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孩子快乐成才-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超越人们常识的范围。人的潜意识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基本动力。
  为什么人人都有“母亲情结”?一生到老都爱母亲?真是“儿不嫌母丑”!有位80多岁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不省人事,但昏迷中仍大声呼唤“妈妈……”因为母亲的形象、母亲的慈爱、母亲的笑容和动作贮存在她生命潜意识的深层里。
  为什么人人都有“母语奇迹”,哪怕是傻子也能学好方言的每一细微?因为母语在人生的最初几年里像从不断流的小河水,日日夜夜地流进孩子的潜意识,构建了“板块”的钢筋。
  为什么人人都有“性羞耻”;一谈到“性”立刻就脸红?其实“性”是普通的生理现象,而且孩子生下来也毫无性羞耻,他赤身裸体走来走去,从来不需要“遮羞布”。但因为三岁之前宝宝敏锐地觉察到成年人对“性”讳莫如深;当孩子裸露时还神秘地羞辱他:“丑,丑,快把短裤穿上!”这样;“性羞耻”很快进入他的潜意识,像岩浆凝固在板块之中……
  种种现象说明,在“二次孕育”期间;孩子吸收的信息其能量之大,稳定性之坚实,可以塑造个体性格、民族性格,乃至人类共有的性格,它的“心理能”是任何“显意识”的认知和理智所无法匹敌的。
  
婴儿与父亲交往的特点及作用(1)

()好看的txt电子书
金新华
  父婴交往具有与母婴交往相当不同的独特特点,它在婴儿的心理发展中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具有母婴交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父婴交往的特点。研究表明,父亲与婴儿接触、交往的时间明显少于母亲,但也有与母婴交往不同的地方。
  其一,在交往内容上,父亲更多的是与婴儿游戏,而母亲虽然与婴儿做游戏,但更多的是照料婴儿。
  其二,在交往方式上,父婴交往与母婴交往也有很大的不同。母亲更多地通过语言交谈和身体接触,而父亲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如把婴儿高高举起、来回摆动、往下扔等等。
  其三,在游戏的风格上,父婴交往与母婴交往也有很大的不同。研究表明,父婴与母婴在交往中的风格、特征上有显著的差异。父亲与婴儿最通常的游戏是触觉、肢体运动的游戏,往往逗得婴儿“咯咯”大笑;而母亲虽然有时也与婴儿玩身体运动的游戏,但通常是进行传统、较安静的动作游戏,如“拍手”“摇啊摇”“藏猫猫”等。另外,父亲喜欢带领婴儿进行激烈、带刺激的大运动,而母亲多半和婴儿玩动手操作的桌面玩具。
  (2)父婴交往的作用。父亲参与婴儿交往对婴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不可忽视的。由于父亲性格、角色的特殊性,父婴交往对于婴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第一,父亲是婴儿重要的游戏伙伴。研究表明,婴儿在头3年内与父母形成的关系类型是不同的。婴儿在痛苦时,他更多地到母亲那儿去寻求安慰;而当他想玩时,则更多地会选择父亲。婴儿在散步、游戏时,更愿意和父亲在一起。还有研究表明,婴儿15个月时,母亲是他的主要游戏伙伴;20个月时,父亲就成为基本游戏伙伴;到了30个月时,父亲就成为了更主要的游戏伙伴。婴儿往往对父亲做的游戏比对母亲做的游戏更感兴趣,更投入。
  第二,父亲是婴儿重要的依恋对象。由于父亲与婴儿交往、游戏更多的使婴儿玩得多样、兴奋、刺激,因而使婴儿感到更大的兴奋、快乐和满足,更加愉快、活跃、开朗,以与母亲极为不同的方式满足了婴儿积极情感的需求。同时,也因为父亲在对婴儿的接触、照料中,同样非常敏感和负责任,能及时、正确理解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反应以适应婴儿,表现出与母亲一样的慈爱、敏感。因此,虽然父亲与婴儿交往、接触要比母亲少,但婴儿同样可以与父亲形成依恋,产生密切而安全的感情联结。如果父亲积极参与婴儿教养的行为越多,那么婴儿对父亲的依恋就会越深,依恋安全感越强。
  第三,父亲是婴儿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影响者。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需要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需要具有通常人们认为的良好的女性特征,即会关心人、体贴人,有良好的同情心、善意;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男性特征,即独立、坚强、果断、自信、与人合作、有进取心等。许多研究表明,父亲对婴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和影响作用。父亲通常具有独立、坚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接受挑战、大胆创新、富有合作精神等个性特征,婴儿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相互作用中,一方面接受父亲的影响并且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品质,尤其对男孩要求更严格。婴儿与父亲的交往,对婴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缺乏的作用。缺少父亲影响的婴儿,往往缺乏自信和进取心,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四,父亲是婴儿社会交往的重要帮助者。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探索事物、与人交往,不再满足于以往的交往方式和圈子。由于母亲多半忙于家务,加上体能的限制,不能很好满足婴儿这一需求。而父亲能以他充沛的精力、丰富的阅历带领孩子广泛地交往,充分了解社会,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第五,父亲也是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指导者。由于父亲性格、能力等的独特特点,特别是父亲与婴儿在交往上的独特性,婴儿从母亲和父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观察和研究都表明,婴儿从母亲那儿更多地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等,但从父亲那儿可以学到更丰富、最广阔的知识,更广泛地认识自然、社会,并通过操作、探索、变换等活动和玩法,使孩子逐步培养起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求知欲望、抽象思维等优秀的心理品质。
  
