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环州时,苏轼也见识过几次战阵,但实际上每次都是杨逸和种朴这些将领在指挥,他只不过帮着做些后勤工作
    现在一切都要苏轼来应对了,济州城地处内陆,平时并不驻军,苏轼要兵没兵,要将没将,急得团团转,他下令四门紧闭,把所有衙役和壮丁都组织起来,上城防守同时急报东京请调援军
    好在刘武也知道济州不容有失,一但这样大的州城失守,他刘武恐怕就玩完了
    因此野利阿图这伙叛军一遁入梁山水泽,刘武立即兵分两路,一千人马去梁山泺东北面的郓州驻守,一千人马到梁山泺南面的济州协防,自已带着两千人巡视东面,防止叛军向东去攻打兖州
    梁山泺如此之大,刘武几千人马要防守三面,根本就防不过来,急得他两眼直冒火;
    好在野利阿图对四面的地形并不熟,被刘武追怕了,好不容易躲入梁山泺这么有利的地形,急需喘口气的他,一时没有远逃;
    他让叛军躲在山林里,然后派人四出打探外面的形势,他现在要武器没武器,要后勤没后勤,总得把四周的情况和地形摸清楚,才能行动,否则一出去就迎头撞上宋朝大军,那不是找死嘛
    野利阿图的做法不可谓不对,但这却给杨逸赢得了极为宝贵的一天时间,杨逸是从郓城县直插济州的,不能让判军南下,这一点连刘武都明白,杨逸自然不会不清楚,他首先堵住梁山泊南面,防止判军南逃
    至于西面,叛军只要不想死,那就去,京畿十万禁军在那边等着
    北面嘛,杨逸也不太担心,河北方面大宋同样有庞大的驻军,而且那边是平原
    因此,杨逸主要防备的就是南面和东面,这两个方向哪怕只有几千叛军逃过去,那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31章 燧发枪所改变的

    ***
    杨逸率军到达济州,这让苏东坡彻底放下心来,别的不好,对杨逸的领军能力苏东坡还是很放心的。bsp;aihongwenxue。bsp;om,
    他亲自率领济州官员迎出城来,杨逸热情地和苏东坡寒暄了几句,立即对刘武派来驻守济州的将领范在喜问道:“范将军,刘武现在何处?”
    范在喜一抱拳,洪声答道:“回杨学士,刘将军率两千人马往梁山泺东面去了”
    “可曾探到叛军落脚何处?”
    “还没有”
    杨逸立即叫来李一忠,派出一千人马对梁山泺周边进行拉网式搜索,务必尽快把叛军的行踪找出来
    布置完这些,杨逸这才与苏东坡一干济州官员进城
    济州四周大部为平原,水系极为发达,北靠梁山泺,五丈河、济水、南北大运河、泗水、洸水等河流遍布四周,农耕极为发达
    杨逸进城留意看了看,市面也很繁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东坡把济州治理得还不错
    原来的历史上,苏东坡被贬谪海南岛,过两三年就将去世;
    其实苏东坡现在年龄不算老,正好六十岁,看上去精神还不错,或许少了贬谪蛮荒的苦难生活,这位千年难得一见的大文豪能多活几年若真是这样,那倒是一件幸事,华夏文明中或许能多添几篇大气豪迈的诗篇
    杨逸也不矫情,出席了苏东坡和济州官员举办的接风宴但酒喝到一半,突然刘武信使来报,斥探到叛军就在梁山泺东面一处叫卧牛岭的山林上
    杨逸起身向苏东坡等人声抱歉连夜带军出发
    天亮时,大军赶到卧牛岭附近
    卧牛岭,因形似水牛卧于水边而得名山不高,但四周丛林遍布,郁郁葱葱;
    野利阿图的叛军不是梁山好汉,他们初来乍到,没有船,没有武器,没有粮草积蓄,他们不可能象梁山好汉一样逃上梁山以水泊阻击宋军
    目前只能利用梁山泺周围的山林作掩护,暂时歇一下脚,查探四周的情形
    这里离东京不远,野利阿图也知道宋朝大军很快就会到来,但出了梁山泺,四周又多是平原,叛军一不熟悉地形二没有武器,三没有后勤,若不弄清情况就出去,遇上宋朝大军只有死路一条
    野利阿图估算没错,按杨逸的行程他们若是在梁山泺不作停留,以杨逸的骑兵度,早就追上他们了
    然而躲着也只能躲得了一时而已,野利阿图派出的斥侯很快也探到了杨逸大军的动静
    杨逸这个名字对所有党项人来都是个恶梦,若不是杨逸,西夏岂会灭亡得这么快,他们何至于被赶来挖河筑堤?
