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折子弹劾,老爷就麻烦了。”
    连桂枝吓了一跳,忙将如意塞到蛾子手头:“的确是,姐姐拿去供上吧。”
    连老三也在旁边呵呵地笑着。
    三人自去忙碌着怎么供如意,吴节回到书房,将锦盒打开。
    里面却不是卷子,而是一个茶杯。
    上面画着一只大红公鸡,看起来非常精神。
    吴节:“这个黄锦也真是细心,知道我喜欢喝茶,送了个杯子。不过,要送也得送一套,送一只做什么。送一套……那不是杯具吗,还好还好……”
    对这件小礼物,吴节还是很喜欢的,宫廷御制自然是上乘。
    吴节将杯子翻过来,看了看杯底,上面霍然写着六个蓝色小字“大明嘉靖御制”,正宗的官窑鸡缸杯,这玩意儿若放在现代社会,至少上千万。但在明朝,也就是个玩意儿,不值什么钱。
    当然,这种官窑瓷器,却不是普通人能够见着的……不对,这鸡缸杯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
    吴节身子一震,突然想起自己先前在嘉靖的精舍中算帐的时候,嘉靖的桌子上不就放着这么一个,他当时还拿起来喝了几口,欣赏了半天。
    难道这杯子就是当时那只。
    对,肯定是的。
    吴节眉头皱了起来,如此说来,自己在精舍中的一举一动都落到皇帝眼睛里。嘉靖这是要借这个杯子提醒自己,那考题是他有意泄露的吗?
    或者提醒自己,他吴节的事情没有什么能够瞒过皇帝。
    又或者还隐含有其他寓意?
    ……
    想到这里,吴节心中有些乱。
    但只片刻,吴节就镇定下来。
    无论怎么看,皇帝肯定知道考卷的事情,而且吴节没有看卷子,只这一点就足够了。只要我吴节行事光明正大,自然是诸邪不侵。
    他笑了笑,索性将杯子放在一边,再不去想这事。又顺手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随意地写了一段文字。
    自从吴节发明了铅笔之后,京城官场中人都觉得这东西起来非常方便。用之前不用磨墨,用之后不用洗笔。可随身携带,甚至在车上轿中船上都能使用。也因为有诸多优点,立即风行一时。
    只不过,这玩意儿造价实在高昂,又是皇家御用,不是一般的衙门使得起的。也因为这个原因,能够用铅笔也直接代表了这个官员的身份。
    吴节借自己在皇帝身边的便利,手头也有三四十只。
    “老爷这是在写诗吗?”有人轻轻将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温柔地捏揉着。
    吴节回头一看,却是两眼放光的蛾子。
    蛾子:“老爷最近以诗词名动天下。这还是蛾子第一次看你作诗呢!蛾子不识字。也不看不懂老爷写的诗,却不知你这首写的是什么?”
    蛾子一脸的期待和崇拜,又满眼的好奇。
    听蛾子问,吴节低头朝自己随手写下的句子一看,顿时楞了一下:这不正是诗吗?这还是自己第一次没抄袭,纯粹原创。
    他对自己的真实水平自然是十分清楚的,在后世,吴节也就是一个普通白领。国学底子很薄。即便恶补了一年的国学,懂得平仄对仗,可正作起诗词,依旧是狗屁不通。
    却不想今日随手一写,就来了这么一首,难道是灵感使然。
    吴节心中惊奇,低头一看,却是一首五言。
    再一看,不但狗屁不通,只怕连猪屁都不通了。
    吴节老脸一红。正要伸手将稿子一团扔进废纸篓子以免出丑,突然间,他心中一震:这不是诗,而是试帖诗。
    试帖诗又叫赋得体。写的时候采用五言八韵,是科举考试的一种题目形式。出题用经、史、子、集语,或用前人诗句或成语;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
    诗歌的格式同八股文相同。每韵上、下两句为一联,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七联“后股”,结联“束股”。每联一股。合成八股,不追求内容,只重形式。说穿了,就是用诗写一篇八股文。
    “我怎么会写这种东西?”八股文已经够讨厌的了,更别说试帖诗。
    吴节忍不住苦笑。
    “怎么,老爷写得不满意?”蛾子温柔地抚摩着吴节的脸。
    吴节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就我刚才所写的东西来看,格式都对了,如果上考场,倒也过得去。但若要传出去,却要笑掉人大牙。”
    “反正不管老爷写什么,都肯定是最好的,怎么谁敢笑话?”