婴儿与父亲交往的特点及作用(2)
综上所述,尽管父亲参与婴儿教养在量上相对母亲为少,但在质上却起着与母亲明显不同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父亲对于婴儿发展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人们以前的认识与估计。如果父亲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婴儿的生活中,能用更大量的时间与孩子交往,更多地利用父亲性格、交往等方面的优势,无疑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更大、更好的影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要打孩子
熊周璇
  打孩子是对孩子人权的一种侵犯;打孩子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打孩子只会教给孩子打人;打人只会打出仇恨!
  父母应该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而不是私有财产和奴隶!是朋友就应该平等待人;而不是盛气凌人!
  父母辛辛苦苦生孩子为孩子;为什么不培养出一个朋友而要去培养出一个敌人来呢?
   
右脑优势铸就潜意识
冯德全
  幼童处于右脑发展领先时代,而右脑的功能优于左脑达到百万倍之多。大脑右半球主管事物的图像、形象、颜色、色彩、声音、表情、情感、情绪、肢体动作以及空间信息等。此时用右脑接收的世界形象和生活情感模式,像血肉一样长在脑中,这就塑造了心理人的雏形。以后左脑发展起语言、数理、逻辑思维,虽然也有巨大的认知能,但怎么也离不开已铸成的潜意识的摆布。显意识好比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总也摆脱不了水下冰山的底座,只能随着冰山底座的移动而漂流。
  孩子经过“二次孕育”,情感、意志、性格、气质、气概的基础部分即稳定下来,以后极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人们往往误认为人的潜意识情感和行为是那个人的天性。
  我上小学时,听老师讲动物、植物,在与小朋友快乐游戏中看到大树、小树;曾忽发奇想地感叹:做人多好,做动物也好,能够自由地走动、跑跳,到处去玩;做植物真太可怜了,一动也不能动!现在想来,人的“自由自在”也是有限的,总不知不觉受着潜意识的羁绊。
  你看;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毫不例外受着他的潜意识和潜意识铸成的性格的影响,能挣脱出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极少。至于那些从小养成的怪癖性格,人一生受其害而不可自拔;再加上社会的制约,人生哪有多少自由度啊!
  因此,要比较充分地享受自由,还是从小铸成朝气蓬勃、积极开朗、富于遐想、勇于探索、敢做试验、有开拓创新精神;并具备爱心和独立自控精神的“潜意识板块”!
  

