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7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邴元真调转驴头直接进了客栈,正好遇到王顺元从客栈内走出来,两人目光相触,都同时笑了起来,王顺元拱手道:“稀客啊!邴尚书怎么会来小店?”
    “给你一件东西。”
    邴元真将一份叠好的纸递给王顺元,又调转驴头扬长而去,王顺元结果纸卷匆匆向后院走去,他进了屋,将门关上,在桌前慢慢摊开了纸卷,竟然是一幅地图,一尺宽,两尺长,地图上面写着一行字,‘江都城防图’,旁边有密密麻麻的注解。
    王顺元大喜,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个东西,有了这张江都城防图,隋军取江都将易如反掌。
    。。。。。。。。。

第十章 粮船不到
    历阳郡位于江南西部,也就是后世的马鞍山一带,这里水网密布,丘陵众多,长江从历阳郡内流过,将历阳郡一分为二,是江南一带盛产生铁之地,同时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历阳郡一直杜伏威的根基之地,杜伏威在这里经营多年,甚至三成以上的士兵都是来自历阳郡。
    但自从李密强势入主江南,将杜伏威赶出了历阳郡,而在二月初chūn,一场大战又在历阳郡内爆发,而这一次,是事关整个江南前途命运之战,敌战双方,无论谁都输不起。
    一面是萧铣和杜伏威的联军,共计十一万大军,另一面是李密的十五万jīng锐之军,李密大军同样兵分两路,一路由单雄信统领,率六万军队,对阵杜伏威军队,另一路则由大将王伯当率领,也是六万军队,负责迎战萧铣军队,而李密则亲率三万军为后援,坐镇历阳县。
    战线在历阳县以西约五十里外的水口镇附近拉开,但战役打得并不激烈,萧杜联军不断后撤,始终不肯投入重兵和魏军对决,他们似乎在引诱魏军西进。
    一座小山丘上,单雄信在数百亲兵的簇拥下驻马而立,他浓眉紧锁,目光冷峻地望着远方。
    单雄信已年近四十,进入了不惑之年,他是李密最为信赖的心腹,也是魏军的 第 1286 章 的箭矢shè向四面八方,而杜伏威率五万军队,从四面包围了魏军,杜伏威的江淮军手执盾牌和长刀,迎着密集的箭矢,一步步收缩包围。
    王伯当的后军将军名叫陈志,也是名瓦岗军出身的骁将,他见敌军不断收缩包围,心急如焚,单雄信的援军怎么还不来,如果再拖延一刻钟,被敌军完全包围,那他们就将全军覆没了。
    箭矢空中密集地飞shè,杜伏威的弓箭手也发威了,一排排箭矢密集shè来,不断有魏军士兵惨叫倒地,士兵们纷纷躲在辎重后面,阵地上一片混乱。
    这时,一名偏将飞奔而至,大声喊道:“将军,敌军已到八十步外了,再不突围,我们将全军覆没。”
    陈志还是没有等到单雄信的援军,形势万分危急,无奈之下,他咬牙大喊一声,“传我的命令,全军向东北方向突围!”
    魏军终于放弃了阵地抵抗,开始向西北方向突围,杜伏威骑在马上,战刀一指呐喊冲来的敌军,厉声喝道:“包围shè杀!”
    箭矢密如暴雨,从四面八方shè向魏军,一片片魏军惨叫着栽倒,剩下的魏军则拼死向一个看似薄弱的角落冲杀而去。。。。。
    但很快,魏军士兵便陷入绝望之中,在那片稀薄的军队外面,是更加密集的敌军,而且是敌军主帅所在之处。
    杜伏威冷笑一声,高声喝令:“缩小包围,不投降者,格杀勿论!”
    铺天盖地的江淮军从四面包围而至,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将剩余的七千余魏军团团包围,哀嚎声、哭喊声、求饶声,响彻了战场。。。。。
    一个时辰后,当单雄信率军赶来时,战役已经结束,杜伏威的军队向东撤走,满地是死伤的士兵,未死者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鲜血染红了土地,辎重已被焚毁,浓烟滚滚,火光熊熊。
    单雄信恨得牙齿咯咯直响,他猛地将金顶长槊插在土中,向西方破口大骂:“王伯当,你这个蠢夫!”
