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合欢-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的生命也是珍贵的,也应该有价值地活着。

三年下来,一切都很顺利学校一开始时不用男老师,后来才有教国学的老先生,去年请了年轻的唐铭来教美术,上课时如临大敌,门窗都开着,吴校长和地方耆老皆随堂监听,谁晓得在如此严密把关的情况下,仍会出这种事!

唐铭看起来很正经木讷,怎么也不像会诱拐良家妇女的人。可仔细回想,他和珣美之间是很寻常的师生阙系,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让人料到他们会有私奔之举。

而珣美向来是活泼有主见的人,曾扬言终生不婚,要像吴校长般献身人群,如今竟然和男人私逃,即使是为了家里的压力,也太极端了吧?!

这封信上说的并不多,不知真正情况如何。但珣美看来很快乐,没有丝毫的悔意,可这段丑闻,却让璇芝与父亲谈判的筹码都失去了。

再叹一口气,自鸣钟沉沉响着,更夫敲了三下。她坐回床上,偎着缓衾,缓缓闭上双眼。

往好处想吧!至少她嫁的人,不是鸦片鬼兼痨病鬼。

※※※

天未亮,一些婆娘就来唤璇芝梳洗,上轿之前还要行一道笄礼。

父母叔伯及众房亲友早簇拥在大厅,喜婆象征式地替璇芝挽面结发,再笄上金钗。先拜天、拜祖先、次拜父母,聆听一些为人妇的训词,接着就是当女儿的最后一场宴席。

璇芝没有胃口,早早便回房,等待吉时迎娶。

天已大亮,人声沸腾,鸟鸣啁啾,明朝再听不到这些习惯的声音,再看不到这些熟悉的景象了。

贴身穿著将随她至死的白布衫裤,外面是大红的新娘宫装,凤冠霞帔,珠围玉绕,罩在身上沉甸甸的,就如她此刻的心情。

若她这会儿尖叫跑走,不晓得会有什么场面出现呢?她原本素雅的闺房贴满了红花和喜字,垂在妆台前的红帷帐,两排艳金的字写着——

种就福田如意玉养成心地吉祥云又是如意!却一点也不如她的意!

大门外响起喧天锣鼓,迎亲队伍来了,大家都跑出去看热闹。

习俗说,新娘愈迟上轿,可多留些福气在娘家,而她的确是很不想走,所以坐得稳稳的,不为所动。

突然,穿著红绸新衣的莲儿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小姐,不好了,新姑爷没有来迎亲呢!”

什么?璇芝站了起来,十分惊讶。转念又一想,莫非亲事取消了?在这节骨眼上,老天爷终于听见她的祈愿了?

“你快去打听,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璇芝催促着。

“我马上就去!”莲儿一溜烟地跑掉。

璇芝脱下凤冠,焦急地走来走去。

彷佛许久,棠眉才由一些女眷陪着,匆勿赶来。

“娘,不是说新郎没有来迎亲吗?”璇芝问。

“又是莲儿胡说,对不对?”

棠眉骂着才进门的莲儿说:

“你这丫头,陪小姐到徐家,可要多耳少嘴,别到处搬弄是非,免得惹麻烦,坏了小姐的规炬,知道吗?”

“娘!”璇芝拉着母亲说:“我是不是不必嫁了?”“你以为我们是在儿戏呀?!”

棠眉差人帮女儿戴回凤冠说:

“你呀!命中早就注定好的,当然要嫁,只不过牧雍从北京回来的路上,有一批盗匪流窜,他得绕道而行,所以赶不上吉时。现在先由他妹妹绵英穿哥哥的衣服代替着,免得误了与你们八字相合的好时辰。”

“既然他赶不回来,婚礼何不延后呢?”璇芝心里仍抱着一线希望。

“这怎么可能?”

棠眉说:

“为了你和牧雍大喜的日子,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筹备,又接聘礼,又送嫁妆的,更不用说今天上百人的力气和花费了,哪能说延后就延后?”

“是呀!五小姐。”

喜婆在一旁帮腔说:

“况且,也没有花轿来了,又空抬回去的道理,会不吉利的。”

“可是,娘,没有新郎,岂不委屈了女儿吗?”璇芝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委屈什么?徐家和我们宋家门当户对,有名有望的人,你还怕他们耍赖吗?”

棠眉说:

“反正你是一定要嫁到徐家,若是新郎赶不上拜堂,那也是你的命!”

真是将拨出去的水,一刻都容不得,连母亲都这么说了,璇芝只有任其摆布。

红巾一盖,盖去了女儿家的岁月,再掀开时,已是另一种不由人的身分了。

她随着喜婆的指使,穿梭在人群中,行各种礼仪。

上轿时,有人悄声对她说:“要哭几声,才会好命。”

什么好命?她是哭坏命,盲从的婚姻,现在居然连新郎都没有到场!

