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观世音密码-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传说,似乎也有可能。

那么,那个历史上真实的“明治天皇”到底是谁呢?据说,他的名字叫“大室寅之佑”,大室寅之佑是居住在长州的倒幕派公卿大室庄吉的哥哥,所谓的“大室家”是南朝后醍醐天皇的皇子尊良亲王的后裔。也就是说,他和“熊泽天皇”一样,是南朝后裔。那么,他和他的儿子大正天皇对南朝系关照有加,并明确了南朝的正统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说,大室寅之佑体格健壮,是相扑迷,与长州的奇兵队一起进行过军事教练。巧合的是,当时伊藤博文的职务就从属于长州奇兵队,归岩仓具视领导。如果大胆推算起来,伊藤博文、大室寅之祐(明治天皇)和岩仓具视应该早就认识。

本书相关历史及佛教常识主要参考资料:

《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 著)

《佛教史杂考》(《世界佛学名著译丛》41)

《佛教基本知识》(周叔迦 著)

《中国禅宗史》(印顺 著)

《汉化佛教与佛寺》(白化文 著)

《佛教小辞典》(任继愈 总主编)

《中国古代僧人生活》(李富华 著)

《佛教与中国文化》(薛克翘 著)

《中国宗教名胜》(任宝根 杨光文 编著)

央视《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栏目

编者的话

这是本很有意思的小说,说它有意思,是它竟然是用真实的历史和佛教知识构成线索,形成了一个悬念故事。在中国目前正在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悬疑小说热潮中,这类故事是很少见的。

从2005年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悬疑小说热,国内也涌现了一批悬疑小说作者。两年过去,这类创作逐渐形成了“心理悬疑”、“特工悬疑”、“死亡悬疑”等几种模式。模式化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它也往往会给发展造成固有的限制,尤其对写作这类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来说,模式化的出现未必是什么好事。

正文 第103节:(103)

很多时候,悬疑小说在读者的观念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这些模式以特征元素的形式存在着,比如,阴谋、谋杀、骗局以及患难与共、真相大白等等,似乎,缺少了这些特征,便无法归入悬疑小说的行列。然而,为了满足这类特征,很多故事不得不加入了神怪、魔咒等等元素,将情节本身的悬念偷换为写法上的故弄玄虚。

而这个故事,天生便不具备这类“优势”,也就是说,它能够利用制作悬念的基础是很少的。与作者的一次闲聊中,他说,这是一本涉及了佛教内容的小说,在这样的故事中,要尽量避免欺骗、谋杀、死亡和神怪这类元素,因为这些和佛家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死亡,和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人类最大的心理惊悚因素,用它来制作悬疑故事,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情节的主线,而不必另外寻找故事发展的推动力。很难想象没有死亡的故事能制作出悬疑的效果,紧张的气氛,对人物命运的担忧,对解脱困境的期待,在缺失了死亡因素的故事里很难存在。

但是,作者在写作的开始,便自动放弃了这个人类心理中最大的悬疑要素,他只能利用历史知识和佛教知识去形成线索,并以此完成故事的“解谜”过程,而这些情节,又必须要有悬疑的特征。

这有些类似于目前正在兴起的“知识型悬疑”小说。这类小说的特点,就是利用历史、宗教、音乐、美术等等人文知识去设置困境,在扑朔迷离中寻找线索,直至找到一个令人震惊的谜底,而这个线索和谜底,又必须是人文知识类的。

也就是说,构成故事的所有元素都是真实的,只有故事本身是假的。

这类小说受到读者喜爱,一方面是读者已经厌弃了那些为了制作悬念而装神弄鬼、甚至不得不加入魔幻元素的故事,另一方面,很多历史常识或人文知识虽然众人皆知,但是,它们却未必像教科书中描述的那样简要,“知识型悬疑小说”在对历史、人文知识的重新解释中,往往会给读者以新鲜感,使人置身在似曾相识、但又难以置信的阅读快乐中。

这本小说就是“知识型悬疑小说”的代表。作者所用的历史、文学、艺术知识几乎都是高中阶段所学过的,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他还费心思地将现实生活与那些所谓“高深”的学术结论结合起来。这是“知识型悬疑小说”写作的一个难点,在目前市场上译介的一些国外小说中,很多作品中涉及的外国历史、艺术知识,并不为国内读者熟知,因此造成了阅读的障碍。而国内的创作中,则更多地运用了玄幻文化,那些神乎其神的“知识”在现实中尚且无人可信,用在小说中,更多地是增加了魔幻色彩,而非知识含量。

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利用了宗教、更准确地说是佛教常识。然而我们要看到,作者在对这类知识的利用上,是匠心独具的。他利用的不是宗教的神秘性,而是宗教史和宗教艺术的人文知识。

从教义上来说,佛教是个非常复杂的宗教系统,即使是专家、学者,要想清楚地解释佛教教义的内涵尚且很难,更别说作者在故事中如何运用了。事实上,作者在小说中涉及佛教教义的唯一一处知识,就是“四大”这个概念。如果细说起来,这个概念是相当复杂的,但作者只选取了其本义——佛学中关于世界构成的观念,即世界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组成的,这是几乎每个佛教信徒都知道的常识,对于佛教信仰外的读者,也不难理解。

除了这唯一一处教义内容,作者利用的佛教材料,几乎都是佛教历史、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的知识,它们并不是很难解释、也很容易误解的佛学教义,而是大多数人在课本上学过,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了解的内容。

这些佛教知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掺杂了太多模糊不清的心理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把历史知识直接等同于教义,产生了很多对佛教的误解、误读甚至迷信的现象。