    。。。。。。。
    历阳县是历阳郡郡治所在,也是这次江南战役中心,李密的征西元帅行营便是设在历阳县内,此时,李密在数百侍卫的护卫下,站在县城城头向西方眺望,眼睛里充满了忧心忡忡。
    这一次和萧杜联军作战,他自封为征西大元帅,这就意味着他并不仅仅是防御,而是一次大规模的向西拓疆。
    在隋军即将全面攻打唐朝的前夕,这便是他李密最后的孤注一掷,如果能成功,那么他可以征兵到四十万,或许能和隋朝划江而治,这是李密最后寄托的希望所在。
    李密也曾考虑过三国鼎立,但他的三国鼎立是唐朝来援助自己,而不是他援助唐军,他压根就没有北上中原之心,因为他本身就是从中原退下来,如果再回中原,那他费劲周折说服部下去江南发展的努力都将白费。
    另一方面,南方的割据势力也不少,需要他去一一平定,江南士族不肯接受他,也需要他去一一说服感化,他没有jīng力出兵中原去帮助唐朝解除隋军的兵压之患。
    所以在三国鼎立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之时,李密便开始考虑划江而治,以长江为界,隋魏对峙几十年,他也能有时间施展抱负,打造一个崭新的江山社稷。
    这是李密长久以来的梦想,但李密也知道,实现他梦想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了,如果这一次西征失败,那么他就将陷入极大的危险之中,他的梦就会破灭。
    这时,房玄藻步履匆匆走来,他眼睛里隐隐有一种不安和忧虑,“陛下!”房玄藻快步走到李密面前,忧虑道:“好像有点不大对劲。”
    “出了什么事?”李密回头看了他一眼。
    房玄藻忧心忡忡道:“陛下,本应该今天中午到的粮船,现在还没有消息。”
    这个消息令李密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派人去打探没有?”
    “回禀陛下,士兵已去打探,尚无回音。”
    李密心中也有了一点疑虑,军粮物资运送是极为重大之事,不能有任何闪失,也不会轻易延迟晚到,难道是出了什么事吗?
    ‘会不会是萧铣的船队直接向东去了?’
    李密的脑海里忽然跳出这个想法,但随即他又自我否定了,他们也有船队部署在江面上,如果萧铣的船队东去,他们会得到消息,不会是萧铣的船队,那又是怎么回事?
    “陛下!”
    房玄藻吞吞吐吐道:“卑职有点担心,是不是我们留在江阳仓和江都的兵力太少了一点。”
    兵力已经不少了,江阳仓部署了五千军队,江都部署了一万军队,这些军队足以应付正常的防守,但李密感觉房玄藻似乎话中有话,便追问他:“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卑职担心。。。。担心隋军。”房玄藻低下了头,他已经想到了防御上漏洞,使他心中开始害怕起来,正是他极力鼓动李密西征。
    “隋军?”
    李密眉头皱一团,“我们彭城郡部署了两万军队,如果有隋军南下,陈智略会进行防御,也会及时通报我们,你觉得哪里还有会有隋军?”
    “陛下,卑职忽然想到了。。。。海路。”
    “海路!”
    李密的脸霎时间变得惨白。
    。。。。。。。。。(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一章 夜袭仓城
    经过十三个昼夜的航行,来自北方的大隋船队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江都,但江都城离长江还有数十里,离长江最近的城池是它的附属小县,江阳县。
    江阳县只是一座小县,没有什么驻兵,但紧靠江阳县的江阳仓却是魏国的战略重地,魏军所有的军粮物资都储存在江阳仓内。
    江阳仓其实是一座仓城,周长约十二里,城墙高大坚固,城内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座仓库,储存着数十万石粮食和无数的兵甲器械,还有上百万匹绸缎绢布。
    当初,李密缴获了宇文化及从江都运来的上千艘大船的物资,除了金银珠宝等贵重品外,其余全部存储在江阳仓内。
    目前江阳仓有驻兵五千人,由李密的心腹大将之一张文琦统帅,张文琦号称魏国第二箭,箭术十分高明,仅次于神箭手王伯当。
    他不仅箭术高明,而且为人细心慎重,李密临走时反复叮嘱张文琦,不准他有任何大意。