轿行几步,鞭炮闹响,莲儿在外头说:“小姐,丢扇子,表示出嫁了。”

璇芝将那把衬红绢的檀木扇往外扔,整个迎亲行列就在吹吹打打的笙鼓声中,走向她的未来。

她知道沿路很多人会来看热闹,就像当初徐家来下聘一样,排场奢华,让附近乡镇的人津津乐道许久。

她的陪嫁,光是目录,就有好几册。有各式绫罗绸缎、精绣的床枕巾帘、四季衣裳、金银珠宝、现钱、楠木家具、景德瓷器、古董……当然,最最重要的就是那柄玛瑙如意了。

在数不清的红箱柜中,新娘的花轿就变得没什么分量,坐在里头的人,又更加渺小了。

她,宋璇芝,在民国成立八年后,依然循着几千年的古老传统,去嫁给一个她从未见过的人。

面对命运,她早已心底空白,没有什么眼泪可流了。

言妍……如意合欢……第二章

第二章

几个家丁将窗棂上的亚麻厚纸除去,换上轻薄的碧色罗纱,表示春已尽,夏将至。

璇芝站在围中,望着那如烟般的绿色,再看向几丛修竹,几片肥翠的芭蕉叶。

月洞门边列着一些山石盆景,墙上刻着两句白居易的诗——

烟萃三秋色,波涛万古痕这个庭院就叫做“烟萃居”,景色恰如其名,终年都飘散着若有若无的轻雾。

轻雾如烟,寂寞成愁,即使是满眼绿意,也只感受到那萧索的秋意。

寂寞,萧索,唉!

璇芝轻叹一声,进入徐家门已经一个半月,犹是身分未定的新嫁娘。原以为绵英代兄迎亲是权宜之计,新郎几日便到,谁知他的人一直没有露面,礼未完成,她已被迫独守空闺,做莫名其妙的漫长等待。

“牧雍暑假一定会回来的。”

徐家老奶奶对她说了好几遍,“他赶不上婚礼也是不得已的,山东有盗匪,他绕道安徽,又遇到洪水,只有先回北京去。无论如何,你已经是他的妻子,应该能体谅他才对。”

最初,宋家是有些微辞,但几代交情,也很快便释怀。

说实在的,不必那么快去面对一个陌生的男人,令璇芝松了一大口气;然而,随着时日的推栘,她愈来愈不安心,婚姻以这种方式来起头,就像命运中潜藏着某种可怕的黑影,会不会为她的一生带来不幸呢?

这段日子,徐家上上下下待她如客,除了早晚去老奶奶的锦绣厅向众长辈请安外,几乎没什么职责。

徐家的人都很和善有礼,只是璇芝仍在哀悼她失去的自由和无法选择的未来,内心怀着的是止不住的惆怅。

“牧雍才品俱佳,你能嫁给他是福气。”人人都说。

既已认命,她对徐牧雍多少有些好奇心,可是他没|奇+_+书*_*网|见过她,又在婚礼中缺席,是不是他也反对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呢?

璇芝不愿再深一层去想,花轿都将她抬来徐家了,再探讨也没有用了。

她望着蓝蓝的天空,待一朵云飘出视线,她又叹息。

“小姐,你的字还要不要写呢?香烧完了,墨也快干了。”莲儿掀起帘子说。

“要写。”璇芝走进房里说:“这是老奶奶交代我抄的佛经,我能不写吗?”

“瞧,老奶奶多喜欢你,单叫你一个人抄经书给她读,还说你的字漂亮,连姑爷都比不上。”莲儿磨着墨说。

“你又懂什么啦?”璇芝白她一眼说:“他写得好不好是他的事,与我何干?”

“怎么不相干,你们是夫妻了呀!”莲儿笑着说。

虽是讨厌这样的话,但璇芝仍不由得双颊绯红,映在她年轻端丽的脸庞和一身粉红绣雪梅的旗袍上,依然是一股新娘娇美的韵味。

她定下心来,专注地抄经。

若起瞋恚,自烧其身,其心噤毒,颜色变异;他人所弃,皆悉惊避,众人不爱,轻毁鄙贱……智能之人,忍灭瞋恚,亦复如是。能忍之人,第一善心;能舍瞋恚,众人所爱……

抄着抄着,璇芝渐渐平静,如一汪大海,没有瑰丽的颜色,也没有波涛汹涌,只余一个淡淡的存在。

莲儿燃起另一炉香,檀木桂花味随着袅袅白烟,泛到镜前的喜字,泛到红绣帐的五彩鸳鸯,泛到赤金紽紫的垂帷,泛到几上盛开的大红牡丹。

房里维持了四十多天的婚庆喜气,待久了,那些红竟像是变成了一种梦魇。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打破了凝滞的空气,一身鹅黄衫裤的绵英撩起帘子,很愉快地说:“又闷在屋里了?我们几个姊妹正在大花园那儿放风筝,都等着你呢!”

