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实不满。
    “你遇到杨元庆,为何隐瞒不报?”
    裴寂咬了一下嘴唇,低声道:“臣是怕圣上知道杨元庆去了闻喜,而迁怒裴家,毕竟臣也姓裴,在这件事上,臣有私心。”
    “就这么简单吗?”李渊又冷冷问
    “臣还害怕遭到大臣们非议,所以这件事臣没有对任何人说起,绝不是要刻意隐瞒陛下。”
    李渊抬头望着屋顶,目光闪烁不定,良久,他叹了口气,“这件事朕不想深究,但你的欺君之罪不可饶,自己找个理由吧!罢你吏部尚书之职,调离相位半年。”
    裴寂心中暗恨,竟然把他最重要的吏部尚书之职罢免了,他知道这一定是太子的弹劾,没有经过御史台直接到圣上手上,只能是太子,恨归恨,他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低声道:“臣愿为陛下去巡视巴蜀。”
    李渊点了点头,这个借口不错,“好吧!明天早朝,你自己提出申请。“
    “臣遵旨!”
    裴寂沮丧万分,他本是兴匆匆跑来弹劾盛彦师,不料自己的吏部尚书之位却丢了,圣上嘴上宽容,不追究了,可刀子却比谁都狠,他现在只希望这次闻喜事件不要再留下什么病根。
    “微臣告退了。”
    李渊见裴寂有些心灰意冷,心中不由笑了起来,其实他并不是为裴寂的欺君而恼怒,不肯说遇到杨元庆这是人之常情,他能理解,关键是裴寂身为尚书左仆射同时兼吏部尚书,他占的位子太多,李渊一直想找个机会将他的位子罢去一个,今天正好机会来了。
    李渊微微笑道:“裴相国见朕不是事情吗?怎么不说事就要告退?”
    裴寂叹了口气,“其实只是一件小事,前两天陛下在朝会上问北隋派去西梁朝的使者是谁,臣已经打听出来了。”
    李渊已经记不太清了,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当时自己随口问了问,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裴寂有这个心去替自己打听,这倒不错。
    “这件事朕有点记不起了,那你告诉朕,使者是谁?”
    “回禀陛下,使者是北隋的兵部侍郎谢思礼。”
    “嗯!好像出使西秦的人也是他,以前还担任过杨玄感的幕僚,此人好像很受杨元庆信任,他是什么来头?”
    裴寂等的就是李渊这一问,他躬身道:“陛下,此人是杨元庆心腹,是丹阳谢氏子弟,杨元庆军中大将谢映登便是他的族弟。”
    李渊眉头一皱,“那他和谢方叔是什么关系?”
    裴寂的目的就是要把谢方叔引出来,但他不能直说,那会使李渊怀疑到李世民,他必须转几个弯让李渊自己问,这就是官场中的提醒,太直截了当的提醒,不仅会暴露自己的企图,也会使上位者难堪,必须要巧妙的引导,而且上位者恍然大悟了,自己仿佛还一头雾水,这才是高明的手段。
    裴寂绝对不会说出答案,他只要让李渊将谢思礼和谢方叔联系起来,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他半晌才为难道:“回禀陛下,这个.....臣不了解,如果陛下需要,臣可以去调查。”
    “算了,朕只是随口问问,你告退吧!”
    李渊的随口问问,便将谢方叔排除在蒲津关守将之外,他决定任命广通仓守将何常接替盛彦师的蒲津关守将之职。
    次日,早朝上传出旨意,任命裴寂为巴蜀十三郡安抚使,出使巴蜀各郡,免去他的吏部尚书之职,任命陈叔达为吏部尚书,同时调盛彦师为咸阳将军,率两千军驻守咸阳,任命广通仓守将何常接替盛彦师的蒲津关守将之职。
    新年终于来临,长安利人市和都会市两大市场都进入了一年中生意最火爆的时刻,不过今年的生意似乎更加火爆,销售的货物比平时增加了三成。
    牛马行内一家卖驴的店铺前,十几名从河东来的商人正在和掌柜讨价还价。
    “不!不!不!你们不能买这么多,我的骡子和驴一共只有一百二十头,若你们全买走,后面我就没法做生意了。”
    “我们买一百头,留二十头给你。”
    “我看在你们是老客人的面上,每头再加十吊钱,否则我不能答应。”
    “十吊,一言为定,我们成交!”
