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到伤感。
    杨元庆下令河东各郡举哀三rì,军民皆裹素悼念大隋皇帝去世,三天后,沈光也终于赶到了太原。
    晋阳宫内,来自河东各郡的太守、长史以及太原的文武官员数百人聚集在晋阳殿内,晋阳殿内,代王杨侑高坐在御榻上,身旁站着裴矩和苏威,杨元庆则坐在一旁,大殿两边站满了身材魁梧的侍卫,手执各种兵器,几十名宦官和宫女分别站在代王杨侑身后。
    大殿正中,数百名大臣站成三排,静静地聆听沈光讲述了杨广被宇文化及逼死的详细过程,令众人不胜唏嘘,最后沈光伤感道:“陛下自知无法逃生,便委托我将玉玺兵符带到太原,还有一份遗诏。”
    他单膝跪下,将玉盒高高举起,杨元庆站起身,将玉盒放在代王杨侑面前,杨侑已哭得两眼通红,他将玉盒打开,将里面一份遗诏取了出来,递给苏威。
    苏威打开诏书,泪水顿时涌了出来,高声对众人道:“是陛下的诏书。”
    他颤抖着声音高声念道:“大隋之乱,朕之过也!忆开皇盛世,再看大业凋零,朕痛彻于心,无颜见先帝,然大隋终将继承,或长孙燕王,或次孙越王,或三孙代王,三孙聪颖,皆可继承大统,然世事多变,命运难定,朕特此下诏,以大隋传国玉玺为信,三孙中得传国玉玺者可继承大统,望各位爱卿辅佐新帝,勿负朕望,朕九泉之下,亦可瞑目,特此下诏,告之天下!”
    大殿内群臣跪倒,皆哀哀痛哭,杨元庆拭去泪水对众人道:“各位大臣,国不可一rì无君,圣上有旨,得玉玺者可居大统,我等奉圣意,立代王为帝。”
    众人皆齐声道:“诚如总管所言!”
    杨元庆将代王杨侑扶坐好,杨侑目光哀求地望着杨元庆,仿佛在告诉他,自己不愿为帝,杨元庆目光凝视着杨侑,微微摇头,按紧了他的肩膀。
    裴矩和苏威也跟着杨元庆走下玉阶,站在杨元庆身后,杨元庆带着众人跪了下来,高声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杨侑的泪水再一次留下,这一次不是哀伤,而无奈和绝望,他终于颤声道:“各位爱卿免礼平身!”
    大业十二年八月二十五rì,代王杨侑持玉玺在太原登基,他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后为继业,追谥先帝杨广为明皇帝,庙号武帝,尊皇后萧氏为圣母太皇太后,尊父元德太子杨昭为元德皇帝,母亲韦氏为敬德皇太后。
    杨侑随即特赐杨元庆执黄钺、持节、委以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晋封楚王,摄政总理国事。
    杨元庆随即改晋阳宫栖凤阁为紫微阁,命裴矩、苏威、杜如晦、崔君素、王绪五人入阁为相。
    杨玄奖封为纳言兼灵州总管,加封陕国公,裴仁基封为内史令兼丰州总管,加封绛国公,两人皆不入朝为官,张述为内史侍郎,掌内史省事务,魏征为黄门侍郎,掌门下省事务。
    韦纶、张亮、贾正意为内史舍人,裴晋和韦师明为尚书左右丞,谢思礼为兵部侍郎,主管军务,王肃为京兆伊,所有大臣皆各有封赏。
    就在杨元庆扶立杨侑登基之时,洛阳和长安也同时接到了杨广死讯,此时瓦岗军攻洛阳不下,已经撤去,手握军权的王世充和段达、卢楚、皇甫无逸等人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大赦天下,改年号皇泰。
    长安唐王李渊听闻杨广死讯,恸哭倒地,三rì后在群臣要求下,李渊被迫无奈在大兴宫太极殿登基,改国号唐,年号武德,立世子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封尚书令,三子李玄霸为赵王,四子元吉为齐王。
    此时天下士人将太原隋帝杨侑称为北隋,洛阳隋帝杨侗称为南隋,而长安李渊则称为西唐,以这三帝为正统,其余窦建德、李密、薛举、李轨、宇文化及、宋金刚、萧铣、林士弘等人皆为逆贼。
    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未完待续

第五章 敏秋心事
    原创夜sè中,太原城门开了,一辆辆马车从城外驶回,这是参加完登基大典返城的大臣们,又一辆宽大的马车驶进了城内,数百亲卫在两边守卫,这是杨元庆回来了。(我要
    此时一早已经过了,太原城内一片寂静,黑暗笼罩着城内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微弱的星光洒在道路上,指引着马车前行的方向。