    他们恨杨逸的同时,怕杨逸
    听到是杨逸领军前来后,许多叛军心里就直打鼓,士气大为低落
    就算是野利阿图也不由得忐忑不安起来
    冲出去,两条腿跑不过人家四条腿;留在山林里,没吃没穿,能支撑多久?摆在野利阿图面前的是一个两难之境
    杨逸率军赶到卧牛岭附近,察看过附近的地形后,心中大定
    赶来和他汇合的刘武杀气腾腾地道:“大人,您总算来了,末将兵少,不敢打草惊蛇,正着急呢,大人来了,咱们就可以四面合围,关门打狗了”
    杨逸淡淡一笑道:“不用四面合面,西边是梁山泺,叛军没有船,飞不过去,你和一忠各带一万人马,从南北两面压上,常言道了狗急跳墙,你们要注意,尽量不要在密林与叛军纠缠,叛军缺少粮草武器,支撑不了多久你们只需要在开阔地带严防南北南面,不让叛军逃走即可
    东面滨临南北大运河,一片开阔,刘武有些迟疑地问道:“大人,那东面呢?”
    “东面不是还有我这一千人马吗?”
    “大人,不妥,你这边人太少,叛军可有将近两万人,南北被堵住,他们必定会向你这边压来……”
    “我就是要让叛军朝这边来,我要让他们见证一次几辈子也忘不了的惨景”
    一旁的李一忠有些不甘心,试探地道:“大人,要不您率军上山,末将来守东面”
    “一忠啊,别争了,所有的恶名就让我来背负”
    “大人,末将总觉得自己身上的煞气不够,这恶名由末将来背,有助于末将的茁壮成长大人,您就让末将来守东面,求求您了”
    李一忠连连躬身作揖,一脸期盼地哀求着,杨逸哈哈一笑道:“好,给你个机会”
    李一忠大喜:“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刘武,你往北我往南,咱们走”
    卧牛岭一带丛林茂密,但也总有些开阔地带,杨逸带军上山,选择一些空旷所在堵住南面后,立即让王勇带领一股人马,准备摸上卧牛岭,一是探探叛军的情形,二是骚扰一下,骚扰的方式是放火,这**月之间,山林里枯枝落叶落地,一但放火,必定能把叛军逼出来
    总不能让叛军太清闲了不是?
    王勇的两百人刚摸过去不久,很快就退了回来,只见他们身后是无数的叛军如同丛林中的野猪,呼啦啦的冲来;
    野利阿图也不是傻瓜,杨逸两万大军到来他并非一无所知,他明白困守卧牛岭只有等死的份,因此不顾一切地率领叛军往南冲来
    “大人,叛军太多了,冲来了”王勇一边狂奔而来,一边大喊着
    还用你喊?杨逸早以上令一万大军布防在卧牛岭南面,严阵以待前面是一条雨水冲涮出来的河沟,这种河沟雨晴也就断流了,只剩下凹凸不平的石块大概有十来丈宽的空地
    判军举着锄头铁锹冲下来,黑压压的一片,杨逸一声令下宋军万箭齐发,如暴雨倾泄而下,噗噗的入肉声不绝于耳,冲下来的叛军被一片片地射倒在地,尸体很快就填满了河沟
    狗急跳墙的叛军不顾惨重的伤亡,依旧前赴后继、汹涌而来,然而冲过了箭阵,迎接他们的却是为惨烈的屠杀;
    只见宋军阵中掷出一串串的手雷剧烈的爆炸声在山林间回响不绝,一团团火光,一股股硝烟,冲在前面的叛军被激荡的气流冲上半空,飞舞的弹片在宋军前面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炼狱
    在巨大的伤亡面前,叛军终于退却了
    北面也有一万宋军,只有东面了
    野利阿图别无选择坐困卧牛岭是死,那只有往宋军防守最薄弱的东面冲了
    虽然,东面一是开阔的平原,虽然,往平原上去也必定危机四伏但总比往地狱上闯强些,至少野利阿图是这么认为的
    李一忠这边确实只在一千人,叛军从东面冲下卧牛岭,李一忠立即带着一千人马远远兜过去,挡住叛军的去路
    然后一千人全部下马,排出整齐的队形,手里拿着一种叛军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武器
    “预备”眼看叛军冲过一里距离,李一忠舔了舔嘴唇,大吼一声
    实在的,燧发枪威力他是知道,但这毕竟是第一次用于实战,李一忠心里还真有些紧张
    排成三排的士卒也是个个屏息凝神,在李一忠的号令下,第一排三百多士卒齐刷刷地平举起枪,对准冲来的叛军
    远处的叛军大概也知道,这是拼命的时候了,冲过去冲过去只要冲垮这一千宋军,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叛军个个咬牙狂奔着,嚎叫着冲来
