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朱门-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五这日,正是秋高气爽,玉泉大街上人头攒动,都是来瞧公主府送嫁妆的。本朝有晒嫁妆一说,就是在成婚前两日从女方家把嫁妆送到婆家,打开箱笼放在院子里由着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们观瞧,嫁妆越是丰厚,女子将来在婆家的地位越高,反之,嫁妆越是单薄,越是容易受到婆婆、妯娌们们的排挤。
    恪亲王府没有庶出的儿媳,凝萱自然也不用担心和妯娌关系不和睦一说,只不过她有个心肠称不上好的婆婆,所以为了堵住恪亲王妃的那张嘴,大公主是卯足了劲儿的往箱笼里塞嫁妆。最后连凝萱都看不下去了,母亲竟是连顾家的几样传家宝都塞了进去,吓得凝萱连连叫苦。
    大公主却淡然的很:“为什么不能?当初本宫嫁进顾家的时候,顾家老太太亲自送的,既然是本宫的东西自然由本宫说了算,总好过百年之后便宜了那些没心没肺的东西。”
    顾云霆心知母亲说的是哪个,忙悄悄冲凝萱使眼色,叫她乖乖收了东西,可凝萱只能苦笑。别的都罢了,唯独那颗赤海夜明珠,凝萱是怎么也不敢收下的,她早知道这珠子的来历不凡,而且是驸马给母亲的信物,还曾言明要做传家宝传给孙子的,如今给了自己算怎么一回事儿……
    
    第二七六章 宋家欲交好
    
    大公主睨着背后悄悄做小动作的儿子,不咸不淡的哼道:“就是你两个哥哥也没什么说的,当初在眉州分家,本宫可是不偏不倚,谁要是对妹妹的陪嫁起了贼心思,就到本宫这儿好好掰扯掰扯。”
    顾云霆比他哥哥会看眼色,更会讨大公主喜欢,最重要的是,这家伙知道什么时候讲什么话,就见顾云霆笑嘻嘻的往大公主身边一凑:“瞧母亲说的,别说几颗珠子,就是再名贵的东西,难道我们还舍不得给了妹妹吗?咱们家就一个女儿,理应多疼宠一些。”顾云霆给门外站着的婆子使了个眼色,忙有数人抬着两只大檀木箱子进来。
    “母亲瞧,这一箱是我给萱丫头的,还有一箱是大哥不辞万里叫人送回来的,可见长兄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我们兄妹。”
    大公主淡淡一扫,脸上缓缓挂上了满意的笑容。她是有见识的人,明白这些东西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其价值并不亚于赤海夜明珠,要真是像老2说的,是他们兄弟诚心诚意为萱丫头大婚所准备的贺礼,倒也能弥补弥补当初两个儿子对大公主的伤害。
    顾云霆见大公主面色稍霁,悬着的心放了一半,又笑道:“廉国公刚才派了大管事来和我议,明日送嫁由我和他们家二少爷魏元祥亲自上阵。怕那边人多手杂,得派个得力的嬷嬷去看住妹子的嫁妆。”顾云霆为难的苦笑:“不怕别人,就怕恪亲王妃……”
    “她?她敢”大公主杏眼圆瞪,断然厉喝,不过转念一想,郭王妃的人品确实不怎么样,指不定还真能做出苟且之事,即便不去偷儿媳妇的陪嫁,可保不住她动了坏心思,弄一把火,或是别的什么馊主意。大公主想着女儿那些名贵的绸缎丝料,忙道:“得派个亲信可靠的去,又不能太软,免得叫郭氏拿住了。”
    一家三口正琢磨着该派了谁才好,站在屋子角落里的宋嬷嬷忽然轻声开口:“殿下,不如老奴去吧”
    紫华公主大喜:“本宫却差点忘了嬷嬷,”论忠心,阖府上下也找不到第二个对凝萱如此忠心耿耿的人,宋嬷嬷必定是当眼珠子似的看着那些嫁妆。论本事,大公主对宋嬷嬷隐藏的实力也早有耳闻,现在宋嬷嬷主动提出来,大公主哪有不情愿之理?
    凝萱却不舍:“嬷嬷,凝萱成亲的那天你不陪着我吗?”
    宋嬷嬷鼻子一酸,却不敢当着大公主的面儿露出慈母的心肠,只是淡淡一笑,拉着凝萱的手:“好姑娘,老奴在王府里迎接姑娘也是一样的,碧潭老成,笑槐精明,她们俩定能把姑娘打理的周全,嬷嬷在不在都一样。况且嬷嬷服侍姑娘的日子还长着呢,何必在意这一时。只是有一件事儿,老奴还想求一求大公主。”
    大公主爱惜凝萱,自然也尊重宋嬷嬷,而且宋嬷嬷还从未和自己开过口求过什么,大公主自然欣然道:“嬷嬷何必如此客气,只管说就是。”
    宋嬷嬷先是看了看凝萱,又瞧了瞧公主母子二人,几次要张口,却都给吞了下去。
    母子三人都是不解的看着宋嬷嬷,凝萱轻声道:“嬷嬷,你要说什么?”