    马车里,杨元庆并没有封为楚王的喜悦,对他来说,王爵不过是个虚号,并没有使他的实力有所增长,相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的权力,从前他是丰州总管兼五原郡太守,军权和行政权都在他手上,而现在,紫微将分掉他一半的行政权,有得必有失,他若想夺取天下,赢得多人投奔支持,他就必须将一部分权力分出去,让支持他的人尝到甜头,能让山东士族全力拥护他。
    权力关键是要有制衡,必须要从一开始就建立起来一个有制衡的权力体系,这是杨元庆这些天一直在考虑之事。
    杨侑必须是傀儡,甚至不能让他参与一点政务,这样能在后顺利完成权力过渡,这一点不容质疑。
    相权也要受到约束,紫微不能干涉到军队,这也是一个原则,其实很多事情也是在摸索,也只有做了能知道对或者不对,杨元庆轻轻叹了口气,明天将是他执政的第一天,他心中很期待。
    两时分时,杨元庆终于返回自己的府宅,他从马车里出来,久久凝望着大门上的牌匾,上面写着‘楚王府’三个字,他也没有想到会换得这么,杨元庆轻轻叹了口气,他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越国公府’,不知祖父知道自己被封为楚王,他会是什么感受?
    杨元庆走进了府宅。夜已经很深了,家人都已入睡,宅院里一片寂静,他步向内宅走去,刚走进内宅门,却隐隐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杨元庆微微一怔,停住了脚步。
    声音很低微。也很含糊。听不清在说什么,但隐隐听得出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在自言自语。声音是从左面小院里传出,那里是一座空院,还没有人住。杨元庆慢慢走进了院,只见一株梅树下的石桌上摆放着香烛灵牌,一个穿着黑衣的中年妇人正在跪拜,低声祷告着什么。
    杨元庆微微笑了起来,中年妇人是他师娘,也就是师父张须陀的妻韩氏。
    张须陀阵亡后,韩氏回了娘家,她的父母都已去世,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因为她家中清贫而对她很冷淡。甚至要赶她出门,她正无处可去时,裴敏秋派人找到了她,使她绝处逢生,便来了灵武郡,这时正好是突厥大举进攻丰州之时。
    韩氏已无儿无女,一直便和杨元庆他们住在一起。杨元庆视她为母,儿女们都叫她祖母,韩氏便安心地住了下来。
    “师娘!”
    杨元庆低低喊了一声,韩氏吓了一跳,等她看清站在院门前的人是杨元庆。她拍了拍胸脯,松了口气。
    “元庆。你是刚回来吗?”
    她见元庆穿着盔甲,不像是夜里起来的样,便惊异地问:“现在两了,你怎么回来?”
    “今天有很重要事情,所以回来晚了。”
    杨元庆慢慢走上前,见师娘跪拜的竟然是师父张须陀的灵牌,他不由愣了一下,半晌,他咬着嘴唇问道:“师娘,今天是师父的忌rì吗?”
    韩氏摇摇头,“不是你师父的忌rì,是我这两天夜里梦见你师父了,心中不安,可我又不想让人知道,便趁夜里跑到这里来祭奠他。”
    杨元庆望着灵牌,上面写着‘亡夫张须陀之灵’,他只觉鼻有点酸楚,到现在他还没有去拜祭一下师父的坟墓。
    杨元庆也在师父的灵前跪下,磕了三个头,合掌默默念道:“师父在上,徒儿今天已封为楚王,徒儿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大隋,让大隋赤旗永远飘扬,愿师父在天之灵理解徒儿的苦心,总有一天,徒儿会用李密的人头拜祭师父。”
    杨元庆声音很低,韩氏却隐隐听见了,她心中一阵感动,丈夫曾经给她说过,他这个徒儿重情重义,什么都好,唯一不能容忍就是野心太大,总想取大隋而代之。
    可韩氏并不在意这个,她和元庆一家生活了半年,她深深体会到了元庆一家人对她的尊重和关心,视她为亲人,可她的两个兄长却是如此冷漠,后来知道杨元庆是丈夫的徒儿,态度马上剧变,几次上门道歉,想请她回去养老,她却不想去了,她已经将这里当做了她的家,把元庆孩当做她的孙儿,她相信丈夫若知道元庆对她的照顾,他一定会原谅元庆。
    “老爷,你在天之灵安息吧!”韩氏也默默念道。
    杨元庆站起身道:“师娘,夜里很凉,你回屋去吧!别受凉感恙了。”
    “我收拾一下就回去,元庆,你先回去吧!”
