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军自关中南下的又一重要门户被闭上了。
    而依托武关,进可攻,退可守,罗先所部有了立身之根本,能够得到后方源源不断的补充,而不再是无跟之草。
    完全可以在战事不利的情形下退入关内休整,出兵则可分击袭扰西向的萼县、杜陵、香积寺等地,或者过饶过丰水进入地势一马平川关西,直接威胁京畿周边,与楼观山的游击本寨相呼应的。
    当然,我们这些后方支粮应援,指挥谋划的全局的功劳也跑不掉了。薛景仙作为专应事物的,一份功劳亦事有的。
    商州新任的权刺史,随文中,也对我表示了足够的善意,言切甚恭,请派得力之人长驻,为游击军之联络,也好居中协调。遂请于上洛城,制军粮院使等,为游击军就近商州就食、补员。
    (当时大军出战,于沿途、沿江等交通便利之地,设立仓储点,以便就近补给,类似于现代的兵站,以军粮使,粮料使、军需院使等名目管理,大散关的卫部,就置军需院使,屯有数州之用的储备)
    这个商州权刺史的意图也很明了,用商州这个补给基地的资源,换取对商州军民的资助。要知道在前次战事中也是残损的厉害,甚至影响到了收成。
    不过额外支给,换取一个商州的无条件合作外加一个重镇武关,还是满划算的。只是现在摊子铺的已经够大了,大散关和金州两条线,已经很有些吃力了,再加上商州一条线,而且那个商州刺史不去找总领山南诸道的节度使崔节帅,却跑来搭我北军这个线,其中的情形也值得斟酌。
    我望向薛景仙“你怎么看的”他现在也协力部分情讯的调理归结,随着额外的秘密编制的扩大,刺探伏查对象也不仅限于叛军,还有些友军的动向,也是密切关注的。
    “据说弃走商州的那位前任,和崔节帅的门下,很有些渊源,当时有人拿了崔节帅的名贴去要人,被指为伪做,痛打了一顿,人也斩了……崔节帅虽然不至于以这种小隙私嫌,至国事而不顾,但总领数十州事,诸务繁忙的,总有顾不上的地方,而手下的人怀了讨好上意的心思,就不免刻意忽绐了”
    最后还是下了决定。
    剩下的该如何利用上表请功的机会,让中书、门下通过和获得太上的恩准,还要斟酌考据一番奏表上的说法。
    然后,还得安排个资历和身份都合适,又熟悉情况的人坐镇的。只是军中新扩的规模,那些旧属都有些不够用了。我想了想
    对外喝道“给我唤招严司阶来罢……
    严武挥帘进来之时,满头大汗淋漓的,这些日子没什么事做,便终日混在那些军将中操练见习的。
    听得我竟是要他去做押粮官,有些失望,却也干脆的应承了下来。
    不过我的话又让他惊喜出来,“听得达夫说,你在关东很有些亲故啊”
    “早年荒唐,很是生了些事,也结识了些道上的……”他倒是爽快的说……
    情报中转需有人坐镇,目前他的身份和专长算适合的。准备前往商州以补备兵马的名义长驻那里。待形成规模再回来。
    同时他还被我委以另一重重任,利用老关系,前往关西联络那些地方豪杰游侠儿举义杀贼。按照数量和质量,赏以财物功爵的。
    将与罗先的游击军一明一暗,表里互为呼应。
    随行还带了一叠空白的委命状,上有签押完备的尚书左丞、兵部职方司、金吾中郎的印鉴,这十我的最高权限,可临机授受校尉、旅帅以下职事。
    还有那些名人的搜救计划,也需要一个艺高人胆大,且不失权变的人主事。
    他得我看中赏用,在我手下也得了不少好处,只是看的学的多,没能做上什么事情,早憋闷了股气,好容易得了这许多发挥的机会,还不竭力报效想做出个成就来。恨不得带了人马杀到长安去。也是当下拍了胸脯,雄心万丈领了新练的人马就出发了。

第八十八章 游击与训练

    第八十八章
    游击军的胜利,虽然是不在历史中的进程,但我也无所谓了。好歹我输送了那么多的钱粮兵员,还有现成的眼线、探报为之通传声息,罗先再做不出什么成效来,我也改考虑换人了。
