他们也难以逃脱,必将全军覆没
    但突厥军做梦也想不到,隋军斥候竟然出现在他们身后,但在西陉关后面的城楼上,依然有两名突厥哨兵,在城头上来回巡视
    武致远带着几名斥候慢慢摸近,他们观察了片刻,确认只有两名哨兵,武致远给另一名神箭手斥候使个眼sè,两人从背上摘下军弩,分别将一支涂有帕帕木毒药的弩箭放入箭槽,一齐举弩瞄准了两名哨兵
    ‘咔咔’两声轻响,弩箭闪电般shè出,两名哨兵一声闷哼,捂着咽喉先后从城头栽下,几名隋军迅奔上去,利用飞索如猿猴般地爬上了城头,只片刻,城门缓缓开启
    武致远大喜,他一挥手,八百隋军斥候迅冲进西陉关.....
    隋军夜袭西陉关得手,千余突厥守军绝大部份在睡梦中被杀,四时分,西陉关落入隋军之手
    西陉关的意外失守,使关东和关西两支突厥大军的联系被切断,严重的是,正和丰州军对峙的十万突厥大军面临着粮食供应断绝的危机
    ........(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四十九章 西陉关前
    战争总是充满了各种偶然xìng,隋军斥候夺取西陉关,杨元庆并不知晓,这也不是他的部署,武致远的任务是刺探情报,伺机袭击运输粮食的队伍,却没有想到,他们竟夺取了西陉关。「域名请大家熟知」
    天刚亮,西陉关以东的始毕可汗便得到了消息,原因是粮食送不过去,西陉关以西的阿史那昆吉也意识到了不妙,本该天亮时到来的粮食却没有按时前来。
    两支军队同时派人上山探查,得到的消息令他们大惊失sè,隋军占领了关隘,始毕可汗当即派出三万大军紧急开往西陉关,命他们中午前夺回城关,阿史那昆吉也派出一万军队上山猛攻,一场事关整个大局的西陉关争夺战,在天刚亮时骤然爆发。
    突厥军的异动引起了隋军斥候的注意,杨元庆也在天亮时接到了斥候的情报,西陉关可能出现了情况,这个情报使杨元庆异常重视,他一方面命斥候探查确切消息,同时令裴行俨率五千骑兵随时待命。
    杨元庆骑马来到山丘上,远远地眺望山岭上的情况,若天气晴好时,他可以清晰地看见西陉关,但今天天气yīn沉,薄薄的雾霭笼罩在山头,西陉关就像盖上了一层幔纱。
    杨元庆已隐隐猜到是斥候郎将武致远走险道夺取了西陉关,但他不敢大意,也可能是突厥人故作姿态míhuò自己。
    这时,一名亲兵来报:“禀报总管,武致远派人紧急来报!”
    “带他上来!”
    片刻。亲兵将一名斥候带了上来,这是武致远留下来看守马匹的五十名士兵之一,斥候上前单膝跪下,“启禀总管,武将军率弟兄们已经夺取了西陉关!”
    杨元庆大喜。他立刻问:“你从西陉关过来吗?”
    “禀报总管。卑职是武将军留下看管马匹。他们从险绝之路mō到西陉关后面,具体情况卑职也不知,但我们看见了西陉关点起的火堆,这是武将军和我们约好的信号,说明武将军已经得手,夺取了西陉关。”
    这个意外的消息令杨元庆喜出望外,夺取西陉关,将极大动摇突厥军心,最多两天。他们对面的九万突厥军就将不得不向北撤军,战机将到来。
    “命裴将军立刻出兵,所有大军做好准备。随时作战!”
    随着杨元庆的命令下达,裴行俨率领五千骑兵冲出大营,从北面绕过敌军营盘,向西陉关方向奔去。四万隋军厉兵秣马,随时备战。
    西陉关城头,八百隋军已经严正以待,西陉关之所以被称为九塞之首,就在于它的雄奇险要,两边都是狭窄的山道,山岩峭拔,盘旋崎岖,关隘便正好扼守在山道绝顶处。
    武致远在夺取西陉关后,将八百军队东西部署,主要防御东面,布署了五百人,西面则部署三百人,东西大mén都用巨石堵死,就算突厥军用巨木撞木,也休想将大mén撞开。
    武致远今年不到三十岁,河东上党郡人,自幼好武,长大后弓马娴熟,第一次高丽之战时,被征发从军,为大将李景的部下,攻打高丽失败后,他驻扎涿郡,成为杨元庆的幽州军之一,又跟随他去了丰州,积累升为斥候营鹰击郎将。
    此时,武致远居高临下,站在东城楼上目光凝视着远处山道,清晨的雾气遮断了视线,但他已经隐隐听见了号角声,大队人马在集聚在山脚。
    一名士兵飞奔而至,行一礼,禀报道:“报告将军,缴获兵器已清点完成,长矛一千杆,盾牌千张,利刃千口,弓矢千副,有六万支箭。”
    这次他们袭击西陉关都是轻兵简行,没有带长兵器,每人只带了一口刀,背一把弩和两壶弩箭,其他武器都没有多带,这样算起来,只有十万多支箭,平均每人一百二十支箭,并不充裕,只能坚持一天。
    武致远想了想,又道:“命张校尉带领弟兄们拆除房子,准备石块。”
    事实上石块只对东面有用,西面关外的坡度较缓,石块发挥不了作用。
    “还有,粮食有多少?”
    “粮食可支持三rì。”
    武致远点点头,“去吧!命其他弟兄抓紧时间休息。”
    勾注山下,三万突厥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始毕可汗亲自赶来巡视关城情况,这几天他的情绪极为恶劣,雁mén城已经攻打十天,突厥军死伤已超过八万余人,但始终未能夺下,而杨元庆大军到来,不仅分散了他的兵力,而且严重打luàn他的攻城计划,使他被迫停止攻城。
    他非常担心北方的后勤大营时否会遭到杨元庆的攻击,既然杨元庆的大军已经前来支援,那么他没有理由不攻击自己的后勤大营,始毕可汗心中充满了担忧,偏偏此时,西陉关又丢了,那关西的十万大军极可能面临粮食断绝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否抵挡得住杨元庆军队的攻击?
    始毕可汗在仁寿四年,亲自跟随杨元庆参加了哈里湖之战,在那一战中,杨元庆杀死了西突厥可汗达头,以三千军击溃薛延陀的两万大军,那一战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很担心,哈里湖的悲剧将重现,阿史那昆吉的十万大军被杨元庆击溃。
    但着急也没有办法,现在最紧迫的事情是夺回西陉关,命关西的十万大军撤回来。
    “中午之前夺回西陉关,夺不下,万夫长斩!”始毕可汗下达了死令。
    万夫长沙咭利战刀一挥,数以万计的突厥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