    “实在难以启齿,”宋嬷嬷闷声道:“老奴前儿得了舅爷的消息,舅爷也为姑娘准备了十抬嫁妆,想,想叫宋家大哥儿给送过来。”
    大公主半晌没反应过来谁是舅爷,还是凝萱反应快些,忙问:“是宋家庄的舅舅?”
    宋嬷嬷老脸一红,尴尬的点点头。
    想前儿宋嬷嬷在燕园里正给姑娘收拾新得的衣裳,外面却说有个大叔自称是宋嬷嬷的弟弟,就在后门。宋嬷嬷还挺奇怪,她哪来的弟弟,等好半晌才想起来,她当年留在宋家庄的那个恩人之子可不就是自己的弟弟吗?宋嬷嬷当时心里就拧了劲儿,眼瞅着姑娘要出嫁,宋家人早不来晚不来,这会儿悄悄打发人来见,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宋嬷嬷当即去了后院角门,见到的正是几乎认不出的弟弟,对方也好不尴尬,见了自己也不知如何张口,倒是紧接着出现的宋家大舅爷缓解了僵局。
    宋嬷嬷耐着性子听完了大舅爷的意思,原来姑娘刚议亲的时候,他们宋家就接到了消息,只是碍于老太太的威势,大家不敢妄议,加上后来京城里流传说凝萱嫌弃了世子是个半残之人,更有悔婚的意思,大家就更不敢发表言论了。直到最近两家成亲的消息陡然被提到面上,宋家人才又活泛了心思。
    宋家大舅当年就想将困境中的凝萱接到家中抚育,无奈老娘阻拦,现在听说外甥女得了这么一宗好姻缘,高兴之余未免就希望能替妹子去瞧瞧姑爷。至于二舅爷,是个耳根子软的,一听他媳妇说和王府联姻之后能带给宋家哪些好处,二舅爷自然不甘落后。兄弟俩去老太太那儿一求情,加上宋老太爷也跟着说好话,老太太终于应允了宋家大舅的来访。
    母子三人听完宋嬷嬷的话,心思各异。
    大公主觉得自己养了多年的女儿,忽然冒出一伙子人自称是丫头的外祖家,心里多少泛酸。顾云霆呢,做了几日哥哥正得意呢,却被人告知,原来人家并不缺哥哥,不免有些恹恹的。
    至于凝萱……她对宋家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当年流云庵里的一幕幕。
    “萱儿,你要是不喜欢,就叫宋嬷嬷随便找个借口就是。”大公主看凝萱出神,以为她心中不喜,便轻声劝慰道。凝萱猛的回神,见大家都个关切的看着自己,不好意思的笑道:“嬷嬷的话倒是勾起了女儿的往事。其实宋家大舅人很好,女儿记得我的大表兄叫梁哥儿?”
    宋嬷嬷不知不觉间松了口气,忙笑道:“姑娘比我们的记性就是好,老奴也是想了好久才想起来。听说如今二十有一,去年才得了个大胖小子,真是家富和美。”
    宋嬷嬷偷偷觑着大公主的神色,果然,大公主一听人家抱了儿子,向往之情毫不吝惜的摆在脸上。
    
    第二七七章 十里红妆(二更)
    
    宋嬷嬷早年蒙得宋家搭救,才甩开了北齐来的追兵,不但安安稳稳的养好了伤势,更有了栖身安容之所。
    尽管这些年来宋家对姑娘不闻不问伤了宋嬷嬷的心,但现在宋家肯先来低头,老嬷嬷还是乐意牵线搭桥的,虽然……和大公主、姑娘开口的时候有些难为情。
    凝萱跟了大公主这些年,哪里还不知道母亲的软肋,稍早北齐来信,说顾大*奶生了个女儿,母女平安,大公主虽然没说什么,但凝萱知道,养母心里应该是失望的,自打回京之后就再也没进过顾家宗祠的大公主在那晚破天荒的呆了整整一宿。第二日就面色如常的叫桂嬷嬷准备了小孩子用的玩意儿,满满当当一大车叫人送去了北齐,却只字不提为嫡长孙女进宫请封的事儿。
    凝萱笑道:“母亲,女儿还从没见过那个大表嫂呢,反正今日送完嫁要请姑嫂等女眷们来吃席,不如就请了几位表嫂同来,我还想瞧瞧那大胖小子呢”
    桂嬷嬷忙在一旁凑趣:“殿下就应允了吧,姑娘出阁之前抱抱娘家的侄儿,进了王府的门儿也能心想事成。”此世间重男轻女的多,即便是大公主,要是没了两个儿子做底气,她也没有闲情去抚育别人的闺女。
    大公主看着单纯而明艳的养女,又瞧瞧她那平坦的小腹,不禁软了心:“好吧,叫大管事用本宫的名义去下帖子,请宋家大少爷和大少奶奶来。”大公主忽而想起儿子刚刚说的话,又带着几分不悦的问道:“你刚刚说魏家只派了个庶孙给凝萱送嫁?”
