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弟今儿高兴,请大哥吃酒。”赵偌打马上来唤道。
    “没见我还穿着官服吗?对了,你今天不用坐衙吗?怎么穿着常服。”杨逸有些担心这小子故态复萌,吊儿郎当。
    赵偌瞄了瞄他身后赵二拎着的包袱,得意地说道:“大哥不是教导小弟,要讲究什么工作效率嘛?嘿嘿!我把常服带到衙门,散班时一换就省下了回家换衣裳的时间。”
    个头,少剽窃我的口头禅,否则我K死你!”
    “可别呀!大哥,您是当世英雄,小弟对您的仰慕之情那是如流泉飞瀑,喷涌不息啊!”
    “行了,行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咱们也别去外边吃酒了,你嫂子今儿学做醉虾,随我一同回去尝尝吧。”
    “好哩!”
    俩人策马向东,路过丰乐楼时,赵偌不改公子哥儿本色,打一个响指,店中沽酒的伙计立即送出一坛“眉寿”酒。
    丰乐楼是东京最大最豪华的酒楼之一,这种大酒楼通常都有自酿的酒,各有品牌,丰乐楼的自酿酒有两种,一种叫眉寿酒,一种叫和旨酒。它们的酒不只供应来酒楼用餐的客人,还对外发售给其他小酒楼。
    据说天圣五年八月,朝廷还特意下过旨意,让东京三千脚店酒户,每日到丰乐楼取酒沽卖,不管朝廷当时因何下这个旨意,但从中可知,丰乐楼的自酿酒坊是何等的规范,竟可供应东京三千家脚店酒户的批发生意。
    而东京其他酒楼也都有自己的代表之作:
    忻乐楼有仙醪酒,和乐楼有琼浆酒,遇仙楼有玉液酒,王楼有玉酝酒,清风楼有玉髓酒,会仙楼有玉胥酒:
    时楼有碧光酒,班楼有琼波酒,潘楼有琼液酒,千春楼有仙醇酒,中山园子正店有千日春酒,蛮王园子正店有玉浆酒,朱宅园子正店有瑶光酒;
    邵宅园子正店有法清大桶酒,张宅园子正店有仙酲酒,方宅园子正店有琼酥酒,姜宅园子正店有羊羔酒,梁宅园子正店有美禄酒,杨皇后园子正店有法清酒MT
    东京的七十二座大酒楼,各有各的名酒,千姿百态,竞芳吐艳,反转影响了酒楼的兴盛,有的酒楼每天可吸引客人达千余,名酒便是一大诱因。
    韩碧儿开的三生楼,则以各种中药泡制的养生补酒取胜,同样挤身东京名楼之列;
    三生楼每天盈利越过千贯,看似很多,其实和丰乐楼这些巨无霸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象丰乐楼这种举世闻名的酒楼,一个特色菜往往高达数百贯,东京显贵豪门犹趋之若骜,一个普通的套餐,少也要二十贯,再加上大量批发自酿酒的生意,其中的利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回到自家门外,杨逸又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墙外流连,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杨逸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
    赵偌刚好注意他的神色变化,连忙问道:“大哥,什么事?”
    杨逸用眼神六瞥说道“瞧见那人没有?就是穿着青袍儒衫的那个,吏部侍郎赵挺之家的三郎,这家伙有些烦人,一天到晚在我家门外流连,只怕是想挖你大哥我的墙角啊!”
    其实,赵明诚心慕清娘的心思这个可以理解,农实秋等人何尝不是对清娘心慕不已,可没见谁像他一样,成天来杨家门外蹲守的。
    清娘再好,可算来也是名花有主了,赵明诚还这般死缠烂打,这总是惹人厌烦之事。
    “这还得了,小弟这就去扒了他的皮……”赵偌一拍胸脯,一副两肋插刀状,就要策马冲过去。
    杨逸连忙勒住他的马头,瞪了他一眼说道:“小偌子,你也就这点出息,别怪大哥看不起你,你想想,换了常服你就不是朝廷官员了吗?狭路相逢时固然是要奋勇当先,但平时做事却要讲点策略,知道不?”
    “大哥,可是我觉得,我现在和他就是狭路相逢。”
    听了这话,杨大官人差点吐血三升、坠马而亡,这都什么人啊!
    他一个爆粟敲了过去:“逢你个头,赶紧随我进府,咱们今天好好玩玩。”
    “可是,大哥……”
    “这是命令!”
    “OK!”