“我哪有空?奶奶叫我抄‘正法念处经’,我才完成一半而已。”璇芝说。

“急什么呢?”绵英探过头来说:

“哇!你的字果然好看极了,一个个像小圆花,教人喜欢,难怪奶奶会说连大哥都比不上你。”

“你还当真!我这字是闺合派作风,没魄没力的,难登大雅之堂……”璇芝看着绵英在腰间的荷包里东翻西翻,忍不住说:“你在找什么呢?”

“有了!”

绵英拿出一份折叠整齐的纸,摊开在桌上说:

“这是我大哥在南京学堂念书时的字迹,还有一张去年夏天的照片,我在奶奶房里找绣线时发现的,就想着拿给你看。”

小小的黑白照片中,有两只石狮子,中间站着一个满脸笑意的年轻人。他身穿长袍,英挺如玉树临风,唇角有斯文,眉间有英气,向镜头凝视的他,一下子就撞到璇芝的心坎上。

她不敢多看,忙转向那一篇毛笔字。一笔一划,既坚实又光润,既飞扬又沉潜,综合了颜柳二家的优点。习字多年的璇芝,一眼就看出写字之人的用心和才气。

她顺着半文言的篇章读下来,是评达尔文的天演论,虽只是片断,但写作之人的才思敏捷已表露无疑。

这人真的是她的丈夫吗?

她彷佛能看见一个风采翩翩的男子,在书桌前俯身挥毫,那想象画面让她呆了一会儿,直到绵英的话唤回了她。

“怎么样?我大哥很潇洒吧?他从小就是我们徐家的骄徽,如果我不是他妹妹,我也想嫁给他呢!”

绵英半开玩笑地说:

“我们下头的堂兄弟姊妹,写字临帖不用颜真卿,也不用柳公权,就用我家的‘牧雍帖’,你就可以知道我大哥在这家里的地位了。”

这一长篇大论,让璇芝的火热冷却下来,她用无所谓的态度耸耸肩,把纸张和照片折了回去。

“你怎么说嘛?!我只不过是希望你在见到我大哥之前,能先喜欢他,因为他真的很好。”

绵英说:

“我想,他看到你也会动心的,你们两个郎才女貌,所谓的如意缘,果真是天作之合。”

听到“如意”二字,又勾起璇芝的心事。为了阻止绵英再提,她转开话题说:

“你不是要我去放风筝吗?咱们现在就走吧!”

“哎呀!光顾着说话,都差点忘了,再不走,好风筝就被人抢先了。”绵英急急的说。

“你先去吧!我随后就到。”璇芝温柔的笑说。

绵英离去后,璇芝收笔收纸收书,照片和纸张仍在桌上,她迟疑了一会儿,才将它们放入小抽屉中。

这人竟是她的丈夫?璇芝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彷佛阴霾的天乍见晴空,而晴空上还有展翅的飞鸟。

或许如意缘不如她所想的糟糕,爹爹毕竟不会害她的。

她轻轻地绽开一朵微笑,这是嫁入徐家以来的第一次,璇芝不再郁闷委屈,反倒是对未来的日子有着隐隐的期待。

※※※

走出月洞门就是曲曲折折的回廊,傍着蜿蜓的溪流和奇石怪树,远方可见几只彩色风争,有蝴蝶、花形、大鸟……各种形状,还发出铮铮的响声。璇芝忆起在娘家时和姊妹们的欢乐时光,不免有些感伤。

走到一片果园处,她突然想到一件事,对莲儿说:

“我怎么一下给忘了,我嫁过来时,小哥塞了一只大鹰风筝给我,说是西洋造的,质特别轻,一点风就可以飞得又高又远,应该拿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才是。”

莲儿应命踅了回去,留璇芝一个人穿过林子。

不多久,似乎有争执的声音由一排竹篱后传来,想必是一些妈子丫鬟的。璇芝是新人,原不好管,脚步顺着绕道而行,但蓦地,几个特响的字眼提到了她,在这幽寂的午后,要不听都不行。

“你是说大少爷根本不会和我们这位新奶奶入洞房?”一人问。

“是呀!你还以为真闹土匪水灾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