作者是一个佛教信徒,在皈依之后,便一直在学习佛教的有关知识,这类学习通常包含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佛教本身、也就是教义的学习,比如研习经典、参禅打坐等等;另一方面,是对佛教文化的学习,这类学习是初学者比较容易入手,而且很容易感兴趣的,它更像是从历史、艺术、文化中专门开辟出的一门佛教分支。显然,作者在小说中运用的材料,属于后者的范畴。

佛教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它在中国建筑、美术、音乐、文学、民间文化甚至各朝代的政治观念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要从这么多的资料中选取素材,形成小说情节,显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难度一是要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二是要保证所用资料是准确的、有依据的。

正文 第104节:(104)

这也是作者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经常是为了字数不多的几句话,甚至是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对话,他要仔细查阅大量的资料。这对于写作过程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而且消耗精力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小说中所有中国历史、艺术、文学、佛教常识,都有确切的来源和出处。

这似乎已经超出一个通俗故事的写作范畴了,而更像是作者为了表达某些想法、观念,和他学习佛教的一些心得,而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也就是说,作者不是为了写作一个故事、为了制造悬念,而去搜集佛教历史、文化知识,他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些知识,而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用最通俗的方法,将这些知识讲给读者。

这是完全不同的写作思路,也是写作观念的高下之分。至少,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量的佛教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民间流传的那样神乎其神,更没有很多人头脑中存在的迷信色彩。作者将佛教人物、佛教仪轨、佛教活动以及一些根本教义,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还原成它们本来的面目,这对纠正迷信观念、深入理解佛教内涵是有益的,当然,大量简易而生动的佛教知识,对更多人了解佛教、认识佛教,也是有大裨益的。

或许,这也就是这本小说的最大特征:它不是简单地用佛教知识写故事,而是用故事去普及佛教知识,作者实际上是在用小说的形式总结他的学佛感悟。这就是本书与当下的悬疑小说创作的本质不同,很多小说利用的素材与主题没有关系,仅仅是为情节的紧张、故事的发展而设置,而在这本小说中,所有的素材,都是小说主题的一部分——那就是将读者带入佛教的殿堂,用最简单的方法认识它、感受它。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作者在情节设计上避免谋杀、阴谋等等悬疑元素,他不仅仅是要写出他理解到的佛,而且,他在用佛的心去写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故事的背景是战乱和政治阴谋,以及两个民族都无法在心理上回避的灾难性历史。对于这段历史,不同的故事会有不同的写法和主题,而即使是同样的主题,也会因为作者的观念差异而有不同的表达。作为佛教信徒,本书作者的方式,就是用佛家的观念看待这段历史。他的故事中,没有阴谋、罪行、伤害,但是,他写出了对待它们的态度,那就是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和爱的观念。

佛教是个复杂而且庞大的体系,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教理教义高深而且含蓄,经典著作更是浩若烟海,很难用简洁、概括的语言总结它的根本思想,但是,众生平等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思想,是理解佛教本质内涵的基础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一个字来代替佛家的思想,那就是“爱”。

“爱”也就是这本小说想表达的主题,对待伤害的行为和仇恨的狭隘观念,作者力图用佛家的“爱”来化解,没有了“爱”,便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更谈不到人与内心的和谐。

其实,爱是人的内心和谐的表达方式,而和平,无论是消除战争、平等相处,还是消弭仇恨、共同发展,都是爱的结果。

虽然我们认为这本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型悬疑小说”,但是显然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故事那么简单,它所表达的是佛家的最质朴、也是最核心的思想,而这个思想,使它不再是一本通俗小说,而成为一本普及佛教知识、传达佛教理念的书。

正文 第105节:(105)

后记

爱的阿赖耶识

从所谓的写作理论上来说,每一部作品都必然会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它们就像一个不会说谎的孩子,总是在虚构的故事中透露出作者的真实体验,这体验可能是多年的生活理想,也可能仅仅是写作当时的心情。

它们就像是一颗只在文字、言语和意识中生长的种子,不受任何支配地在每一处地方留下播种的痕迹,无法掩饰,更不能灭除。这类种子在佛家有个很好听的名字: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个神奇的概念,解释它需要一定的智慧和勇气,稍有不慎,它便会被理解成宗教迷信的根源。在我看来,轮回、报应之类容易让人对佛教产生误解的概念,都与阿赖耶识有莫大的关系。然而奇怪的是,这个概念在很多西方哲学体系、甚至当前正红火的哲学思想中存在着,西方哲学家费了挺大劲建构的东西,早就以“阿赖耶识”这个概念存在于古老的东方哲学中。

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一个芯片,它将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存储下来,使任何生活背景、体验都被记录在这样一颗种子里。一个人无论做些什么、想些什么,都只不过是这颗种子产生的“果”。在佛家的说法中,任何感官和行为都是意识的结果,但意识是靠什么支配的呢,就是这个阿赖耶识。

套用在写作过程中,一个故事写了什么,为什么把这个人物塑造得伟大,为什么结尾让那么悲惨,这是受作者的创作理念的支配。然而,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理念,则源于他的阿赖耶识。至少,一部作品在主题或境界上的高尚或低劣,取决于作者的阿赖耶识这个支配意识的种子里,善心多一些还是恶念多一些。

那么,在这个通俗的故事里,那个神奇的阿赖耶识做了些什么呢?

回想起来,写这个故事的过程已经足够奇妙。很多人对它的批评是太过于“像”《达?芬奇密码》了,对此,我并不反驳。事实上,如果没有《达?芬奇密码》,我也根本不会想到写这样一个故事。而这其中的阴差阳错,我想可以解释为阿赖耶识在这次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2005年的6月,我在藏传佛教止贡噶举噶千仁波切的指引下皈依佛教,从此,开始大量接触佛教知识。几个月后,我才无意中阅读了《达?芬奇密码》。事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