    吴节正要再说,心中却猛然想起一事,不觉咯噔一声:试帖诗在会试中总分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如果写得太差,却要使整个卷子降一个等级。本来能中一甲的,弄不好会降格为二甲。
    会试和殿试说起来是两个考场,其实却是一场。
    会试是从一万多考生中录取有资格做进士的考生,然后送到皇帝那里。然后又皇帝加试一场,做一篇文章,为他们定名次。
    所以,只要会试中了,名义上虽然是贡生,却已经铁定做进士。
    提前得知考题的优势是可以预先做准备,反正有范文在手,有的是历朝历代的状元文章可抄。
    不过,这其中却有一桩让吴节很是头疼。
    八股文虽然名声不好,可由于有一大批文学大家涌进考场,也涌现出很多优美的文章。这种文章已经脱离了官样文章的范畴,上升到文学作品的高度。比如苏轼、王安石、王阳明、顾炎武等人的作品,就因为有这么大师的参与,要收集到足够的优秀作品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可试帖诗这种东西,诗不诗文不文,也没有好作品面世,传世之作甚少。后人结集的时候,也是兴趣缺缺。
    就吴节忙了半年,才查到了几篇范文,质量都非常低劣,用来应付考试,足够了。可却不是一甲水准,甚至连二甲都达不到。
    可若是要自己写,却是也未必能比那几首好。
    试帖诗,正是吴节的短板,若想在这次会试中稳进前三,他没什么把握。进不了前三,要想点翰林,却有些难度。
    这些天吴节总是在琢磨这件事,刚才随手一写,竟不自觉地写了一首试帖诗,当然,质量自然是不太好。
    想到这里,吴节不觉有点担心起来。!。

第三百零七章 榜分南北中
    '正文'第三百零七章 榜分南北中
    ………………………………
    “该死,最近身体越来越好,却不怎么做梦了!”吴节中阵阵懊恼。
    他需要穿越才能回到现代社会,可随着自己的灵混同现在这具**的契合度越高,穿越回去的次数越少。
    上次穿越已经是年前的事情了,这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却再没回去过一次。
    现在要想回到现代社会去查相关资料,已经不可能了。
    再说,即便回去,要找到合用的试帖诗,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好象大海捞针一样。
    实际上,这半年吴节也曾经查过试帖诗一事,问题是,合用的质量不高,稍微看得过眼的,又不扣题。
    这事就有些恼火了。
    吴节有些丧气,他的目标是进前三甲,以他手头的八股范文、策论范文来看,就算拿个头名会元也没有任何难度。如果要出问题,就会出在试帖诗上面。
    这诗作不好,虽然以自己手头的文章,将来中个进士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若遇到吹毛求疵的考官,或者对自己的试帖诗极其反感,将分数扣下来,只怕还真要被刷到二甲里去了。
    科举场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难道真要自己去写?
    吴节有些无奈,接下来,他也上街去买了不少坊间发行的历届会试的考卷观摩,自己也尝试着作了不少试帖诗,但都不尽如人意,反将自己弄得精神疲惫。
    想想也是,一个诗坛大家,一代诗宗的吴节吴士贞却要载在试帖诗上,传出去不是笑话吗?此事或许不足以让吴节名落孙山,却关系到他的脸面,不容得不小心应对。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二月六日。
    这一日正是张榜公布嘉靖四十年春闱考试程序和考官名单的日子。
    即便是提前知道了考官姓甚名谁,吴节还是一大早就带着连老三赶到了贡院〖广〗场看榜。
    考试定在二月九日,二月初九日、二月十二日、二月十五日连考三场程序和规矩与乡试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是考生不能中途离开考场,要在里面呆满九天。
    今天放榜之后,明天再休息准备一天后面就得点一整天的名,然后入场。
    刚到了贡院〖广〗场,就看到许多熟人,都是来应试的举人们,很多人在前一阵子的文会中同吴节见过面。
    见了他,整个〖广〗场都轰动了,不断有人上前施礼攀谈。
    “原来是士贞啊小弟在这里已经等了许久,就为见你一面。”
    “还好好好,士贞终于到了,我还以为士贞要做那高洁之士,不屑于功名呢!”
