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7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奴遵命!”
    王孝义站起身道:“请殿下随我来!”
    他带着杨元庆走进了库房,“殿下,内库一共由三座库房组成,我们现在在主库房,有各种财物四千二百余箱,东面是书册馆,主要放置先帝编纂的书籍和前朝字画,而西面是服饰馆,主要放置宫人的裙裳衣物。”
    杨元庆笑了笑,“这样说起来。并不全是奇珍异宝,是吧!”
    王孝义苦笑一声,“那些都是民间猜测,哪里可能都是珍宝。不过就算是珍宝,也只剩下四成了,当年先帝为了笼络关中果骁,大量赏赐,后来宇文化及也拿走一部分,李密也拿走一些赏赐给手下,老奴这里都有详细记帐。”
    杨元庆点了点头。他想起当初宇文化及给窦建德送了十几车珍宝,窦建德又转给自己,应该也是从这里面支取。
    杨元庆又想起当年杨广修建洛阳,实际上就是把天下财物吸进了洛阳城,可如今洛阳破败不堪,那些财富到哪里去了?
    一部分毁于战火,另一部分其实都被搬到了江都,这就是当初杨玄感一把火烧掉了数千艘龙舟。在国力破败之下,杨广还是责令重造龙舟的缘故,他就是要把洛阳的财物搬来江都。只有走水运最便捷。
    尽管珍宝财物已经被用掉六成,居然还有四千二百余箱,足见当年杨广从洛阳运来多少财宝,杨元庆心中叹息一声,在王孝义的陪同下,走进了置放财宝的一间间库房内。
    。。。。。。。
    次rì一早,杨元庆正在城内视察民情,有士兵前来禀报,“启禀殿下,从前的裴相国和虞侍郎求见!”
    杨元庆点点头。他也正要找这些旧隋臣,“请他们到郡衙稍候!”
    杨元庆也调转马头,向江都郡衙奔去,不多时,杨元庆来到了郡衙,翻身下马。直接进了府衙内,走到议事堂前,一名亲兵指了指房间,“都在里面等候。”
    杨元庆推开了房门,议事堂内坐着三人,正是裴蕴、萧钜和虞世基,他们虽然昨晚知道了隋军进城的消息,但城中混乱,到处有散兵游勇,他们不敢出门,直到天亮才约好一同来见杨元庆。
    三人虽然都有了很多谋划,但他们心里也清楚,这些计划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得不到杨元庆的认可,那一切都是空谈,正紧张时,门开了,杨元庆从外面走进来,笑呵呵道:“各位故人,别来无恙啊!”
    三人中,除了萧钜不是很熟,其他两人皆和杨元庆关系极深,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宿敌,三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亲热地拍拍裴蕴的胳膊,“裴公身体康健,这就是最令人欣慰之事。”
    杨元庆发自内心的关心,令裴蕴一阵感动,他连忙道:“这些年未能为殿下效力,老臣心中羞愧万分。”
    “以后有的是烦劳裴公的时候。”
    杨元庆说着,目光又转向了虞世基,虞世基心中更加忐忑不安,连忙上前深深施一礼,“世基过去对殿下无礼,至今心中悔恨,特向殿下认错,恳求殿下大人大量,不要记恨世基无礼之过。”
    虞世基对杨元庆还有大用,他自然不会记恨过去的恩怨,便微微一笑,“不过官场上的争斗,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仇恨,现在想想,往事还是很值得怀念,再说,我们之间好像一直是虞侍郎吃亏,我杨元庆占了上风。”
    说完,杨元庆大笑起来,这一笑,虞世基心中的不安顿时烟消云散,他心中暗赞,不愧是心怀天下的君王,胸襟宽广,跟着他才是前途光明,他连连施礼,口称惭愧。
    杨元庆又和萧钜见了礼,便请他们三人坐下,这才对三人语重心长道:“这次我亲自来江都,并不是为了灭李密,而是为了安抚江南,夺取江南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将来国力复苏,关系到朝廷的长治久安,所以我对你们三人也寄予了厚望,现在夺取江都和江阳仓,李密兵力虽多,实际上已经不足为虑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安抚住江南,所以我准备任命你们三人为大隋安抚使,替我安抚住江南十四郡,令江南士人归心。”
    三人对望一眼,这正是他们所期盼之事,三人同时起身施礼,“愿为殿下效劳!”