    不过本来我当初的目的是清理垃圾,后来给支援是想给叛军制造点麻烦,免男下来打扰我的安稳生活,只是后来的事情发展……看样子可以考虑扩大一些战果了。
    当下,召开校尉以上参加的扩大会议,宣贯了老皇帝的嘉奖和指示,号召大家学习太上的讲话精神,从找到思想和精神的动力。以忠君爱国的思想进步促战果,促成效。鼓励广大军民学习游击军精神,再接再厉,将抗击安氏为首的分裂国家,制造动乱的叛国势力彻底打败,纭纭……
    由于是作为典范,奖赏的也相当丰厚的。榜告出来也是相当使人羡慕的。
    然后就是由他们自由发言,品评局势,计较策粮筹钱备军工整训。又讨论了些战例典故以及此次战事中双方体现出的优劣得失。
    这期间详尽过程,游击军中早有人登录整理,在抵报刊发的同时,也后脚送到了,作为学习参考重要的依据。还包括了地理气候风物地方人士,以及叛贼反应,都交付综合评定的。虽然是纸上谈兵,也给他们一个自由考量的机会。倒也是争先恐后的,归总辨析出些很有些见地的想法。早有书办详细记录了。
    看的他们辩析的有些忘情的摸样,我亦若有所思的,由于我的可以或者不刻意的放任,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观察把握到底下一些将属难得流露性格和特点。
    就目前我了解的几位来说,高达夫老到精诚,卫伯玉果勇机变,虽然经历不同,都有长期军中的经验,领军在外很让人放心的人物;
    解思犀利果干,派放出去执行任务,也可以长时间不用当心的;
    韦韬年少却沉稳有道颇知进退,难得又武功出众,可以兼理多面的(当然,这也是在我偷懒中压榨出来的);
    薛景仙老谋持务,魏方进通达多面,也是军中良好运作不可缺的。
    六曹也都各司务有道,选的都是正科出身的,因此也可以放心用的人。
    其他吐突承催骁健不让,又有家世出身背景,也是马军的人才,虽然有些不怎么雅观的偏好,落了些把柄在我手中;余宏虽然有些城府,或者说叫狡猾的东西,但一向都对我的手段崇敬的很;程十力忠勇不让,虽然有些直线条的但……
    底下的或如闻少名忠直坚忍,高千里的儒雅仗义,温疡的直言豪爽、吕希用的八面玲珑,等等,所带出的部伍也各有特色,但至少一点是一致的,都很有点那种古代豪士,知遇为上者效死的情结……只要我不搞的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的,要他们为共同的利益,维护在我身边,是绝对没有太大问题的
    临了,我又有想起些事的,问起那录事参军
    “均伯,这新增补的《训战纲要集选》,编修的如何了”……
    说起这名目,在场的无论是十郎将的、吕希用、高千里、吐突承珲、温疡、余宏、范佐等,到解思到六曹的尚均常、陆少裔、卢延凯、言勋、刘瑭、长史薛景仙、魏方进,当然除了那个押衙都司程十力以外,
    都不由的眼中很是泛出些神采和火花,虽然多少隐抑着些自己情绪,但那些新进的校尉们却是毫不演示掩饰的兴趣、兴奋混杂着肃然起敬的复杂的东西。
    至少有一点是一直的,大伙儿说起这《集选》,就不得不提到这位常做惊人语的大人。
    当初正是是以这位梁大人的语录集选为基础,还在不断修编的类似兵典的东西,包括了《训做考成要》《古今兵家点要》《战例从考》等内容,从当初仿若妙手偶得的十七禁五十四斩开始,到所谓的政治、军事互为补要说的国战一体疏……
    平日本以为是寥寥闲谈碎语中,却居然可以蕴藏了好些兵家道理成学的。
    而且,虽说《集选》依旧是现世的军典正学为纲,却不同以往的续修编释的,是以又添加了许多新名目重新编修的,既有也不知道精奥绝妙了多少或是不乏让人耳目一新却又拍案叫绝的东西。
    据说在那些参军们手上还在应时补录增进,主要那位大人新增加的训战法,刚施行下去就发现了不少问题,甚至因为他一些匪夷所思异想天开的东西,很是闹出了些笑话。