    一家茶叶铺内,掌柜领着几名商人走进后面的仓库,仓库内堆放着几百担茶叶。
    “这些茶叶都是今年的新茶,你们若全部想要的话,我可以便宜半成。”
    “罗掌柜,你开玩笑吧!再过两个月,新茶又上市了,你这也叫新茶,便宜两成,我们全部买下。”
    “最多一成!”
    “一成半,否则我去别人家。”
    “那好吧!就一成半。”
    牲畜、茶叶、木材、布匹、丝绸、药材,除了粮食、油盐和食肉外,其余几乎所有的行当都遇到了这样的采购,一队队从河东来的商人购买着大量的货物,他们同时也缴纳了大量的商税,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官府也也收税丰厚,每家商铺的伙计们都在年末领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几乎是皆大欢喜。
    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一队队骡驴满载着货物,或者北上,或者东进,他们的目标都是一个地方,河东郡。
    很快又陆陆续续出现了零星的河东商队,他们并不是一起出现,而是分批而至,也不仅仅来长安来,关中和关内的每一个城池都留下了他们足迹,大唐的商业开始繁荣起来,大量的钱在市场上流通,米价在一点点上涨,直到三个月后,米价竟翻了三倍,从斗米百文涨到斗米三百文,无论关中还是巴蜀,各种物资开始出现短缺,惟独不短缺的就是钱,市场上到处都是大业钱,人们拿着钱就是买不到东西,大唐的物价开始暴涨,直到此时,商人们才发现,他们卖给河东商人的东西实在是太便宜了,但河东商人却再也没有出现。

第二十八章 洛阳来使
    在离中潬洲约两里外的盟津渡,数十名骑马人躲在一片树林内,远远地望着黄河南岸延绵数里的一片火海,这是被冻结在河中的上千艘大船被点燃了,烈火蔓延成火海,浓烟滚滚,只见一队队隋兵骑兵拿着火把在河面上奔驰。
    这些战船都是瓦岗军的战船,隋军无法将它们俘获,便一把火将它们悉数烧毁,这些战船大部分都是隋朝的船只,在隋朝全盛时制造,而民力困乏的今天,再想造这么多战船已经不现实了,骑马人都忍不住叹息一声,杨元庆的绝户计使他们的军队北渡黄河成为泡影。
    “将军,中潬洲内也起火了!”一名骑士指两里外黄河内的火光喊道。
    在队伍前面,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正眯缝着细长的眼睛,注视中潬洲内燃起的火光,那里应该是河阳关,隋军竟然开始攻打河阳关了。
    这一群人是王世充派去河内见杨元庆的使者,杨元庆刚到河内便被王世充的探子发现了,为首之人正是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他们昼夜赶路,准备夜过黄河,却发现了河阳关的战况。
    王仁则眼睛里十分复杂,中潬洲内的城池虽然叫做河阳关,但它实际上应该属于黄河南岸的土地,虽然也可以解释为隋军要加强河内郡的防御,但夺下河阳关的更大战略意义却是直接压迫河南,盟津渡几乎就是它的囊中之物。
    这让王仁则心中充满了惊疑,隋军夺取河阳关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难道隋军真有染指河南的意图?
    但王仁则也知道,隋军短期内不可能考虑河南,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在河北,拿下河阳关应该暂时是从防御的角度来考虑,尽管如此,王仁则还是回头命令一名手下,“速回去向王爷汇报此事!”
    一名随从调转马头向洛阳城方向奔去,另一名手下问:“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
    “我们就当什么都没有看见,去河阳县!”
    王仁则催马上了河面,顶着再面上的严寒,向黄河对岸而去。
    ……
    ……
    河阳关前,护城桥的大火依然在熊熊燃烧,城上守军乱作一团,他们已经意识到隋军的企图,将一盆盆热水从城头泼下,却丝毫起不了作用。
    杨元庆立马在土丘上,冷冷注视着城上守军手忙脚乱地灭火,这时他看见城头上有士兵抬来一袋袋沙土,杨元庆当即下令,“用重弩压制!”
    “咚!咚!咚!”急促的鼓声敲响,一千隋军从队列中奔出,他们手执体型硕大的蹶张重弩,这是一种七石大黄弩,须合两名强壮士兵之力才能上弩,射程可达三百五十步,若在两百步内发射,则可使用大兵矢,以铁为矢,矢长两尺四寸,一百五十步内可洞穿敌军盾牌。
    一千名士兵手执五百张重弩,两人面对而站,双足踩住弩引,四臂奋力拉弦,弓弦慢慢张开,卡往了弦扣,一名士兵用肩扛起重弩,另一名士兵装上箭矢。
    一千士兵都是杨元庆的亲卫,训练有素,他们动作熟练,只片刻,五百支重箭便对准了城头,一名鹰扬郎将大喝一声,“射!”