    。。。。。。。。

第十六章 军心不稳
    历阳郡,李密的军队开始缓慢地撤退了,李密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隋军占领了江阳仓和江都城。
    这个消息令李密陷入绝望之中,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计,萧杜联军不过是个诱饵,他没有忍受住诱惑,中了杨元庆的调虎离山之计。
    尽管李密心慌意乱,但他依然不敢慌乱后撤,萧杜联军像一头狼一样紧紧跟随着他,一旦出现慌乱的迹象,就会引发军心不稳,最后导致溃败,现在李密心中还抱有一线希望,夺回江都城和江阳仓。
    他之所以从绝望到又有一线希望,是因为他得到另一个情报,隋军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四五万人,如果自己不惜代价猛烈进攻的话,或许就能夺回江都城和江阳仓。
    夜幕降临,李密的大军进入了江都郡地界,在一条叫做绫水的小河边扎下了大营,尽管经过了近一天的行军,士兵们都已筋疲力尽,但士兵们难以入睡,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商议着自己的出路。
    如果说江阳仓失守,意味着魏军即将面临断粮的危险,那么江都失守,就意味着军心开始不稳。
    确实如此,不仅是普通士卒的家眷在江都城内,而且绝大部分将领的家都是安在江都城,江都失守失守就意味着他们的妻儿落入隋军之手。
    随着消息迅速传播,几乎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了江都失守之事,顿时人心惶惶,军心开始严重动摇,从扎营开始,军队便开始出现了逃兵,由数十人变成数百人,甚至数千人开始逃亡。
    逃兵的出现令李密极为震怒,他命单雄信为军法官,率三千军执利斧巡逻。‘但凡逃亡者,抓住即斩。’
    大帐内,李密背着手焦急地来回踱步,他刚刚接到消息。萧杜联军在距离他五十里外的赤松岗出现了,一直yīn魂不散地跟着他们,这让他极为担心一件事,如果隋军和萧杜联军形成了对他大的前后夹攻之势,那他就真的危险了。
    一方面是军心涣散,另一方面是前后夹击的威胁,内忧和外患令李密心中如千万根丝线绞在一起。愁得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帐门口传来谋士房玄藻的声音,“陛下,微臣可以进来吗?”
    李密心中对房玄藻颇有怨念,作为谋士,他没有能看透杨元庆的布局,鼓动自己西征,这就是一种失职。但李密此时心中六神无主,他也想听一听建议,便忍住气道:“进来吧!”
    房玄藻走了进来。他心中也十分羞惭,他确实没有能看出杨元庆出兵江南的企图,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杨元庆会先攻关中,而且青州窦建德还没有被剿灭,这就给人一种错觉,隋军夺取江南,至少是要在先攻克青州之后。
    却万万没有料到,隋军竟然从海路奇袭江都得手,这让房玄藻极为不服。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其实是他们的一种战略失误。
    房玄藻上前深施一礼,“参见陛下!”
    “请坐吧!”
    李密叹了口气,回自己的位子坐了下来,房玄藻却不敢做,依然站在一旁。关切地问道:“陛下可是为即将面临的前后夹击而发愁?”
    李密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可惜我又无计可施,眼睁睁看着腹背受敌的局面形成。”
    停一下,李密又问道:“先生可有什么方案,解决眼前的危机?”
    房玄藻犹豫一下道:“微臣倒是有一策,不知殿下能否接受?”
    李密jīng神一振,连忙道:“先生快说,什么策略?”
    “微臣建议陛下率军北上,重返中原,再竖瓦岗大旗,攻占洛阳,呼应唐朝,然后和唐朝联手对抗隋军,微臣认为这是一条出路。”
    李密呆了一下,半晌才道:“可是江淮士兵不会跟我北上。”
    房玄藻又苦心劝他道:“陛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现在陛下手中有十八万大军,加上彭城郡的两万军队,实际上就有二十万大军,其中江淮士兵不过五六万,其余十几万军队都是中原军队,他们会支持陛下返回中原,更重要是中原民众支持瓦岗军,只要陛下再竖瓦岗大旗,得到中原民众支持,粮食问题就能解决,底层将士也会支持,陛下这是唯一的出路啊!”