()好看的txt电子书
婴幼儿能识字吗
金新华
  其实婴幼儿识字是件容易的事,每一个生理正常的孩子都能识字。不少人认为汉字字数多,形体复杂,笔画繁多,因而难认、难记、难学、难用,对于婴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年轻父母总把教孩子识字看成是一件难事,当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能识几百个汉字就会惊叹不已。其实,只要教育得法,具有一般智力水平的孩子都能在婴幼儿阶段识上相当数量的汉字(少则几百,多则数千)。
  汉字看上去比较复杂,但它的造字不是没有规律的,它和儿童的认识特点和认字潜力是相符合的。有不少刚识了几十个字(有的甚至还不识字)的婴幼儿,能凭直觉判断出生字卡片上的字是正放还是倒放。
  识字比学说话也容易得多。一个汉字一般只有一个音节,叫婴幼儿跟着读,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因为儿童一岁左右便能模仿成|人说话了,两岁到三岁,是儿童积极学话的时期,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后,就能由独立的词句,简单句逐步发展到各种类型的句子。既然一句较长的话,如“我要吃糖,还要吃苹果。”婴幼儿都能跟着讲,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拿生字卡片去教他们跟着念呢?
  两三岁的孩子一般对图画比较感兴趣,并能看懂一些内容浅显的图画。汉字比图画简单,把“龙”“蛇”两字和其所代表的图形相比,前者要比后者容易分辨得多。心理学家曾性初教授认为:“识字的学习并不需要特殊的天资或聪明,因为识字不过是图形知觉或图形辨认,任何正常的儿童都具有这种图形知觉或辨认的能力。”事实也证明,只要是接受过早期识字教育的婴幼儿,绝大多数都能识字,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作一个分析。不要说三岁后的幼儿,由于身体各部分器官的迅速发展,使心理发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已初步有了认识事物的能力,能用幼稚的语言和别人交往,就是刚满周岁的婴儿,也从理解大人的话语开始,能说出简短的语句来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开始出现思维活动了。当然,这种思维活动还是比较低级的。然而从教孩子识字的角度来看,这种直觉行动性思维能促使孩子又快又好地记住相当多的汉字。有人在分析小孩子为什么能识记几千汉字的原因时指出:“一个五岁的孩子能认汉字五千,其奥妙不是别的,就是每教一个字都和直觉有联系。”
  综上所述,婴幼儿完全能识字,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容易的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从小识字是不是多余(1)
金新华
  问:孩子上小学时又要从头学字,现在识字岂不多余?
  答:的确有许多家长朋友提出这个问题:孩子上小学又要从头学字,现在识字岂不是多余的事吗?与其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花掉大量时间识字,还不如让他快快乐乐地玩玩,等到上了小学再识字也不晚。其实,这些想法主要是对小学生识字和婴幼儿识字有不同的特点缺乏一定的了解而产生的。
  第一,识字教学的性质和目的不同。小学生识字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有指标、有进度要求,带有强制性;而婴幼儿识字是儿童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没有计划和进度,以培养识字阅读兴趣为目的。
  第二,识字教学的要求不同。小学生识字要达到“四会”同步,即会读准字音、会认清字形、会理解字意、会书写或默写;而婴幼儿识字根本不要求“四会”同步。“一会”也可,“两会”也行;对词意不作过多的解释,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去领悟其意,更不要求书写。
  婴幼儿识字不仅是为孩子上小学作准备,减轻了小学生识字的负担,更为孩子促进口语发展,培养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能力,使孩子纵深理解和应用字、词、句,提高阅读能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早一点产生对世界万物的广泛兴趣。这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作的基本准备。识字是“视觉语言”,像“听觉语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