    顾云霆暗叫母亲好记性,他只不过提了一句魏元祥的名讳。顾云霆笑道:“他家老大魏元堂要陪着老国公在府里办酒,其实最佳的人选应该是元辉,可谁叫陛下如今正重用此人呢至于剩下的两个……”
    凝萱挽住大公主嘟嘴道:“母亲可别叫魏元安来,那小子和我反冲。”不说还好,凝萱这么一说,大公主当即火了,她只当女儿在魏家又受了什么欺负,忙焦急的问道:“他可欺负你了?”
    “那倒没有,只不过女儿回魏家那几日,老太太叫我住了魏元安的屋子,听说女儿走了之后,那个小子差点没叫人把楼给拆了。好像我是瘟疫似的”凝萱可怜巴巴的看着大公主,大公主当即问道:“本宫记得这个魏元辉是他们家四房的人?”
    凝萱忙点头,大公主冷道:“真真好不知羞耻,王爷前一阵还和本宫说,魏家四老爷求到了他跟前,希望把官衔再往上升一升,王爷想着大家今后都是姻亲,这点面子总要给吧,便和吏部尚书提了几句……原来那一家子还是个白眼狼”
    凝萱吃了一惊,忙问道:“母亲,难道魏家总有人去王府,或是来咱们家?”
    “恪亲王府那边怎么个情景,母亲倒是知之不详,不过现在细想想,王爷提起这事儿的时候应该是有意而为之的。”大公主见女儿神情恹恹,不免要安慰几句:“你公公那个人看着冷淡,但其实很好说话,就算不成,还有母亲给你撑腰。谁家没个爱占小便宜的亲戚,四老爷的事儿也算不得什么,你公公也就是举手之劳。可最可恨的是,王爷明明是卖你的人情,魏家人却不识好歹。”
    众人对魏家的作为不敢苟同,也就越是心疼凝萱。大公主当即又领着丫鬟婆子们钦点了一次嫁妆,九娘子兴致勃勃的跟前跟后,又是羡慕又是好玩的插科打诨,大公主逗她,言明等九娘子成亲的那日,大公主也送一抬嫁妆,若是别的小丫头肯定要难为情,可九娘子是谁,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反而兴致勃勃说起了自己的喜好,惹的众人好笑。
    直到前面来人催,大公主才略有不甘的叫人将箱笼抬起来,整整一百八十抬,只比太子妃进宫的时候少了两抬。即便这样,大公主还嫌单薄。
    魏元祥和顾云霆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的是全身大红色的家丁,除了打头的那一抬是八人,余下都是每四人一抬箱笼。送嫁的大军一出顾家大门,就见眼前是人山人海,全部都是来瞧热闹的老百姓。人人不断称颂,虽然太子成亲的时候也热闹,但太子妃娘家的富庶程度绝对比不上大公主。太子妃的陪嫁箱子不少,数量上占了优势,但从价值上来看……凝萱的陪嫁绝对比太子妃多一倍有余。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四个脚夫抬一箱子都如此吃力,说明什么?说明人家的嫁妆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不是棉花絮。
    尤其是第一抬,皇帝钦赐。明黄色的绢上摆着一人多高的珊瑚树,闪着金光,晃的人眼睛疼。枝枝杈杈,远看上去竟是一个“喜”字。但论此一样,就是许多人平生仅见的。
    人们不禁咋舌,怪不得大公主如此重视,用了八个人去抬,万一有一点磕碰,得罪了万岁不要紧,重要的是不吉利呦队伍走的很慢,顾云霆等丝毫不担心玉泉大街上好奇的群众们会将送嫁队伍冲散,因为恪亲王早就从皇上那儿求了旨意,请五城兵马司出人手维护秩序,自然不白白用他们,顾家和王府可都准备了丰厚的“谢礼”。
    顾云霆回头望了望串糖葫芦似的红衣队伍,扭头对魏元祥笑道:“元祥兄可得打起精神来,咱们到了王府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魏元祥不解的看着顾云霆,顾云霆朗笑道:“你们家也算嫁过几位小姐了,竟不知这个道理?咱们作为舅兄的,去了妹婿家要先来个下马威,灌上妹婿几坛好酒,酒喝的越多,两家情义越深厚,也是告诫他们,咱家姑娘背后是有人撑腰的。可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