    这个建议令李密心中委实难以决策,主要是风险太大,一旦失败,那就完了,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他负手走到帐前,长长叹息一声,“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喧嚣吵嚷声,有人在大骂:“放开我!你们这帮混蛋,放开!”
    李密一怔,怒容满面问:“什么人吵闹?”
    “陛下,好像是李将军的声音。”一名亲兵答道。
    李密眉头一皱,他也听出是他手下猛将李文惠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只见远处出现一片火光,火光越来越近,只见大群手执利斧的军法兵将一名五花大绑的军官推了上来,只见他满面大胡子,身材雄壮,膀大腰圆,两膀仿佛有千斤之力。
    此人叫做李文惠,是王伯当的部将,也是李密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使一根一百三十斤重的熟铜棍,勇猛异常,也深得李密的器重,如果不是因为他头脑简单,有勇无谋,他早就被提升为魏军第三号人物了。
    他身上被四根牛筋紧紧缚住,直勒进他的肉里去,此时,他心中愤怒异常,脸胀红得仿佛要爆炸,疼得人大喊大叫,“给我松绑!浑蛋!”
    一群军法兵将他推到李密面前,一脚踢在腿弯处,李文惠扑通跪倒在地,一名校尉上前禀报道:“启禀陛下,此人要逃走,被弟兄们发现,在抓捕过程中,被他打死了三十四人,打伤不计其数,特推来让陛下发落。”
    李文惠扭头大吼:“我若不反抗,你们就要杀了我,我是被你们所逼。”
    李密yīn沉着脸走上前,忽然狠狠两记耳光抽在李文惠脸上,咬牙切齿道:“你竟敢当逃兵,背叛我?”
    李文惠深深低下头;低声道:“我娘在江都城内,我害怕隋军害她,我要把娘带走,绝没有背叛陛下的想法。”
    “哼!”
    李密重重哼了一声,严厉的目光逼视着他道:“家眷在江都城的弟兄不止你一个,别人都不逃,就你逃跑,你竟敢动摇的军心!”
    房玄藻见李密动了杀机,连忙上前劝道:“陛下,李将军一向是愚直之人,事母至孝,军中大都知晓,看在他从前替陛下南征北战的份上,饶他一命吧!”
    旁边亲兵也纷纷替李文惠求饶,李密望着军法官手中的利斧,冷冷道:“我说过,敢逃跑之人格杀勿论,我若饶他,何以服众,推下去,斩了!”
    李文惠眼泪流了出来,大喊道:“陛下,末将不畏死,恳求陛下替我恩养老娘,我来世做牛做马报答陛下。”
    房玄藻跪倒在地,泣道:“陛下,饶他一命吧!”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饶了他吧!”
    李密却不为所动,一挥手,“推下去,斩!”
    军法将李文惠推了下去,片刻将人头呈上,“陛下,李文惠已斩。”
    “把他人头传送三军示众,胆敢逃亡者,一并处死!”
    。。。。。。。
    李文惠逃跑被杀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十几万大军,引起全军震动,逃亡cháo也暂时被压了下去。
    但军心动摇并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深,从士兵转到了军官身上,西大营是王伯当的部众驻扎地,在一座营帐内,二十几名中低级将领正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一名偏将愤怒道:“他娘的,根本就当我们是条狗,李文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打虎牢关时,身上中了三箭,保住了帅旗,现在翻脸不认人,说杀就杀了,早知有今天,又何苦替他卖命?”
    另一人叹了口气,“其实陛下也没办法,不杀一儆百,大家都逃亡,军队就垮了。”
    “狗屁!”
    另一人骂道:“这明明就是单雄信在抽王将军的脸,如果悄悄劝回来,谁会知道,莫非闹到陛下那里去,这不明白着让陛下杀李文惠吗?杀了李文惠,就等于断了王将军一臂,单雄信的用心歹毒,我不相信陛下不知道。”
    一名年长的军官不耐烦道:“别再争了,这个时候了,还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大家还是想想怎么办?我们的家眷都在江都,难道我们真要去打江都?”
    众人都沉默下来,最后一名偏将咬牙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各位,李密大势已去,还是保自己的妻儿父母吧!”
    另一人也道:“秦将军说得没错,李文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李密却毫不念情地把他杀了,说明在他心中,我们连狗都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