    只听一片咔嚓声,五百支铁矢脱弦而出,呼啸着射向城头,有的箭射中城垛,火星四溅,碎石乱飞,有的箭则射进了城头的士兵群,城头士兵措不及防,被铁矢洞穿头颅和身体,爆发出一片惨叫射声,紧接着第二轮箭又呼啸而至,又有数十人被射倒,隋军强大的弩箭令瓦岗军胆颤心惊,守军们吓得纷纷蹲下,不敢再露头。
    护城桥足足烧了半个时辰,已经被烧成碳的护城桥再也承受不住自身重量,轰然断裂,一部分被铁链挂在城墙上,而另一部分则重重砸在冰面上,摔裂成五六块。
    “重弩掩护,擂鼓攻城!”杨元庆下达正式攻击的命令。
    巨鼓骤然敲响,‘咚—、咚—一咚!’震耳欲聋的鼓声响彻中潭洲,连十里外的河阳城都可以清晰听见。
    即将抵达黄河对岸的王仁则蓦地回头,紧张地望着中潭洲方向,这时,数百巡哨骑兵从四面八面奔至,将王仁则数十人团团围住,数百把弓弩指着他们。
    “是什么人?”为首校尉厉声喝道。
    王仁则举起手,在寒风中大喊,“我们是东都郑王派来的使者,求见楚王殿下!”
    “下马,放下武器!”
    王仁则翻身下马,将刀引扔在地上,所有随从都放下了武器,几十名隋军上前将武器拾走,又将他们搜身,回头禀报,“校尉,他们已经没有武器!”
    “带他们进城!”
    数百士兵押送着王仁则一行人向河阳县城内面去。
    河阳关前,在巨大的鼓声中,攻城槌出阵了,这是一根由千年巨木制成的攻城槌,锤头上装有生铁,槌身有把手,重达数千斤,由一百二十名士兵抬动,两边各站六十人,又有两百人举盾掩护。
    巨大的攻城槌就像一只黑色的蜈蚣,沿着松树路,向城门缓缓走去,在他们身后,一千五百名骑兵已经列队就绪,等待城门撞开便杀进城内,这时隋军重弩已经压制住了敌军,一轮轮铁兵矢射向城头,叮当之声此起彼伏,城垛上碎石四溅。
    瓦岗军主将孙伏心急如焚,他从城垛缝隙里看到了攻城槌慢慢靠近城门,但他的士兵却被隋军强大的弩箭压得抬不起头,他急得大喊:“准备滚木礌石!”
    数百名士兵猫着腰,将一狠狠三尺长的滚木和一块块数十斤重的石头堆砌在城头,他们不敢抬头,只能用抛的方式将滚木循石砸下城去。
    大半截吊桥裂成五六块倒卧在冰面上,大火已经熄灭,可被烧成碳的吊桥上依旧火星点点,暗红色的火光时隐时灭,几十名隋军冲上去抡起大斧一阵猛劈,将吊桥完全砸烂。
    就在这时,城头的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几十名隋军士兵措不及防,被石块和木头砸中,惨叫着倒地。
    指挥撞城的校尉大怒,大吼一声,“撞木!”
    一百二十名士兵猛然加速,抬着攻城槌向城门撞击而去,‘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万斤力道撞上城门,城门剧烈晃动,城头沙石扑簌簌落下,城头上的很多士兵痛苦地倒地蜷缩,撞城时那种巨大的冲击力使他们心脏都几乎破裂了。
    一种绝望的情绪在城堡内蔓延,很多士兵都意识到城堡将守不住了,没有重型守城武器,城门迟早会被撞破,而且这是杨元庆亲自率军攻城,军心开始崩溃,很多士兵趁着夜色掩护,悄悄向南城奔去,从南城墙翻城逃走。
    守将孙伏见城墙上只有几百人,他急得声嘶力竭大喊:“用石块砸下去!”
    他身边几十名士兵搬着石块不顾一切向下砸去,这时,又是一轮五百支大兵矢射来,二十余名士兵被射翻在地,孙伏也被一支箭射中左肩,巨大的箭力将他掀翻在地,箭尖从后背透出,钻心的疼痛使他几乎晕厥过去。
    在齐声大吼中,攻城槌再一次撞上城门,城门再次支撑不住,被轰然撞开,百余隋军跟着攻城槌隼进城内。
    杨元庆见城门已开,他战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