    这丫的捡了句口头禅,还真不怕泛滥成灾,学得有模有样,杨逸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穿越来的。
    进府之后,杨逸对赵偌吩咐道:“小偌子,你让赵二到青楼去找四个老娘们,多给钱付一半钱,告诉她们客人是初哥,比较腼腆,还有些假正经,要她们到时无论如何……”
    杨大官人声音越说越小,这多少有些邪恶不是,可赵偌听了却笑得像只老母鸡下蛋似的,丝毫没有邪恶的感觉,而且还主动掏钱,杨逸不让他掏,他还急。
    算了,几个最低档次的窑姐,就算出三倍价钱,也花不了几个仔,随他吧。
    上次从宜露坊借来帮清娘抄书的两个姑娘,一个叫盈儿,一个叫花衣,杨逸把盈儿叫来,一脸正经地说道:“桌上的纸笔看到了吧,盈儿你就照我说的写,大字:月上柳俏头,人约黄昏后。小字:遇仙酒楼。
    *……加仨字:你订厢。落款,清。”
    盈儿出身宜露坊,心思灵巧,大致猜出了杨大官人让她写这字条的用意,不禁古怪地瞄了他一眼。
    “看什么看?记住,今天什么事也没发生,特别是在清娘面前,泄漏了半句,我把你卖到非洲原始部落去做酋长夫人的洗脚丫环。”
    盈儿连忙打保票:“大人放心,婢子晓得了。”
    “没完呢,你把这信送给门外那个青袍儒衫的年轻公子,这家伙在墙外流连不去,很好认,快去!快去!”
    赵明诚还在杨家外徘徊,几年前见到清娘时,彼此都还小,不觉得怎么样,但自从那次在街上重逢之后,清娘那浸润着诗香墨韵的倩影就再也逐之不去,真个是魂牵梦萦,让人茶馆不思。
    这不,一有些空闲,他就到杨家附近来等,因为清娘在杨逸的鼓励下,经常出门淘金石,搜集古籍残本,只要在杨家附近等着,便不时能“偶遇”。
    眼看夕阳西下,失望的赵三衙内正想离去,杨家侧门便在此时悄然打开,一个俏丽的丫环探头出来,张望了一下,立即向赵明诚跑来,把一张纸条往他手里一塞,什么也不说,便连忙跑回府去了。
    赵明诚打开纸条一看,思见上面用清秀的字体写着MT
    看到落款那个时,他不禁欣喜若狂,差点失声大笑起来。看来自己耐心的守候终于有了结果!赵明诚匆匆忙忙的往遇仙楼赶去,可千万别让人把雅间抢光了。
    “大哥,那傻子上钩了,咱们也跟去瞧瞧吧,太好玩了,哈哈哈!”杨家大门处,赵偌缩回个脑袋,仰天狂笑起来。
    不是傻子,你大哥我是骗傻子的人吗?那多没技术含量啊!”
    “对对对,是小弟失言了,那小子绝顶聪明,绝顶聪明!哈哈哈……大哥,去不去?”
    “这样的好戏,怎能不看头开路,咱们开开胃之后再回来尝你嫂子做的菜。”
    “伙!”
    爆粟!
    尽管爆粟不断,但小偌子还是乐不可支。
    赵明诚到了遇仙酒楼后,为讨美人欢心,咬牙订了个最豪华的雅间,各色美味佳肴皆选最好的。然后满怀憧憬、满怀忐忑、满怀兴奋地等着。
    半个时辰之后,有人来敲雅间的门,赵明诚一颗心兴奋得快要炸开了,他连忙理了理自己的仪表,快步前去开门。
    房门一开,顿时拥进四个涂脂抹粉的女人,随即雅间门再次紧紧关上。
    “你们是谁?干嘛……”
    进来的四个女人都在三十岁之间,面上的粉有半寸厚,散发着腻人的浓香,走动之间那脸上的粉簌簌直掉;
    常言道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这可是活生生的四头母狼呀!
    只见她们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媚笑道:位衙内果然是个腼腆之人,没关系,咱们姐妹经验丰富,收了衙内您的重金,今夜保管让衙内您满意刷
    早得吩咐的四头母狼一边说着,一边宽衣解带,在赵三衙内发愣的工夫,四具白花花的**随即扑将上去,赵三衙内一个文弱书生哪里脱得开身MT
    杨逸和赵偌把隔壁两间雅间都包了下来,还让赵二他们去赵三衙内那雅间门口守着,杜绝有人打扰了赵三衙内一箭四雕的好事。
    隔避隐隐传来阵阵呼叫声、发嗲声、浪笑声,杨大官人和小偌子想象着里面的激烈场景,不禁冷汗直流;
    那可是一对四啊!而且还让赵二特意交待过,每人至少让赵三衙内回,当然,两回更好,有得加钱!