    杨元庆点点头,便转身离开了小院,走过一座小桥,前面出现了两盏灯笼,是他妻裴敏秋带着两个丫鬟过来了。
    杨元庆心中一阵暖意,这么晚了,妻还在等他,他连忙迎了上去,“敏秋,怎么还不睡?”
    “你若不回来,一般会派人说一声,今天没人来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所以等等你。”
    裴敏秋满脸笑容地上前挽住丈夫的胳膊,低声问他:“刚丫鬟说你回来了,怎么到现在?”
    杨元庆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小院,压低声音道:“刚遇见师娘在那边小院里给师父祭灵,我也去跪拜了一下。”
    “现在吗?”裴敏秋惊讶地问。
    杨元庆点点头,“师娘不想让人知道,她其实怕我们多心,
    “这是我疏忽了。”
    裴敏秋歉疚地自责道:“今天师娘还问我附近有没有寺院,我说让人去打听了一下,后来忙起来就忘了这件事,哎!真是我的过错。”
    “你已经做很好了。”
    杨元庆赞许地向妻笑了笑,裴敏秋得丈夫夸奖,心中欢喜。她又嫣然笑道:“我已经派人去洛阳老宅,去把那几个女尼找回来,在府宅中建一座尼姑庵,让师娘心里也有一个寄托,还有你婶娘,我也想把她一起接来。”
    杨元庆握住妻的手,妻的细心周到使他只有默默的感激
    两人牵手回了寝房,杨元庆在坐榻上靠躺下来。长长伸了个懒腰。今天忙碌一天,真把他累坏了,裴敏秋抿嘴笑问道:“是不是封了王。心中感觉不一样了?”
    杨元庆愕然,“你怎么知道了?”
    这时,两名丫鬟端了一盆热水进来。裴敏秋摆手让她们出去,她脱了杨元庆的靴,亲自给他洗脚按摩,低头浅浅笑道:“你那些亲兵一个个心急如火焚,我能不知道吗?”
    杨元庆这想起府门前的牌匾已经被换了,自己还想明天再正式宣布,给家人一个惊喜,他们却手,哎!这帮家伙。
    “你感觉如何?楚王妃。”杨元庆带一丝调笑地问道。
    裴敏秋白了他一眼。她找一个胡凳坐下,慢慢给他按摩脚心,过一会儿,俏眼轻轻一挑,眼梢里带着一丝幽怨,意思是问他,‘有这样的捏脚王妃吗?’
    杨元庆笑了起来。站起着半搂着妻向里屋拥去,“我们躺着说话去。”
    裴敏秋撒娇问:“这么晚了,夫君还有jīng神吗?”
    她半推半就,被丈夫拥进了里屋
    屋里一片漆黑,夫妻二人一番恩爱缠绵后。慢慢躺了下来。
    裴敏秋依偎在丈夫怀中,半晌。她低低叹息一声,杨元庆翻过身,搂住妻动人的娇躯,在她额头上吻了吻,低声笑问:“怎么了?”
    裴敏秋咬了下嘴唇,犹豫了很久,终于说了出来,“夫君,其实我昨天下午就知道你要封王了。”
    “谁告诉你的?”
    杨元庆加疑惑了,封楚王是昨天晚上决定的事情,妻居然昨天下午就知道了,他心念一转,忽然问她:“是祖父昨天下午找过你了吗?”
    只能是这样解释,除了裴矩这种权力场中的老手,没有人能猜得到自己的心思,杨元庆心中略略有些不,他不喜欢裴矩把自己妻也拉进权力场中。
    裴敏秋伸出手臂搂住丈夫的脖,在他耳边幽幽道:“祖父告诉我,要我以后多考虑一下裴家的利益,不要整天只管后宅的事情,他还告诉我,将来有一天你会登基,我会成为皇后,那时夫妻的关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说如果我没有娘家势力支持,我会被废,夫君,真会是他说的这样,有一天你真的会抛弃我吗?”
    杨元庆拍拍她后背,柔声道:“别胡思乱想了,太晚了,休息吧!”
    杨元庆头脑一阵昏沉,他确实太疲惫了,脑海里一团浆糊,无法细细去体会妻的心思,他眼一闭,整个脑海里漆黑一片,很没有了知觉。
    裴敏秋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她心中非常焦虑,她读过史书,在她记忆中,两晋南北朝几乎没有一个皇后能得以善终,如果真像祖父说的那样,丈夫有一天成为皇帝,那么她该怎么办?维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