    江都城的重要,在于将士们的家眷都在江都城内,而江阳城的重要,则在于李密所有的军需粮草都存储在城中。
    早在大船之上,杨元庆便制定了偷袭江阳仓的计划,拿下江阳仓也就成为了隋军重中之重的任务。
    此时,夜里已经黑了,隋军在江阳城以东十五里外的江边陆续上了岸,一队队隋军和他们的战马开始陆续上岸。
    由于隋军战船在长江中已经停泊了一天,士兵和战马得到了充足的休息,体力已渐渐恢复,因此士兵们上岸,并没有太多疲惫感。
    杨元庆站在船头,眺望着十几里外的江阳仓城,夜sè深沉,地平线上隐隐有一条青明的sè带,那是江水倒映着月sè的黯淡之光。不过看不见仓城,它被江阳县城挡住了,可以看见县城黑黝黝的轮廓。
    杨元庆亲自来江南并不是为了攻城掠寨,攻城作战自然由他手下大将去完成。'。 他是来安抚江南士族,稳定隋军对江南的占领,当年隋王朝为了安抚江南士族,杨广足足耗费了十年的时间,也为他今天安抚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负责今晚进攻江阳仓的主将是将军王君廓,他已率领一万骑兵,缓缓向江阳仓方向进发。一万骑兵已经准备就绪,只要江阳仓那边传来消息,骑兵便将直接杀进仓城内。
    。。。。。。。。。
    江阳城一共有两座城门,一座陆城门,一座水门,水门上手臂粗的铁栅栏已经放下,而陆门的吊桥也已经拉起,护城河环绕仓城。城头上不断有巡逻士兵来回巡视。
    在离仓城约百步外的一片树林内,三百余名隋军斥候已潜入林中,这三百多名斥候是从近十万隋军士兵中挑选而出。个个武艺高强,由左骁卫将军沈光率领。
    沈光这些年比较沉默,或者说他在各个战役中的露面机会较少,这并不代表他受到了杨元庆的冷落,相反,他被升为了左屯卫将军,丝毫不落其他人之后,这主要是因为沈光改任后勤,负责斥候士兵训练,大隋几乎所有的斥候军都经过了他的严格训练。
    这次进攻江南。因为沈光本身是江南人氏,又在江都呆过一段时间,所以这一次他也披挂上阵了。
    沈光号称肉飞仙,他的百戏技巧已经出神入化,百戏也就是今天的杂技技巧,攀墙越城是他的拿手好戏。杨元庆便把夜袭先锋的重任交给了他。
    沈光匍匐在一片草丛中,注视着城头巡逻士兵,他观察了快半个时辰,已经渐渐摸到了巡逻士兵的规律,一名士兵指了指水城,低声道:“将军,可以从水闸下面潜过去。”
    沈光摇了摇头,他知道江都城水门铁栅栏的构造,栅栏下面有倒刺,矛尖直顶水底的青石板,底部只有一寸的空隙,根本过不去,这边肯定也是一样。
    “无妨,我们就攀墙而上。”
    他见城头巡哨已走开,便向四名最得力的手下一招手,“跟我来!”
    五人纵身而出,抬着两块木板向城墙疾速奔去,其余士兵也趁机飞奔而出,在离城墙三十余步时,三百士兵迅速趴在地上,他们身着黑衣,城头上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护城河宽两丈,搭上木板便可以直接过去,沈光带领四五人已经奔到墙根下,这时,城上的一队十人巡哨兵又走了过来,沈光和几名手下贴着墙跟站立,屏住了呼吸。
    他们等了片刻,等巡哨兵又调头而去,几人从腰间解下绳子,做了一个活套,轻轻一抛,绳子飞上近三丈高的城头,准确地套在城垛上,沈光纵身向上攀爬,这是他最拿手的技巧,动作异常迅速,比猿猴还要快疾,其他几人明显比他慢了一截,不过也勉强能跟上。
    沈光眨眼间攀上了城头,他躲在城垛后,一只手钩住城垛上的箭眼,将绳子解开了,防止巡哨士兵回来时看见城垛上的绳子。
    其他几名士兵也如法炮制,每人躲在一只城垛之后,从下面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们,但城头上却看不见。
    这时,十名巡哨士兵又回来了,他们在城墙前走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有人打了个哈欠,低声骂道:“来回走来走去,活像驴拉磨一样,累死人了,老子要找地方睡觉去。”
    “别傻了,等会儿张将军会来视察,被他发现了,挨鞭子是小事,说不定还会掉脑袋。”
    众人无可奈何,嘟囔着继续巡逻,这时,沈光向其他几人施了个眼sè,众人会意,一只手钩住城垛箭眼,另一只从皮囊中摸出了三把飞刀,刀尖上涂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