    诸如试点那位大人所谓的声、光、图、形等手段的新式号令传讯,结果造成了军队相互间沟通的混乱和造成领会上的困难,却是因为有些军士字都不识,更别说去背那复杂让人绚目的什么啥子“摩斯密码”和图形名目,常常讹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东西。好在也从善如流的,很快删减了大部分内容,只保留诸如镜光,手势等简单的事物,改做只针对现有旗手、掌旗官特别检训,仅试行到团一级。
    又如将繁复的军律条文,编成词曲演唱,想法到是很好,结果显然军中缺少那位大人所言叫做音乐细胞的东西,荒腔走板,南腔北调的甚还不如几句顺口溜、民谣的更好用。
    又如实验新战法,由于客军新到,加上扩充后新人太多,许多将士尚不熟悉地形,又缺乏必要的侦察手段,拉练出去相互袭占,结果居然发生整团整队在山里迷路的乌龙,
    鼓捣什么脆弱的散兵阵,好好的拥有加集中的防御与进攻效果的密集阵形不用。结果自然可想而之了。最后还被那为大人归结为,缺乏大估摸杀伤型武器的现实条件纭纭。
    诸如此类许多,却是让人又要赞叹,又要摇头的新事物。
    因此也在不断尝试改进中,但总算磕磕拌碰着坚持了一些下来,也确有了点成效。
    按照这位梁上官的说法,菜鸟就是菜鸟,并不因为训练过人而有所改变,只要没经历过战场,再怎么训练过人,也只是训练有素的菜鸟。但严酷的训练,至少可以让他们面对死亡成长的更快一些,活下来的机会多一些。
    况且那为大人还发动大家建言参录,也说了,要是将来能够成作著书,将来有所补益的人都可以在其中面连署上自己大名的。据说高左将的《西行随记》已经录在其中了。还派了人去地方寻访那些曾经的宿、老军将,说是收集有关的回忆录纭纭……
    见着他们的各色表情,我很有些好笑,也很有些得意的,终是被我纸上谈兵的手段给唬住了。
    他们却不知道的,其中尽是集后世人兵家精要上乘之大成的,多是我偶尔想起来,,怕过后忘记了,使人记录,却累积了一大堆,这要感谢我隔壁宿舍的那几位军文爱好的同仁。
    主要是大学那会,为了赚点补贴看书,不但在许多网上军文区里客串斑竹,还和一个师兄兼舍友,轮流在铁学的一个论坛帮人做低级管理员,专审帖子,各种军文历史的帖子,那里是有名的“口水于唾沫齐飞,小白于愤青共一堂”的所在,有理无理,匪夷所思什么的想法也见了不少,在专门品评古今中外军事著作大作和战例分析判研的两个热门辩论分区里,能够归忆起来也有好些东西。
    然后我参照记忆中,那些军文杂志军事论坛上看过的,什么海军陆战、特种作战指导手册概要,拣些记忆出来,罗列了的一堆训练大纲,把他们吓了一条。据说是,酷严而精于理统,深妙而详于善尽。前所未有又前所未闻的不世之做,也就事后世称为“梁氏军论纲要”的前身之一。
    忙完了这些事,也有些乏了,正想宣布散会,回去好好温存一番。明个儿就是十日一论,旬修了。
    “属下尚有一事”却有不识相的,
    说话却是河池县才加入的卓弈,一身新进的校尉绣纹袍,不复当初那股兵痞气,倒也有些清俊的味道。“难道你营中有什么状况”
    “老大……恩……禀告军上,营中尚好……,只是……只是眼下,军中关中的子弟日多,军中未免又有些浮躁的心思情形,老说请战还乡……有些不利弹压的情形”,
    有他带了个头,顿时多有附和的。
    我看了他们一眼,顿时把声音压了下去。
    军中这点浮躁你们还会解决不了,跑来问我。只是经过这些日子的休整补充,看似手下人多马壮的,多少有些信心满涨,再加上游击军的战果传来,多少有些不大服气的,不但士卒浮躁,怕是他们自己也有些想法了罢,籍以表情罢了。
    我无奈的摇摇头,这群好战分子,早说不得轻率冒进了,怎么就一点不想让我消停的。当然不能告诉他们我,很满意现在的状况,不怎么想建立功业消极混日子的念头。
    这一群小样的新入不久的,还不大晓得厉害,我就不信,拿点东西出来镇不住你。
    整了整思路做严肃的,点了点他过来面前,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