    “第一排,放”
    呯呯呯……
    一阵沉闷的枪声响起,宋军阵前一片硝烟弥漫,而冲来的夏军就像麦子一般,被割倒一片,他们甚至看不到是什么东西把他们击倒,只见冲在前面的人成排的倒下,惨嚎不绝,血流如注
    “第二排,放”李一忠再次大吼
    宋军这边,第一排射击完毕之后,第二排立即抢上前,随着李一忠的号令,又是呯呯的枪起响起;
    第二排射击完毕,第三排上,等第三排射完,第一排也装好了弹药,如此往复不断地射击着
    对面的叛军还没冲过三百步,已经倒下一半,每个倒下的人身上都有一个或几个血洞,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李一忠这边是越打越上手,射击度进一步加快,一阵阵的硝烟冒出,一排排的火光喷射,一颗颗子弹带着死亡的呼啸向叛军射去
    这种毫无还手之力的屠杀,把所有的叛军吓疯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同伴为什么倒下,不是刀枪、没有箭矢,再了,就算是神臂弓,也不可能射这么远
    他们连宋军的面孔都没看清,叛军已经遗尸遍地,那些被击中手脚的叛军则躺在地上,捂着血洞惨嚎着,到处是九幽炼狱般的惨景
    一万多人啊
    李一忠这边每人还没放到十枪,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一万叛军就倒下过半,这种惨景便是李一忠也看得心惊,燧发枪的威力是如此可的可怕
    李一忠哪里知道,别是对付一万毫无防护的步兵,就算对方是骑兵,那也只有挨宰的份
    在清末,几千洋鬼子就能横扫整个中国,清军的骑兵挥舞着大刀狂冲上去,不可谓不英勇,但除了遗尸遍地,他们根本无能无力;
    四万万人的清朝,被几千洋鬼子轻轻松松地攻入京城,肆意的烧杀抢掠,而且还不止一次
    现在,俺们先发明了燧发枪,该是咱们去宰别人了
    杨逸弄出燧发枪,根本目的是希望中华民族不再出现全境沦陷的惨景
    汉族是农耕民族,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前总是疲于应付
    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族在冷兵器时代,很难真正控制北方辽阔的草原,所以在汉唐强大之时,虽然能打败游牧民族,但本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像汉武帝甚至把内国打得一穷二白
    而一但汉族衰弱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任借着优势的骑兵,彪悍的体格,往往就会给中原百姓造成血淋淋的伤害
    可以在冷兵器时代,无论中原王朝怎么努力,游牧民族开始是中原最大的危害
    杨逸弄出燧发枪来,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只有进入热兵器时代,北方草原才能真正成为华夏的后花园,才能真正解除华夏全境沦陷威胁
    **********************************************
    ps:感谢爷→依然嚣张、风吹芭蕉雨潇萧、阿字月轮、、非核打击、kk20000110、秋之神光、风飘影动、fw1八位亲的票票与打赏,谢谢你们谢谢未完待续)

第332章 自在娇莺恰恰啼

    ***
    濮阳以下的东流河道,本来水量就少,现在已经全面截流,二十来万党项青壮正在奋力开挖着河道,在都水监吏员的指挥下,用挖起来的土方筑堤,遇到河床有大石的,则请禁军用炸药炸开我'
    等东流河道工程完工之后,再堵塞北流河道,将黄河水引回东流
    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多的人力,还有牛马驴这些牲口,从远处望去,铺天盖地的人影在晃动,劳力的号子声,驴马的嘶叫声,负责监工的禁军的喝骂声,汇成磅礴的声浪,飘荡在天地间
    东流河道要全面挖深,并筑堤束水,主堤、副堤、遥堤、格堤一样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