    “哎哟,这位就是名震天下的吴士贞啊,能够与你做个同年,与有荣焉!”
    “士贞来个可巧了,我们几个同窗正要去酒楼说话,一道去一道去。”
    连老三一下子见了这么多举人老爷,鸡动的面皮微红。
    若是在以前,早就惊得手足无措。但他家老爷是天子近臣,身份尊贵。连老三连皇帝都见过,习惯了大场面,倒也不在发憷了。
    见到这么多熟人,吴节微笑着一一拱手回礼,一派宗师风范:“各位,我还要去看榜呢。”
    就有举人笑道:“士贞,这〖广〗场上这么多人等得挤到榜前,也不知道要多久。反正我等已经看了,不管是考试程序还是考官名字,都已熟记在心,等下咱们边喝酒边聊好了。”
    吴节一看〖广〗场上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也有些心烦。这次会试工有一万多考生将小〖广〗场挤得水泄不通,榜前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还真没办法挤过去。
    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会试,会试和乡试还是有许多区别的。
    这几个同年都是科场老人,倒不妨向他们请教一二。
    于是,吴节也不推辞,就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被一群举人簇拥着去了贡院大街旁边的一座酒楼。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待到喝得入巷,一个举人叹息一声,停杯不饮:“小弟自上次中了举人,进京赴进士科之后。已在京城寓居九年,期期名落孙山。在这里苦读十年,今科本是志在必得。却不想,这一期录取名额如此只少,看样子,这一期又要空手而归了。”
    听他这么说,其他几个举人也都愁容满面,连连叹息:“八十一个录取名额,还得分成南北中三邦,每榜都只有二十来人,太惨烈了。”
    又有举人因为喝多了酒,愤怒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往届会试的录取名额都在三百到四百之间,怎么今年就变成八十一了,也不知道内阁是怎么想的?内阁的阁老们也都是进士出身,难道就不知道读书人十年寒窗的苦楚?”
    更有人冷笑:“内阁可不都是正经出身。”
    “对,是严世藩,肯定是他!”那个喝醉了的举人大叫:“国贼,国贼,誓杀之!”
    吴节也觉得这期的录取名额实在是少得不象话,这不是为难人吗?
    不过,这是皇帝金口玉言定下的,别人也没有办法。吴节自然不会给大家解释,就让严世藩去背这个恶名吧。
    举人们喧哗了半天,总算安静下来。就有一个初次参加会试的中年举人小心地问:“这个南北中三榜是怎么分的?”他考了几十年才中了个举人,同在座众人一比,地位最低。
    立即就招来一群鄙夷的目光。
    有人冷笑道:“林举人连这都不知道啊,哦,对了,你是今年才中的举人吧,好象名次还非常靠后。”
    众人都小声地小起来,不过,笑过之后,还是将分榜的事详细地同那个林举人说了一遍。
    吴节也听说过分榜一事,但具体细节却不是太清楚,也留了意。
    一听,才知道,这事原来是明朝太祖朱元璋搞出来的。
    朱元璋在得了天下之后,以科举取士,实行文官制度。
    当时,北方经过多年战乱,又被门g古人统治多年,地方残破,文教不兴。相反,江南第一文风鼎盛,却出了许多人才。
    反映到考场上,能够中举人,中进士的大多是南方人,北方士子屈指可数。
    甚至还出现过整个进士科全是南方人,北方读书人一个不中的怪事。
    此事引得天下哗然,北方士子群起奋争,引起一场极大的政治风无奈之下,朱元璋就将进士科的榜单分成南北中三份,规定录取比例,算是对北方士子的一个优惠政策。!。

第三百零八章 如此高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