    “小偌子,要是你,你行吗?”杨大官人面白似鬼,颤声问道。
    “大哥别开这种玩笑,小弟MT宁愿进宫川小偌子抖得更称害。
    “快喝口热茶压压惊!瞧你,大哥不就随口一问嘛!”
    “大哥……要不……咱们还是先撤吧,小弟听心惊胆战的川

第290章 绝域归来泪满巾

    嘉德元年五月十三日,河东霍邑报来祥瑞,日边有五色云。
    嘉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兰州京壶关报来祥瑞,大漠之上现汉家宫阙,金色幼龙翔于云端。
    现在每一次祥瑞报来,都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但官员百姓难免会私下里议论一翻;
    这种情形就象细流渗进沙塔里,一时看不出什么太明显的效果,但等时间久些,水渗得越来越多,沙塔倒时,大家也就不会觉得太突兀了。
    五月二十五日,一队两百来人的商旅万里归来,翻过巍峨的祁连山南麓后,望着郁郁葱葱的青唐城,这队商旅激动得全体跪下,匍匐在地,有的泪流满面,有的失声痛哭,情绪不能自抑。
    大宋,故乡!我们回来了!
    马汉卿原本英俊的脸上长满了胡须,身上的汉家服饰斑斑驳驳,还有许多破烂之处,却一直坚持不换胡服,青唐城就在眼前在它应该叫西宁州,马汉卿双目血红,牙关紧咬。
    李湘弦取下头上的黑色面纱,如同膜拜光明神一般,对着东方虔诚的膜拜着,清泪一滴一滴地滑落,长路漫漫,万里风烟野狐哭。天涯易老,晓来残月冷如刀。情归何处,谁知相思滴满路……
    两队人马前往西城时,加起来共有将近七百人,现在,能回来的只有两百二十三人,有三分之二的人埋骨他乡,谁能知道他们经过了怎样的艰辛,怎么的生死险阻?
    所过之处,是一个和中原完全隔绝的世界,没有故乡的音讯,没有熟悉的乡音,那种遥远和隔膜,让人感觉像是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马汉卿带着杨逸的嘱咐,一路西行,从于昆仑山到葱岭东麓,再向北翻越白雪皑皑的天山,到达唐井的碎叶城。一面与匪帮马贼或部落军队血战,一面测绘地形、记录物产民情,还要沿途打听李湘弦她们的下落。
    到达八刺沙衮时,马汉卿依然没有李湘弦她们一点消息,只得折道南回,回到疏勒时,却意外地遇上东归的李湘弦一队人。
    李湘弦在木鹿城附近,意外地救了呼罗珊总督桑贾尔,却没有为她带来更娄的好运;
    桑贾尔见到李湘弦之后,惊为天人,对李湘弦一见倾心,要封她为总督夫人,李湘弦以死相绝,桑贾尔无奈,只得放她们东归。
    李湘弦始终没有找到光明神的经典,呼罗珊地区所有关于摩尼教的痕迹被抹得更加干净,更加彻底。
    绝望的她除了东归,别无它法,桑贾尔派出甲士,一路护送,从桃花石汗国的都城撒马尔罕向东,经库巳翻越葱岭,到达疏勒。
    桃花石汗国是塞尔柱帝国的属国,但塞尔柱帝国和东黑汗国却是敌人,桑贾尔的甲士只能护送到库巳,剩下的万里征程,又只能靠李湘弦她们几十个人自己走了。
    幸好在疏勒遇到了从碎叶南回的马汉卿等人,这才得已结伴东归。
    马汉卿身上有大宋国书,但这只对黑汗国大汗有用,东黑汗国如今近似于春秋时期的周朝,各个分封的诸侯国相互之间争战不休,并不见得谁都卖大宋的账。
    因此即便有国书在身,同样是要经历千般艰险,何况还有流沙、尘暴、雪崩、马匪、狼群、缺水、饥饿等等难以预料的考验。
    此刻,望着汉家城阙,故土家邦,没有亲身经历这些艰险的人,如今能体会他们因何匍匐在地,失声痛哭的心情!
    六月初三,大宋皇宫。
    衣衫褴褛的马汉卿,在一声声的宣召声中,手捧黑汗国大汗和塞尔柱帝国呼罗珊总督的国书,还有那份沉甸甸的、浸染着数百西行壮士鲜血的西域图册,一步步走上金銮殿的汉白玉、金阶。
    金碧辉煌的汉家宫殿,衣着鲜明的甲士,把他那一身褴褛的衣裳映衬得那样的寒酸,马汉卿还没进入金銮殿,眼睛又红了,血红血红的!
    庄严肃穆的殿宇,无数双眼睛落在他身上,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西域漫漫的风沙,听到了异域的金戈铁马,人们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